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都市小说 > 我继承了五千年的家产顶点 >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日天国际文武学校
  时光荏冉。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过去了10年。

  现在已是1976年的夏天。

  这十年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但四合院依旧和10年前差不多,只是房屋变得更旧了一些,时光也在人们的额头上刻下了些许的痕迹。

  四合院后院正房,今天将会迎来新的主人。

  这套房,已经空置有两年时间了。

  两年前,聋老太太走完了她漫长而坎坷的一生。

  不过老人离开时非常安详,没有一丝遗憾。

  她虽然没有儿女,但一大爷夫妻一直都在悉心照顾着她,不是亲儿,胜似亲儿。

  再加上易建国这个乖孙子的陪伴,老人家的晚年还是非常幸福的。

  所以,老太太在离开前,留下遗言,把她的房子留给了她的乖孙子。

  今儿是易建国结婚的日子,一大爷老俩口和儿子商量好,婚房就放到了这里,这边毕竟是独立的房子,给小俩口住,更方便一点。

  一晃眼,当初那个瘦瘦小小的孩子已经是个大小伙儿了。

  早在5年前,一大爷就退休了,易建国成功顶替了他爸的工作,成为了轧钢厂的一名工人,跟着他师哥贾东旭学钳工。

  这孩子真不愧是老易家的人,在这方面有一些天份,听贾东旭说,他现在业务水平已经很不错了,最起有能达到三级钳工的水平。

  只是很可惜,最近10年的时间,像工人调级这种事情基本已停滞,所以易建国转正后,一直就是定的一级工,拿的一级工的工资。

  即使如此,他对目前的生活也是比较满意的,虽然失去了评级的机会,但最起码,他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份稳定的收入。

  他已经比大部分同龄人强很多了。

  因为基本上,在66年以后中学毕业的孩子,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大部分人都走上了另一条道路,那就是下乡插队。

  像前院赵家的小四,阎埠贵家的阎解旷阎解娣,中院贾家的棒梗,还有后院刘海中家的刘光福,一个都没有避得过。

  不过听说,阎家的两个孩子插队去得早,又很懂得钻营,所以前两年就回来了,也都各自成了家,不过这个阎老西给孩子办婚事都静悄悄的,院里的人们都没听着什么动静,所以这也只是听说,谁也不知道真假。

  本来,按常理,刘光福应该是可以顶替刘海中的工作的。

  只可惜,刘海中在当专桉组组长时太猖狂了,不知道收敛,才短短半年多,就得罪了太多太多的人。

  谁也不知道哪块云彩里有雨,突然有一天,李主任收到了上面一条指令。

  具体是什么指令没有人知道,只知道自那以后,李主任跟前的红人,专桉组刘组长突然被就地免职了。

  不仅如此,他并没有被退回车间,反而被下放到艰苦的清洁组。

  整人多了反被人整,这句话在刘海中身上有了完美的体现。

  最后,他被分配了一个任务,就是负责打扫清洗厂区的男厕所。

  照他的脾气,他当然想甩脸子不干,可现实就是,他需要这份工作,哪怕是打扫厕所,他也得干下去,要不然他和老伴儿的生活就堪忧了。

  指望儿子,那是不可能的。

  刘海中被免职的消息传回四合院时,大家的头一个反应就是懵。

  尤其是许大茂,因为他听到风声,刘海中已经不止一次想到整他了,只是都没能成。

  他心里有了危机感,于是他就想着联合起傻柱,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整治住刘海中,让他不要这么猖狂。

  可还没等他们拿出一个靠谱的方桉呢,这人怎么就一下子下台了?

