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都市小说 >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 第0395章咱不操那个心!
  新省传来的这个消息,让卢昌华很意外。

  本来没报什么希望,谁知道竟然合作成功了。

  王瑶说道:“你还是回来一趟吧,他们提交了一份合作清单,你看看。”

  “哦?不仅是买车?”

  “是的,还有其他的合作。”

  卢昌华答应了。

  他转头对老爸说道:“爸,公司有事,我回去一趟。”

  “你忙你的,孩子就交给我们了,你放心。”

  小糯米听说爸爸又要走,噘着嘴有点不高兴。

  “糯米,你好好的带着弟弟,爸爸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好吧,最好能和妈妈一起回来。”

  “好,我跟妈妈申请一下。”

  “真的吗?”

  “真的!”

  小糯米跳起来,在老爸的脸上亲了一口。

  小盛宇也凑过来,偎在老爸的怀里撒娇。

  “好好跟着爷爷和姥爷,不要乱跑。”

  “嗯。”

  小家伙很懂事的点点头。

  熊宝哥仨正趴在附近观望,见主人要走,就往跟前凑。

  “你们仨好好跟着糯米,不要乱跑,我要去城里一趟。”

  熊宝好像听懂了一般,转头看看一旁的糯米和盛宇,围着两个孩子转了一圈,就蹲在了一旁。

  “乖。”

  他坐进车里,对着闺女和儿子招招手,就往家里跑。www.chuanyue1.com

  到了家,他换了一身衣服,跟老妈打了招呼,这才往北宁去。

  来到王瑶的办公室,王董正在看文件。

  见丈夫来了,王瑶起身把一杯热茶端了过来。

  “给你,刚沏好的。”

  “谢了。”

  “跟我还客气。”

  今天王瑶一身职业装。

  白衬衣黑长裤,矮跟皮鞋。

  “媳妇儿,每天都穿的这么正式?不热吗?”

  “那咋办?难道让我穿裙子?”

  “我觉得穿裙子也挺好。”

  “别说这些了,看看这份文件。”

  这是一份传真件,上面还盖着兵团的印章。

  “你们打电话确认了吗?”

  “确认了。”

  卢昌华展开文件。

  上面除了预订车辆的型号和数量外,还有其他的合作要求。

  比如,需要建设不少于100家的售后维修站点。

  在乌市设立新省办事处或者大区经理处,协调与兵团之间的业务。

  协助建设兵团所属机械厂进行升级改造,达到可以总装昌和拖拉机的标准。

  看到这一条,卢昌华沉默了一下,转头问王瑶。

  “陈总是什么意见?”

  “老陈觉得可以答应他们。毕竟只是总装,所有零配件都需要从这边发货。”

  “嗯。”

  卢昌华考虑的不是帮着他们建总装厂的事,而是自己通过这件事要得到什么回报。

  “跟他们说,如果要建总装厂,就必须增加订购数量至少1万台。”

  “我也是这么想的,老陈的意思是要增加总装厂中我们的股份部分。”

  “这点可以先提出来,如果他们不答应,就算了,但必须要保证拖拉机的主要零部件必须要从我们这订购。”

  “嗯,我觉得可行。”

  夫妻俩商量完,又召开了一个小会。

  把拖拉机集团的高层都召集在一起。

  胡大贵和眯缝眼都出息了会议。

  对于兵团要建设总装厂的目的,众说纷纭。

  眯缝眼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各位领导,我认为,他们之所以要搞总装厂,其目的是为了以后能以自给自足。摆脱对外界的依赖。”

  “对我们来说不是好事。”

  “除非他们真是只是总装。”

  “除了他们自用外,最大的可能是出口。”

  “所以,我建议,这个总装厂我们可以自建,也可以和他们合作,重点是要防止他们把我们甩开。”

  眯缝眼的这席话,让在场的人茅塞顿开。

  别看眯缝眼眼睛小,可是眼界不小。

  看问题总能看到问题的本质。

  这也是卢昌华超拔他的重要原因之一。

  胡大贵一拍桌子,站起身来。

  “狡猾,狡猾啊!这样咱们不是自己树立起一个竞争对手吗?”

  他一带头,大伙都不干了。

  为啥?

  现在他们都有公司的股份了,虽然是分红股,可那也是股份啊,公司是我家,发财靠大家。

  现在有人耍滑头,他们当然不能为眼前利益出卖长远利益了。

  “嗯,你们分析的对。”穿书吧

  “那这样,陈总,跟他们谈判的策略更改一下,双方可以共同建设总装厂,对总装厂的经营权由我们来掌握。”

  “你们看呢?”

