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目前来说,国家的纺织厂是数量绝对不少,差不多每个地市都有纺织厂甚至一些地区连县级市都有纺织厂。
每年的总产量也不低。
光是棉纺织品,一年的总产量就超过一百亿米。
满足国人的需求,是没有问题的。
可能会有人质疑,既然能够满足国人需求,为什么还要布票,还要限购。
其实大部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大部分纺织品都用来出口创汇的。
八十年代初期,纺织品一年的出口量就达到了三十多亿美元。
八十年代的三十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
可见,中国八十年代以前纺织工业已经非常的庞大。
当然,也不是没有短板。
短板就是,纺织工业还处在最迟的阶段,生产的都是低附加值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
这也是,九十年代之后,大量纺织厂破产的主要原因。
当时说的是纺织工业产能过剩其实是因为技术含量低的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冲击,出口萎靡造成的。
直到这个时候,国家才开始搞技术革新,调整产能,生产高附加值的纺织品。
不过,现在这一切,自此开始发生了变化。
中国有了第一家高附加值的纺织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有了第一家,不愁第二家第三家。
“班长,我可是听说了,市里有领导想要把你调到合资纺织厂去担任中方厂长,二级跳啊!直接从副处级跳到副厅级,跨入高级干部行列了。”张俊平笑嘻嘻的说道。
“拉倒吧!我还是感觉当个副局长挺好!”许少民撇嘴道。
这个不是传言,是确有其事,不过已经被他推了。
“推了也好,不然过几天苏黎世的纺织公司过来,你怎么接待?”张俊平笑道。
“我说你小子能不能别逮着一个人使唤行吗?
你知道,那么多大领导在场,我一个小小的副局长混在里面,有多尴尬。”许少民笑骂道。
“没事,慢慢的习惯了就好了!
你得这么想,你们等着,等过几年,哥们也是这个级别的。”张俊平笑嘻嘻的调侃道。
“行了,行了!别扯那些没用的。
这次怎么着?还是提那个神秘的先生?”许少民笑骂着问道。
“这次直接提我的名字就行,保证好使!”张俊平笑道。
“那你自己去不就完了。”ωWW.chuanyue1.coΜ
“忙啊!我白天要上班,晚上还得打家具。
这都进腊月了,我不抓紧时间把床打出来,明年怎么娶媳妇?”
“滚,赶紧滚蛋!现在看到你就烦!”许少民笑骂道。
张俊平也不生气,把许少民办公桌上的烟揣进兜里,转身就走。
“回来!”刚走到门口,许少民又喊道。
“干嘛?一盒烟不至于吧?”
“那个药酒泡的怎么样了?”
“那个药酒要泡一百天才行。
不过也快了!年底前保准让你喝上。”张俊平笑着说完,开门走了。
看着张俊平离开,许少民苦笑着摇摇头,然后收拾好东西,和郑局长打了个招呼,离开了物资局。
如今,他兼着市招商引资工作组的办公室主任。
招商引资工作组属于临时机构,人员都是从各个部门抽调过来的。
工作组存在的目的,就是保证这次的合资顺利进行。
合同签了还不算完成。
什么时候,合资工厂顺利投产了,他们的工作才算是结束。
所以,许少民现在是两头跑,早上到局里来一趟,处理一些局里的工作,然后接着去工作组。
工作组的办公地点就在市政府。
七八个人挤在一间办公室里,办公条件还不如他原来当科长的时候。
许少民现在的工作就是,督促各家参与合资的工厂,抓紧时间把出国培训的名单确定下来。
然后他和新一工业株式会社联系,办理工作签证。
工作组还要派人去本子国,确保他们接受培训,不出其他问题。
工作很繁琐,都没有经验,全靠摸索。
绝对不是牵个线就完事的。
张俊平才不管许少民忙不忙呢。
回到科里,开始处理公务。
都是XC区各个区属工厂或者物资局下属销售店铺报上来的采购申请。
张俊平按照各自分管区域或者分管的类别,安排人员去采购或者跟进供货进度。
其中,农资站报上来的化肥需求计划最多。
本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下面的农资站,几乎是天天打报告,申请采购化肥,采购农药。Μ.chuanyue1.℃ōM
张俊平盯着手里的申请,心里琢磨着。
目前国家的化肥和农业的产能还是太低了。
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可是,提到化肥和农药,张俊平对这两个东西是又爱又恨。
爱,是因为化肥确实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
有人说是袁老的杂交水稻解决了国人的温饱。
可是,粮食产量的增加,靠的可不仅仅是杂交水稻的研发,还有化肥的产量增加,已经农药的不断发展,也是粮食产量增加的重要因素。
恨,是因为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之后,广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
可是,现在又不能不办,不能因噎废食。
张俊平思考着,拿起笔,写了一封信。
在信里,张俊平让许少民打着先生的名义,和山下新一聊一聊。
让他来国内投资几个大型的化肥厂和农药厂。
张俊平又在信里着重提了一下关于环保的问题,一定要让本子那边把环保设备上齐全了。
该说的都说了,其他等等看吧。
最多等下次见了山下新一再交代一遍。
写完信,把李文娟叫进来,“你把这个条子给许局长送过去。
他现在应该在市政府那边。”
“知道了师父。”李文娟接过信,骑着自行车去市政府送信。
一上午就在签字批示中过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张俊平过的很舒坦,每天就是上班,该自己批示的批示,该请示的请示。
晚上,则和邱文燕一块,打家具约会。
舒服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
转眼间,小年马上就到了。
这天,张俊平处理完公务,刚准备溜出去,看看酒楼的装修情况。
昨天晚上,刀疤脸过来汇报,说是酒楼装修的差不多了,让张俊平过去看看。
张俊平刚刚拿去公文包走出里间办公室,局办公室的姚主任走了进来。
“张科长,您这是准备出去啊?”
