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 第四十七章:还告状不?
  老爹朱高炽听到这话顿时骂道:“你这浑小子,这叫说的什么话,这老爷子要是真砍头了,你以为我们一家能好过了。况且那是你亲二叔,还砍头,还流放,你这个小兔崽子。”Μ.chuanyue1.℃ōM

  听着老爹的骂声,朱瞻基只是微微笑了笑却不答话,转过头瞧着跟老娘坐在一起的朱瞻墉,朱瞻基瞥了眼后说道:“行了,别躲了,我又不揍你。对了,今晚你就别睡了,在府上等着,晚上有人送东西过来,你正好接收一下。”

  听着朱瞻基的话,朱瞻墉一愣:“什么东西?”【穿】 【书】 【吧】

  朱瞻基笑着给了使了个意味深长的眼色。

  朱瞻墉这小子也很是机灵,还真从朱瞻基的眼神中领会到了什么,眼中顿时浮现出惊喜之色。

  “还告状不?”朱瞻基意故意问道。

  朱瞻墉顿时乐呵呵的说道:“不告了,不告了。”

  哈气连天的朱瞻基也不再与他们闲扯,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屋中。

  第二天一早。

  汉王妃早早的便命人带着礼品来到了太子府上。

  大堂内,太子妃坐在主位上抱着自家的小狗一脸无奈的听着汉王妃与她说一些伤心的话。

  在一旁,一盒盒的礼品堆成了小山。

  “哎,汉王这么多年啊,跟随老爷子到处行军打仗,这身体看着精神,其实不行....全靠一口气撑着,这一口气要一泄啊,眼瞅着就是行尸走肉了。他又虚不受补的,这些东西啊还是拿来给太子补补身子吧。汉王也说了,这平日里净给哥哥添气了,本来这王府里的东西就打算慢慢孝敬哥哥的,可这眼瞅着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着让我多拿些过来。”

  瞧着汉王妃那唉声叹气的模样,太子妃也是赶忙说道:“哎哟,这是哪里的话呀。实不相瞒,太子摄政,我经常是晚上一觉醒来啊,就看见他还在那批折子呢,心血都熬干了。”

  “可是皇上不待见啊,兄弟也不买账,心里苦啊....”说到这里,还故意看了汉王妃一眼。

  见她一脸的尴尬,便又继续说道:“所以呢,他的身体呀,又能比你们家那位好到哪里去呢,也是虚不受补,这些东西啊,我们可不敢要。”

  汉王妃见太子妃压根不愿意收这些东西,心中也是惦记着出门前汉王交代给她的话,心中忧虑的同时,嘴上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皇子里,就数老三身体最好了,迟早能当皇上?”

  说到这里,这俩妯娌顿时都笑了。

  其实二人这心里都门清,将事情也看的明白。

  一个来送礼,一个被送礼却故意不愿意收,还不能坏了一家人的情分。

  就当二人还在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所谓的体己话时,那大堂窗户外的朱瞻基,却听着心里头憋笑。

  自己这一家人啊,还真是有趣极了。

  摇头一笑,朱瞻基便朝着弟弟朱瞻墉的屋里走去。

  还没等进门,朱瞻基便听到屋里响着一阵阵的呼噜声,想到这小子昨晚肯定是没有睡好,顿时心中升起逗弄的心。

  随便在院子里的树枝上摘下一片叶子,便坐在他的床边拿叶子不断摆弄着他的鼻子。

  朱瞻墉张着大嘴一脸的酣睡像,在察觉到鼻子上的东西时,忍不住的皱了皱,见还有瘙痒的感觉,便伸手来碰。

  一手抓住叶子的同时也顿时惊醒过来。

  瞧见坐在床边一脸笑意的朱瞻基,朱瞻墉无奈的朝后一躺,道:“哥,你干嘛啊,我昨晚一晚上没睡,尽给你清点那银子的数量了,你让我再睡一会儿,就一会儿。”

  可朱瞻基哪能容他,笑着便掀开了他的被子,说道:“睡什么睡,起来起来,带大哥去一趟你弄出来的农田,也好让大哥瞧瞧那么些银子你都花哪了。”

  朱瞻墉依旧无奈的说道:“大哥,那农田有什么好看的,还能跑了不成,你等我再睡一会儿,睡醒了弟弟就带你去。”

  朱瞻基依旧说道:“不行,就现在,再不起来就拿水浇了。”

  听到朱瞻基的话,清楚朱瞻基能做出这种破事的朱瞻墉,顿时憋了一肚子的气坐了起来。

  “行行行,带你去带你去,你说我怎么能摊上你这么个大哥。”

  心里头更是骂着:还大哥呢,还监国呢,这不纯纯恶霸嘛。

  一刻钟后。

  京郊一处山脚下的荒地中。

  朱瞻基与朱瞻墉站在一处山丘之上,瞧着远处山脚下那一片平原上数百名农夫要么正在开垦着荒地,要么正在播种浇灌。

  在这片平原的中央,还修建了不少的农舍,虽然目前的数量还不是那么多,但这零零散散的农舍从远处观望还真有了些山村的气息。

  村里的农妇带着娃,田里的农夫老汉耕耘着土地。

  看到这一幕,朱瞻基还算满意,最起码自家这个追债鬼并没有糊弄他。

  如果仅仅只是糊弄些银子也无所谓,那朱瞻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反正都是自己亲弟弟,也算不上什么损失。

  之所以今天非要亲眼来瞧瞧,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这里种植的农作物非同小可。

  玉米、红薯、土豆.....

  这其中的每一样拿出来,都将是能够彻底改变大明的东西。

  它们的高产量,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大明目前人口的需求,而随着粮食食物的充足,人口将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要知道,明初整个华夏的人口不过五千万左右.....

  除了上层阶级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资源粮食以至于下层阶级无法得到充足的食物这个原因外,跟整个大明每年出产和种植的粮食总量无法满足人口发展需求也是有至关重要的原因的。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明清两朝的对比。

  在经历过明末的自然灾害以及战乱之后,整个华夏的人口降至一千四百万左右。可离奇的是,在康乾盛世三代皇帝的统治之后,清朝人口竟然直接破亿,甚至还达到了三亿之多。道光年间更是疯狂发展到了四亿六千万之巨!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并非单单是所谓的康熙、雍正、乾隆的执政水准远超古今。

  当然,与康熙定下的摊丁入亩政策还是有很大关系的,但更大程度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些高产量的农作物从域外进入到华夏境内,并且遍布全国各地。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更新,第四十七章:还告状不?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