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玄幻小说 > 太虚仙帝 > 第35章:救命之恩
  袁天风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只感觉自己失去了意识,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到他醒过来的时候不知道过了多久,睁开眼睛袁天风看了看四周,发现自己身处陌生的环境,此时正是大中午,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屋内,让整间屋子变得明亮而温暖。

  袁天风揉了揉脑袋坐起身来,感觉脑袋还是昏沉沉的,但是好像又不太痛,他用手揉了揉脑袋,发现自己并没有摔伤,那他应该就是昏迷之前被什么东西撞晕了吧?

  袁天风正思考的时候,突然听到吱呀一声,那是老式木门被推开的声音,把袁天风的思绪拉了回来。

  只见黄谏之手持拐杖缓慢地走了进来,看起来似乎已经行将就木了。

  黄谏之的身体有些佝偻,满头银丝,面容苍老,脸上皱纹纵横交错。

  黄谏之走到袁天风床前,停住脚步看了袁天风一眼,用那有些干涩的嗓音说道:"天风,你终于醒过来了,你的命可真够硬的啊!"

  听到黄谏之的话,袁天风愣住了,他没有想到竟然能在这里遇到黄伯,不过他竟然说自己的命够硬,这是怎么回事?他心中充满疑惑,但无奈眼盲,只好算了。

  袁天风看不到,但是听声音却能判断出这绝对就是黄伯

  "黄伯,这是哪里?您是怎么到这里来的?我又是怎么到这里来的?"

  袁天风问道,语气很平淡,没有一点波澜。

  听到袁天风的问题,黄谏之叹息一声:

  "唉,这里是一个偏远的地方,叫做青石村,我也就是图个清静在村口卖点菜蔬水果什么的,几天前我见你晕倒在村头,还以为你要死了呢,所以才急忙背你回来。"

  听到黄谏之的话,袁天风心中一惊,自己竟然昏倒在青石村外面的村头?

  难怪自己失去意识的时候什么感觉也没有,原来是自己晕倒在了青石村外面。

  黄谏之又说道:“唉……挺好的一个年轻人,年纪轻轻的怎么一双招子都没了?真是可惜啊......"

  听到黄谏之的话,袁天风感觉心脏狠狠地抽搐了一下,难道自己真的失明了吗?

  想到这里,袁天风赶紧伸出手摸向自己的眼眶,当他触碰到自己的眼眶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眼球竟然真的不存在了,那里空空如也。

  这一刻袁天风感觉自己的心脏仿佛被重锤狠狠地敲击了一下,疼痛无比。

  黄谏之继续说:"不然,我怎么说你命硬呢?这大灾之年都不容易,你的运气还真好,我仅给你灌了一碗家中最后的米汤,你就活过来了,这说明你是个福将啊,以后你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袁天风听到黄谏之的话心中更加悲痛了,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眼眶,袁天风不由得流下了泪水。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哭,但是就是忍不住哭了,眼泪根本阻止不住,流个不停。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哭的这么厉害,眼泪根本控制不住。【穿】 【书】 【吧】

  他只知道自己很难过,自己的眼睛失明了,他不敢想象以后的日子怎么度过。

  看到袁天风在默默地落泪,黄谏之也不知道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拍了拍袁天风的肩膀,示意他不要难过,一切会好起来的。袁天风擦干眼角的泪痕,从床上爬了起来,对着黄谏之直接跪下,磕了三个头,恭敬地说:

  "黄伯救了我的性命,救命之恩无以为报,以后黄伯若有需要小侄的地方,尽管开口就是。"

  听到袁天风的话,黄谏之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不用,举手之劳而已,不值什么报答,你先起来吧。"

  听到黄谏之的话,袁天风摸索着便站了起来。

  黄谏之看了袁天风一眼,转移话题说道:"孩子,你是怎么到这里来的?一双招子是怎么瞎的?"

