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知道这次父子交心的重头戏来了,赶忙坐直身子,全神贯注的等待着隆庆皇帝继续往下说。
但隆庆皇帝却又瘫回床上,喘着粗气、双眼涣散,竟然忽然回忆起历史来了:“嘉靖十八年,先帝册封朕为裕王,朕非长子,母妃又失了宠,先帝又听信方士谗言,迷信什么‘二龙不想见’,总之,先帝一直不喜爱朕,朕一直活得战战兢兢的。”
“后来,严党拥戴朕的弟弟景王,先帝也喜爱这个有主见的四弟,钧儿,你知道父皇不是个争强好胜的性子,朕与你说实话,当时朕过得幸苦极了,也曾想过干脆将太子之位让与四弟算了,朕做个太平王爷,又有什么关系呢?”
隆庆皇帝苦笑一阵,又继续回忆起来:“嘉靖二十九年,俺答入侵,当时受了兵灾的百姓逃到京城,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居无定所,朕看着心痛,便让裕王府的管事太监多召些流民进府做事,也算是保他们一个温饱,你母妃便是那时进的府。”
隆庆皇帝忽然顿了顿,眼神前所未有的犀利,语气都凌厉起来:“可朕救得了十人、百人,救不了千人、万人!”
“俺答攻破古北口,围着京师烧杀抢掠,十几万京营精锐、几十万勤王大军,竟然坚壁不战,不发一矢,坐看鞑子四下饱掠,一连八日!”
“朕在西直门的城楼上,都能看见远处火光冲天,几十个鞑子,就敢在京师城外公然抢掠逃难的百姓,而京中十几万大军,竟然连开门驱赶都不敢!”
“京师一日之间便涌进了成千上万逃难百姓,一片混乱,子寻不着母、妻寻不着父,京中的青皮勾结豪门富户大庭广众之下抢掠难民财物、贩卖稚童,而顺天府、锦衣卫竟然毫无作为,甚至参与其中牟利!朕每日都能见到饿死在街面上的百姓。”
隆庆皇帝双目通红,眼泪从面颊上滑落:“那时朕就在想,我泱泱大明,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了?”
“武宗年间,我大明军士尚能北出长城、逐击察罕儿部小王子,怎么短短几十年过去了,我大明兵将连出城迎敌的胆气都没有了呢?”
“嘉靖初年,虽有大礼议之争,但国势也算欣欣向荣,怎么短短二十几年,就是一片亡国之象了呢?”
隆庆皇帝紧握着拳头,浑身都微微颤抖,咬牙切齿的说道:“朕想了很久,想明白了,这天下衰亡的根子,就在这当今皇帝、朕父皇的身上!”
“先帝刚登基时,也算是勤政,彼时,先帝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行嘉靖新政,也有了一番成果,大明可说是一片繁盛之象。”
“先帝不可谓不聪慧,也不可谓不英察,能力手段更是朕远远不及的,但这样一个少年英主,一个有明君之象的皇帝,怎么会突然成了一个一心玄修、不理政事的昏君,以至于酿成南倭北虏的祸患出来呢?”
隆庆皇帝直斥自己的父皇为昏君,也不管朱翊钧惊讶的模样,只是轻轻拍着他的手,继续说道:“朕想了很久,最后还是想通了,就是因为先帝太过聪明、手段能力太过优秀,所以先帝沉迷于帝王之术,却忘了君王之德!”
“何为君王之德?钧儿,你的那些师傅们肯定和你讲过不少,但朕今日告诉你朕自己思考的结果:所谓君王之德,便是天下之兴盛、黎庶之康定!”
隆庆皇帝努力坐起身子,试了两次却没坐起来,朱翊钧赶紧将他扶起,隆庆皇帝欣慰的笑笑,继续着他的教诲:“先帝幼年便斗败当时权倾朝野的杨廷和,几十年靠着一手帝王心术稳坐龙椅,他心中只有自己这条龙,看不见天下蚂蚁虫鼠,视天下如私财,视百姓如家奴,所以才会沉迷方术、一心玄修,从一个英主明君,变成了一个自私、贪暴的昏君!”
“朕那个四弟,说实话,很像先帝,也是英睿聪明,也喜好把弄权术,朕笃定他若登基,必然又是一个世宗皇帝,也正因此,朕才全心投入这场皇位之争,朕不单单是为自己而争,也是为我大明数千万黎庶而争!”
