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一品寒士 > 第442章 非人哉的题目
  华灯初上,又有差吏发薄寝被,同时巡查考舍,不让考生串门交谈。

  其实朝廷没有明确禁止考生在考试间歇交流,这么做是为了防止生事出意外万一有考得差的心生嫉妒,做出不理智的事来呢?

  因此,七郎也不能去安慰刘植。

  但他想,阿植这几年走南闯北,也历练出来了,就算受些挫折也不至于一蹶不振。

  这寝被挺薄的,如今还是倒春寒,七郎本想把自己的丝绒被拿出来,最后还是放弃了。

  被褥这种容易夹带作弊的东西,是不能带入贡院的,被人发现了又是麻烦。

  这一夜,只能凑合着睡了。

  但是他自觉考得不错,没有丢准状元的脸,心情还是很舒畅的。

  而其他考舍里,有的人患得患失,反复回忆自己的答题,想到哪里似乎答错了,就懊恼跺脚;

  有的自觉没希望了的,更是煎熬难耐,甚至想提前退考的。

  但刘植在呆了一会儿之后,又恢复了精神。

  第一场考不好算什么?说不定第二场、第三场更差!躺平得了!

  这么一想,他也抱着被子呼呼入睡了。

  负责巡夜的巡铺官经过一间间考舍,不论里面的是哭是笑,都没有任何动容

  得了吧!

  如今能参加进士科举的,不是国子监的官二代,就是各地的世家富户就算落第了,前程也比他们广阔多了!

  在各人的或喜或忧中,天光破晓,简单的梳洗之后,每人发了两个胡饼一碗水做早食,第二场解试就紧锣密鼓的开始了。Μ.chuanyue1.℃ōM

  解试考的是策论,本朝皇帝重视实干之才。如马周,就是一篇策论写得精彩绝伦,直接入朝为官。

  要是第一场贴经考得不好,第二场策论、第三场诗赋考得好,也是能逆袭的。

  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第一场考得不好的人,还是难免沉浸在自己的失误之中,自怨自艾,连审题都难以集中注意力。

  更有些平日养尊处优的郎君,连续两晚睡不好,精神萎靡。

  七郎已经收摄心神,把所有的一切都抛到九霄云外,全神贯注地读题。

  策论四道,第一道难度就很大。

  问:有征无战,道存制御之机;恶杀好生,化含亭育之理夫春雪偎阳,寒蓬易卷,今欲先驱诱谕,暂顿兵刑,书箭而下蕃臣,吹笳而还虏骑。眷言筹画,兹理何从?

  翻译一下就是,打仗要死人,将士的命也是命,死人不是好事。但现在边疆未平,胡虏虎视眈眈,朝廷也在议论征伐的事。假如通过外交努力,不战而平定四方,是最好的。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七郎一下子就想到了近期的西突厥、龟兹之乱。

  果然,考试和时事紧密相连。

  这一道题,考的是军事和外交的问题,又关系到国家对边疆地区的政策、历史沿革。

  同时,还要考虑到皇帝的性格、朝廷的态度

  不好答啊!

  后世有人诟病科举取士的制度,但科举制在出现之后不断完善,延续上千年,自然有其优越性,也能够选出真正的人才来。

  七郎看完题目,先在草稿纸上打草稿。

  有的人写策论大题,喜欢不打草稿一气呵成。

  但七郎虽然历来自信,却是个谨慎的人。再说,他是有状元包袱的人,容不得失误。

  解题的思路:打仗当然要死人,但没有强大的军事威慑力,谁跟你谈外交?所以面对外夷来犯,出兵是必须的,要把它打疼打怕,然后才能和谈

  策论四道题,要考一整天,中午就在考位上用餐。

  考官们也都在考场上吃饭,七郎见差吏发食物了,小心翼翼地收拾好自己的试卷,优雅地吃着食物。

  简单的卷饼、白水,也被他细细的吃得仿佛是上等美食一般。

  这是罗先生教的名士的姿态很重要,尤其是寒门出身的,一举一动更要优雅。

  等吃完食物,七郎又开始了下午的考试。

  其余三道策论,同样不容易。

  问曰:朕观古之王者,受命君人,兢兢业业督耕植之业,而人无恋本之心;峻榷酤之科,而下有重敛之困举何方而可以兴其国,用何道而可以济其民?

  题目问:朕当这皇帝,一直兢兢业业,也注重休养生息但是朝廷用钱的地方很多,假如收重税,人们负担又过重。朕一直想办法节省,你有什么建议?

  这是一道经济问题!

  经济的问题,就是大问题。

  但凡能解决朝廷财政问题、百姓生计的,都是宰辅之才。

  再看第三道题:《礼》、《乐》、《诗》、《书》,将之本也;德刑政事,战之资也又闻乎兵以正合,战以奇胜,然则守信非乎尚诈

  这是一道治军领兵的问题!

  七郎看完全部题目,对出题之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状元果然不是那么容易中的。

  比如写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宰相张九龄,就是进士科状元。

  但你知道吗?他也曾运筹帷幄之中,指挥几十万大军紧密协作、多路并进,成功平定突厥之乱。

  《全唐书》中收录的张九龄多篇作战命令,大气磅礴,说是一代名将也不为过。

  中个状元,还要文武双全简直就是,非人哉!

  坐在上首的考官们严肃地观察着下方的考生,主要是看有没有作弊行为同时也看考生们的状态。

  他们的目光更多的是投向准状元赵七郎身上虽说礼部已经有了默契,可最后放榜的名单,也要经得起质疑的。

  不过,他们从七郎脸上看不出什么来。

  这个经受过战场洗礼,又经过多年读书、考试磨炼的少年,神色一如既往的沉稳,只手下不停,一笔一划地答着题。

  把这四道非人哉的题答完,七郎重重的舒了一口气,觉得整个人像被人打了一顿般,精疲力尽。

  考试时间到!

  差吏们又一一收了答卷,考生们才一一站起。

  坐在七郎旁边的考生看七郎姿态悠然地伸着懒腰,忍不住问:这位兄台想必答得不错了?

  七郎矜持地说:尚可。

  此时的人都谦虚,答得好也要说不太好。【穿】 【书】 【吧】

  回答尚可,就是很有信心了,周围的人都羡慕地看着七郎。

  刘植也看过来,这一日他头发没有乱了,就是整个人都懵了。

  明明每一个字他都认识,可合起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一品寒士更新,第442章 非人哉的题目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