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则叶家的改变,让冯犹龙暗自吃惊的还有几点,只是不好公然说出来而已——据他所知,沈君庸之妻便是自己的表妹,昭齐居然公然写了《鸳鸯错》这样反对表兄妹成亲的戏,并不为尊者讳,即便他已知道买活军反对近亲结婚的‘疾病纯合’说,仍是感到这么做有些无礼。
再一个还是从这戏里看出来的,冯犹龙知道叶家和袁家定有亲事,似乎便是昭齐和袁家少爷,他一知道此戏是昭齐所写,便猜到叶昭齐有退亲的心思,以至于流露笔端——对于昭齐这年纪来说,她头几本戏也好,通俗小说也好,一定是从自身经历中兴发出来的,少年文人往往有这么一段时期,这是必然经历。
冯犹龙能看出这一点,难道叶仲韶就不能吗?便是叶仲韶不提,难道老夫人竟能容许叶家出现一个退婚之女?这岂不是将叶家的清名全然破碎?名门体统何在?他最诧异是,昭齐不但能写了这出戏,还公然上演,而在家中依旧受宠,老夫人对她照样慈爱有加,众人均是面无异色,仿佛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冯犹龙不见得不喜欢,但这的确是他所难以想象的,算来还不到一年的光景,叶家竟有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www.chuanyue1.com
比较起来,叶仲韶的变化反而更容易接受得多了,在冯犹龙看来还十分的可喜,钱固然是很庸俗的东西,但又实实在在是不能去避免的,人生每一日,哪一刻不是要用钱的?
冯犹龙自家是很爱钱的,是以他感到叶仲韶的变化是一种成熟的表现,不过也很好奇其中的缘故——以他对叶仲韶的了解,倘他不能问心无愧,是不能如此刻一样红光满面的,即便是腰缠万贯,也一定是惶然若失,打从心底流露.出不安来。
叶仲韶被他这么一说,倒也有些面红,望了沈君庸一眼,道,“君庸,你政治学得比我好,你来说。”
这又为何和政治有关,冯犹龙便不懂了,因他并没有怎么细读过《政治与社会》,略略翻看了一下,更集中在看买活军对上古社会的阐述,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想象,至于说剥削阶级云云,浮光掠影而已,实在是提不起太多兴趣来。
不过,既然好歹也看过,便不至于对二人所说的完全不知所以,冯犹龙其实也很好奇沈君庸为何能放下身段,去为海商做账房,想来都和几人于志气上的转变有关,因便听沈君庸说道,“其实从君子不言利,到君子不耻于言利,这其中的区别无非是‘正当性’这三个字——君子也要吃饭,要养家,君子不言利,是因为不必言利,君子的收入,来自于其田地的出息,若将其视为正当,那么君子的确不必言利。”
“有田地,有佃农,足够满足最低限度的生活,由此,君子所发生的一切其他活动,都不必也不愿言利,为的都是更远大更宏善之志愿,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为的自然不是利益,而是宏愿,因为利益在齐家以前便已经实现,或者在这过程中会自然地实现。”
“但买活军这里,是将地主、佃农视作剥削,既然叫做剥削,那便是不正当的东西,既然如此,君子收入的正当性便完全地失去了——买活军这里推行的是一种新的东西,讲究‘按劳付酬’,君子收入的正当性,从劳动中来。”
这说得有些玄乎了,冯犹龙半懂不懂,因为对买活军的叙述还是有些迷糊,叶仲韶便接口道,“其实便是一点,买活军这里,最光荣的便是劳动,凡是劳动,都要给予相应的报酬——譬如说,在国朝,做官是养不活自己的,若是清官,那便只能穷死。”
这一点是众人所公认的,国朝做官,的确是非贪不可,不贪真的一点钱也见不到。“是以,便可以推论出一条逻辑——国朝以为,做官是不应当收到报酬的,是一种近乎义务的工作。”
仔细想想,这的确是很没有道理的事情,冯犹龙也觉得这是很荒谬的,沈君庸道,“但除了做官之外,不论是为幕、经商、开课,总之一切要言利的事情,似乎都失却了读书人的体面与体统,仔细想想,最体面的读书人,唯独以耕读为业,这里的耕自然不是自己耕,而是叫佃农去耕。于是读书人的书,读完了之后,若是不能做官,便不能用这些学识来谋取任何利益,所谓君子不言利也——便是做官也赚不到钱的,读书人唯一体面的收入来源,便是田地的租子。”
“这在买活军看来,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且不说剥削不剥削,如此一来,读书便始终是小部分人的事,因为一个正直的人,读书是没有任何利益可言的,他能读书便一定是有人做了不正直的事,为他夺取到了足够的田地来给他继承。这么说来,读书若不是一个强盗要读了书,考上科举去做恶事,要么便是一个强盗的后代,用抢劫来的财产,供着自己去读书,以便能够抢劫到更多的土地喽?”
