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士子风华 > 第43章 恩科南场,恩科北场
  奉天殿内。

  这些试卷在翰林院时,李锦行便粗略的全部看了一遍。

  如今再次批阅,自然是得心应手,速度比其余大臣快上不少。

  ……

  一个时辰后。

  奉天殿上已经换了不知几次蜡灯。

  大臣们已经略显疲惫之色。

  “总算是批完了。”

  李锦行放下手中的毛笔,松了口气。

  看着左手边选出来的三十六份试卷,李锦行这才知道阅卷不易,费时费神。

  此时已是戌时,天色渐晚。

  皇城在灯火的照耀下显得熠熠生辉,金碧辉煌。

  而奉天殿内的大臣依旧低头忙碌着,没有丝毫要停歇的意思。

  旁边是朱元璋安排给大臣们准备的饭菜。

  不过每个大臣都憋着一口气,谁也不吃。

  而且只要谁想吃,就会遭到其余大臣冷冽的目光,不得已,所有大臣都没有动摆在面前的饭菜,只得闻着饭菜的香味,暗暗咽口水。

  不过李锦行可不惯着他们。

  刚才要不是这群大臣,他这会儿早就在侯府和徐妙锦同被而眠了。

  哪里会在这里陪着这群大老爷们。

  无视了那一双双要杀人的眼神,李锦行端起前面的饭菜,若无其事的吃了起来。

  “相国大人,你要不也吃点?”www.chuanyue1.com

  “这饭菜虽然不怎么好吃,但也勉强可以饱腹了。”

  李锦行吃着,含糊不清的朝着旁边的李善长问了一句。

  而李善长看着李锦行这不拘一格的样子,笑了笑,道。

  “我就不用了,李大人你自己吃就好。”

  身后的礼部尚书邓九成等人则是忍不住小声碎口。

  “有辱斯文。”

  ……

  然而正当李锦行端着饭吃的香时。

  一个太监走到了李锦行身边。

  “李大人,皇上有请。”

  李锦行闻言,不得不放下吃了一半的饭,接过宫女手中的帕子,擦了擦嘴,随后跟着太监离开了奉天殿。

  皇宫。

  御书房内。

  朱元璋命群臣阅卷,自己也没有休息,而是来到了御书房批阅奏折。

  不一会儿,李锦行便跟着太监来到了御书房。

  “臣,参见皇上。”

  “免礼。”

  “谢皇上。”

  “坐吧。”

  朱元璋让李锦行坐下,这才缓缓开口。

  “你选的三十六名进士呢?拿来给咱瞧瞧。”

  李锦行闻言,从身上拿出一张纸条,交给朱元璋。

  上面写着的,正是李锦行所选三十六名进士。

  朱元璋一边看着李锦行的名单,一边和翰林院评选的进士做对比。

  良久。

  朱元璋这才缓缓放下了两份名单。

  “如此看来,科举确实没有舞弊。”

  停顿了片刻,朱元璋继续道。

  “可如今中举之人全是南方士子,你以为这是为何?”

  李锦行听见朱元璋的话,沉默了片刻。

  “皇上,臣以为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有三。”

  “一是因为皇上不久前才下令处死山东二贤,引得北方士子心有安。”

  “以山东二贤在北方士子中的影响力,很多士子不愿来朝廷参加科举,多是因为此事,表示对朝廷的不满。”

  “二是因为北方初定,官道尚未重建完毕,士子进京赶考多有不便。

  耽搁了行程,大试已经开始,但任由许多士子在路上,没有赶到京城。”

  “三是因为南方士子中举人数一向比北方士子多,北方士子常年战乱,教育多有欠缺。”

  “而南方稳定,南方士子有着安稳的环境读书,成绩自然比北方士子更为突出。”

  朱元璋听完,点了点头。

  继而开口道。

  “既然如此,那眼下三十六名进士全南方人,北方士子定然不满,会引得南北士子对立,激化矛盾。”

  “而且,咱的大明,不能只有半壁江山,进士必须南北都有,而且人数还不能比南方的少!”Μ.chuanyue1.℃ōM

  李锦行闻言,脑海里已有了应对之策,开口道。

  “皇上,可重开恩科,专门为北方士子准备。”

  “就说因北方初定,官道不通,士子进京赶考极为困难,然朝廷体桖北方考生,特设立恩科北场,全部的北方士子参加。”

  “并且由朝廷委派各地官府,给考生发放来返路费,和在京城的住食,如此皇恩浩荡,北方士子定然可安抚。”

  “至于如今滞留在京的北方士子,可选择留下参加恩科北场,也可自行返乡。”

  “留下的士子由朝廷出钱,供给住食,返乡者,可由户部发给路费。”

  “而之前的恩科称为恩科南场,为南方士子恩科。”

  “待北场恩科完毕后,南北方士子一同参加殿试,由陛下钦点进士三甲。”

  “这样一来,既保全了朝廷威望,又收拢了天下士子的心,可谓是一举两得。”

  朱元璋听着李锦行的话,眼睛也是不由得越来越亮。

  直到听完李锦行的全部设想,不禁龙颜大悦。

  大笑着说道。

  “好!”

  “好!”

  “好啊!”

  “这个法子好,就按你说的做,待奉天殿里的大臣阅卷完毕,即刻让中书省拟旨,下发全国各省!”

  “南场恩科,北场恩科,李锦行啊,你这脑袋就是聪明啊!”

  李锦行看着朱元璋欣喜的样子,心里也点了点头,这次恩科舞弊偏袒之事,总算过去了。

  “那你认为,这北场恩科的总监由谁来担任较为合适?”

  朱元璋看着李锦行,眼神平淡,看不出喜乐。

  “禀皇上,中书省参政胡惟庸素有才能,听闻陛下曾言,此人乃是忠实之臣,臣以为胡惟庸可担任恩科北场总监一职。”

  李锦行却给出了一个朱元璋有些意外的人选。

  胡惟庸。

  朱元璋看着李锦行,没有说话。

  “李锦行啊李锦行,你这个人啊就是聪明的过分了,你越是不想要的咱越是要给你,你越是想要的,咱就越是不给。”

  想到这里,朱元璋这才缓缓开口。

  “咱觉得还有一个比胡惟庸更合适的人选。”

  李锦行看着朱元璋神色平静的样子,心里也是不禁暗暗后悔。

  “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

  果不其然,下一秒朱元璋便开口道。

  “咱觉得你李锦行就比胡惟庸合适。”

  “你在天下士子里享有贤名,可是有许多士子都将你视为一代大儒,尊称先生呢。”

  李锦行听着朱元璋的话,不禁警铃大作。

  “皇上,绝无此事,那些都是谣传,臣何德何能,敢称当代大儒,不过是哪些士子妄加揣测,居心不轨。”

  如果朱元璋因此怀疑,那他就是真的冤枉了。

  在士子中的影响力,有时候是一把保护伞,可有时候也是一张催命符。

  不过,显然朱元璋并没有因此而对李锦行产生不满。

  相反还很高兴。

  哪些读书人虽然不说,但是朱元璋知道,好些所谓的大儒瞧不上他这个泥腿子出生的皇帝。

  就比如刚刚死去的山东二贤!

  宁愿自斩双指,也不肯接受朝廷征召!

  如今李锦行在士林里享誉盛名,正是他希望看到的。

  他要给天下读书人一个信号。

  那就是天下最有名的大儒,在朝堂,是他朱元璋的左都御史!

  而京城,才是天下读书人的中心!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士子风华更新,第43章 恩科南场,恩科北场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