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发出后,朱迩迅速将父亲加入了黑名单。
“月底之前就在黑名单里待着吧。”
她轻声嘟囔,脸上写满了疲惫。
动作如此娴熟,看来是屡见不鲜了啊。
“呃,那个,朱迩同学,你需要我们提供一点帮助吗。感觉你——确实比较辛苦的样子。”
韩芭格尽力在脑子里组织语言,想把话说委婉些,却感觉好像无论怎么说,吐出来的文字都有些伤人。
但是朱迩却坦然地笑了笑。
“不用,你已经帮了我很多啦。别看我过得这么辛酸,其实我自己一个人还是能活下去的。”
韩芭格立马露出怀疑的神色。
活下去?怎么活下去,在校园里靠翻垃圾箱活着?
这怎么行!
韩芭格刚想反驳,却被朱迩轻声打断。
“你想听听我的故事吗?”
她的眼神带着一丝渴望倾诉的意味
这韩芭格肯定不能拒绝,她点了点头。
“你尽管对我说吧。”
于是朱迩开始娓娓道来。
在听了一个多小时的倾诉后,韩芭格大致了解了朱迩的家庭情况。
朱迩的老家住在偏远山区,家里一共有五个孩子,她是家中老大,底下还有两个妹妹,两个弟弟。
最大的妹妹还在读高中,最小的弟弟在上小学二年级。家里还有爷爷奶奶要照顾,生活一直很拮据。
朱迩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最小的弟弟出生了。
那时她家里养了几十只鸡,种了一点菜,她妈妈平时还会编点笤帚、背篓之类的东西拿到集镇上去卖,爸爸则会去附近打点零工,那会儿家里吃饭的人虽然多,但也算过得舒适。
而命运的转折点就发生在七年前。
那一阵子,朱迩身体常常不舒服,不是头晕就是腹痛,小镇里的卫生院也检查不出什么原因。她爸带她去县城里看病。
县里的医院也查不出什么毛病,只说可能有点风寒感冒,给她开了些药,让她注意保暖。
在准备回家的途中,这父女俩就遇见了那帮中学招生办的人。
这是一所新成立的学校,招生办承诺,他们学校的教学质量绝对优良,都是从各地调取有经验有方法的老师来此学校任教。www.chuanyue1.com
且入学的学生,只要考试成绩排在年级前一百名,均会发放奖学金。
朱迩正好到该上初中的年纪。她的成绩还不错,当爹的也一直思索着该将女儿送去哪里读初中。
然而镇上的初中风气太差,教学水准也很低。
他本来打算将女儿送去邻镇的中学读书,但是看到这个县城的招生宣传,他心动了。
在县里读书肯定比在乡镇读书占优势。
他抱了一摞关于该中学的宣传物料回家了。
到了家里,跟着老婆一同商量,再加上学费方面的盘算,觉得这新学校应该可靠。
到了县城上学的话肯定是寄宿在学校里。
父母二人将学杂费、住宿费、生活费等东西加起来一算,竟然还没有年级前十名的学生得到的奖学金高!
去这样的学校上学,不仅分文不收,还有钱拿,何乐而不为?
前提是要考到年级前十名的成绩。
父亲对朱迩有这个信心。
接下来是征求朱迩的意愿了,没想到她完全同意。
有这么懂事的女儿,父亲非常欣慰。
到了新学校,朱迩暗自下决心,一定要考到前面的名次。
但是一切事与愿违。
这里的教学很奇怪,不重视传统科目,反而把那些稀奇古怪的心理学,神经科学之类的知识当做重点讲解,每天还会用各式各样奇怪的仪器检测学生各项身体指标。
朱迩觉得很困惑,她向老师提出疑问,收到的回复却是:这采取的是培育精英的教学方式。
老师们的举动神神秘秘,周围的学生也都是逆来顺受。朱迩逐渐感到害怕。
一个月过去了,学校并没有开展考试。
爸爸打电话来询问奖学金的事,朱迩如实告知。
两个月过去了,学校没有开展考试。
三个月,还是没有考试。
这三个月里,朱迩什么有用的知识都没有学到。即便学校突然临时开展考试,她估计一个题目也答不出来。
终于,她决定转学。
她和父亲通了很久的电话,叙述了自己的处境和这所学校的不靠谱。
寻思这学校打着考试成绩靠前者能够获得奖学金的名号,但开学后却没有组织过一次考试,父亲心里也变得有些猜疑。
女儿本来的成绩那么好,要是在这种不正规的学校里继续学下去,怕不是糟蹋了一个好苗子。
于是父亲帮朱迩办理了转学手续,转到了隔壁镇上继续念书。
自那以后,朱迩一家的运气就开始急剧下降。
先是家里养的鸡突发瘟疫,死得一只不剩。后来又由于不知情原因,家里发了一场火,整个灶房烧得不成样子,好在没人受伤。
火扑灭了后,爸爸意识到了保险的好处。
要是提前给房子买了一个房屋失火保险,那多少能得点赔偿呀,之前怎么没往这方面琢磨呢!
