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江在源和贺明立于白茅山脚下。
往山上望去,夕阳,白雪,岩石,建筑,树丛,竹林,组成了一幅夕阳雪景图。
茫茫白雪中,端正巍峨的黑色建筑立于雪中,自然美景凌乱,是一种和谐之美,书院建筑规则,凌乱中更突显书院的庄严肃穆。特别是书院边上的一角绿意,让这只有黑白两色的泼墨山水画上显露勃勃生机。
夕阳赤霄照白羽,竹林翠意映青岩。
白茅山中书声语,世俗红尘且莫言。
这是一种难名的意境。
贺明说,书院一年四季均有不同奇景,江在源来早些的话,还能看到枫林叠瀑。眼前这个,正是书院美景之一,竹林冬翠。
白茅山的书院竹林,相传是竹中异种,仅产自白茅书院,移植即毁。竹叶竹竿竹枝上,有斑斑点点的乳色斑纹,如果不是在冬季,远看好像也如下小雪一般。白茅书院的这片竹林,历经千年演化,听前辈们说,早已孕育出了精怪。因此精怪名曰雪君,竹林名曰雪君竹。但目前均无人知晓精怪雪君的去处。
山道蜿蜒,隐于雪中,书院就像空中楼阁一般。
江在源一路慨叹,白茅山风景优美,环境清幽,远离红尘,不失为读书治学的好去处。
难怪爹当年要带他来走一趟,他当年年幼,并未有太多观感。如今再临,果然是不一样的风景。
上山途中遇到了一位穿蓑衣的老叟,正坐在远处崖石上垂钓。那崖石突出山间,崖石四周云雾飘飘,崖石若隐若现,只凸显出坐于其上的老叟,远远看去,仿佛坐在云端上,如天上仙人端坐云上垂钓一般。
贺明悄悄介绍说是书院的祭酒,书院中人均尊称其为玄石公,他一天到晚都会在那里结庐垂钓,说是要钓云海中的蛟龙,据说已经枯坐了千年。
书院中许多年轻人很喜欢找他谈天说地,说来奇怪,他只做那倾听者,从来不曾传道授业,未见他主动与谁问答。如果有学生去向他请教功课,下一刻保证被安然无恙地送到山脚下。
听朱山长说,玄石公当年曾协助过儒师君慕言力挽天倾,枯坐千年看来不假,真是个修道高人。
那玄石公似是听到了贺明的话语,隔着百米的距离,突然一杆横扫。江在源只感觉他与玄石公之间所置身的天地仿佛被一根隐形的鱼线切开,但竟然毫无灵气波动,也未曾引发其他异象。一念之间,贺明已经消失在切开的缝隙中,天地合拢,恢复如初。
江在源大惊,急忙作揖替贺明赔礼道:“老先生对不住,兰山兄并无其他意思,只是给在下解惑。老先生要惩戒妄言之罪,也是由在下一力承担。”
“无需多虑,他没事,你过来。”玄石公传音道。
江在源闻之呼了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往玄石公所在崖石处掠去。
没办法,实力差距太过悬殊,不管对方是恶意善意,江在源一点拒绝的意念都不要有。
来到崖石边,江在源毕恭毕敬地垂手而立,听从玄石公的下一步指示。
他也想明白了,白茅书院以义礼闻名天下,自己刚刚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这样一来,他的心态又归于中正平和。
“你对中都城感觉如何?你知道老夫问的什么。直接答话,务须多言。”玄石公并未转身,背对着江在源道,言简意赅。
这是在考较于我?江在源不知玄石公是何意,既然长辈有问则必答,他没有任何犹豫,直抒胸臆道:“中都城,就仿佛登山之初看白茅书院,如空中楼阁一般。”
“何解?”玄石公追问。
“世俗百姓们安居乐业是不假,皇帝李潇燃也深得民心,但这是各势力被暂时强压之下的表象,时日一长,恐如昙花一现,岌岌可危。”江在源答道。
只见玄石公点点头,似在表示认可。
“你心中可有惑未解?”玄石公又问。
看着玄石公的背影,江在源疑惑不已,玄石公问的是什么意思?
见江在源未马上接话,玄石公又道:“这京城,老夫已望了千年,早已乏味。你昨日之疑问,与其请教于朱韬,不如求教于老夫。”
玄石公这一点醒,江在源明白了,玄石公不但能看清京都城情形,还能“看”到他心中所想!果然是大神通修士,这是什么神通!夶风小说
他毫不犹豫,即刻鞠躬道:“还请先生教我。”
“我且问你,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然也?”玄石公以问作答。
“正义不谋利,明道不计功,自然是极好的。”江在源没有细想,师出仁义,能有什么问题,结果必定是好的。
“未必尽然也。”哪知玄石公大摇其头,又道:“功用。既无功利,而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尔,否也?”
