可是,让他们正面硬杠皇帝的科学,他们是不敢的。

  想来想去,最终,孔胤植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科学不是和儒学截然不同么?那如今那些寒窗苦读儒学多年,就盼着得到功名的人,肯定也会担心科学冲击儒学。

  既然如此,那私底下让他们去闹事,闹一闹,让皇帝知道,儒学地位不可动摇,岂不是就可以了?

  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他们是连这个间接的法子都不敢去做的。

  毕竟从北宋以来,孔家就是尊族,别人宦海浮沉,可能需要勾心斗角,一个不留神,就会被踢出官场,甚至丢掉性命;但是,孔家不用,安安稳稳地当他的衍圣公,享受荣华富贵!

  也就是改朝换代的时候,出个面,上个《表文》而已。

  他们需要做的,就仅此而已了。

  当然,此时的孔胤植并不知道,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的话,建虏刚入主中原时,他不但上了《初进表文》,肉麻地奉承建虏。夶风小说

  那个时候,对孔家可以说恩重如山的朱明还在,并且江南还到处都是抵抗建虏的时候,却表达孔家愿意归诚建虏的意愿,说什么“万国仰维新之治;乾纲中正,九重弘更始之仁,率土归程,普天称庆。恭惟皇帝陛下,承天御极,以德绥民,瞻圣学之崇隆,趋跄恐后;仰皇猷之赫濯,景慕弥深……“

  如果说只是这的话,孔胤植也就和孔家历史上其他当家人差不多。事后他们也向外辩解,这是保存儒学,不得不如此。

  然而,孔胤植在次年的时候,建虏又颁布剃发令,这孔胤植就又率领族众率先剃发,并向建虏上奏了《剃头奏折》。

  《孝经·开宗明义章》中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儒家十三经中的话,孔胤植却当这是放屁了。

  诚然,古代一样是有剃头匠,是有修理头发的需求。但是,剃发成金钱鼠尾,并且还要易服,完全变成蛮夷的模样,这就完全是背弃祖宗,等于是认蛮夷为父了。

  这种事情,只要是儒家熏陶出来的,哪怕是没读过书的,都是不能忍的。也因此,原本对建虏并不怎么抗拒,认为只是改朝换代而已的江南,立刻掀起了风起云涌,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Μ.chuanyue1.℃ōM

  但是,作为孔子后人,儒家文化代表的孔家,当代衍圣公孔胤植却立刻响应这剃发易服令,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个讽刺,也无法再用保存儒家文化来当借口了!

  等到了后世,倭寇入侵华夏大地的时候,孔家再次上演了侍贼为父的“光荣”传统。

  总而言之,其实就一句话:孔家压根就没资格代表儒学!

  孔家在意的,只是自家的荣华富贵而已!

  也唯有他们的荣华富贵遇到了威胁,他们才会对外有各种没有下限的举动。

  这个位面上,虽然没有建虏入主中原,但是,却有科学之道,被他们孔家解读为冲击儒学地位,从而会让他们的荣华富贵遭遇威胁,便下定了决心要搞事,不让科学之道顺利推广。

  这个事情,崇祯皇帝自然还是不知道的。

  孔家自己也不敢直接上书,去和崇祯皇帝沟通,而是私下派人,去怂恿那些寒窗苦读的读书人,特别是那些年纪大,转型已经不容易的。一场读书人的风波,在寒风中开始了酝酿!

  ………………

  与此同时,南京魏国公府大堂内,坐着一大群明朝勋贵,一个个面色严峻,群情激愤地在谈论着什么,很是热闹的样子。

  主位上坐着当今的魏国公徐弘基,身体不是很好,没怎么发言,大都是其他人在说话。

  就见他扫视大堂内的这些人,有刚被撤了南京守备的忻城伯赵之龙,他的世子徐允爵,以及保国公张国弼,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存义,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九鼎,成安伯郭祚永等。

  此时的徐宏基,绝对不会知道,在他死后,他儿子继承魏国公之位后,连同在座的这些大明勋贵,全都投降了南下的建虏。

  当然了,就算他没有死,估计也是差不多。本身来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

  就眼下来说,他们凑在一起,这么热闹地讨论着的,就不是振兴武备,而是为了他们自家的利益。

  “马士英那货来南京,绝对是挂羊头卖狗肉,说什么剿贼,我呸!”