爸爸就此深陷在保险里无法自拔。
他整天钻研买哪种保险获得的保额最多最划算,宣传广告往家里抱了一堆又一堆,整天用笔在上面勾勾画画。
也不出去外面务工了,也不管老人孩子了,就知道买各式各样的保险,然后坐着等几十年后变现。
面对爸爸狂热的举动,一家人都不理解,大家纷纷劝阻,但爸爸却无动于衷。
后来某天,爸爸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了解了理财产品这一门路。
这不比保险来钱来得快?这可是钱生钱啊!
爸爸更加疯狂地投入到其中。
待到家里人知晓时,他不仅把全部积蓄投入进去,还贷款了好几万去理财。
一开始确实尝到了甜头,投入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爸爸很得意,走在村里的脚步都显得格外神气。
大家都说,老朱搞理财赚钱了,以后咱村怕不是要出一个大富翁。
渐渐的,找他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贪图他那门钱生钱的买卖。
爸爸非常有自信,称自己要带领全村人走向致富路。
大家纷纷把钱投资到爸爸那里,由他统一支配。
那可是一笔大数目。
爸爸高兴,妈妈高兴,年幼的弟弟妹妹们也高兴,只有朱迩忧心忡忡。
这天上掉钱的好事,哪能次次都让你碰上呢。
果然得意了没一阵,坏事发生了。
警察找上了门来。
伴随着母亲惨白的脸色,朱迩第一次听说“庞氏骗局”这个词语。
原来爸爸一直投资的那家小企业早就濒临破产的边缘,之前回的本也只是这家企业从别处借贷填补的。
贷这一家的款还另一家的款,拆东墙补西墙,永远都不可能填补得完本身的空缺。Μ.chuanyue1.℃ōM
那家企业的管理者已经跑路了。
爸爸被骗了。
被骗的不只是爸爸,还有那一大村子信任爸爸的老熟人。
从此之后,朱迩一家子走上了躲债的道路。
村里是待不下去了,只能跑到县城租房住。每天胆战心惊,生怕一出门就被别人拦住要钱。
爸爸从此之后变得颓丧起来。他的心境发生了彻头彻尾的变化。
他算计了一下,欠的那些钱,连本带利,即便自己从天刚蒙蒙亮开始到工地上干苦力活,干到全年无休,干到不吃不喝,干到老婆孩子都不要了,也要干个十来年才能勉强还完。
更何况人不可能永远不吃不喝,家里还有那一大帮子人要养呢。
去你妈的,老子为什么要拼死拼活为一个诈骗团伙造成的问题去还钱?
那钱爱找谁要找谁要,老子还不起,老子只有烂命一条。
他索性不干活,也不谋生。每天在牌桌上晃荡,赚了钱是好事,输了钱——都已经欠了那么多了,还怕欠这一点吗?
妈妈急得直掉泪。
她自己找了服装导购的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但薪水微薄。
她们家陷入了同之前一样的怪圈。
因为日不敷出,只能四处借钱维持生计,但是本身就已经欠了很多钱还不起,欠款越来越多,到后面根本无人愿意借钱给她们。
那就是绝望的滋味。
后来朱迩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靠申请助学金和奖学金支付学费。
她的生活费全靠自己来赚,平时没课的时候,她一天甚至要做四份兼职。
幸运的是,有爱心机构一直在资助她上学,让她在紧迫的生活里稍稍有一丝喘息的机会。
她能省则省,每月给家里打两千块钱补贴家用,留两千还债,而自己身上只留几百。
“真希望能快点毕业啊。”
朱迩望着天空,喃喃自语。
“然后我就去找工作,这样就有稳定的收入了。”
韩芭格望着朱迩平静的脸,久久无法出声。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救命!我成了这个世界的Bug!更新,第17章 大家在金钱方面有没有上过当呢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