“读书,无非是强盗们的自我标榜而已——虽然买活军的课本是没有这样说,但你若是细品了他们的教材,所读到的便是这样一个意思。这一点天如是写得很清楚的——你还没看到报纸吧,这读书强盗论,便是他新发的社论,言语真是锐利至极!”
“买活军既然是这么喜欢教人读书,又怎会让这样的逻辑继续下去呢?在买活军这里,利用学识谋得相应的收入,才是最具正当性的行为,既然如此,君子自然不耻于言利了——君子也要证明自己的学识,证明自己能配得上所要求的收入啊。”夶风小说
“便如同老龙你,所出的小说话本也好,经学著作也好,都不是署的大名,其实无非也是自以为不登大雅之堂,读书人不愿沾染这样的名声——其实便是因为利用学识谋取钱财,自感失去了正当性。”
沈君庸所说的正当性之论,对冯犹龙来说的确是极为新鲜,对他的判词也不算冒犯,本来历代小说,多数都署化名,很少有真名署上的,只有诗集、文集,这是扬名立言之作,方才会署上名号,似乎也的确有耻于言利的考虑在里面。冯犹龙自家来说,他写话本完全便是因为畅销,为了赚钱,只是之前哪怕是书商,也不会如此直接地提起这一点而已。
但在买活军这里,一切似乎都很直接,沈君庸道,“买活军这里则是不同了,买活军不但鼓励读书人言利——实际上,他们这里人人都是读书人——而且他们是不喜付出劳动的人不接受报酬的。譬如今日这出戏,哪怕我不想收补贴都不行,我收下补贴,捐给孤儿院都可以,但补贴不能不收,因为这是对劳动的报酬。不收报酬,便是对这逻辑的破坏。”
“这是子贡赎人的典啊。”冯犹龙不由喃喃道,“逻辑……逻辑……”他对于这个陌生的东西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劳动的报酬,是买活军这里最正当的收入,只要是用自家的劳动来养活自己,那么便是这里最正当的百姓,百业皆是如此,是没有贵贱之分的。”沈君庸笑道,“说白了,老龙,买活军这里认你,不认你是秀才,也不认你的名气,他们认你是个杰出的小说家、教学家、戏曲家,这些东西,在国朝不登大雅之堂,在买活军这里却也是百业之一,读书人择一业从之,获取多少报酬,都是名正言顺。”
“便如我姐夫,在吴江束手束脚,经商不会,也辱没斯文,开馆耽误举业,辱没斯文,写戏小道分心,辱没斯文,这斯文怎么随意都能被辱没的?仿佛从田地以外赚一文钱那都是辱没斯文了,在买活军这里,写戏赚几百上千两那是他的本事!他赚得越多,旁人便看他越高,读书人靠学识取得收入,天经地义!——又有谁不喜欢钱?谁不喜欢囊中丰厚的感觉?谁不想让妻子儿女都跟着过上好日子?”
“你说,我姐夫喜不喜欢买活军这里?喜不喜欢这样凭本事抬头赚钱,到那里都直得起腰,心中不虚的感觉?”
