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哥,柳哥、陈哥、吴哥他们都去了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您啥时候出去?”小李悄悄凑到张俊平旁边,小声问道。
“怎么?看见我眼烦?所以想让我赶紧出去,还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张俊平闲着没事,就想逗逗这个大眼睛的女孩。
倒不是张俊平对人家小姑娘有什么想法,就是想逗逗这个小姑娘而已。
关键是小姑娘太小,下不去手。
“没,我哪敢看张哥你眼烦……”小李涨红着脸,急忙解释着。
“是不敢,还是不会?”
“不敢……哦不!是不会!”
看着小李快要哭出来的样子,张俊平也不仔开玩笑,正色问道:“好了!和你开个玩笑,你问我什么时候出去,有事?”
“我……我想跟着您,帮您跑跑腿,打打下手啥的。”
“你想拜我为师?”张俊平笑着问道。
这个年代,各行各业都流行拜师父。
工厂里学技术要拜师,供销社卖东西要拜师,他们这些采购也要拜师。
“是啊!我想拜您为师,您看成不成?”
张俊平摸着下巴,看着眼前这个青春靓丽的女孩。
不知道有没有十八岁,应该没有。
长的不错,眼睛很大很亮,个子也很高,家境也不错,很富有。
拥有一座飞机场。
把小李看的心里直发毛,张俊平才收回心思,开口说道:“你去把小夏叫过来!”
“小夏?!”小李眨着大眼睛,可怜巴巴的看着张俊平。
要是张俊平不给她一个说法,就哭给他看。
“小李,你很勤快,很有上进心,可你毕竟是女孩子,我单独带着你出去,对你影响不好。
你把小夏叫过来,我问问他的想法,要是能行,咱们三个人一块出去。
二人为私,三人为公,这样对大家都好。”张俊平赶紧小声解释道。
“好的,张哥!”小李一听不是嫌弃她,准备收小夏当徒弟,立马换了一幅面孔,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
“张哥,你找我?”小夏心怀忐忑的问道。
“小夏,过几天我要去趟鹤岗,想带你和小李一块去,你有什么想法?”张俊平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愿意,我愿意,张哥……哦不!
师父,我愿意跟你去鹤岗!”小夏狂喜,连忙点头,生怕张俊平反悔,直接改口叫起师父。
“先别忙着叫师父,这次去鹤岗算是对你们的一次考验,事情办好了,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徒弟!”
这个年代收徒可不是那么简单,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
张俊平倒是没那么多讲究,只是并不太愿意收徒。
这都78年了,物资局的辉煌即将成为过去式。
改革开放,人心浮动,过去那种师徒关系也不再像五六十年代那么纯粹。
带带他们可以,收徒的话,还是等等再说吧。
张俊平愿意带他们,也不是什么善心,主要是为了能多两个跑腿的。
当然,两个人要是通过考验,各方面都表现不错,张俊平也不介意收徒,绝对会送他们一场好前程。
这点把握张俊平还是有的。夶风小说
“行了,你们待着吧!我去和科长说一声。”张俊平进了里间屋,把准备收徒的事和许少民说了一遍。
张俊平愿意带徒弟,许少民自然没有意见。
从里间屋出来,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张俊平和办公室众人打声招呼,收拾走人。
新收的两个小跟班小李小夏,一看张俊平要走,赶紧在后面跟着。
“你们跟着我干啥?我出去办点事,你们回去待着。”
……
离开物资局,张俊平一路猛蹬,很快来到信托商店。
早就听说。
准确来说,是从一些网络小说里了解到,这个年代的信托商店全都是好物件。
一件清三代的粉彩,只要十来块钱。
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宋代钧窑瓷器,也不过百来块钱,简直就是白菜价。
穿越过来之后,张俊平早就想到信托商店来寻宝。
xc区信托商店,是一栋沿街的三层门面楼。穿书吧
张俊平停下车,走进信托商店。
“同志,您准备买点什么?”看到张俊平进来,一位三十来岁的店员开口问道。
“我看看!淘换点合用的!”张俊平一边四下打量着,一边回答道。
“您随便看,有需要的叫我就行!”店员说完,就继续忙活自己的。
像张俊平这样的顾客,他每天都会接待不少。
信托商店,其实就是二手商品交易所。
来这里的,要么是把自己用不着的东西卖了换钱,要么是图便宜来淘换旧物件的。
一眼望去,张俊平有些失望。
这信托商店有些名不符实啊!
古董倒是真有,可都是清末民初的东西,此时的张俊平根本看不上眼。
好不容易穿越一回,要是收一堆清末民初的东西,都不够丢人的。
“同志,我呢,对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想着来淘换点老物件回家研究研究。
可我看您这里也没啥老东西啊!”
“您是想买古董吧?
买古董的话,您上三楼!”店员态度很不错。
虽说不是多么热情,但也算周到,不失礼。
谁说这个年代的店员都很傲慢,对顾客爱搭不理。
其实张俊平也是误会了,人家店员也是看人下菜碟。
张俊平一身四个口袋的中山装,相貌堂堂,一看不是知识分子就是领导干部。
人家自然客气。
张俊平按照店员的指点,来到三楼。
果然,三楼别有洞天。
打眼望去,张俊平就看到好几件清三代的青花瓷和粉彩。
还有几件应该是清早期的珐琅彩瓷。
三楼店员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
看到张俊平上来,微笑着招呼道:“同志想买点什么?”
“麻烦您,把那几个盘子拿过来看一下。还有那把茶壶也不错,一块拿过来看一下!”张俊平装作不懂行的样子,指着货架上的瓷器对老人说道。
“同志,你说的那几个盘子是雍正过枝牡丹纹粉彩盘,价格比较高。
你要是家用,建议您去一楼,那边也有许多和这个类似的盘子。”老人没有去拿东西,而是很有耐心的解释道。
------题外话------
新书幼苗,大家先收藏养肥,帮忙投一投推荐票,月票。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随身博物馆更新,第六章收徒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