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几天,朱棣还会时不时宣秦锋询问些此去北平一趟,秦锋在各个方面所有的建议。

  对于这个问题,朱棣并不会只听秦锋一人意见,怕早就从多方面询问过意见了。

  拿了朱棣的俸禄,多少也要帮着人家分分忧。

  对于朱棣的问题,只需实话实说也就是了。

  其一是北平人口的问题,只需迁徙其他地方的人口过去,并有营生可干,十几年之后,北平便将不会再有人口以及劳力的困扰。

  自洪武年间开始,便已有几次大规模人口的迁徙了。

  人们不愿被迁徙走,出了因乡土情结,还会担心沿途各种原因导致的生病受伤,甚至死亡,毕竟那个时候没什么交通工具,不管迁徙多远多远,只能靠徒步。

  所以说,结合种种原因,迁徙的地方越远,人们的反抗情绪就会越激烈。

  为了保证迁徙的顺利进行,也为了保证迁徙到北平后能让这些人迅速投入到北平的建设中,必须得从北平周边迁徙。

  而迁徙最重要的一个先决条件,那必得是当地人口充实。

  满足于这两个条件之下,唯一能迁徙之处也就只有山西了。

  山西西有吕梁山,东有太行山,受元末战乱影响最小,相较于山东,河南,河北不足两百万的人口,山西则整整有四百余万。

  最关键的是,从洪武年间开始,太祖高皇帝已从晋中,晋南迁民于冀、鲁、豫、皖,川、滇、黔等地了。

  直到此时,迁民之事仍还未完成。

  再额外增加迁民于北平,相较于从新开始,百姓也会更容易接受。

  经秦锋头头是道的分析了一达通之后,朱棣不置可否,并没有当场表套。

  只是秦锋说了这么一达通之后,朱棣倒是安排内伺给秦锋添了茶。

  至于到底是否满意于秦锋的这番建议,那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个问题,朱棣问及的便是有关于直沽的问题了。

  北平若只是作为一边疆要塞,那直沽的作用便只是运送些粮草以及军卒。

  倘若迁了都,那北平便将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了。

  税银,官员升迁,士子科举等等,那都要在北平进行的。

  因而,必须能充分沟通南北才行。

  当下,水路乃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而直沽作为水路进京的重要通道,必要有能配套于都城的实力。

  其实对于直沽的建设,总结起来不过也就两点而已。

  一是,治安靠得住。

  治安的提升,除了各级官吏本身清正廉明外,还得是有重兵把守。

  因而,在直沽增设卫所很有必要。

  卫所的增加,也是方便战事起来后,能迅速调兵增援北平。

  而其二,则是需建囤货之地。

  运送到直沽的货物,想要再运送去北平,那只能是用小船。

  相较于运货过来的海船,小船不过是杯水车薪。

  想要用小船把大船的货物都运去北平,怕至少得耗时半月之久。

  这半月当中,这些货物总得寻个存储之地的。

  只要这两项能够完成,那直沽作为北平沟通南地的重要水路枢纽也就达成了。

  把能考虑的建议都说了,秦锋便着手负责军械所的建设了。

  朱棣若没把火器改进之事交给他,他或许还能旁观后之事的发展。

  现在朱棣既把这个事情交给他,哪怕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都得把这个事情认真负责起来。

  这不仅仅是完成对朱棣的承诺,更是对后世热兵器的崛起负责。

  毕竟他哪怕只把燧发枪的发明提前,后人也就能早些在燧发枪的技术上面就行改良了。

  正当秦锋领着科学一门的几个门生,带着兵仗局送来的是个工匠研究燧发枪的构造之际,朝廷的抵报便直接送了过来。

  军械所也是隶属于朝廷的衙门,朝廷在分发抵报的时候自也会有他们一份的。

  这抵报是朱棣发了圣旨后,又传了一份送过来的。

  抵报之上只有两个事情,这两个事情还都是当初秦锋曾给朱棣出谋划策过的。

  第一,迁山西太原、平阳、泽州、潞洲、沁州、汾州民一万户实北京。

  第二,置天津卫,屯守直沽,同时在直沽置露屯一千四百所,用来储蓄物品。

  秦锋先行看过抵报后,转手把抵报递给了曾棨等几个门生。

  几个门生把抵报传了一圈后,曾棨率先开口,道:“自恩师回京之后,陛下多次召解学士几个文渊阁大臣询问事关北平的问题,解学士几个大臣所提无非也就是这两种而已。”ωWW.chuanyue1.coΜ

