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眼前的视野快速变幻,李鸿运的脑海中,也在一边复盘整个渭水之盟,一边思考这次通关的关键所在。

  从之前附身梁太宗的情况来看,这确实是一具相当强悍的身躯,而且,自然产生的肌肉记忆似乎比之前的那些强者要更多。

  李鸿运猜测,这可能与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关。

  之前在使用秦开云将军的身体时,李鸿运虽然也能感觉到身体中蕴藏的那种强大力量,但并没有梁太宗的身体这么明显。

  这可能是因为,秦开云将军更擅长的还是骑术和枪法,而梁太宗更擅长骑术和射术。

  所以,李鸿运在本身射术就不错的情况下,更能发挥出梁太宗的强大实力。

  而且,秦开云将军那个副本不能拿增强骑术技能的天赋,而在这個副本中,李鸿运仍旧自带着“弓马娴熟”的天赋,这更有利于让他全面发挥梁太宗的骑射技巧。

  可以说,这次是李鸿运个人战力值最为爆表的一次。

  所以在个人武力方面,李鸿运应该能大致将秦王的强大实力发挥个八九成。

  至于渭水之盟,这是梁朝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历史事件。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梁朝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避免了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与突厥人作战,而拖到三年后,突厥人的虚弱期时,梁太宗经过三年休养生息后果断出击、一战灭国。

  但对于渭水之盟的细节,网上还是存在许多争议的。

  比如,有许多人认为,渭水之盟本就是梁太宗粉饰、美化后的结果。当时梁朝一定是“倾尽府库”,给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财帛女子之后,才换来了突厥的退兵。

  而这种事情因为丢人,所以没有在史书上详细记载。

  对此,李鸿运自然是嗤之以鼻的。

  因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问题。

  突厥退兵时,梁朝必然是从府库中给了一些金银财宝的,但这些金银财宝绝对不会多。

  而突厥人之后表示要送给大量的马、羊,也不是梁朝为了遮掩丑闻而作出的掩饰,反而就是和议很正常的一部分。

  认为梁朝是“倾尽府库”、以举国之力赔偿金钱女人才订立和议的人,他们的智商,基本上是达到齐英宗、齐高宗的那个水平了。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能战方能和。凡是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必然拿不到。

  认为只要梁朝“倾尽府库”地使劲赔款割地,突厥人吃饱了就会退兵,那是过于看低突厥人的野心和智商了。

  齐朝的皇帝,都是这样的思想,凡是跟异族议和的时候,都是无可无不可,只要异族提出条件,立刻就全盘地、无条件地接受,以为满足了对方的胃口,对方就一定会退兵。

  结果,自然就是靖平之变。

  因为这样的软弱与妥协会让对方看透你的虚实,既然你连这么屈辱的条件都肯答应,那自然意味着你的国内没有可战之兵,你完全不敢跟我打。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退兵?

  直接灭了你的国、屠了你的城,那到时候想要多少金银财宝、女人奴隶,不都是看我心情吗?我还跟你谈判干嘛?

  而许多人不能理解这个简单的道理,所以才会认为渭水之盟必然是一个充满屈辱的盟约,一定是给了突厥人大量的好处才换来突厥退兵的。

  他们不懂,当你给突厥人足够多的好处时,突厥人反而不会退兵了。

  所以,回到渭水之盟的实质。

  梁太宗在签订这个盟约之前,必然已经做好了开打的准备。

  他先让尉迟敬德出击,击败突厥的一支偏师、斩杀了突厥的一名将领,同时也做好了战斗准备,甚至有可能已经制定了针对颉利可汗的斩首计划。

  而在做好充足准备之后,他才强势来到渭水,展现出强所未有的强大底气,让突厥人心生怯意。

  而突厥人,早就已经知道梁太宗的强大。

  据说当年梁太宗在平刘黑闼的时候,曾经与突厥人遭遇过。而他的反应是,直接用大箭射了回去。

  梁太宗的强弓大箭,都是数倍于常制,就连箭矢都比寻常箭矢粗大好几圈。

  而突厥人在得到梁太宗射出的箭矢之后,互相传阅,“以为神”。

  再加上梁太宗在逐鹿中原时立下的赫赫战功,让突厥人早就知道他的威名。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突厥人才不敢跟他硬刚,总是避其锋芒。

  唱空城计的前提是,你本身必须足够牛逼,让对方觉得你是个军事天才,必然有埋伏。

  如果你本身没什么名气还玩空城计……那只能说,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就像靖平之变时,齐英宗敢玩空城计吗?