隆庆皇帝艰难的抬着手,爱怜的抚摸着朱翊钧的脑袋,无比温柔的教诲道:“钧儿啊!你和先帝一样幼时聪慧,以后一定能和先帝一样成为一个独掌朝纲的皇帝,但朕希望你牢牢记住朕的教诲,日后万万莫走先帝的老路,不可沉迷帝王心术,心里要装着天下的百姓!”
朱翊钧早在隆庆皇帝评述嘉靖皇帝之时,就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朱翊钧也不由得眼眶微红,心中堵得慌。夶风小说
隆庆皇帝确实如另一个时空里给他盖棺定论的历史评价一般,是一位仁善之主,而且他的仁善不是像被网络里被吹上天的宋仁宗那样只针对眼中看得到的人,他心里装着整个天下的百姓!
所以隆庆皇帝能忍受高拱横行霸道,能对孟冲等宦官太监的欺瞒糊弄视而不见,因为他知道高拱有能力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让大明皇朝蒸蒸日上,所以他全都可以忍!
历史也证明了他的抉择是正确的,大明在隆庆一朝有了中兴之象,为之后十年的张居正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朱翊钧也彻底明白了为什么隆庆皇帝病得都快坐不起来了,却还强撑着将他唤来教诲一般,就是为了提醒他不要走世宗嘉靖皇帝的老路。
这是一位帝王对天下万民的责任之心,也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护之情。
朱翊钧站起身来,略退两步,端端正正的行了个大礼:“儿臣一定谨记父皇教诲,一生都不敢忘却!”
隆庆皇帝微笑着点点头,放眼扫视了一番乾清宫,眼中流露出一丝留恋之色,又很快被一阵绝决的目光代替,对朱翊钧说道:“去唤滕谨进来,让他差人召皇后与贵妃,还有阁部重臣们过来吧。”
“父皇?”朱翊钧有种不好的预感,抬头看着隆庆皇帝,没有动弹。
“钧儿聪慧,稍加磨砺积累,才具手段想来也不是问题,只要谨记朕今日教诲,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明君圣主.......”隆庆皇帝微微笑道,冲朱翊钧挥了挥手:“朕放心了,也不想强撑着了,朕累了,就这么去了吧。”
李贵妃入裕王府时就是当的陈皇后的宫女,陈皇后没有子嗣,对李贵妃的两个儿子十分喜爱,而且她也是生性仁善,相比严厉的李贵妃更像慈母,朱翊钧每日早晨到慈庆宫问安,陈皇后总是高兴不已。
当朱翊钧在乾清宫里聆听隆庆皇帝教诲时,陈皇后正在慈宁宫里安慰着被禁足的李贵妃,闻听皇帝有召便携手一齐赶来乾清宫,入宫便见朱翊钧红着眼眶站在一旁,太医们正为刚刚忽然昏厥的隆庆皇帝施药用针,两位隆庆皇帝的妻子顿时哭成了泪人,宫妆都花了。
朱翊钧正要上前行礼,隆庆皇帝却幽幽醒转过来,一醒来便问皇后和李贵妃到否?高阁老到否?
陈皇后和李贵妃赶忙走到床前,却见自己的丈夫面容枯槁、两眼深陷、全身微抖,一副垂死的样貌,顿时又忍不住哭出声来。
隆庆皇帝却是微微一笑,轻轻抓过李贵妃的手,艰难的说道:“凤儿,你是个坚强好胜的性子,又聪慧能干,朕在潜邸之时多亏你出谋划策,朕一直记在心中,但你聪慧不下男子,心中难免自傲,又有权欲之心,朕今日有几句话与你交待......”
隆庆皇帝指了指立在一旁的朱翊钧,说道:“钧儿聪慧,不下先帝,日后必是一个独掌朝纲的帝王,你莫要做小儿视之,日后要多听他的意见。”
李贵妃一边哭着点头,一边奇怪的瞥了自己儿子一眼,好奇这两父子谈了些什么东西。
隆庆皇帝喘了喘,又握住陈皇后的手,说道:“嘉靖三十七年,你嫁与朕,与朕担惊受怕这么多年,朕登基之后,却因为你的劝谏迁怒于你,将你迁居别宫,朕对不起你啊!”
陈皇后哭得说不出话,只是摇头,隆庆皇帝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向一旁侍立的滕谨令道:“滕谨,拟旨,太子即日起监国,至亲政之前,由皇后一人临朝听政辅佐!”
