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 第445章 上林“秘”会
  至于官方上的说辞?

  不好意思,别来沾边,我贾太后就皇帝一个儿子,和赵王真的不熟······

  但贾太后好劝(hu)说(you),窦太皇太后却完全不是刘胜——无论是过去的刘胜,还是现在的刘胜,乃至于将来的刘胜所能随意拿捏的。

  对于这位自太祖高皇帝入宫起,便始终身处‘王朝大事第一线’,先是在吕太后身边见习,之后又在代王刘恒身边实习,最终于太宗孝文皇帝身边入职上岗的太皇太后而言,人世间的事,几乎就没有多少是一眼看不透的。ωWW.chuanyue1.coΜ

  也正是因此,刘胜过去也很少会生出‘这件事瞒着皇祖母吧’‘那件事骗一下皇祖母吧’之类的想法。

  为什么?

  人家开透视,你还敢报假点?

  瞄头锁的就是你!!!

  所以,对于这次借《金布律》扯出工商税一事,并顺便将早已死去的吕太后重新拉上舆论风暴中心的举动,刘胜最在意的,便是这位老太皇太后的看法。

  只是很可惜:都是老狐狸,不见兔子不撒鹰,早已是刻入这群人基因的本能。

  而当朝窦太皇太后,尤其其中的天花板级别存在······

  “来求见的人当中,可曾见到南皮侯的身影?”

  带着答案发出一问,刘胜果然便从夏雀口中,得到了那个自己早有预料,却又颇有些不愿听到的答案。

  “禀奏陛下。”

  “自即任卫尉一职,南皮侯在朝堂内外的走动,较往日少了许多许多。”

  “尤其是在上个月,太皇太后接见过南皮侯之后,南皮侯就更是闭门谢客,向满朝公卿贵戚言明‘履任卫尉期间,不因私事而见官身、高爵’的客人了。”

  “额,听长乐宫的宫人们私下谈论,那日接见南皮侯,太皇太后似乎还发了不小的脾气······”

  听闻夏雀此言,饶是眉头早已悄悄拧巴在了一起,刘胜也值得缓缓点下头。

  卫尉身负皇宫安危、宫门禁宿,其职权特殊性不言而喻;

  窦彭祖主动避险实属正常,窦太皇太后变本加厉、矫枉过正,也同样是刘胜可以预料到的事。

  但夏雀的这個回答,却并不是在说‘窦彭祖很老实’,而是在回答刘胜方才的问题。

  ——来上林苑的公卿大臣当中,有没有见到南皮侯的身影?

  ——不出意外的话,陛下是无法在上林苑,见到南皮侯的身影的······

  “窦彭祖没来,那就是皇祖母还没拿定主意。”

  “——还没想好让朕付出什么代价,来弥补‘触及吕太后’的冒失举动。”

  “但只要没发火,就都还有的商量······”

  如是发出一声呢喃,刘胜便慢条斯理的回过身,缓步朝着不远处的另一处作坊群走去。

  一边走着,一边还不忘以一种莫名轻松地语气问道:“来的都有谁啊?”

  “公卿贵戚、朝臣百官,分开说。”

  此言一出,夏雀原本暮气沉沉,好似雕塑般的气质陡然一变,身形也是立时一正。

  “公卿贵戚,来的人太多,奴都有些记不过来了。”

  “光是经常出入宫讳的熟面孔,就有不下十人。”

  “至于当朝公卿,除了丞相之外,该来的,也都基本到齐了······”

  不得不说,夏雀这个话说的也很有水平。

  公卿贵戚来得多,自然就是站队外加捧臭脚,夏雀作为宦官,实在不方便善做主张,给这一众赋闲在家的马屁精排先后位次;

  至于朝中公卿,夏雀也十分恰当的挑了重点来说:该来的,基本都到齐了。

  谁是该来的?

  ——刘胜希望来的,就是该来的。

  基本到齐了?

  ——那就是没有完全到齐,出了一点无伤大雅的小差错,而且原因完全可以谅解。

  果不其然,在夏雀这番极具情商的答复之后,刘胜那死死锁紧的眉头,也总算是有了些许松缓的趋势。

  暗下点点头,又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沉吟许久、又走出去好远,刘胜方淡然一抬手。

  “来的人太多,朕也见不过来。”

  “你带着汲黯去,挑十个人来见朕。”

  “至于地点吗······”

  “哦,就在下一处作坊吧。”

  “少府乃军国中期,少府作坊更是系我汉家兴衰之所在。”

  “都是我汉家的柱石、栋梁,没道理连少府在做什么、做到了什么程度都不知道。”

  “——喏······”

  “——喏。”

  ·

  “谒者仆射以为,该以哪十人觐见陛下当面?”

