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山东即墨县,靠海边有个于家庄。于姓本族于守宗,在北边要塞蓟州(今天津市蓟县)服兵役。这个兵丁名额是洪武年间祖传下来的,于家同族人无论谁去顶兵,军中饷银都要从于姓各户收敛,约定几年派人来收缴一回,这是例规。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在蓟州军营中的于守宗,派家丁杨化来即墨敛军饷。杨化是蓟州本地人,心性耿直,曾来过于家庄几回。这回又别了妻子,骑上一头毛驴,连走数日,终到于家庄,住在于大郊家里。穿书吧

  这于大郊是个光棍汉,早年也顶过兵,退役后懒得做农活,整天东遛西逛。

  杨化住下后,便挨门串户敛军饷。许多家不情愿,有给几分的,也有给一钱的。连敛几天,零星凑得二两八钱银子。这杨化一向办事仔细,时时将银袋裹在腰间里。

  正月二十六那天,于大郊对杨化说:“今儿是鳌山卫大集,可热闹哩!你不跟我去走走?”杨化几天转在庄里,正想出外走走。他摸了摸腰间的银袋,拉上毛驴,同大郊到鳌山卫来。

  两人在集上转了一阵,杨化觉得有点饿了,就对大郊说:“咱到酒店喝两碗去!”大郊百般乐意,领着杨化进了“尹三家酒店”。这“尹三烧黄酒”是最有名的烈酒,杨化是北边人,专爱喝烈性酒;又加大郊一再陪劝,几大碗喝下已醉成烂泥。到天晚了,杨化仍然手垂脚软,行走不得。大郊勉强扶他上驴,走一步歪一下,到了卫北石桥子沟,杨化一个困盹,“啊呀”一声栽下驴来。大郊说:“走不得了,索性叫你睡去。”他把杨化往草坡上一放,杨化鼾声如雷。

  原来,大郊是有意将杨化灌醉的。他知道杨化腰中有银子,却不知有多少。又欺他是外地人,路途不熟,便驮他到这僻静处;他也知道族中人都腻歪杨化纠缠,巴不得不见他,大家都清净。若谋了他的银子,谎说他走了,不会有谁追究。凡是贼盗小人,害人必先灭口,且总要做得“人不知鬼不觉”,然后才动手取财的。大郊这个兵痞、恶棍也不例外。夜半三更时,他趁杨化醉睡,解下驴缰绳,挽了扣儿,套在杨化的脖子上;又摘了杨化帽子堵了嘴。一只脚踏住他的脸,猛地一勒,可怜的外乡人,登时死于非命。

  大郊用手试按杨化的鼻孔,知道他确已断气,才搜出他腰间的银袋,缠在自己的腰内。又想到:尸首留在这儿,迟早会被人看见。遂又抱起杨化尸体,搭在驴背上,来到海边,沿海走了三里多远,扑通一声,把尸体掀进海水里。当他牵驴回转时,又想到:万一有人认出是杨化的驴,拴在我家,岂不招祸。放了它吧!手一撒,那驴离开缰,好不自在,夜幕里打了个滚,跚然没了去向。大郊也掩在夜幕中溜回家。

  说话到了二月初八,事情已过去十二天。大郊乐得梦里都说:“那杨化已顺海漂到爪哇国了!”不想那死尸随着潮起潮落,推来推去多日,一夜间竟乘潮逆流而上,恰好到于家庄海边停着不走。本庄保正于良等看见,即刻报知即墨县衙,那李知县查看了海边死尸,不知何处人氏?又为何落水?当他看到脖颈上有绳印,认定必有冤情。责令地方和衙内差人继续访查。

