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一看,是三叔,带着他的大白狗小白狗在菜地旁边转悠,一台矿灯挂在竹竿上。

  “回来啦?”三叔看到了李叶。

  “三叔你怎么在这儿?”李叶奇怪道。

  “看菜地啊。”三叔笑道。

  “这么晚还不回去睡觉,看啥菜地啊?”李叶纳闷道。

  “哎哟你不知道你的菜多受欢迎,兔子地鼠野鸡,还有麻雀,都往这钻来偷吃,我是赶跑了一个又来两个,白天不停,夜里更多,不守不行啊。”三叔叹道。

  “这几天夜夜都在这守着?”李叶惊讶道。m.chuanyue1.com

  “那可不,刚才我就回去吃个饭的功夫,留了大白在这,你看,那几颗白菜就被啥东西给啃了。”三叔道。

  “那也不能不睡觉啊!”李叶又是感动又是过意不去。

  “你这菜可不是普通菜,被偷吃了多可惜,成本那么高。”三叔道。

  “再贵它也只是菜,不能天天耗在这儿啊,三叔您回去睡觉,明天我来扎篱笆。”李叶道。

  “你才下山肯定累,今晚还是我来守,我老了瞌睡不多……”三叔让李叶回去睡觉。

  “那不行,今晚怎么着你也要回去睡觉,您累垮了我二孩还不把我骂死!”

  好说歹说总算劝走了三叔,但三叔还是把大白留下了,李叶看着菜地犯愁了。

  真要守吗?他爬山下山也是很累了,此时就想睡觉。

  纠结一会,最后还是瞌睡打败了事业心。

  为尽人事,李叶让黑黑和米米待在菜地,陪着大白一起守。

  看着狗窝被提过来,两个小狗都懵圈了。

  这是让咱俩露营的节奏吗?不是都已经下山了吗?

  “乖啊,晚上好好给我守着菜地,有东西来偷吃上去就给我咬,别客气!”

  “好好干活,明天给你们炖肉吃!”

  黑黑和米米呆滞地望着他。

  等李叶洗漱过后回到房间,发现黑黑和米米早已趴在了狗窝里,而狗窝端端正正地放在自己床边。

  洗澡这一会,它们把狗窝拖了回来。

  “你们!”李叶想骂又找不到词。

  “哼,想不带我们睡,没门!”

  黑黑和米米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高冷。

  “算你们牛!我也不守,睡觉。”

  第二天早早起来,照例环绕农场跑了一圈,吃了早饭,给黑黑和米米弄了饭吃,李叶来到菜地。

  远望菜地里一片碧绿,夹杂着小黄花小紫花,那是黄瓜和茄子开花了。

  接着看到地里竖了几根竹竿,上面套着旧衣服,风一吹便飘动如同人挥手。

  “怎么搞了几个稻草人?”李叶知道一定是三叔弄的。

  走近一看,确实有许多菜都被啄得稀烂,还有一些被连根啃了,看那牙印像是地鼠。

  地上还有兔子的脚印。

  大白老老实实地趴在菜地边,眼神迷离。

  估计它昨晚没怎么睡。

  “乖大白,真棒,哪像黑黑米米两个家伙,毫无职业道德。”

  李叶回去给大白弄了些饭,但大白坚持不吃,还是三叔来了才动嘴。

  这两亩地的菜和水果再过三四天基本就可以收了,这几天一定要看管好,被偷吃多了损失就大了。

  看看时间差不多给周院长打了个电话,说自己昨晚才下山。

  周院长说难怪电话打不通,说经过鉴定,他上次给的野山参是正宗野山参,虽然品相不佳,参须生长不齐,但药效还是有的。穿书吧

  鉴定出年份为35到40年之间,他们中医院的收购价是35万。

  周院长让他们按照核心供应商的结算价,给他提了5万。

  李叶自然感谢了一番,周院长问他还有没有,李叶迟疑了一下说有,不过要过段时间。

  周院长说还有的话他可以敞开收购,都按照精品来定价。

  “行,下次给你提一麻袋过去。”李叶开玩笑道。

  “你以为是萝卜呢?”周院长也笑道:“说起萝卜,你的菜什么时候采摘,家里断了好几天了,老太婆天天念叨呢。”

  “过几天我去霍州给您送一点。”李叶爽快答应。

  “也行,正好来家里吃顿饭。”周院长笑呵呵地答应了。

  挂了电话,李叶准备去砍竹子做篱笆,但看了看菜地,除了这两亩,周边还有好几亩的空地。

  种的是香菜辣椒之类价格相对较高的蔬菜,还有草莓和香瓜两三种水果。

  像毛白菜之类便宜菜,就算翻10倍也没多少利润,不值得耗费灵液,就没有种。

  想起上次光耀的董成功说的扩大规模,鱼塘边这10亩地肯定是都要种上菜的,不能再一两亩地小打小闹。

  到时就不能只是扎个篱笆,竖个稻草人,放个风铃。

  规模化种植需要建蔬菜大棚,专人种植看管,防治病虫害,采收的时候也要雇人。

  不能只靠自己,一亩地还行,多了就累死了。

  10亩地不小,但也不大,以灵液增长2倍的产量,供应光耀大酒店的十来个连锁店是绰绰有余了。

  李叶确定了计划,把这10亩地都建上大棚。

  这些菜几天后采收,可以撑一段时间,等卖完了,大棚里已经开始种下一拨了。

  之后采收播种,形成循环。

  说干就干,问了三叔有没有认识建大棚的,三叔说村子里一般都买些材料自己做。

  面积大了就得找人来建了,想了想打个电话给江祺好询问。

  江祺好说正好他有个朋友是做农资的,做事比较实在。

  李叶联系上他姓冯的朋友,咨询了一下各种大棚的优劣,便定下用竹木结构,直接让他过来施工。

  转头又打电话给江祺好,让他一起过来,给他看个东西。

  土地上的塘泥黑黝黝的,租了台翻土机把地翻了一遍,用了一天时间把菜地伺候了一遍。

  隔天江祺好和冯老板带着材料过来了。

  看到农场,江祺好赞道环境真不错。

  冯老板把材料卸下车,用的薄膜大棚,用竹竿和木材做骨架,薄膜是聚乙烯长寿膜。

  江祺好摇头,说这玩意儿每年都要更换,太麻烦。

  李叶笑道:“其实就用几个月,明年春天我计划建一座玻璃温室。”

  “温室?”冯老板眼睛一亮:“这个我们公司也有。”

  亲自跑一趟,只卖几万块钱的塑料大棚,原本他心里有点小小不满,但冲着江祺好的面子也不好表示。

  此时听到李叶有意建温室便兴奋了起来,建温室可是笔大生意,就算一半5亩地怎么也得七八十万了。

  “那把你们的产品册子发给我,我看一下。”李叶点头道。

  冯老板殷勤地加了李叶的微信,发给他一些文档和图片。

  “我们公司的温室有玻璃温室、自动温室、光伏温室等,有专门的蔬菜温室、温室观光园,啥都有,欢迎李兄弟来我们公司参观。”

  “有空一定去。”李叶道。

  “如果你从我们公司订购,这次的塑料薄膜和材料我做主给你免费。”冯老板笑得很灿烂。

  “哈哈,多谢冯总好意,这就不用了,一码归一码。”

  李叶当然不会接受,还没货比三家,怎么能定?

  占那几万块的便宜,说不定会吃大亏。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我有一个豆荚农场更新,第54章 看菜地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