  留刘胜在半山腰继续漫无目的的‘考察作坊’,行走在下山的路上,强自按捺了许久,夏雀终还是没能忍住心中担忧,开口咨询起了汲黯的意见。

  ——刘胜给二人交代的,真真是一个苦差事。

  挑十人,即没有指明朝臣百官、公卿贵戚各几人,也没有暗示以什么样的人为主;

  此刻,山下等候着大几十号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能把夏雀+汲黯反复摩擦八百遍的主。

  而挑哪十人觐见,却完全由这两个顶多脱离了‘小虾米’范畴的中等虾米来决定。

  不管挑了哪十个,剩下几十号人对这两个中等个头的虾米,都必定会生出一些让人如芒在背的恶意。

  针对这一情况,二人能做的,也只有抉择。

  ——要么,选出这大几十号人当中,相对最不好惹的十人,给刘胜送过去。

  要么,就是直接将‘忠直之臣’的路子走到底,完全不管这些个达官贵族的想法,只按照自己的认知,挑选十个最应该见到刘胜,同时也是刘胜最希望见到的人。

  这二者之间,前者属于‘两相全害取其轻’——只是在一堆糟糕的选择中,选择相对没那么糟糕,但也足够糟糕的选项;

  至于后者,汲黯本就是忠直之臣、当今心腹的人设立足于朝堂,自然是完全没有压力;

  但夏雀再怎么说,也终究不过一介刀锯之余,哪怕已经做到了宫人的巅峰,在外朝百官,尤其是公卿大臣眼中,压根儿就没比尘埃大到哪里去。

  如果真的‘从心而为’,万一日后有人在刘胜耳边说些什么,比如‘天下这么多人才可供陛下调遣,陛下为何要将所有宠爱都给一个残缺的人呢?’之类,夏雀恐怕就要被扔进长安城外的乱葬岗了。

  ——千万别说这种事不可能发生,这可是有先例的!

  对于袁盎这个人名,如今的长安朝堂,自然是讳莫如深。

  在被‘礼貌’请离太仆一职之后,袁盎不出意外的‘抑郁而终’,死在了‘归乡荣养’之后不久。

  但对于袁盎身前的功绩,尤其是其摧残的一生,长安朝堂内外哪怕嘴上不敢再提,心中也是宛如一片明镜。

  说起袁盎这个太祖高皇帝的老乡——根正苗红的楚人,就不得不提他发家的整个过程。

  作为楚人,父亲又曾是秦末之交时的强盗匪类,袁盎的出身绝对算不上好,甚至可以说是差到了极点。

  如此身世背景,无论放在哪朝哪代都足够炸裂,若是放在后世的新时代,更是永远都和考公无缘了。

  但袁盎却做到了。

  ——在被地方郡县以‘二千石不能治之地方豪强’强行迁入孝惠皇帝的陵邑:安陵邑之后不久,袁父便因关中地头蛇的恶意而心力憔悴,过劳而死;

  因强行迁入关中而元气大伤,又因为家主离世而愈发衰落的袁氏,急需有一个子侄站出来主权大局。

  若不然,袁氏就很可能和过去,绝大多数被强行迁入安陵的关东地方豪强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烟消云散。

  便是在那事关袁氏一族生死存亡之际,袁盎站了出来,并做了一件让整个长安朝堂都为之瞠目结舌的事。

  ——袁盎一介‘戴罪之臣’,居然抱上了吕氏子侄:吕禄的大腿。

  吕禄那是什么人?

  吕太后二哥:建成侯吕释之的次子,吕氏外戚最核心的几个人物之一!

  就连吕太后自己,都对这位侄子无比器重,临终时更是将长安两部禁军之一:北军的兵权,毫无保留的交到了吕禄的手中。

  至于袁盎抱上吕禄的大腿,不是说‘有人抱上吕禄大腿’这件事有多么让人匪夷所思;

  说实在的:在孝惠皇帝驾崩,吕太后得以女身临朝,吕氏得势的那十来年时间里,想要抱吕禄大腿的事,可谓是从长安城一直排队排到了函谷关。

  袁盎能成为其中的幸运儿,顺利得到吕禄的青睐,也完全可以理解。

  顶天了去,也不过是幸存者偏差嘛!