  “可不是,在凤阳府那边,还有其他几个府,只要被他给占了的地方,都是在干什么事儿!”

  “手握强军不主动出击,就是养寇自重,本侯要上本弹劾!”

  “弹劾有个鸟用,你没看到孙传庭不也是这么干的?这背后是什么,还不清楚么?”

  “那位到底是要干什么?拿我们开刀,不愧对先皇么?”

  “就是,当年我们祖宗流血流汗,才给我们挣下了这份家业,容易么?”

  谷</span>“其实我就和你们说吧,当初他抄家成国公的时候,就已经露出端倪了!我才不信,成国公脑子坏了会造反?”

  “没错,在我们大明朝,什么时候有过这种事情了?纯粹就是借口!”

  “这次的事儿,我们必须拿出个主意,要不然,马士英这个狗腿子进了南京,我们的日子就难过了!”

  “你有什么主意,那你就说啊,人家马士英那是领着精锐之师过来的,怎么搞?”

  “这不就是在商量么?我要有主意,我早就说了!”

  “说这么大声,我还以为有主意了呢!”

  “你什么意思?我早就知道了,因为城东那块地,不服气是不是,想找茬就直说!”

  “他娘的,你以为老子怕你啊,你是侯爵,老子难道不是么?来来来……”

  “……”

  徐宏基听着大堂内的人,吵得像菜市场一样,那还有半点大明勋贵的样子。最重要的是,他压根听不出这些大嗓门的人有什么建设性的提议,最终变不耐烦了,当即用力拍了桌子。

  “啪啪啪……”

  声音很响,哪怕大堂内吵得很大声,这拍桌子的声音也非常地清晰。

  因此,所有人都不再说话,闻声看向他,大堂内一下安静了下来。

  见此情况,徐宏基才表情严峻,带着严肃之色说道:“大家聚在一起,是为了共同应对即将到来的事情,不是来吵架的。谁要吵的,出了徐府,自个去大街上吵去!”

  魏国公是所有勋贵中最为显赫的,有当年开国时候徐达的荣耀,更有历代皇帝对魏国公的厚爱,因此在南京的勋贵,大都是以魏国公为首。

  此时,他含怒这么说话,其他人便都不敢互相揭伤疤骂街,等着魏国公继续说话了。

  勋贵之间,自然不可能是团结一致的。南京如此,京师那边也一样。

  比如被崇祯皇帝抄家问斩的成国公,在嘉靖年间前后,就一直和其他勋贵斗得厉害。

  此时,徐宏基见自己控制场面了,又觉得有点头疼,便问道:“马士英在凤阳府那边,主要是清查隐户,还有丈量土地,包括军屯在内。你们各家在这几个方面如何,想必不用说了。”

  说到这里时,他感觉有点累,便先休息喘口气再说。

  大堂内,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这些在座的勋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脸严峻。

  这中间大部分勋贵,都是从开国就传下来的。一代又一代的,不管是吞并粮田方面,还是接受投献,私藏隐户方面,都是南京这边之最。

  要是以往的时候,这都不是事儿!

  毕竟南京这边,掌握军权的南京守备,都是他们这些勋贵担任。并且作为勋贵集团来说,又深得历代皇帝信任,因此,哪怕是最不开眼的文官,或者说那些御史言官,都会绕着他们走,极少有弹劾他们的。

  可在这崇祯朝,之前还没什么,一直都是正常的。不过从崇祯十五年开始,情况就一下变了。

  虽然说南京这边还没什么影响,可京师那边的勋贵,又是被逼捐,又是被抄家的。当今天子对付勋贵集团,竟然一点都不手软!

  北方清查隐户、重新丈量土地的事情,也都波及到京师勋贵。

  天子脚下,那些勋贵最终都是乖乖地配合,没有一个人闹事。

  对此,可能是成国公的例子在前,也有厂卫横行的原因,总之,京师的勋贵,就很废!

  他们南京这边的勋贵,却是不甘心的了!

  相对京师那边来说,他们南京这边的勋贵更富,天高皇帝远的,也让他们对突然变化的崇祯皇帝少了一份敬畏。

  马士英要来南京侵犯他们的利益,那是绝对不可能乖乖就范的。就算彼此之间有勋贵是有仇的,都暂时放下而聚集到了这魏国公府,共商对策。

  此时,他们一个个都期待着,等魏国公拿主意。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更新,442 暗潮涌动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