  金兵丝毫不会怀疑有诈,只会毫不犹豫地A上去,闹出六甲神兵那样的笑话。

  之后梁太宗与突厥人在渭水订立合约,必然是一个让突厥觉得不至于白跑一趟、但又绝对不敢得寸进尺的合约。

  这样一个合约,必然不会是一个谈得上屈辱的合约。

  认为渭水之盟是一个十分屈辱合约的,基本上都是拿齐朝的思维方式来套到梁朝身上了。

  而后世之所以说渭水之盟对梁太宗是一个耻辱,这纯粹是视角不同的问题。

  学霸说自己考砸了,他的意思肯定不是自己考了六十分,而是考了八十多分。

  在梁太宗看来,渭水之盟被突厥人打到长安,被迫订立城下之盟,没能在长安打出一波歼灭十万人的大战,这算是耻辱。

  跟齐朝那种城下之盟的耻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所以,在想通了这一点之后,李鸿运也大致确定了自己要做的事情。

  那就是尽可能地打,在突厥人面前展露出自己强大的战斗力,让他们惧怕!

  只有这样,等武德九年那次入侵时,他才能凭借威慑与突厥人订立渭水之盟,度过这个难关。

  ……

  武德五年。

  李鸿运带着兵马,从长安城出发,前往河东。

  手下人不断地将军情送到李鸿运的面前。

  而凭借着这些军报,李鸿运也很快掌握了武德五年的情况。

  这一年的七月,秦王刚刚从中原战场的徐元朗处班师。

  而到了八月,颉利可汗就率领十五万骑兵大举进攻雁门,入寇并州,也就是齐朝时的太原城。

  游牧民族南下,一般是挑秋季,此时秋高气爽、南方刚刚秋收,此时南下入侵不仅能够扰乱南方的秋收计划,还可以直接从南方获得粮食。

  而中原王朝北征,则一般是在春季。

  因为游牧民族的命根子在于马牛羊等牲畜,不论是人还是牲畜,往往都会在冬季怀孕,并在来年夏秋生产,这是为了避免来年在冬季生产不易养活。

  而在春季时,牛羊刚刚度过寒冬、脂肪消耗殆尽,而春季的水草并不丰厚,要小心地将牲畜迁移到少数水草植物比较丰美的地区,不能广阔地散养。

  所以,中原王朝北征选择春季,不仅更容易抓到大量聚集起来的游牧民族军队、牛羊,还可以迫使这些游牧民族在逃亡和迁徙中产生大量的堕胎,沉重打击草原的战争潜力。Μ.chuanyue1.℃ōM

  而此时即将进入秋季,突厥人自然又开始南下打草谷了。

  在梁朝时期,太原的重要性比齐朝时还要更高。

  因为太原是整个河东之地的门户。

  齐朝时都城在大梁,靖平之变时,太原失陷虽然会导致西北军与京师隔绝,但金人仍旧需要从东面长驱直入、渡过黄河才能直抵京师城下。

  而梁朝的京师在长安,一旦攻下了太原,整个河东都将沦陷,而长安直接会受到威胁。

  所以,河东也是突厥与梁朝的主战场之一。

  此时颉利可汗带着大军,入雁门,攻击太原,而在周边的数百里间,大量的突厥骑兵四处烧杀掳掠、填溢山谷。

  而颉利可汗在集中掳掠河东北部时,还派出了数千骑兵深入河东腹地。

  而此时李鸿运扮演的秦王,正是要前往讨伐。

  “十五万大军,听起来不太好办。

  “不过……历史上应该是没打起来吧?不记得渭水之盟以前有大规模和突厥交手的记录。

  “此处是何地?”

  李鸿运问身边人,很快得到了答案。

  此处是长安东北的蒲州道。

  从河东进攻长安的蒲津渡就在这附近,而从蒲州道往北走,就可以一路顺着太行山与吕梁山之间的平坦谷地一直来到晋中和太原。

  然而就在这时,有快马来报:“报!秦王殿下,前方三十里处发现一支数百人的突厥骑兵,似是刚刚赶到不久,将要开始劫掠!”

  李鸿运不由得眼前一亮:“哦?他们还真敢深入河东?好,来五百骑兵,随本王冲!”

  李鸿运一骑绝尘,向着突厥骑兵的方向冲去。

  马背的颠簸中,他摸了摸身后背着的大弓,以及箭囊中的大箭。

  史料记载,秦王的大弓长两米,箭矢也“制倍于常”,“箭穿七扎,弓贯六钧”,能“射洞门阖”。m.chuanyue1.com

  而在他战刘黑闼的时候,箭矢曾经被突厥人得到,而突厥人的反应是:“观之,以为神”。

  在李鸿运扮演窦建德与秦王对峙的过程中,这把大弓也给了他极其可怕的压迫感。

  当然,大弓长两米这个记载是带点夸张的成分,但比之寻常弓箭,确实大得吓人。

  但现在,这把大弓在自己手中了。

  没多久,几名探头探脑的突厥游骑出现在视野的尽头。

  这些突厥人显然是入寇太原后分散到周围劫掠的游骑兵,他们的数量可能不会太多,但如此多的骑兵分散开来,反而让梁朝十分头疼。

  一般的将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不敢深追,因为突厥骑兵机动性很好,一旦派出大军去深追,极有可能被这些骑兵引到埋伏圈中。

  但李鸿运当然不怕这个。

  我秦王也,怕谁?