  为这事儿,两人还怀疑了一阵子一大爷,以为是他暗中出手了。

  把一爷搞得哭笑不得,他只是一个普通工人,虽说是八级钳工,但那也只有在杨书记这样的人眼里,他才会有价值。

  而在李主任那些人眼中,他是一文不值的。

  看到刘海中的结局,许大茂又有感想了,电视剧中,原主把刘海中提前整下台,看来还是救了他,至少在那时候,他得罪的人还不够多,当不了组长了,还能好好的当他的钳工,顶多被车间主任罚着扫扫地,也伤不着半根毫毛。

  从这也可以看出,刘海中这个人本性实在太差,如果不受约束,还不知道会做出多少恶事呢。

  自打他那个组长被免了后,后院就没有太平过,刘家天天不消停。

  因为刘光天在他们厂子当了领导了,父子俩谁也瞧不上谁,整日地起冲突,天天吵闹个不停,惹得娄晓娥抱怨不已,时不时就发牢骚说要搬出去。

  这样的日子终于在刘光天结婚后停止了。

  听说他在厂子里分了套新房,小俩口一结婚就拍拍屁股住新房去了,自那以后,刘光天就再也没在四合院里出现过。Μ.chuanyue1.℃ōM

  而刘家老大,早就调到了外地工作,除了写信回来让老爷子想办法把他调回京城,就没有其它的,从来不说寄点东西,或是趁假期回来看看老俩口。

  至于刘光福,自打去外面插了队之后,写信回来除了诉苦,就是要粮票和钱。

  这个老俩口当然不会答应了。一直没有得到回音,刘光福也就歇气了,然后就和失踪了差不多,从来没有寄过一封信回来。

  刘海中扫了6年的地,终于熬到了退休。

  于是老俩口靠着之前的积蓄和刘海中那并不丰富的退休金,相依为命,有三个亲儿子还不如人家一大爷的一个养子。

  如果是一般人,肯定会反省反省,为什么自己会落到这个地步。

  可这两位,跟一般人的脑结构不一样,从来不知悔改的。

  刘海中从来都不认为是自己错,他只是觉得自己时运不济,整错了人,撞到枪口上了。

  要不然,他现在就是李主任之下第一人了。

  直到有一天,李主任被调离轧钢厂,他才闭了嘴,再也不说这些。

  这个李主任,说是调离,还不如是处分。

  要不是他的老岳父够给力,他的下场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

  至于他被调到了哪里,就没有人知道了。

  贾东旭夫妻曾经动过心思想去问问秦京茹,可后来一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还是不要去碰壁为好。

  自打京茹嫁到京城后,秦淮茹就和她有两回交集。

  第一回,是京茹主动来的四合院。

  不为别的,是来显摆兼奚落她这个姐姐的,当时秦淮茹差点拿扫把把她给赶出去,还是她婆婆贾张氏给拦下了。

  她婆婆不为别的,就为她儿子贾东旭还在轧钢厂上班,而京茹现在是李主任妻子的弟媳。万一把京茹惹急了,在李主任面前挑拨一下,那就够她儿子吃一壶的。

  所以,这婆媳俩硬咬着牙,扮演了一对羡慕嫉妒恨的婆媳俩,满足了秦京茹的虚荣心,故作大方地给他秦淮茹她的联系方式,说有事情可以找她,然后就得意洋洋地走了。

  第二回,是因为刘海中。

  当时他在轧钢厂四处整人,都整到了一大爷和贾东旭师徒俩的头上,虽然被车间主任给化解了,但秦淮茹怕他再来第二回,她就想到了去求她妹妹京茹。

  毕竟京茹和李主任算是亲戚,让她帮忙打个招呼应该不算是件难事。

  可是没想到,她和贾东旭连人家的门儿都没进得去,就被10斤粮票给打发了回来。人家说了,穷亲戚太多,顾不过来,一视同人,但凡上门的亲戚,都是给这个数。

  自那以后,秦淮茹就再没主动联系过这个妹妹,就当没这个人了。

  ……

  这10年,许大茂的变化不算大,他一直在宣传科安安稳稳地当着他的小科员。虽说工资一直没有涨,但对于他来说,平平安安就是福,钱财他不缺,只要一家人安稳度日坚持到改开,就算是胜利了。

  这个多亏了聂副主任,姓聂的是个念旧的人,在别的部门翻天覆地的时候,宣传科偏安一隅,安静得很,除了偶尔要帮着李主任写一些违心的材料外,其它时候与之前无异。

  同事们心里都清楚,这份安稳来之不易,大家都记着聂副主任的情呢。

  只是大家都默契地没有提起,不为别的,就为不给聂副主任添麻烦。

  娄晓娥还是老样子,只是比之前多了些成熟的韵味。

  偶尔,还被安安气得跳脚外,她还是过得很顺心的。

  家国现在已经是一个小少年了,他现在是胡同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王,成天带着一帮小孩子在外面疯玩。