  天下那么多想要捧吕氏臭脚的人,偶尔有几个如愿以偿,也完全属于可以预见的事。

  真正让长安朝堂内外大跌眼镜的,是事态之后的一系列变化。

  ——在袁盎抱上吕禄大腿之后不久,吕太后驾崩,长安爆发诸吕之乱;

  为了平定这场几乎是由自己亲手促成的‘叛乱’,陈平、周勃等大臣内结朝臣,外联诸侯(主要是齐王刘襄),可谓是费尽心机,终得以平定叛乱。

  而在叛乱平定之后,自然就是保留节目:清算环节。

  按理来说,袁盎一介贱户子,又是‘豪强’出身,更曾为吕氏逆贼首恶之一:吕禄牛马走,本该成为第一批被清算的吕氏余孽。

  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吕氏被内外联合的诸侯大臣扬的灰都不剩,袁盎愣是一根毛都没伤到!

  非但没伤到丝毫,朝堂内外甚至不止因为出于何故,而根本不敢有哪怕一个人提起此事。

  之后,袁盎更是得到其兄:袁哙保举,成为了入继大统的代王刘恒——即太宗孝文皇帝身边的中郎。

  对于这一系列一反常态的状况,朝堂内外只能说:袁盎你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合着老早就烧起代王刘恒的冷灶了啊······

  也正是在成为太宗孝文皇帝身边的中郎之后,袁盎一步步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太宗孝文皇帝入继大统之初,朝堂大权完全被陈平、周勃等老臣所掌控,太宗孝文皇帝归为刘汉天子,却并不比橡皮擦强到哪里去。

  这个时候,中郎袁盎觐见,并问太宗皇帝:绛侯周勃诛吕有功,如今已经贵为丞相,陛下也非常尊重他,在群臣朝觐退朝后,陛下升职经常亲自目送绛侯退朝离去。

  只是不知在陛下看来,绛侯周勃,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太宗孝文皇帝答:丞相,是匡扶社稷,扶大厦于既倒、挽狂澜之将倾的社稷之臣。

  却见袁盎摇了摇头道:周勃只是功臣而已,远不能被称之为社稷之臣;

  ——所谓社稷之臣,就应当对陛下的意图无条件遵从,与陛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吕太后掌权的时候,诸吕外戚胡作非为,擅自称王,刘氏几乎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而当时的周勃身为太尉,掌握着全天下的兵权,却不能拨乱反正,这难道不是怯懦吗?

  等到吕太后驾崩,群臣共起而讨伐诸吕之时,周勃才顺势用掌握的兵权参与了此事,所以只能算‘有功’,却决不能算做是社稷之臣。

  ——如今,周勃贵为丞相,又自持‘诛吕之功’‘迎立之功’,而每有骄横欺主的征兆,陛下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谦虚退让,君像是臣一般恭敬,臣像是君一般霸道,毫无君臣上下之礼可言;

  臣认为,陛下不应该再继续这样做,不应再任由周勃继续这样下去了······

  ···

  在外人,乃至于后世人看来,袁盎这一番劝说,可谓是任何实际意义都没有。

  ——自己的处境,太宗皇帝不知道吗?

  ——周勃为何骄横狂纵,太宗皇帝能不明白吗?

  但在袁盎这番劝说之后,汉家很快便发生了一件大事。

  早朝之上,太宗皇帝愈发威严,不再如往日那般谦逊温和,反而愈发不苟言笑起来;

  再然后,太宗皇帝更是轻飘飘一句‘太祖高皇帝让彻侯们居住在自己的封国,如今彻侯们却大都滞留长安,丞相为什么不给天下人做个榜样呢?’,就把周勃轻描淡写的赶回了封国。

  事后,周勃遇到袁盎,自也难免怒不可遏道:我和你兄长袁哙交情不浅,你这小子却不顾我和伱兄长的情谊,害我落得如此下场?!!m.chuanyue1.com

  而袁盎的反应却是:据理力争,毫不退让,且坚决不因此而向周勃道歉······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更新,第445章 上林“秘”会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