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星期后。
苏府。
依旧是徐云先前制备发电机的那个小院子里。
只见此时此刻,院子四周都已经被清理干净,连石桌和花木都被挪开了。
整個院落之中。
唯独在中心区域留下了一个顶部由砖砌拼接成拱形、有些类似棺材的古怪设备。
设备边上则站着老苏、王禀哥俩、宗泽、王厚、齐格飞以及......
一位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老者。。
当然了。
徐云自然也在。
此时他正全神贯注的盯着拱形设备内部,眼睛一动不动。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转过头,对谢老都管道:
“老都管,可以停下来了。”
谢老都管闻言,连忙应了声是。
转过身,将原本正在抽拉鼓风机的驴给停了下来,并且很有爱心的在它面前放了一大把草:
“抓紧时间填点肚子,待会儿还要你呢。”
驴兄:
“.......”
徐云则又看向了早已等候在此的齐格飞,朝他拱了拱手,笑着道:
“齐师傅,有劳了。”
“公子客气了,分内之事而已。”
齐格飞朝他回了个很可靠的眼神,带着几位工匠走到设备边,用铁棍撬开了一个预设好的盖子。
随着盖子被撬开,一股带着灼热的粘稠铁水,开始缓缓从槽口流入了一个挖好的小塘中。
接着齐格飞按照徐云先前的嘱咐,向着小塘中的铁水轻而均匀的撒着生铁粉。
另外几人则用柳木棍飞快的搅动着。
见此情形。
徐云内心方才轻松了少许。
在华夏古代,百炼钢和锻制钢是最常见的两种钢铁铸造方式。
以宋代制器局的成品为例,其中的含硫量大概在万分之十一,也就是千分之一左右。
先前提及过。
钢铁中硫和磷每差万分之一,效果都堪称天差地别,截然不是一个概念。
现代钢铁工艺也基本上以这个差值,作为品级的界定线,分成普通钢、高级钢、特级钢、特级巅峰钢、特级大圆满钢、半步超脱钢等等.....
总而言之。
和现代最普通钢铁的万分之五比起来,宋代普通钢铁成品差了足足六个数量级。
哪怕是拿制器局中最优质的钢铁成品相比,也顶多把级差缩短到四点五左右罢了。
因此徐云抱着‘反正任务是搞事’的想法,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搞了个大的:
他将贝色麦的贝氏炼钢法与明末的灌钢法相结合,又以本土1956小容积炉子为模板,设计出了一个两立方米的反射炉。
所谓反射炉,指的是一种室式火焰炉。
燃料在它燃烧室燃烧,生成的热量则靠炉顶反射到加热室加热坯料。
炉内传热方式不仅是靠火焰的反射,而且更主要的是借助炉顶、炉壁和炽热气体的辐射传热。
因此在设计规格上也有一定的要求。
徐云这次采用的为砖砌反拱炉底,厚为900毫米左右,由下而上依次为:
炉底铸铁板、20毫米石棉板、300毫米粘土砖、100毫米捣打料层,以及最上层砌的镁砖反供。
什么?
你问镁砖怎么来?
将菱镁矿经过高温煅烧,再破碎到一定粒度后成为烧结镁砂,压制后就能得到镁砖了。
考虑到试制备马铁蹄的熔体比和深度较小,因此徐云采用的是129°的反拱中心角.(应该没算错,镁砖300毫米,有没有人验算一下)
这样一来。
炉内温度可以很轻松的达到1600度以上,甚至接近1800。
而除了设备之外,徐云在原料方面也做了一些改进。
比如在烟煤在隔绝空气炼焦,用焦炭代替煤作燃料。
又比如用灌钢的方法脱碳等等。
当然了。
更关键的则是另一个步骤:
增加抽拉的风箱。
这步没啥资源消耗,更没啥人力成本,就是比较累驴。
接着又过了一会儿,齐格飞朝徐云举手示意:
“王公子,铁水已成海绵状了。”
徐云快步走到槽口边,刚一近前,便有一股灼热的气息涌了上来:
“齐师傅,生铁屑都加好了吗?”
“加好了。”
徐云见说一点头:
“那就把铁水切块盛起,放到第二层,通入氧气。”
齐格飞在先前已经练习过了相关操作方法,因此没费多少功夫,便将灌入生铁屑的铁水转移到了反射炉的第二层。
反射炉第二层的温度要比第一层低很多,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不是煅烧,而是......
通入氧气。
或者准确点说是......
通入纯氧。
没错。
纯氧。
这也是徐云有信心锻造出杂质含量更低的钢铁的原因:
众所周知。
制取纯氧属于有手就行的操作,不会真有人不会吧?
咳咳.....