  他纵马上前,看到这些突厥骑兵还没有反应到问题的严重性,直接开弓搭箭,对着其中的一名骑兵就是一箭!

  “嗖!”

  箭矢破空,直接呼啸着飞过去,粗大的箭支瞬间洞穿了那个突厥人,将他射落马下。

  李鸿运丝毫不停,胯下战马仍旧向前狂奔,与此同时,他的第二箭瞬间出手。

  “嗖!”

  有一名突厥骑兵被射落马下。

  虽说“射人先射马”,但这种事情在秦王这里显然不成立。

  他都是直接射人的。

  之所以要射人先射马,一方面是因为人的目标比较小,而且会闪躲,不易命中,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往往披甲,箭矢射上去的杀伤力有限。

  但秦王的射术本就顶尖,不会不中,而且他的大弓重箭有着极佳的破甲效果,即便是披甲的武将,也能一箭射穿,更何况是这种绝大多数都没有披甲的突厥游骑。

  而且,人俘虏了没什么用,但战马俘虏了之后是可以直接装备给梁军的!

  其他的突厥骑兵不由得大惊,还没反应过来,对面就已经冲过来一个年轻人然后“嗖嗖”射死这边两人,这还了得?

  这些突厥人立刻纷纷掏出弓箭准备还击,然而,只射出寥寥数支箭。

  更多的突厥骑兵只是引弓不发,只有少数人因为慌乱或是经验不足而射了出去。

  果然,这些箭矢根本没到李鸿运的身前,就纷纷力竭落地。

  李鸿运手中的长弓大箭有着绝对的射程压制。

  他不断地张弓搭箭,手中的大箭连珠出手,简直就像是在玩射击游戏,瞄准的目标无不应弦而倒!

  在他身后,梁军的骑兵如同旋风般席卷而过,这些突厥骑兵瞬间士气崩溃,四散奔逃,被梁军直接冲散。

  然后就是一边倒的屠杀了。

  只不过这些突厥骑兵毕竟马快,在四散奔逃中,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仓皇北逃。

  李鸿运虽然可以继续追击,但觉得这样追下去也没什么意义,毕竟不是什么决定性的战役,就下令这些骑兵返回本阵,继续向太原行军。

  然而,刚到临汾的时候,李鸿运就接到一个令他有些失望的军报。

  突厥人撤军了!

  在得知秦王已经抵达蒲州之后,颉利可汗并没有任何的耽搁,直接带着掳走的男女五千余口人引兵出塞,返回漠北。

  ……

  在武德五年的任务完成之后,李鸿运继续挑战其他的年份。

  然而让他有些失望的是,虽然期间也发生了很多次和突厥游骑的战斗,但都没有爆发出什么太激烈的血战。

  武德六年,突厥人再度进犯马邑、朔州,李鸿运扮演的秦王来到并州驻扎、防备。直到十一月朝廷与突厥议和,才班师回朝。

  武德八年,颉利可汗再度进犯灵州,梁高祖派老将张瑾迎敌,结果颉利可汗竟然虚晃一枪,突然又出现在朔州方向。梁高祖不得已赶忙让秦王再次出兵蒲州防备。

  结果张瑾掉头迎敌时在太谷被突厥人打得全军覆没,只身逃脱去投奔李靖。后来,李靖与李世绩出师阻拦,颉利可汗无法继续深入,在并州与梁军对峙。

  而秦王则是从蒲州北上讨伐,结果刚出蒲州,颉利可汗再度引兵离去。

  至此,那五个年份中的三个较为简单的年份,李鸿运全都完成了。

  剩下的武德七年、武德九年,是两个更困难的年份。

  李鸿运不由得感慨:“原来如此。

  “之前一直纳闷,为什么玄武门之变后,秦王刚一即位突厥就打到长安了?

  “现在才知道,原来突厥每一年都在尝试,而每一次都是秦王打退的。

  “如果不是秦王,根本不用等武德九年,或许武德五年突厥人就已经打到长安了……”

  此时的战局,已经出现了“千军万马避秦王”的奇景。

  其他的将领领兵出征,突厥人都全然不在意,各种大战。即便是李靖领兵出战,突厥人也敢驻扎相持。

  但唯独秦王一出马,才刚走到蒲州,突厥人得到消息就已经撤了。

  由此足以见得,秦王作为整个梁朝最能打的人,在突厥人心目中是有何等强大的威慑力。

  李鸿运将目光转向武德七年的选项。

  从游戏设定上来看,这一年的任务似乎更加艰难。

  不过,经过前面的几次战斗,李鸿运已经是信心满满。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笔趣阁无弹窗更新,第303章 千军万马避秦王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