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大明:日月山河 > 第二十二章 祖孙情
  朱济熺回到寝宫,刚进院子看到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儿与小彦名玩耍。

  “姑父!”

  “晋世子。”

  男孩儿行礼道。

  这男孩儿正是秦王次子,朱尚烈。

  “不要拘礼,尚烈,以后叫我济熺哥就行,你可不许欺负小彦名。”

  朱济熺摸了摸朱尚烈的脑袋,说道。

  “济熺哥,你放心,以后谁要是敢欺负彦名,我揍死他。”

  朱尚烈打保票说道。

  “好,男子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哦!”

  朱济熺与坐在院里的傅氏聊了几句后,回到房间,叫来太监马牛儿。

  问道:“你和王景弘相熟嘛?”

  “奴婢不熟,只知他是太孙的人。”

  马牛儿小心翼翼的回道。

  “你们都为春和宫传递消息,是因为什么?是因为太孙是未来皇帝?”

  “回世子的话,是,还有……还有就是太子妃会给听话的奴婢一些钱财。”

  “嗯,下去吧。”

  “是。”

  果然,钱生万道。

  身为皇族,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

  朱济熺关上房门,开始筹谋自己的生钱之道。

  ……

  “三殿下,这是来给陛下送膳。”

  黄狗儿看着朱允熥端在手里的面条,问道。

  “有劳黄公公通禀一声。”

  黄狗儿有些难为,转眼又像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说道:“陛下正在为龙州的叛乱烦心,三殿下进去后小心说话。”

  “多谢公公!”

  朱允熥答谢道。

  这是黄狗儿有意提醒自己,朱允熥哪能不致谢。

  黄狗儿也是因为两天前朱允熥在朱元璋面前没有告自己故意阻拦的状,还了份人情。

  “谁?允熥?”

  “孙儿见皇爷爷还未就寝,想跟皇爷爷聊聊家常。”

  朱元璋停下手里的活,拿起不求人轻轻敲打后背。

  朱允熥上前放下面碗,用双手给朱元璋轻轻敲打。

  “允熥,你最近这些学问都是跟谁学的。”

  说完,朱元璋端起面碗,呼啦啦的吃了起来。

  一口大蒜,一口大葱,好不快活。

  朱允熥能制出精致细盐,朱元璋信。

  在奉先殿的表露出来的学识和眼界,朱元璋不信。

  知识和眼界这东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得来的。

  朱元璋是从大字不识一步步学起到博览群书,其中艰辛再清楚不过。

  朱允熥一时有些错愕,稍微镇定心神后,说道:“回皇爷爷的话,都是孙儿自己学的。”

  “你同济熺去了一趟京郊,回来后就变了样,这两天又老往晋世子住所跑,你俩是不是瞒着咱,做什么大事?”

  朱元璋此言,对朱允熥如平地一声雷。

  朱允熥慌忙跪下,叩首于地。

  “给咱说话。”

  朱元璋怒道。

  任何人欺咱,瞒咱,可以,但咱的孙子不行。

  朱元璋咆哮一声后,自言自语道:“想当初,咱要是有这碗面,何至于造反,咱要是顿顿能吃上一碗面,咱还能做得了皇帝嘛?”

  朱元璋恨,贪官污吏都让咱杀了,咱让天下百姓人人都能吃饱饭。

  这些个西南蛮夷为何还要造反,真是该死,该杀。

  朱元璋起家于底层,对穷苦人有天然的同情,将百姓得赋税降到最低,同时还让老百姓一起打贪官。

  若是能把贪官扭送到京师就有赏赐。【穿】 【书】 【吧】

  自古民不与官斗,老百姓哪见过这种场面,底层的穷苦人对朱元璋十分信服。

  可洪武年间的的农民起义从未停止过。

  较大的有数万之众。穿书吧

  朱允熥长吸一口气,压住砰砰直跳的心脏和瑟瑟发抖双臂。

  说道:“父亲在时,孙儿时常偷看父亲批阅过的奏章,父亲对每一个奏章批注都很详细,故时间长了,孙儿对处理国事颇有了解。”

  “胡说!你父亲在世时,会不让你看奏章?”

  朱标活着的时候,凡是对政务感兴趣的儿子们,朱标都会不厌其烦的一一讲解。

  朱允炆也是如此,在长孙朱雄英薨后,走入朱元璋视野中。

  “回皇爷爷的话,不是父亲,是……是母妃。”

  朱允熥吞吞吐吐的说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这个嫉妇,差点误了咱的好孙子。”

  朱元璋把吃干净的面饭狠狠扣在桌上。

  闻声,黄狗儿带着几名太监进殿,询问道:“陛下,您这是……”

  “滚出去!”

  黄狗儿哪敢再问,慌忙退了出去。

  “前几日,孙儿觉得烦闷,在宫中乱转,正巧碰见济熺哥,济熺哥见我神色不佳,问了缘由,孙儿把这些年的苦闷一吐为快。”

  “济熺哥听后告诉孙儿,有皇爷爷在,有什么好怕的,正是因为这句话,孙儿才鼓起勇气,在皇爷爷面前敢说话了。”

  “孙儿在宫中,人人不待见,只有济熺哥愿意亲近,这才跑的勤快些,不成想,传到皇爷爷耳中,却是……”

  朱允熥恰到好处的停了下来。

  眼泪也止不住的砸落在地板上。

  想起啪啪声。

  “起来,允熥,起来!”

  朱元璋俯身拉起朱允熥的手,瞬间没了之前的帝王之气,俨然一个平常人家疼爱孙子的老头。

  “这些年,你受苦了!”

  “以后,就从东宫搬出来,咱给你换个地方住,跟你济熺一样,去西六宫。”

  朱允熥推辞道:“不可,皇爷爷,这与礼制不合,身为皇孙,要为皇爷爷排忧解难,而不是增添麻烦。”

  “好,好,真是咱的好孙子,以后那嫉妇再为难你,你就告诉咱!”

  朱元璋也发觉此与礼制不合,皇太孙是东宫之主,未就藩和未封王的弟弟们就只能居住在东宫。

  朱元璋眼神中闪过一丝杀意,当初,要不是看在太孙年幼,早让这妇人给标儿殉葬了。

  朱元璋所定的明朝殉葬制度,是宫妃殉葬。

  此制度并不是皇帝的专属,也适用于亲王。

  朱元璋以史为鉴,他担心老朱家重蹈历史的覆辙,害怕留下嫔妃太多导致外戚专政。

  当初留下吕氏,一是考虑到朱允炆年幼,又是皇太孙的母妃。

  二来吕家只有一女,没有男嗣。

  “这些不算什么,只要能为皇爷爷分担,孙儿受些罪,也无妨.”

  朱元璋轻抚朱允熥的手背。

  是咱太亏欠这孙儿了。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日月山河更新,第二十二章 祖孙情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