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赫图阿拉之战
王辅之心中思来想去终于下定了决心,以大夏山西总兵官,平阳侯名义在临汾起兵,斩杀临汾知府,随即连落数方,正式起兵。
傅山此来,也没有将希望完全放在王辅之身上。
故而,王辅之一起兵,山西各部纷纷响应。
一时间山西烽烟四起。
而曹宗瑜听闻之后,也派出数百军官潜渡黄河,投奔王辅之。
有这一批军官的帮助,再加上傅山的号召之下,山西各路人马汇集临汾,一时间,王辅之扩军数万,能战之兵也过万人。
山西一乱,北京与关中之间的联系,真的被切断了。
这个时候李国英不得不与吴三桂妥协。
吴三桂已经按着北京的命令,进入关中。m.chuanyue1.com
但是此刻北京对关中鞭长莫及,李国英所部人马,并不在吴三桂之下,之上李国英资历比吴三桂浅薄。
他并不甘心为吴三桂之下。
只是而今局面之下,不得不忍一时之气。
以大局为重,兵渡过黄河进攻临汾。
而北京一派一支人马前往太原。
山西一地,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太原。
不过北京人马捉襟见肘,不可能多派。只能多征召当地人马。只是太原人马也抽调不少人马,前往洛阳。
甚至周辅之也是太原原来的驻军。
只能多征调蒙古人。
只是蒙古人的军纪从来是问题。而边地与蒙古之间的关系本就复杂。
立即有不少当地人与因为蒙古人的原因更加对东虏离心离德。
这样一来,清廷对山西的统治更加风雨飘摇。
山西烽烟其实是一个导火线。
李云龙傅山两人在北地的经营,绝非是山西一地。山西王辅之反正,影响的绝非一地,山东一地也有不少百姓起义。
山东一时间也纷乱之极。
这些人未必是清军的对手,即便王辅之这边,面对关中清军的进攻,也只能避战。毕竟匆匆拉起来的队伍,也就是王辅之麾下的老底子,堪堪一战而已,其余的连摇旗呐喊也未必够格。
王辅之这边尚且如此。更不要山东那边了。
尝尝有百余骑的清军将数千,乃至万余所谓的义军给击溃。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
不过如此一来,清军本来短缺兵力,更加捉襟见肘,连蒙古人也调的差不多了,毕竟蒙古人也不全对清廷服帖的很。
所以蒙古人也不能抽空。
这个时候,一直小心翼翼的郑成功开始建功。
一群人千余人在深山老林之中行走。
马得功就其中,他骑术之精,并不在其他人之下。
他是郑成功麾下少有的骑兵将领,不过算起来也不是郑成功嫡系,他是辽东人,原本乃是清军麾下一员,驻守浙东,郑成功攻南京的时候,见郑成功船只遮天蔽日,于是投降了郑成功。
那知道郑成功在南京城下一败凃地。
他这个降将因为不被信任,反而没有参加最重要的战斗,保全了性命。
但也仅仅是保全性命而已。
在战后,郑氏步兵大加消减,马得功自然也没有地方安置。而且刚刚开始的时候,钱谦益案闹得极大,不知道多少人被牵连。
马得功本想投奔夏朝,但是见了这样的情况,自然也收起了心思。安心在郑家做一个客卿。
毕竟做一个客卿虽然没有权利,但是郑家给他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郑家别的没有,就是有钱。
只是上一次大败之后,郑成功痛定思痛。一定要有自己的骑兵,才能在辽东大地上行得通。于是乎郑成功想起了马得功。
马得功过来之后,郑成功就派的整合麾下投靠的各部落,并征收当地为兵,主要是骑兵。
而今北路进攻,就是在马得功负责下。
不过,深山老林之中道路难行,大队人马行军尤其困难,于是乎马得功将这些人都分开了,前后相隔数里,马得功所部不过是全军一部而已。
他们从鸭绿江上游进入深山老林之中,啃着干粮,喝着冷水,一步步跋涉近千里,终于快要到了他们想要的地方。
这个地方,不是别的地方,就是赫图阿拉。
而今的赫图阿拉。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说重要,这里毕竟是爱新觉罗家的祖地,爱新觉罗的先辈都葬在这里,但是说不重要,这里有辽东战略要地,沈阳,辽阳,都是无法比的。
马得功袭击赫图阿拉的计划。
正是郑成功苦思冥想制定的。
自从开战以来,郑成功虽然步步为营,一步步的吞噬东虏的地盘,固然在海军压阵之下,清军也拿着夏军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辽东毕竟是清军的老地盘,达素这个人也不是笨蛋,与郑成功屡次交手,知道而今北京是没有能力支援他了。
所以他用兵,就可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持重。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这个样子,让郑成功所有计划,都胎死腹中。
就好像是男女谈恋爱,男方酝酿了不知道多少感情,却发现女生就是不摘下口罩。
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打仗,也是两方的事情。
达素就是不出战,郑成功除非硬攻清军营地。但是清军火器并不少,更不要说牛庄之战,还丢下不少火器。
强攻的话,伤亡太严重,郑成功也接受不了。
原因很简单。
在张轩的战略规划之中,李定国与郑成功两路都是偏师。
李定国还有一个先发优势。云贵虽然贫瘠,但是也能给李定国补充兵员。
但是郑成功这边就不一样。
枢密院那边已经给郑成功暗示过了,他可以在朝鲜,日本征兵,但是国内的兵源他是一个也不要想要了。
郑成功刚刚到朝鲜的时候,还对自己有独立征兵的权利很高兴,但是而今却有些深恶痛绝。【穿】
【书】
【吧】
原因很简单,从南边补充兵力,虽然时间慢了一点。补充过来的也是没有见过血的新兵,但是这些新兵都是训练过的。
与夏军军中训练,可以无缝对接。
只需稍稍磨合,就能恢复战斗力。
而征召朝鲜兵,日本兵,乃至辽东本地兵马,补充进去,不仅仅无助于夏军各部战斗力的提升,反而有害。
他只能自己抽调一些军官训练之后,才补充进军中。但这也是一个麻烦事情。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他的士卒是打一个少一个。
这本是这个时代的常态。
各军麾下精锐,本来就是打一个少一个,想要补充不知道多长时间了。但是郑成功在张轩麾下打仗,死伤多少,补充多少,都已经习惯了这一点。
如此自然要好好节约兵力。
想办法让达素沉不住气。
如何让达素沉不住气,无非是几种办法,诱之,激之,迫之。
诱之,激之,这些办法都用过了,达素一点反应都没有。只要迫他出战了。
怎么迫,郑成功就想到了赫图阿拉。
赫图阿拉毕竟是东虏的旧都,哪里还有不少爱新觉罗祖辈的坟墓。只要一把火将赫图阿拉给烧了,祖坟给刨了。
郑成功不信,达素还能无动于衷。
即便他无动于衷,北京也会无动于衷。
即便北京也能容他如此,达素相信北京不对一有一点责罚吗?
这个时候达素不想办法将功补过都不行了。
除却打一场胜仗,达素没有别的办法,洗脱罪名,而今即便他真沉得住气,宁肯不要赫图阿拉,也要稳住阵势,而夏军决计不会先退缩。大不了将沈阳以北都纳入掌控之中,征召各部落为兵,就好像是清廷的捕野人一样。有夏军的武器,再也自己些的武勇,整合好兵马再南下沈阳不迟。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明末求生记更新,第五十九章 赫图阿拉之战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