  就在十三日这天,于大郊本族居民于得水,正和妻子李氏碾米,李氏突然倒地不语。得水慌忙扶她,却呼叫不起。半个时辰后,她自己猛然站起来,紧闭双眸,大声嚷道:“于大郊,你还我命来!还我命来!”于得水惊诧一时,想到乡间常有仙鬼附体的事,便问:“你是何处神鬼?敢来作怪!”李氏变了北地口音,说:“我是讨军饷的杨化,在鳌山卫集被于大郊灌醉,扶到石桥子沟,用驴缰绳把我勒死,抛尸海中。我恐怕大郊逃走,连累无辜,才前来告诉。我老家有亲兄杨大,又有妻张氏,二子二女,但都远在蓟州,不能前来追命,实在可怜!今儿我必须亲自来与大郊对质,一定要经官报仇!”于得水说:“你的冤仇与我家无关,为啥缠扰我家里的人?”李氏随口答道:“暂借尊嫂贵体,做个依托,便于当堂对质;待我平冤后,自会离去,决不再相扰。烦你帮我报知地方保正(指庄里掌事的头目),你若不肯管,我就不离你妻的身。”于得水无奈,只得去通知保正于良。于良不信,赶到得水家里,亲耳听了王氏重说那一番话,且与得水讲的一字不差,才去报知老人邵强和地方牌头等,几人一齐涌进于大郊家,喝道:“于大郊,你干的好事!今有冤魂在于得水家中,要你快去对质!”大郊心中有鬼,一时心惊,却又故作镇静:“这可怪啦?哪儿来的冤魂要与我对质?”可他拗不过众人,硬着头皮去了。

  于大郊一进得水家门,李氏手指他大喝道:“于大郊,我与你有什么仇?你谋我银子,还下了毒手,害得我好苦!”大郊强辩道:“呸!哪个谋你银子?真见鬼了?”李氏怒冲冲地说:“还想抵赖!你用驴缰绳勒死我,又用驴驮我到海边,丢尸海里。抢了我的二两八钱银子,藏在你家烟囱里,快拿出来,不然,我饶不了你!”大郊见李氏说出银子数目和藏银地点,吃惊万分。暗叹:“果真是杨化附体!”只得向众人吐了真情。于良等当即押他回家,从烟囱里取出杨化的银袋,正好二两八钱,人赃俱在。于是带上赃物,押着大郊去报官定罪。大郊想:“这回坐牢是无疑了,怎奈我光棍一人,谁给送饭呢?莫不如再拉上几个本家,给他们送饭时好歹也得让我吃。”就对于良道:“合谋作案的还有于大豹、于大放、于大郎三人。”于良遂将这三人一并带到县衙。

  知县准了案情,速传李氏当堂证词。李氏又一字不差地重说一遍。县官仍有不明之处,又问李氏:“于大豹三人是怎么回事?”李氏说:“全是大郊怕没人送饭乱咬的,此案与别人无关。”于大郊又惊讶得吐舌,不得不承认骗官之罪。县官放了无辜,又差人到海边验了杨化的尸体,证明确实是缰绳勒死,当堂让于大郊画了供,问了大郊死罪。呈报州府,待批文下来,秋后处斩。

  众人和李氏在回于家庄的路上,李氏仍然说着杨化的话。同去的于得水对李氏说:“杨化,你的冤案已经平了,该还我妻的本体了。家里还有吃奶的孩子,这些天她从未喂奶。”李氏说:“县衙虽然定了大郊的罪,州府在批复前还要提审,你妻必得到堂,帮人应当帮到底。”得水一想也是,州府真的再要复审,杨化找谁去替他对质?也就忍了。夶风小说

  这天晚上,得水做了一个梦,见杨化来谢他,说:“久劳你贤妻,无可回报,我有一头毛驴,一向散缰走失,被人收去;现今我已引它到你家门口,你可收下,略表谢意。”天明,得水开门,真的有一头毛驴,摇着尾巴走进院,老实地任他使用。

  李氏昏沉大睡几日,果然又被州府传去,对质一次。州府结案,写完批文,李氏当堂跌倒,任谁呼唤也不应。半个时辰后,忽然站起,惊愕地四下张望,有些羞惭地扬袖掩面:“我刚才还在碾米,怎的来到这儿?”语声如常。随同去的得水惊喜地问她:“这些天的事你知道吗?”李氏连连摇头。

  知府大笑,挥笔写了四个字:“李氏还身。”忙让得水快扶她回去调养。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中外侦探文学故事(上)更新,平冤案杨化借尸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