  若说文渊阁这几个大臣都支持迁都北平可能性是很小,但若把北平按陪都征询意见,所得结果还是都差不多的。

  秦锋微微一笑,没有太多自吹自擂,淡淡回道:“陛下也曾问过我,这与我的回答也近乎相同。”

  意见能被皇帝采纳,至少说明能与皇帝想到一块。

  秦锋开口,曾棨几个门生除了佩服,自不会有任何怀疑。

  在几人的溜须拍马中,秦锋面露微笑,抬手制止道:“行了,北平之事自有专人负责,我等只需做好分内之事就行了。”

  曾棨几人虽活动于文渊阁这种重中之重的中枢机构,但秦锋平日与他们交流的都是些科学一门的事情,从不会在私下交流朝中之事的。

  即便要交流,那也是在朝廷发了抵报,有了结果的时候。

  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他们在那种机密的位置上若连保密都做不到的话,很容易断送政治生涯的。

  秦锋开口,几人便也不再此事之上再过多言语。

  他们在文渊阁只是学习而已,有不懂的问题除了相互商讨,还能请教解缙那些人。

  解缙他们本人并不反感科学外,而且偶尔也会有科学方面的问题请教曾棨他们几个。

  而且,曾棨他们几人作为新科士子中的佼佼者,将来仕途的前途不可限量,与曾棨他们几个交好了,总好过比多个敌人要好很多的。

  放下抵报,秦锋便专心为之讲解起了火绳枪以及他所计划出的燧发枪的优劣之势来。

  “火绳枪,需要以点火引燃火绳,通过火绳击发出里面的铅弹,而燧发枪直依靠击锤上的燧石撞击产生火花,达到与引燃火绳一样的效果,其好处究有多大不言而喻。”

  击发速度快,便与携带,不受天气影响,这些好处不管是兵仗局出身的工匠还是曾棨几个科学门生都门清。

  现在当务之急,要考虑的不过是如何把燧发枪制造出来而已。

  秦锋出言,曾棨随之开口,道:“恩师所言理论之上是不成问题的,唯一的需要考虑的那便是,如何让恩师说的这种燧发枪击锤正好能撞击到燧石之上,不管是击锤到达燧石的距离,还是燧石到达火药的要距离,只有有一处存在问题,那都不能成功击发出铅弹的。”穿书吧

  这的确是燧发枪成功制造的一个关键因素。

  只不过,秦锋穿越也有两年多的时间了。

  在这两年多,他虽没实打实的把燧发枪弄出来,但他也推演过无数的公式,实实在在考虑过曾棨所说的那些问题了。

  重活一世,他是没那个自信在这里造反成功,但他至少要时刻掌握领先于当下的一些东西。

  这可算作是他的底气。

  一旦有任何超乎他掌控的事情出现,他可利用这些东西继续主导全局。

  作为穿越者,他不能还继续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

  秦锋微微一笑,首先对曾棨善于思考的性子提出了表扬。

  科学一门的门人,必须得会思考才行。

  之后,秦锋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道:“你们以为这燧发枪打造出来,都需要演算哪些公式?”

  最后不管是否要做的,但至少得知道该怎么做。

  在这种严谨的问题之上,就连一向话唠的周孟简也不敢贸然开口。

  停顿了半晌之后,一向学习比较扎实的曾棨,这才率先回道:“应考虑力学之上的一些问题,多大的击锤能撞击到多大的燧石,而多大的火药能射击多远的距离,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枪管的长度,什么材料的枪管不容易炸膛,而什么样的枪管又能够多次击发不会出现散热不及时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一次接触火器,便能考虑这么多问题的也实属不易了。

  曾棨出言,一股脑便把该说的都说了,其他人也只剩下附和了。

  “你们几个还有和要补充的吗?”

  在他科学一门,最提倡的那就是畅所欲言。

  哪怕说的毫无逻辑,驴唇不对马嘴,只要敢说就行。

  科学一门本就是要创造奇迹的,是能保证现在毫无逻辑可言的东西,将来有一天就一定不会被实现。

  秦锋出言,几个科学一门的门生沉默了片刻之后,周孟简率先抢先一步,道:“恩师,物理上学生学得最好了,学生请缨演算这些,定会在半月之内演算出燧发枪的全部数据来。”

  半个月之内若能演算这些,的确算是颇为不错了。

  秦锋演算出谢谢数据,差不多得用近一年时间了。

  好几次演算到最后就会发现推算不回去了,只能是重新演算。

  来来回回几次,差不多得用近一年。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从建文四年开始更新,第113章 抵报发了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