  听到黄谏之的询问,袁天风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他只能把零星的记忆拼凑了起来,但是拼凑不起来,也没有任何关系,只能凭借自己猜测的了。

  袁天风一五一十的把刚刚发生的事情告诉给了黄谏之听。

  听完袁天风的叙述,黄谏之沉吟片刻,然后看着袁天风说:"你既然不清楚,那我也不多说了,只要我能帮你的地方我都会帮你,你放心吧,"

  听到黄谏之的话,袁天风心中一喜,但是表面上却不露声色,对着黄谏之说道:"那就麻烦黄伯了。"

  看到袁天风客气的模样,黄谏之笑了笑,对着他说道:"别那么客气,好啦,我这里有一块干净的白布条,你拿去蒙住眼睛吧,免得被别人看到你这张脸吓到。

  听到黄谏之的话,袁天风点点头,然后伸手接过黄谏之递来的布条,把眼睛蒙上了。

  黄谏之看着袁天风蒙着自己的双眼,摇摇头,叹了口气,他也不清楚袁天风究竟发生了什么,修为全废,连双目都没有了。他只是感叹一句世事难料。

  袁天风蒙住眼睛之后感觉变得更加黑暗了,不过这也没差多少,他静下心来,开始慢慢适应黑暗,他的听觉开始变得发达起来,听觉变得异常敏锐,甚至能够听到不存在的声音。

  凝气又称百日筑基,须气血充盈,元阳未破且幼时修行为上佳,要凝气打通七窍,分七个小境界。

  以人体的七窍命名,少数修仙之人可在这七个小境界中觉醒天赋,随你的成长而成长,圆满后可登龙门晋升,有百道天劫,每道五十息,可活二百年。

  修炼有三宝三要,三宝者,精、气、神也。精,先天一点元阳也;气,人身未生之初祖气也;神即性,天所赋也。

  此三品上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道,三宝之旨也。三要者,一曰鼎炉,异名虽多,而玄关一窍,实鼎炉也;二日药物,异名亦多。

  而先天一气,实药物也;三曰火候,名亦甚多,而元神妙用,实火候也。

  二、论三关三田夫背后尾闾、夹脊、玉枕,谓之三关,属督脉,为阳;前面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谓之三田,属任脉,为阴。

  此阴阳升降之路,自背后督脉上来,即属子,自前面任脉下去,即属午,子午抽添,所谓周天火候是也。

  先说三关:尾闾关在背后夹脊下,脊骨尽头处,其关通内肾之窍。直上至背后对内肾处,谓之夹脊双关。

  又上至脑后,谓之玉枕关。三关通起一条髓路,号日漕溪,又曰黄河,乃阳气上升之路。

  再论三田,泥丸谓之上丹田,其穴在两眉正中入内三寸之地,方圆一寸二分,虚间一穴,乃藏神之所。

  心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黄庭宫也,乃中丹田,方圆一寸二分,亦虚间一穴,乃藏气之所,炼丹之鼎。

  直下与脐门相对过处,约有三寸六分,故曰“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

  自天至地八万四千里,自心至肾八寸四分,天心三寸六分,地肾三寸六分,中丹田一寸二分,非八寸四分而何。

  脐之后,肾之前,名曰偃月炉,又曰气海。稍下一寸三分,名曰华池,又曰下丹田,方圆一寸二分,亦是虚间之穴,乃藏精之所、采药之处。

  此处有两窍,向上一窍通内肾,直下一一窍通尾闾,中间乃无中生有之窍,强名曰玄关,直一之气产生之时,玄关自开。

  袁天风现在只能转修剑道了,不过飞剑虽然凌厉,但终究只是外物,性命双修的功夫还不如内家武学,全身的功夫就在一口剑上。

  并非练成了就长生不死,相反,活的时间比练内家的还要短。一味修炼外物,自身筋骨的打磨,内脏的调养就有些荒废了。

  但是论搏斗起来,飞剑一练成,那无论你内家拳练到什么境界,内外兼修也好,来多少人都不是对手,比拼可谓是无敌。

  还有用什么万年精金炼一把无敌飞剑,人踩上去跟木门一样,就叫御剑飞行...搞不搞笑?

  真正的剑仙派,传自古仙时期,在真武仙宗与无极剑宗一带颇有流传,现在近乎断绝。其有术剑和道剑之分。术剑者,为有形有象之剑,道剑者,先天一无也。

  剑仙派修至大成,以心为剑,以气为剑,以法为剑,浩然刚大之意,沛然莫之能御,又何须外物?

  有一种分法是按照南北分,北派炼气(口中剑),南派练脉(掌中剑),都属于炼后天肺金为用的修炼方式,是介于异术和内丹之间的一种功法。

Μ.chuanyue1.℃ōM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太虚仙帝更新,第35章:救命之恩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