  “我看行。”

  “这样还差不多。”

  双方的谈判就在电话和传真下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

  最后,他们同意了昌和集团的建议,昌和占股51%,兵团49%,厂子的经营管理权由昌和集团掌控。

  主要领导干部由昌和派遣。

  就在九五年的七月份,一个重磅消息迅速的传遍了中国大地。

  东北新兴的拖拉机制造集团昌和集团,捷报频传。

  在与黑省农场局合作更新农机的情况下,又与新省建设兵团展开了全面合作。

  双方共同出资,在乌市建设昌和拖拉机总装厂,为兵团的农业生产服务。

  同时,他们又眼睛向外,瞄上了国际市场。

  出口拖拉机到独联体国家。

  就这个消息,让许多人看了都发懵。

  东北的拖拉机跑到新省建厂,这是要干啥?

  大家都知道,新省面积很大,农业生产就靠建设兵团。

  除了兵团,拖拉机你能卖给谁?

  可人家昌和集团的眼光果然不一般。

  他们搞起出口来了。

  要知道,东北的北边是苏俄的远东,本来人口就少,农业生产更是规模不大。

  他们要出口拖拉机根本就不可能。

  结果,昌和集团竟然突发奇想。

  来了一个乾坤大挪移。

  从东北一下窜到了西北,从这出口了。

  北宁市府虽然心里不太愿意,可是也没招?

  毕竟零配件往乌市运要方便许多,要是运送整车,那还真是困难。

  反正零配件也是在北宁生产的,税也交到这儿了,他们还能说啥?

  要说这几年,由于昌和集团扎根在了北宁,把北宁的gdp迅速的抬高。

  现在已经有消息传出,北宁要升格了。

  还传的有鼻子有眼的。

  说周边的克山县,克东县,拜泉县,海伦县将要划归北宁管理,北宁升格为地级市。

  这个传闻从去年就开始传了,也不知道真假。

  北宁的老百姓心里高兴。

  都为有一个北宁户口庆幸。

  可有人却为迁户口纠结。

  谁啊?

  卢昌华呗。

  北宁市府为了卢昌华的户口问题,还专门召开了一个办公会。

  咱们北宁的纳税大户,昌和集团的老板,怎么能不是北宁户口呢?

  要是他的户口在省会,咱就没啥可说的了。

  他的户口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是农场户口呢?

  这也太不像话了。

  派人找他们谈谈。

  市局户政的同志就跑到了集团办公室,找到了王瑶。

  毕竟她们也算是同事。

  “王董啊,你丈夫卢昌华的户口怎么回事?领导可发话了,希望卢总能把户口迁到北宁来。你也知道,咱们北宁现在发展的很好,卢总作为骨干企业的代表怎么也得有个带头作用啊,迁过来吧,到时候,孩子也能进最好的学校。”

  “呵呵,这事还得他说了算,我可没招。”

  被个软钉子顶回来了。

  他们也只能回去,找机会再跟卢总商量。

  卢昌华之所以不想迁户口,是他知道,未来的户口可以随便迁,只要你买房。

  再说了,管局高中的教学水平比北宁市里都高,而且学风很正,他的想法是让孩子以后进局高中学习。

  考个大学就是玩似的。

  其实,王露曾经提过,他们可以想办法把户口办去京城。

  卢昌华不愿意。

  自己的家和事业都在北宁,把孩子送去京城干嘛?

  要说学习好不好,孩子自身很关键。

  再说了去了大城市,花乱迷人眼,孩子哪还有心思好好学习啊?

  还是在北宁,在自己的身边好。

  现在,他把孩子送来农场是为了啥?

  就是为了孩子能有个单纯些的环境。

  所以他才自建幼儿园的。

  至于上小学的事,卢昌华觉得还是进管局小学,这样就能很顺利的进管局的初中和高中,上大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所以,他才一直保持着农场的户口。

  要是他把户口迁走了,那孩子想进管局的学校就难了。

  他对北宁市里的教育一直不感冒。

  当卢昌华接到媳妇的电话,说起户口的事。

  卢昌华一口回绝了。

  并把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安排说了一遍。

  王瑶也是知道北宁农管局所属的小学高中都是极为优秀的。

  市里的学校真的比不了。

  你想啊,十几年前,北宁还是一个小县城,后来才赏格为县级市。

  现在虽然是省管市,可还是县级市的级别,它的教育投资能有多少?

  虽然这两年学校都盖了新的教学楼,可是师资还是原来的那些。

  而北宁农管局不一样。

  他下辖的十几个农场,只要有优秀教师产生,他们就抽调到管局来。

  管局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是最好的师资。

  上学率也是最高的。

  每年的市里的上学率都是被吊打。

  你说,卢昌华会放着好学校不去,让孩子去市里混日子去吗?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84,从养鱼开始更新,第0395章咱不操那个心!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