考虑到反射炉内温度极高的原因,徐云并没有采用电解水制氧:
电解水制氧耗能大且不说,还容易混合有氢气。
氢气一旦和氧气的浓度达到一定的界限,在反射炉内很容易发生某些迪达拉行为。
因此,这次徐云选择的是后世标准的实验室制氧手段。
也就是加热热高锰酸钾来收集氧气。
首先徐云通过老苏的人脉找到了软锰矿,这种而一种非常常见的矿石,汴京城中都能找到一大堆。
随后将其与硝酸钾加热,产生锰酸钾,再于碱性溶液中与氧化剂进行电解。
这样一来,就得到了高锰酸钾。
蛤?
你问碳酸钾是怎么来的?
还记得制备氯气时,通过酸梅汤铺要来的硝石制作成的硝酸钾盐桥吗?(见123章)
所以还是那句话:
徐云搞出的发电机和电解池,远远不仅是为了炫技那么简单。
接着,他又指挥齐格飞,将传输氧气的铜管移到了二层入口。
虽然铜的熔点只有1100度不到,但二层反射炉的温度本就不高。
加之铜管只是连到槽口,因此可以不用考虑铜管会融化的情况。
“小心点...慢慢捅进去...它很敏感的...准备,要出了....你看好点,别让里头的水溅出来....”
铜管中连接着老苏设计的自吸泵,随着阀门开启,大量氧气很快被输送进了第二层。
这些纯氧迅速与海绵状钢水中的碳、磷、硫结合,氧化后逸出通过驴兄拉动的鼓风口溢出。
短短两刻种过后,便将钢水的纯度拉伸到了一个极其高的数值——相对于这个时代而言。
“可惜啊...可惜....”
看着已经进入最后阶段的钢水,徐云不由微微摇了摇头。
一旁的王禀见状,不由问道:
“小王,你在可惜什么?”
徐云叹了口气,说道:
“咱们准备的时间不够,相关技术设备也不足,硬件条件有些差。”
“所以理论上铸造出的成品钢铁,耐久度至多只能达到寻常钢铁的十五倍左右......”
王禀:
“o_O?”
徐云并没有注意到王禀的表情,这个在王禀看起来很装X的话,其实是他的真实想法。
毕竟若是有条件的话。
不需要太多步骤,只要往钢水中再加入镍和铬,便可以很轻松的再将钢铁的质量提升十倍——也就是一个量级的差距。
可惜的是。
世界上的红土镍矿,主要分布在赤道线南北30度以内的热带国家。
本土虽然也有一些红土镍矿存在,但都分布在西北和东北,不在中原。
比如陇右,比如柱州,比如白山松水。
其中后两者目前都不在宋朝版图之内,陇右虽然隶属于宋朝,但却是和西夏征战的边疆重地。
眼下的陇右主要以防守工事为主,在资源开发方面,远远没有达到后世的程度。
因此徐云进一步提纯的想法只能胎死腹中,等待后世的幸运儿发现了。www.chuanyue1.com
又过了一个时辰左右。
他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对齐格飞道:
“齐师傅,时辰已到,剩下便交给您了。”
齐格飞朝他点点头,指挥着其他工匠将柔化的钢水取出,开始了锻造。
啪啪啪——
棉花糖似的钢水在齐格飞的搅拌下逐渐开始凝结,齐格飞从阻力上感觉火候已到,便将其倒入了一个马蹄铁的印制磨具中。
后世很多人受一些影视或者民用马蹄铁的影响,认为马蹄铁是个非常简单的工具。
但实际上。
军马和赛马的马蹄铁都非常复杂,远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易与轻巧。
比如奥运会马术比赛的单个马掌重量便是2.2磅,也就是1.99斤,通体由铝合金制成。
在袋鼠的布里斯班博物馆,还保留有一个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场地障碍赛的铁质马掌,单个重量高达3公斤。
为啥这东西会这么重呢?
因为马蹄铁组合除了蹄铁外,还需要不低于七根的钉子加固,外加上端一个类似护腿板的铁皮组成。
有了这么多组合关节,马蹄铁重量不低也就不怎么奇怪了。
视线再归回原处。
又过了20分钟左右。
铁水浇筑完毕。
徐云接替过齐格飞,用长端镊子夹着浇筑好的马蹄铁,浸润水中。
这种一种电视剧中常见的操作,也就是淬火。
它主要是为了快速让铁胚冷凝定型,具备坚硬的实体。
但从相关专业角度上来说,淬火虽然动作简单,但原理还是比较复杂的。
呲——
随着一阵白烟倏然飘起。
钢的内部迅速变化为奥氏体,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骤冷,形成了亚稳态的马氏体。
变形又带来了高密度的位错,同时快速降温带来的过冷度使得新晶粒的形核速度很大,出现了细晶强化。
以上两者反馈在外部的表现便是.....