“姚科长,欢迎领导来视察工作。”张俊平笑道。
“张科长,没有你这么埋汰人的。我就是替你们领导服务的,哪敢来你们采购科指导工作。”姚科长笑眯眯的说道。
“姚科长,您来有事?屋里说吧!”张俊平笑着把姚科长让进办公室。
“张科长,这是咱们局春节准备发的福利,您看看。”姚科长知道张俊平要出去,也没墨迹,直接拿出一张纸递给张俊平。
“姚科长,你走错屋了吧?”张俊平没有接,笑着说道:“这个,你应该拿给局长看。”
“局长已经批了,这不是让我过来找您嘛!”
“找我?”张俊平好奇接过来看了起来。
这也是时代特色吧!
各单位想要发点福利,还得八仙过海的想办法弄到物资才行。
再过十几年,国家物资充足了,这样的福利采购,都是挤破头的想办法拿下供应商的资格。
“对啊!您负责物资采购,这局里的福利也属于物资采购的范畴吧?”
“哟!今年发的东西可不少啊!
鸡鸭鱼肉都全了,还有带鱼,对虾。”张俊平看着手里的福利清单笑着说道。
“哎,这不是大家都忙活一年了,咱们局今年又被评为了先进集体。
所以领导就说多给大家发点东西。”姚科长笑眯眯的说道。
姚科长胖乎乎的,一说话就眯着眼睛,看上去好像在笑,可谁也不知道是真笑还是假笑。
不过,姚科长在局里人缘还是挺好的,仅次于张俊平。
“姚科长,这上面的东西是全部让我们采购科去采购,还是其中一部分?”张俊平笑着问道。
“羊肉,猪肉,鸡蛋这些,您不是和红星农场熟吗?你看能不能打声招呼?”
“这个啊!没问题,我这就写个条子,你安排人去红星农场采购就行。”张俊平笑道。
“还有带鱼,对虾,上次老宋采购回来的还有一部分,不过不太够了。
最好能多采购一批回来。
你也知道,过年了,咱们也得给兄弟单位,上级单位那里送点年货。”
“这样吧,姚科长,你直接说,你这单子上,那些不需要我们采购科去采购的。”张俊平也没空和姚科长墨迹,干脆直接问道。
“酒不用采购了,局仓库里还有一千多箱酒,够用。”
“那就是说,这十二样福利,除了酒,其他的都需要采购?”
“对!”
“行!交给我了!”张俊平爽快的答应下来。
“姚科长,我这出去有点事,就不和你多聊了。
等忙完这几天,咱哥俩再喝点。”张俊平笑着把姚科长送出办公室。
“那个……手里的活都停一下,这个是咱们局年终要发的福利。
老宋,这带鱼,对虾你负责。另外看看其他的海产品,捡贵的好的也多弄点回来。”
“知道了,科长。”
“老王,这个大白兔奶糖,你去吧!”
“刘姐,这个大米,得您亲自出马了。”张俊平笑着说道。
刘姐的老公是粮食局的一个科长,所以张俊平说大米得刘姐出面。
张俊平很快就根据各人负责的区域,把任务分配下去。
“最后说一下,你们采购的时候,要比清单上的量多采购个三五倍出来。
毕竟要过年了,你们的关系户对口单位也要走动走动。”张俊平交代完,就离开了办公室。
…………
“张爷,您来了?”
刀疤脸这些天一直都在酒楼盯着。
“大山,你这弄的不错,古色古香,有哪个老味。”张俊平里里外外的看了一遍,笑着夸奖道。
张俊平要求酒楼必须按照BJ老酒楼的样式装修。
一楼大厅,二楼三楼是雅间。
后院是厨房和仓库。
“张爷您满意就好!按照您的要求,这桌椅板凳全部用的是鸡翅木。”
“满意,非常满意。”张俊平笑着点点头。
其实,这酒楼原来就保护的挺好,只是原来的窗户有点小,张俊平专门要求换成大窗户,还得保留原来的风格,还得换成玻璃的。
这个有点难为人,不过还是难不住工匠师傅。
很完美的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厨子请来了吗?”