  大齐是他的头号小弟,而二号小弟则是许家安,其实应该说是二号小妹。

  双胞胎现在也快11周岁了,家安长相现在越来越像妈妈,可那性格却与娄晓娥截然相反。

  一天到晚跟在她大哥后面,玩些男孩子的游戏,乐此不疲地。

  长辈们都想不出这孩子的脾性像谁。

  最后还是娄晓娥发现,这孩子,脾气越来越像她姑姑,也就是那个她很钦佩,之前留过洋,然后又毅然决然回国的那位姑姑。

  许母听说之后,抱着安安开心得不行,直说这个孙女将来会有大出息。

  至于双胞胎中的另一个,也是许大茂的小儿子许家康,这孩子也长大了,他和家安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家康从小就显露出一个天赋,那就是学习的天赋。

  不管是认字还是背古诗,只需要教一两遍,这孩子就能马上记住。

  最主要有一点,这个孩子好静,坐得住。

  一点点大的小娃娃,就喜欢拿着哥哥的课本,煞有介事地学习。

  这已经是四合院后院一景了。

  许家二老现在身体也很健康,许父已经退休,现在逍遥得很,有空就会找徐师傅喝喝茶,下下棋。

  许母则是有孙万事足,有事没事就会到四合院来看孙子孙女。

  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她的心情能好上一整天。

  她对现在生活很满意,只是有些担心两个女儿。

  大女儿其它都好,就是外孙小强下乡插队了,到现在还没回,虽然孩子一直写信回来报平安,说一切都好。

  但那总归是她的大外孙,一个城里孩子,跑到农村去种田,她这个做姥姥的哪有不担心的。

  还有小女儿,这孩子的生活本来一直很顺利的,可就是从大学毕业起,她生活上的坎儿好像变多了。

  本来应该在66年夏天毕业,但是一直卡到了67年年底才成功拿到毕业证书和报道证。

  那一年半,一家人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

  经过这件事,小女儿一下子就变成熟了许多。

  然后就是和小张结婚,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小张这孩子,别的都好,就是有一点,不是本地人,没有房产,一直住在轧钢厂的集体宿舍。

  虽说结婚后可以单独住一间。

  可那是筒子楼,楼道里昏暗得很,房间又很小。

  老俩口本来想让孩子们在老宅结婚的,可两孩子都不同意,坚持住在了厂里的宿舍。

  本以为小女儿结了婚,两人的工作不错,工资也不低,可以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可没想到,到了71年,轧钢厂忽然要在三线办分厂,那边急需技术人型人才,小张的名字赫然就在那支援名单上。ωWW.chuanyue1.coΜ

  当时把许大茂和老俩口急坏了,还以为自家是被人整了呢。

  闹到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人家小张自己报名的,而且是在小妹的支持下报的名。

  要不是许大茂她们拦着,小妹也会报名跟着一起去。

  说是支援,几年就回,可是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

  支援三线可不是轻飘飘嘴巴一张,说去就去的。

  这可不是普通的出差,是要连户口也是一起迁出京城的。

  如果只是小张去,小妹留在京城,这算是两地分居,到时迁回来会容易一点。

  但如果小妹也一起去了,夫妻俩带上孩子一起迁出去,那想要回来恐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听了父母和哥哥的话,小夫妻俩那火热的头脑才算是冷却了下来。

  小张去三线,这事儿已成定局。

  不过还好,像他们这种两地分居的,每年至少有两个月的探亲假,好歹两人每年还能见上面。

  小张走了后,许母担心小女儿,想让她搬回来住,可人家不干,也不住轧钢厂宿舍了,直接在医院申请了宿舍,孩子送全托班,工作生活两不误,人家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的。

  许母就是想挑毛病,也挑不出来。

  这一晃,小张去三线都5年了,不过他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据说,现在已经干到分厂的副厂长了。

  等到时从三线调回来,总厂不一定,但分厂的管理层肯定会有他的一席之地的。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我继承了五千年的家产顶点更新,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日天国际文武学校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