淬火定型完成。
影视里的铁匠铺一般在淬火后就差不多了,但机电狗...咳咳,机械专业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此时在淬火件的内部,其实存在着很大的应力和脆性。
如没有及时进行回火步骤,往往会产生变形甚至开裂,在实践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麻烦。
比如没有回火过的铁锹,刨几下地就很可能出现缺口。
因此徐云又再次对马蹄铁进行了一次回火,这才彻底的结束了马蹄铁的锻造。
一刻钟后。
徐云徒手拿着已经冷却下来的马蹄铁,走到了王禀等人身边,将它递到了那位老者面前:
“种承宣使,此物便是马蹄铁,请您过目。”
没错。
听到这个姓氏,想必看官们已经猜到了:
此人便是赫赫有名的老种经略相公,钟家军的当代掌门人,刘法去世后大宋的军魂......
种师道!
先前在和王厚搭线的时候,徐云特意请王禀费心打探了一番老种的消息。
最终得知,老种确实也随西军回到了汴京。
毕竟这次西线作战的核心中枢便是渭州,老种作为渭州知州兼应道军副承宣使,军马、粮草、被服都需要经过他手转运。
如今阶段性的大胜归来,他一同回京的概率不会低于七成。
毕竟老种虽然不贪钱,气节也很高,但这不代表着他无欲无求。
恰恰相反。
能够作为钟家军当代的龙头,种师道几乎是每功必争——反正是自己流血出汗打下的战果,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你不去为底下人争福利,别人怎么会信服你呢?
后来徐云又以马蹄铁为引,通过老苏的书贴,将老种请到了府上。
不过到府归到府,老种对徐云的态度颇有些不冷不淡,脸色比老贾还臭几分。
比如此时此刻。
眼见徐云这么个‘嘴上没毛’的小年轻拎着马蹄铁,言之凿凿的说它硬度堪比寻常钢铁的十倍,老种的眼中便充满了怀疑。
毕竟他和老苏这种文官不一样。
军人的性质大多直来直去,想啥说啥,只是碍于老苏的面子一直不好发作罢了。
只见他撇了徐云几眼,接过马铁蹄。
上手抚摸了一圈,还用食指轻轻弹了一下,
片刻过后。
老种表情微微一凝,脸色闪过一丝意外。
作为常年驻扎在外的军中主帅,他对于钢的熟悉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地步。
基本上略一上手。
他就能通过质量、平整度和音节,判断出究竟是下品钢、中品钢还是上品钢。
按照他刚刚得到的触感反馈。
眼前这个几斤重的马蹄铁,质料似乎和上品钢相差无几,不分伯仲。
也就是说......
眼前这个年轻人,似乎确实有几把刷子?
毕竟军器局的锻造过程他也看过,无论是流程还是效率上都要比徐云慢了很多。
不过老种没想到的是。
有些钢之所以被称为上品钢,是因为它只是上品钢。
而有些钢被判定是上品钢,则是因为在现有的认知体系中......
只有上品钢。
随后老种沉吟片刻,从身上取出了一把佩刀。
这把佩刀乃是故去的宋哲宗送给他的一把精刀,材料是绍圣五年最优质的一批精钢。
不说削铁如泥吧。
至少一刀下去,在战车的钢铁轮轴上留下一道缺口是不难的。
在几次生死肉搏中,老种甚至用它刺破过敌人的胸甲护心板,那厚度可比马蹄铁要厚多了。
准备好刀具后。
老种将马蹄铁放到了桌上,用刀在边上比划了几下,对徐云问道:
“这位小兄弟,老夫可否下刀一试?”
徐云连忙做了个请的动作: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老种若有所思的再看了他一眼。
这个年轻人技艺应该还是有的,但似乎有些傲气,或者说迷之自信。
但他若真能大规模生产出上等钢,对于朝廷...尤其是对于西军来说,倒也算得上一件好事。
因此他略微犹豫了几秒钟,手上没有施加全力,打算开个小破口给徐云留点面子。
手起。
刀落。
锵——
只见随着一道伴随火光跃溅的接触声响起,老种手中的短刀......
忽然从边缘裂开,最终一崩为二.....
......
注:
有些同学说粉丝值差几点,要是差不多的话可以长按某个段落,最少可以打赏2点的。
要是差的比较多就不用刻意打赏补了,粉丝值应该是恒定的,过几天差不多就够了,我是按全订+2张月票来设置的
穿书吧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走进不科学免费阅读更新,第一百六十一章 惊变之始(上)(6.2k)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