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制衣厂的厂长步鑫生在八十年代绝对是一个名气很大的改革典型人物,甚至有人将1983年比作步鑫生年都不为过。
自1978年以来30年间,步鑫生所享受的宣传待遇无人出其左右,其铺天盖地的关于他个人的宣传报道,甚至比起***和**也丝毫不迅速,也算是这两人之后,《人民日报》对个人宣传文章最多的人。
不过这三人的对比是,***和**都是在去世后才被大肆宣传的,他们已经不会再犯错误,而步鑫生则不同。
其实关于步鑫生的‘走红’,是带有一定偶然性的。
在1983年4月26日,浙江日报刊登了报告文学《企业家的歌》,用整版篇幅介绍了步鑫生大胆创新、坚持改革的事迹。
半年后,一个叫童宝根的新华社浙江分社的记者曾经前往海盐县进行采访。
当时三年前刚担任厂长的步鑫生接待了童宝根,领着童宝根在厂里转悠了两天,还请了一些人搞了个座谈。
步鑫生在当地是个不太讨好上级领导的人,自从当上厂长后,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改革,一些经常旷工偷懒的人被他扣了工资,甚至还开除了两个人,他在厂里搞奖金制度,其实这也没什么,毕竟那个年头很多厂子也都有奖金制度,关键是步鑫生做的比较绝,他的奖金制度是‘下不保底,上不封顶。’,这让一些厂里的刺头和老工人非常不满意,时不时总有一些告状信写到县城和省里,让他的日子不太好过。穿书吧Μ.chuanyue1.℃ōM
但好在他领导的厂子管理抓的很紧,生产出的衬衫品种花样也比较多,所以在上海杭州一些城市很受欢迎,厂子效益非常好。
童宝根回到杭州后,感觉这个步鑫生挺有趣的,于是就写了一片名为《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写完后,最开始是发在内参中的。
当时像新华社这样的党媒有个特殊的内部渠道,不发表在公开媒体,而是专供国家高层的‘内部参考’,而让童宝根没想到的是,他的这篇报道被总书记从成堆的内参消息中挑出,写了一段批示,认为步鑫生的经验可以使广大企业领导能从中受益,并把他树立成为了国企领导的一个典型。
于是在十天后的11月16日,早上刚到厂里上班的步鑫生打开报纸,赫然看到了那篇《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登上了党报的头版头条,而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步鑫生成为了当年最耀眼的企业明星。
接下里的几年,步鑫生一直都聚集在高光之下,由于到厂参观和请他作报告的人太多,不光是企业,也包括各地政府和部队都邀请他做报告,以至于步鑫生没有多少时间对厂子进行管理,每天应付采访和报告成了他最为主要的工作。
只是步鑫生最终没保住晚节。海盐衬衫厂最终走向了破产倒闭,他这个厂长也被开除,从此落魄,一直到人生黯然落幕。
步鑫生成为这个年代的国企明星,而且得到如此高的关注和曝光率,与国家当时的大环境有关,当时国内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诸如82年的八大王事件,国家经济过热的现象已经得到了控制,但恢复人们的改革热情有成了当务之急。
而此时的国有大型企业管理上都中规中矩,找不到特别亮眼能成为‘改革榜样’的典型人物,相对而言,反倒是那些受调控影响较小的小型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倒是有些特别的人和事,于是乎,海盐衬衫厂厂长步鑫生这个有小缺点的人物就意料之外的成为了国家高层树立起来的典型,仅在第一篇报道发表后的一个月内,全国各大媒体报刊纷纷前往海盐衬衫厂采访,光是新华社一家,一个月内就有27篇关于步鑫生和海盐厂的报道发出,共计字数3.4万字,这对于一个有如此影响力的国家党媒报纸而言,宣传力度可谓是空前的。
段云倒不是希望成为这样的典型,但他确实可以借势步鑫生的这股改革风潮,另外虽然步鑫生最终完结不保,但他当年在国企创立的很多管理方式,倒是可以拿来借鉴的。
段云一直想对劳动服务公司这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这毕竟是国企,改革的尺度极难掌握,而段云现在可以以步鑫生的管理方式为参考,采取更灵活有效的方式。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相比步鑫生这样的人物,段云懂技术,也更圆滑一些。
段云一边开车一边思考厂里接下来的管理方案,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了大兴汽车厂的门口。
这个时候还不到中午一点,还有半个小时才能上班,段云只能先在门口等待。
看着车里放着的变速箱样品,段云此时的心情有些激动。
坐在车里无趣,段云将车子停在门口,站在传达室前等着汽车厂上班。
没过多久,段云就等到了汽车厂厂长李修。
李修家离厂门口很近,天天走着上下班,当他看到厂门口停着的212以及旁边的段云后,顿时愣了一下。
“李厂长!”段云这个时候也看到了李修,立刻面带笑容迎了上去。
“小段,你这是……”
“李厂长,之前咱们谈过的,我们厂子已经生产出了第一批的汽车变速箱样品,今天我是送过来让你们厂子检验的。”段云微笑着说道。
“啊!”李修闻言顿时恍然,随即惊讶的说道:“你们厂子还真做出来了?”
当初李修是念及段云帮汽车厂生产线安装,这才提供了厂里引进的变速箱样品和资料,答应段云劳动服务公司那边能生产的话,就会给他们下订单,但实际上李修不认为段云所在的大集体真有技术能力生产出汽车变速箱,毕竟事情明摆着的,劳动服务公司上级的红星齿轮厂尚且都没有技术生产汽车变速箱,更何况一个大集体企业。
“看这里。”段云打开了后排车门。
“额。”当李修看到里面卸下车座的车厢中堆放的变速箱样品后,简直让他目瞪口呆……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逆流1982顶点更新,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革名人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