所有人都呆了呆,朱翊钧瞬间明白过来,隆庆皇帝这是在用最后的精力为他铺路!
陈皇后性情仁善,又忠直本分,而且还宠爱朱翊钧,她没有李贵妃那么强的能力,但也没有李贵妃那么大的权力欲,她临朝听政,只会安守规制,绝不会和李贵妃一样同冯保、张居正一起搭起一个政治联盟的铁三角!
国朝以孝治天下,若是李贵妃临朝听政,朱翊钧想要有所作为,只要李贵妃不赞成,他在亲政之前还真没什么办法。
但陈皇后身为朱翊钧的嫡母,至少明面上比李贵妃正统得多,话语权也重得多,有她的支持,朱翊钧才真正有了掌控朝政的资本!
隆庆皇帝将李贵妃排除在外,就是在给朱翊钧松绑,帮他搬走了压在头上的最大一座山!
当然,陈皇后没什么能力和手段,在另一个时空里本来和李贵妃共同辅政,却逐渐被边缘化,如今虽然领了圣旨单独临朝听政,但以李贵妃的手段要架空她也不是不可能。
但朱翊钧也不是另一个时空里的小万历!陈皇后这么一尊完美的神像,朱翊钧怎么可能放着她被李贵妃架空?要架空也是自己来架空啊!
李贵妃显然没想到隆庆皇帝会忽然将她排除在外,面容依旧是一片悲戚,但双目却布满寒霜,狠狠盯着一旁书写圣旨的滕谨看了会,心中已经笃定是这个太监进了什么谗言,挑拨皇帝和朱翊钧与她的夫妻、母子关系了。
隆庆皇帝虚弱得连天子大印都拿不起来了,只能唤朱翊钧上前握着他的手帮着他在圣旨上盖了印,交予滕谨向殿外次第赶来的重臣勋贵们宣读。
做完这些,隆庆皇帝又瘫软下去,被太医们灌了一阵汤药,又扎了好几针,稍稍恢复了点力气,便传召殿外等候的重臣勋贵们入殿。
早就迫不及待的重臣勋贵们立时一拥而入,一个个飞快的按班次立好,等待隆庆皇帝交代后事。
只是隆庆皇帝似乎有些支持不住了,竟然又突然晕厥了过去,太医们立即围上去手忙脚乱的抢救着,重臣勋贵们也只能原地焦急等待。www.chuanyue1.com
高拱耐不住性子,又横行霸道惯了,再加上首辅之位尊贵,便直接走到龙床边询问天子情况如何,又转身问滕谨刚刚那道圣旨是什么意思,最后又问到朱翊钧头上来,询问太子之前和皇帝聊了些什么。
还是李贵妃看不惯高拱这毫无顾忌的样子,出言质问他:“皇帝昏厥未醒,身为首辅竟当面窥伺皇家之事,意欲何为?”这才打断了高拱的问话。
高拱轻哼一声,瞥了眼龙床上的隆庆皇帝,微微一叹,也只能退回班次等待太医们努力的成果。
而另一个重臣张居正则耐心得多,一直毕恭毕敬的等着,只是悄悄打量着朱翊钧、李贵妃和陈皇后,眼中满是玩味,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隆庆皇帝终于在太医们的诊治下醒了过来,一醒来便召高拱、张居正和新入阁的高仪近前来。
但隆庆皇帝已经极为虚弱,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是泪流满面的看着这三位重臣,紧紧抓着高拱的手不放,好一阵才挤出一句:“朕将去,以天下累先生。”
高拱看着自己的徒弟这般模样,也是心痛不已,只是点头答应,哽咽着安慰隆庆皇帝有太祖、成祖福泽保佑,身子必然会好转的,一旁的高仪也面容悲戚的附和着。
张居正也是一脸悲切,但眼珠子却悄悄转了一圈,不知道在盘算着些什么。
隆庆皇帝挥了挥手,指了指他们三人,艰难的挤出了两个字:“顾命!”
高拱等人自然明白,这是要让他们三人当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朱翊钧治理国政。
三人赶忙点头,表示自己听明白了,隆庆皇帝咧嘴一笑,又向一旁的朱翊钧招了招手,待朱翊钧近前来,便拉着他的手塞进高拱手里,随后努力了半天,说出了一句极不吉利的话:
“吾儿,当为尧舜!”
公元1572年,隆庆六年四月末,大明隆庆天子驾崩。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中兴大明,从娃娃开始更新,第11章 吾儿,当为尧舜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