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六蹲下身,一把将两个孩子都抱起来,左右开弓,在两个孩子脸上狠狠的亲了一口,“爹不在的时候,有没有听娘的话?”
俩孩子嫌弃的抹着张六留下的口水,“爹的胡子扎人。”
“我们可听话了呢,娘说听话就能见到爹了。”
“哈哈哈...”张六哈哈一笑,“娘,夫人,我们先去领地吧!”
芬娘惊讶道,“领啥地?”
张六放下孩子,夺过芬娘背上的包袱道,“楚侯给咱们的地,一户人家,男子二十亩,女子十五亩,孩子十亩!咱们家能领一百亩地!”
张母有些不可置信,“天爷哪,咱家以前才三十亩地啊,这...这这...”张母一时间连话都不会说了。
芬娘有些不解,“那也不对啊,咱家应该是七十亩,夫君你是不是算错了?”
张六将包袱绑好,一手拉着一个孩子,“我还给楚侯当兵,楚侯的士卒都能分五十亩地,所以咱家总共一百亩。”
芬娘惊愕地捂住嘴,“天呐,楚侯对你们咋这么好?”
张母有些后怕,“咋还当兵呢,你这次就差点死了。还有这地,咱家刚来,虽说有这么多地,可是吃啥啊?说不得还得交税呢。”
张六嘿嘿一笑,“娘,给楚侯当兵有俸禄的,从我投降那天开始算,已经领了快一千五百钱了。我买了些粮食,咱家不愁吃喝。还有,来荆州的百姓都给分地,前三年不收税,当兵的家里,只收半税。”
张六有些自得,“芬娘,楚侯爱民如子,对我们当兵的更好,荆州还有医院给咱们这些老百姓看病。对了前几天新开了个学校,孩子读书的费用都由官府负责,明我就带着咱家的两个娃娃去报名。”
“天呐,楚侯咋这么好,他是天上的神仙吧?”芬娘也笑的合不拢嘴了。
张六朝着张母道,“娘,这就是我为啥还要当兵,楚侯对咱们好,咱们得好好回报他。”
张母笑着点头,“楚侯这样的当官的,值得你们替他卖命。六子,你跟了楚侯,可不能再给别人投降了啊,楚侯可是......”
“娘,你放心吧,楚侯的大恩大德,我张六以后要用命还的!”张六不等张母说完,就打断她正色道。
张母点点头,又叹气道,“咱家刚来,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张六在此大笑,“娘,你们来之前,楚侯已经给我们划了片地,叫我们自己修房子,我给咱家盖了个八间屋的大院子,已经修好了三间屋和围墙,住的地方你就放心吧。”
“八间屋子?”张母愣在原地。
芬娘也愣住了,“咱家以前两间屋,连个墙都没有啊。楚侯他,他对咱家真是楚侯大恩大德啊。”
张母拉住张六道,“楚侯在哪呢?咱家给他磕个头,到家了要给楚侯立长生牌!”
张六点头笑道,“应该的,楚侯在襄阳城里头,就在那边。”说着,率先跪下,朝着襄阳磕头。
张六带着家人领了地后,就将家人领回了新修的院子。
推开还有漆味的大门,院子里正面有四间正房,有一间还只有框架,两侧是踏实的地基。
张六将手里的钥匙交给芬娘道,“夫人,以后咱家的钥匙你保管,总共三把,我修完屋子就得回军中了。”
芬娘看着偌大的院子,恍如梦中地点点头!
如同张六一家的足足近万户!
刘琮将荆州的土地优先分给无地的军人,今后他还会把地分给百姓,这样即便以后世家反叛,刘琮也有民心和军心支持!没有任何人可以动摇他的统治!
至于没地,那更不可能了,三州的地盘很大,人口才二百余万,刘琮不仅要整顿现有的土地,还要开发荒地!
华夏民族最不缺的就是开拓精神,对土地的热情更是没有任何民族可以比拟的!
十一月二十日,科举正式开考。刘琮亲临文举考场!
考场内,考生认真的答着试卷,考题总共三道。
一,秦为何可以一统天下,为何又二世而亡。
二,孔子是儒门圣人,为何诸侯不予接纳,没有一国重用他。
三,若是为官,人主昏聩该当如何?为子,父好赌,母奢侈,该如何?
所有的考生都认真的答题,两个时辰后,陆陆续续的有人交卷了。所有的试卷都是最新改进的纸张,名字被遮盖住。
刘琮很有耐心,等到日落黄昏,还有一人没有交卷。
天已经黑了,那人还在答题,殿内昏暗的光线让他不太能够看清,忽的眼前一亮,抬头看去,竟然是刘琮亲自拿着烛台为他掌灯!Μ.chuanyue1.℃ōM穿书吧
“楚侯……”
“不要着急,慢慢写,有什么好想法都写出来。”刘琮对他轻轻一笑。
那人对刘琮拱了拱手,低头继续奋笔疾书。
三天后,所有的考试结束。刘琮和三省六部的主官在候府的殿内商议着这次的结果!
“主公,阅卷时,我们都没有拆开名字,这是前十!请主公过目。”庞统拿着十张试卷对刘琮道。
等段坤将试卷放在桌案上,刘琮开始仔细阅读。
“不错,很有见地!”
“一语中的啊,如此大才,孤定要重用!”
刘琮呢喃着,看完后翻开一个个名字。
第四“赵累!”
第三“陈震!”
第三“董和!”
第二“秦宓!”
第一“向朗!”
“哈哈哈。”刘琮拿着手里的试卷哈哈大笑,“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矣!”
“吾等恭贺主公!”
刘琮笑道,“武举和工举,有何人才啊?”
蒯越出声答道,“主公,武举只有一人,还算有些见识,就是我们那日在街上碰到的文稷!”
“至于工举,有两人,一人叫马钧,另一人叫毌丘兴!马钧有改进弓弩的绝学,毌丘兴有想要改进犁的想法!”
刘琮哈哈大笑,“立刻放榜,通告天下!今夜,将考中之人全部召来候府,孤要和天下英才共饮!”
“诺!”
襄阳的布告栏上,再次张贴了新的布告!
“科举考试结束,今日放榜!”
周围的百姓对此兴趣不大,但是凡是参加考试的考生都簇拥过来,向前看去!
“文举第一是我?”向朗有些意外。
“在下秦宓,恭喜兄台了啊。”身后一文士对他拱手道。
向朗含笑回礼,“也恭贺秦兄荣获第二!”
“哪位是向朗?”两人说话间,段坤带着士卒前来问道。
向朗上前一步躬身道,“这位将军,在下是向朗。”
段坤点点头,回礼道,“恭喜先生,主公有令,所有考中之人今夜候府召见!本将特来带先生去。”
向朗点头,又指着秦宓道,“这位是第二名的秦宓,将军可一并带上。”
段坤对着秦宓躬身,“见过先生,正好就不用末将多跑一趟了!”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之我非豚犬更新,第104章 科举考试的人才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