“请过来了,许局长出面,人家直接就同意放人了。
我这边给俞师傅开二百块钱一个月的工资,俞师傅很痛快的就办了内退。
另外,俞师傅还带了三个徒弟过来。
我给他们开了五十块钱一个月。”
“这样,你回头和俞师傅说一下,后厨这块,再增加两个人,连着他不能低于六个人。
工资你和他商量着来。
还有,酒楼的服务员找的怎么样了?”
“服务员,还真不好找。”刀疤脸挠头道。
不是服务员不好找是张俊平要求的高,个头模样都有要求。
男的个头不低于一米七,女的不低于一米六,身材匀称,模样周正,年龄不能超过二十五岁。
这个就不太好找了,身高一米六,身材匀称模样周正的,人家回来你的酒楼端盘子?
“你去各个街道办事处和他们说一声,就说咱们酒楼招工。
享受国营工厂的医疗报销待遇,一个月四天带薪假。
实习期三十块钱,转正后工资加奖金,一个月平均工资不低于五十块钱。
还有,年龄可以放宽到三十岁。”张俊平想了想说道。
“张爷,这个,会不会给的太高了?”
“高吗?你得把眼光放远一点。
你这是港商投资的酒楼,工资不高一点,你好意思说是港商独资酒楼?”张俊平开着玩笑的说道。
“我知道了,张爷!我一会就去联系!”刀疤脸点点头说道。
“嗯,抓紧时间,年前争取把人员都落实了。
年后,初八咱们正式开业!
你也好,抓紧时间去香江。
先去那边见见世面,开拓一下眼界,以后才好干大事。”张俊平拍了拍刀疤脸的肩膀,给他画了一张饼。
当然,张俊平也不是光会画饼的人,刀疤脸跟着张俊平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张爷,那个年底了,鸽子市那边比较火爆。
你还能弄到物资吗?”
“缺什么东西?”张俊平一边问,一边在意识里看向自己的博物馆空间。
“什么都缺!
咱中国老百姓就讲究个过年,这不是马上到年关了嘛!
不管有钱没钱,都得过年,这没有票的,就只能到鸽子市来买东西了。
张爷您最近没去鸽子市,都不知道鸽子市火到什么程度。
肉蛋鱼油之类的,还有布料,衣服这些东西,只要是一摆出来,瞬间就被抢光。
连价都不讲,先拿到手里再说,稍一犹豫,东西就被别人抢走了。”刀疤脸有些夸张的挥舞着手说道。
“行!我知道了,我联系一下,回头我再通知你!”张俊平点点头。
“这边没什么事了,你安排别人来负责。
你回鸽子市盯着点,年底了,人多也就容易出乱子。
多派点人手盯着点。”张俊平又交代道。
“知道了张爷!”刀疤脸再次答应道。
离开酒楼,张俊平没有回局里。
而是直接骑车来到红旗轧钢厂。
他准备去找李开河,一块联合采购一批年货回来。
门口的保卫,还是很有眼力见的,张俊平只来过几次,就已经记住了张俊平。
知道他是厂长的朋友,所以冲他敬了个礼,就把他放了进去。
来到办公大楼,李开河的办公室,敲了敲门。
“进来!”李开河在里面喊道。
张俊平笑着推门进去,“李哥忙着呢?”
“哟,小张来了!你可是稀客啊!什么时候回来的?”李开河抬头看见是张俊平,忙放下笔,摘下眼镜,从办公桌后面走了出来。
“回来有程子了。
这不是最近单位家里的忙活,今天好不容易抽出点时间,过来看看李哥。”张俊平笑着和李开河握了握手。
张俊平从自己公文包里拿出两个盒子,交给李开河,“李哥,这是我从国外给嫂子带的礼物,这一份是给你的!”
“哎呦喂!兄弟,哥哥先谢谢你了!
回头去家里吃饭,让你嫂子给你炒几个菜。”李开河接过盒子,笑着感谢道。
“我看看你给我送的是什么好东西!”李开河说着打开其中一个盒子。
里面是一块瑞士欧米茄手表,是一款低调奢华的手表。
没有劳力士那种,黄金,钻石的镶嵌,就是简简单单的铂金表盘,猛一看上去,一点都不起眼。
“兄弟,你这个礼物,有点太贵重了!”李开河抬头看着张俊平说道。
李开河也是识货的人,一看就知道这只手表不便宜。
“李哥,咱哥俩还要讲究礼物的轻重吗?
礼物不再贵贱,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张俊平笑道。
“你这是礼重情更浓。”李开河也笑着说道:“兄弟,你出国能想着我,已经是很感动了,没必要花钱买这么贵的东西。
换点外汇也不容易。”
------题外话------
今天中午忘记更新了,睡醒一觉才发现没有更新。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随身博物馆更新,第二百二十六章有钱没钱都要过年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