江在源此时似乎明白了什么,欲言又止。
玄石公似能看出江在源的心境,暗加赞赏,继续道:“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汝皆当自考。”
动机不纯,饶是善果也无法掩非;初心为善,即是恶行必有可原。
“受教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小子谢过先生。”江在源再拜。
“孺子可教!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受江证心所托,欲辨忠奸,预断真假,欲判善恶,老夫自当传你君子望气术。”玄石公得意之余,手中钓竿抛出,云层中似有惊惧之声隐隐传来。
这是父亲故友!和任平生一般,又一位传道人!江在源再次稽首。
…………
玄石公一指点下,随着指尖的一团黄色灵气蹿入了江在源的眉心。和薪火传承、君子炼字法不同,君子望气术的师术过程没有半分痛苦。
江在源只觉得全身心像泡在温泉之中,湿润而又温暖。
江在源内视而观,那道黄色灵气先是温润着元神,再顺着脉络而行,来到薪火之种处。
纯红色的薪火之种因江在源的炼字,已经壮大了不少,那火焰猩红,不似人间之火,澎湃火焰汹涌,感觉随时都会爆发。
但随着黄色灵气的注入,薪火之种如有情绪一般,化成一道红色灵气,围绕着黄色灵气欢呼雀跃,上下旋转。
红黄两道灵气如阴阳双鱼一般自然流转,黄色灵气最终幻化为薪火之种的根源。
乍一看,红色火焰带着黄芯,果然没有之前那么炫目突兀了,火焰的气息逐渐中正平和。
江在源心中一动,大道讲究阴阳虚实,中庸即平衡。自古圣贤讲求中庸,就如人行天道,天有朝暮,人有起息。
自古以来,人族先贤们就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对立统一和谐存在的。比如,有天就有地,有男有女,有白天有黑夜,水火不容,阴阳相济,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因而产生推演出了阴阳鱼图。
而巫族妖族魔族等生灵当中,更强调对立,认为非黑即白,非白即黑,非正即负,非负即正。善恶始终有分别,较之于人族,其他种族表现得更为直白。
而在人族里更注重统一。阴阳鱼就体现了这种统一的思想。双鱼图寓意对立两方的黑鱼和白鱼,黑中有白,白中有黑,而且图案缓缓转动,寓意黑可变白,白可化黑,善可转恶,恶可向善。m.chuanyue1.com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就是万事万物,而阴阳鱼不单单就是平衡。因为有阴消阳长,阴盛阳衰,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利弊。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变中却又有着不变的真道。
阴阳鱼运用中,最为频繁的就是符师、阵师和望气士。
大道有时,终是殊路同归。
黄色灵气成功转化之后,江在源的眼中黄芒一闪而逝。
顿觉眼前的山水较之刚才,又有不同。仿佛看见了山水的灵魂,能倾听山水的声音,感觉到山水的趋势。这就是君子望气术?
一炷香的功夫,黄色灵气最终全部汇入江在源眉心,形成了一个淡淡的黄色火纹图案,最终消失不见。
这就结束了?江在源感慨时间匆匆,过程如白驹过隙,一个字,那是真的快。
玄石公压住喉头的腥甜,若无其事般看着江在源,道:“天不过因材而笃。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你根基之扎实,平生仅见,但君子望气术,御神境后方可运用。现在可以孕养神意,以后多走多看多想,待破境后好好运用君子望气术,切不可被各种表象蒙蔽了双眼。”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江在源表示认同并接受。
同时不禁心痒难耐,御神境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突破,他很期待。
似是又被玄石公“看”穿心思,只听他教训道:“不骄不躁,不急不缓,心不定,行不得!”
江在源眨眨眼,无辜道:“少年心性,请先生见谅,吾必改之!”
“小娃娃有点意思。去吧,正值放课之时,朱韬在上边等你。君子望气术,一切不解,均可请教朱韬。”玄石公最怕麻烦,再拖下去,怕江在源看到他受伤,怕江在源没完没了的致谢,怕江在源涌泉相报,于是钓竿一劈,直接把江在源送去了白茅书院。
江在源要是知道玄石公的想法,必大呼冤枉,他最多也就和对任老先生一样稽首而已嘛,这是礼节,必不可少。
江在源未见身体如何变化,眼前景色突然一变,他人已至白茅书院一建筑前,牌匾上书:讲堂。
讲堂门边上,一位白衣老者一手拄杖,另一手抚须,正笑眯眯地看着他。他须发花白,脸色红润,额头突出且饱满,一看就是长寿福禄之人。
“朱老山长?”江在源不太敢认,短短几年,朱老夫子越活越回去了,再这么下去,岂不是要返老还童。
“那还能有谁。”朱韬一杖敲在江在源脑门,“小兔崽子,这么多年,也不舍得来看我,嫌我这个糟老头子?现在还不敢认了!”
江在源躲开朱老夫子的拐杖,一把抱住了老夫子,扯扯老夫子的白须,笑嘻嘻道:“我这不是赶来了。”突然神情又一黯。别看江在源时常一板一眼的,待人彬彬有礼,那都是对不熟悉的人,这是必要的礼仪。熟悉江在源的,那是见怪不怪了,毕竟未及冠,还是个少年啊。
知道江在源想到了什么,朱韬也不说话,只是轻拍他肩膀以示安慰。
江在源感激地笑笑,“朱老,那玄石公?您安排的?”江在源对玄石公有诸多疑问,也有诸多感激,但是他一副办完事就走,生人莫近的样子,让他很不适应。
“我这糟老头子哪敢安排他呀,在这里,他这祭酒做得比我这个山长还要潇洒。他自也是令尊的朋友,脾气古怪了些,不必在意。面恶心善之人不都这样。你要是心存感激,好好消化今天所学,修炼君子望气术就是报答了。”朱韬往斋舍行去,示意江在源跟上,一本正经地道:“读书人何必拘泥于形制,谁教不是教,谢谁不是谢!”
“明白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好处就是朱老您的呗?”江在源嗤之以鼻。
“嘿,你小子,怎的如此冥顽不化,翠竹咏雪啊,可惜可惜,可叹可叹。”朱韬不再理会江在源,自顾自去。
翠竹咏雪据说是朱老夫子采用雪君竹为主,冬雪为辅独创的佳酿,其色浑浊如乳,入口甘甜,入喉清冽,入腹则酒气上涌,酱香浓烈,号称世间仅有,天上难得,也叫醉仙人。
“朱老何必拘泥于形制,既然谢谁不是谢,那还讲究谁喝不是喝,您说是吧!”
“白马非马,诡辩术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一老一小有说有笑,渐行渐远。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魂铮更新,第34章 书院访故人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