叶仲韶倒被沈君庸说得有些面红,低低斥了一声,不过只看他舒展的眉宇,便可知道他在买活军这里的日子,其实过得相当的舒心。冯犹龙见了,心中不由也是骇然:买活军这里的日子,不知不觉竟能移人性情至此!叶仲韶和来之前已经是判若两人了。
但以他来说,买活军这里的变化,冯犹龙是很喜欢的,因为他在家乡,尽管才名远传,但心中始终的确是有些自卑自伤——才高八斗又如何?考不过科举,没有官身,始终不入流,身家虽还勉强算是丰厚,但那都是不体面的银子。
体面的银子是什么呢?冯犹龙并未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他并没有做官的机会,也就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波逐流地吃孝敬,而这些孝敬又算不算是体面银子。但买活军这里的生活,仅仅是沈君庸的几句话,便让他的心旌一阵动摇。
杰出的小说家、教学家、戏曲家……这话怎么就这么好听呢?冯犹龙还不知道什么叫做尊严,但这并不妨碍他享受尊严的滋味,他闭上眼,想象着以小说家的身份,立足于社会之中,昂然自报家门,与众名流交际,又将自己的名声流传下去,永远写在史书之中……
痴了半晌,方才透出一股长气,叹道,“怪到你们阖家搬迁至此,如今连我也想来安家了!”
也不管这舅婿二人相视一笑,又道,“只还有一事,以我来看,你们是还没有摸准买活军的脉搏——《鸳鸯错》用《何赛花》那种道白剧的方式来演,实在是买活军这里的大势所趋!”
“先我还没有想到其中的道理该怎么说,刚听你们说起阶级、剥削之论,倒是一下令我也明白过来,这其中的差别,在收入上,也不在收入上,且听我和你们俩郎舅慢慢算来。”
“第一个先说收入,收入上,《鸳鸯错》最多能有几个戏班子会唱?这样的戏,没有好班子是不能出彩的,我在武林听的名班,后来打听到了,是武林茶馆为了打响名号,重金礼聘而来,那样的班子,福建道能有几个?便是从现在开始作养,没有十年,能教出新一批来?”
“教不出来的,我虽没有眼见,但猜却也猜的到,仲韶你们挑选班子要比在外头难得多,为什么?学戏是要吃苦的,而且又没有钱,那是实在活不下去的人,才会把孩子舍到戏班子里,如今买活军这里,人人有饭吃,有工做,还有多少人愿意自家的孩子,四五岁起便夏练三九冬练三伏,只为了唱那十年戏?”
叶仲韶、沈君庸的神色都逐渐凝重起来,叶仲韶低声嘀咕了一句,“还是从学校辞职得早了——”这是冯犹龙暂不解其意的话,他且先不管,只往下说道,“但道白剧呢?道白剧的演员,不要怎么吃苦,而且可以从年幼演到年老,没有嗓子上的顾虑,那么道白剧的班子便是好搭的,选材的范围要比咱们这些戏曲要大得多。”
“班子好搭,就容易凑出来,场子也跟着多了,既然如今是按场子来付版权费,以这个逻辑来说,自然是要越容易演,越多人演,收入便也越高。”
不说《何赛花》就比《鸳鸯错》强出哪儿去了,只是如今从这条逻辑来讲,那便是这个道理。叶仲韶和沈君庸并不反对冯犹龙的观点,冯犹龙又道,“还有一点,和收入是无关的,那便是《鸳鸯错》,曲高和寡,调子水磨迁延,真正能听得懂的人又有多少呢?这也是我看了《何赛花》后,顿悟出来的道理,如今这四大声腔,始终还是……还是权贵富户……还是统治阶级的东西!”
他用了个刚刚有些微领悟的概念,“或者又何止戏曲呢?诗词歌赋,凡是这些由文字繁衍而出的东西,在买活军这里,都在做一个巨大的变化——正从旧的统治阶级,扩散到新的统治阶级中去,仲韶、君庸,你们难道没有感受到这般巨大的浪潮么?我们小说家、戏曲家——”
他已经很主动地用了沈君庸刚赋予的两个家来自称,“我们小说家、戏曲家若是想要做出一点成就,留下一点声名,便不可逆势而动,而是要如张宗子、卓珂月两位小友一样,顺势而为,与大势一道,把我们的东西,散播到天涯海角中,散布到田间地头,散播到贩夫走卒,散布到新的统治阶级——劳动的百姓中去啊!”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买活海鲜更新,第 269 章 君子不耻于言利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