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家父道光帝 > 第36章 遍地大烟鬼
  意识到被坑的江南道御史。

  很快冷静了下来,一脸虔诚的跪伏在地上,向道光帝请罪不已。

  只是愤怒中的道光,冷眼直视,无情的挥了挥手:

  “左右带刀侍卫何在?

  去掉他的顶戴花翎,扒掉他的官服,流放广州府。”

  江南到御史,顿时大骇。

  整个人不由瘫软起来,兀自在那里磕头求饶不已。

  只是一旁的瓜尔佳·代善,面色阴冷,毫无情感的和另外一个侍卫,直接将他架了出去。

  古代的流放,真不亚于死刑。

  但流放到广州府还算好的。

  毕竟清代的广州府已经成功开发,富庶程度也不低于两湖。

  顿时。

  跪在地上的众多清流官员和太学生,一个个浑身战战兢兢,再也没人敢大声吆喝。

  近些日子静养的道光皇帝,消瘦的猴脸,都开始渐渐丰盈起来,笑眯眯的,身子向前倾了倾:

  “你们这么多人联合觐见,莫不是还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向朕一一陈述?”

  几个靠前的清流官员,纷纷面面相觑。

  领头的江南道御史,已经被流放千里。

  足以表明道光皇帝,心智多么坚定。

  再要像个愣头青,一般的死谏。

  刚刚的江南道御史就是前车之鉴。

  顿时众人,心中便有了定计。

  立刻很是识趣的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

  “我等心忧万岁爷龙体,特来请安!”

  ……

  听到这话,道光皇帝也为他们翻脸如翻书一般的速度,感到惊讶不已。

  一脸诧异的看着太子奕纬。

  站在一旁叉着腰的太子,只觉得好笑不已。

  果然这些官员和太学生就是些怂包。

  一见风向不对,立马便齐齐改口。

  丝毫不带犹豫的。

  ……

  只是这次不好好敲打,天晓得他们会不会还再次大规模的上谏示威。

  要求取消自己名下的化工厂枪械厂。

  心中念及此处,太子奕纬恶狠狠的向前走了几步。

  望着这些跪在地上磕头求饶的清流官员和太学生:

  “国家奉养汝等,为的是什么?

  不是为了让你们锦衣玉食,耀武扬威,也不是让你们来给万岁爷添堵的。

  而是希望你们能够为国分忧。

  可看看你们今日干的事情。

  不就是化工厂,枪械厂发生了一件爆炸事故嘛?

  从前明到我大清,自从有火器以来。

  哪一朝哪一代,不曾发生过火药爆炸事故?

  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中关村科技园研发新型火药,既然是火药,自然是易燃易爆。

  科技园的工程师们也在积极寻找钝化的安全方案,争取让这些火药不会出意外事故。

  但总有些人,一直拎不清好歹,总容易受些他人的蛊惑和挑唆,动辄就对朝廷加以妄议。

  这次,是万岁爷宽容,只治罪于罪魁祸首。

  余者不咎。

  愿你们回去好好闭门思过,反省反省。

  如若有再犯,那么你们的官职和功名,将会被一律革去,永不叙用。

  都听清楚了吗?”

  江南道御史,前车之鉴摆在眼前。

  听到太子开口宽赦,众多清流官员和太学生纷纷告罪,慌不迭的慢慢退去。

  ……

  看到这些人识相的退去。

  道光皇帝头疼的扶了扶额头,摇摇晃晃的站起来,在太子奕纬的搀扶之下。

  不无忧虑的叹了口气:

  “这些人闹这么大个动静,想来太后她老人家那里也听到了。

  这样吧,太子。

  你且随阿玛一同前去,给太后老祖宗请个安。”

  ……

  太后居住在圆明园流水香榭。

  这么大动静,自然也吵得她心神不宁。

  正在暖阁里发着脾气呢。

  一旁跪着满脸毕恭毕敬的孝慎皇后。

  “老祖宗,儿媳也不知,外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想来是有大批官员,求见万岁爷吧。

  您也知道,政务上的事情,后宫妇道人家向来,不可随意插嘴。”

  太后显然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

  年纪越大越像个小孩。

  暴躁焦急的在暖阁里来回踱步:

  “这皇帝也真是的,就这么任由官员们跑进圆明园来瞎胡闹。

  害得哀家,睡着都不安心。”

  ……

  正说话间。

  道光皇帝一脸惭愧的领着太子奕纬,进来赔罪请安。

  太后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行了行了,你们父子俩也甭在那里假客套。

  说说吧,刚刚外头那么多官员瞎闹腾,究竟什么事情?

  还让不让哀家好好休息!”

  ……

  心虚的弯了弯腰,道光皇帝一脸歉疚:

  “让皇额娘受惊了,科技园那边的化工厂爆炸。

  这些个官员和太学生纷纷要求罢免化工厂,已经让儿子给劝退了。”

  ……

  太后皱了皱眉:“化工厂?不就是寻常爆炸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

  再说了,哀家就算是孤陋寡闻。

  也知道这化工厂,这大半年来,可是为国家贡献了不少银子。

  皇帝你可别一时头昏,轻而易举的就把化工厂给罢免了。

  这可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

  ……

  笑着点点头:“皇额娘放心,儿子自然明白。杀鸡取卵这种事情万万不会干的。”

  道光皇帝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放眼整个大清。

  甚至是上下五千年来,所有帝王。

  没人比他更重视钱(抠)的重要性了。

  孝顺的道光皇帝,正准备贴心的,给自己母后讲一讲最近发生的一些趣事。

  忽然却见太后,整个人鼻子开始微微抽动。

  双手不受控制的开始,轻轻的不断颤抖。

  两边太阳穴也开始隐隐发痒发痛。

  让她整个人奇痒难耐。

  嘴唇哆嗦着:“来……来人啊,快……给哀家,给哀家准备……准备福寿膏(鸦片)。”

  身边的太监宫女顿时一阵手忙脚乱。

  熟练的从梳妆镜下的老盒子里。

  翻出了一包黑乎乎的东西。

  然后迅速的将太后在一个平沙发上,整个人放平。

  贴心的垫了一个高枕头。

  一边的宫女。

  很是麻利的,等来了一盏油灯。

  一根长长的银汤勺,舀了些许福寿膏。

  放在油灯上微微点燃,然后刮涂在一根精美的长烟枪上。

  毕恭毕敬地给太后。

  太后也毫不抗拒接过长烟枪,吧嗒吧嗒地,一下一下,大口大口抽着。

  看那动作,很是熟练。

  ……

  跪在地上的孝慎皇后。

  和道光皇帝以及太子奕纬三人面面相觑。

  打心眼里不敢相信。

  堂堂大清的当朝太后。

  竟然公然吸食鸦片。

  压根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道光皇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整个人目光涣散,极其失落的喃喃自语:

  “先前安徽巡抚邓廷桢上奏,说我大清治下。

  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士兵和平民百姓,都有大量的人正在抽大烟膏。

  朕还不信……

  可是如今,想不到我大清的太后都带头吸食大烟膏……

  可怜朕一直还被蒙在鼓里,对邓廷桢所言,还一直持有怀疑态度。”

  说着说着。

  整个人痛心疾首的趴在地上,用手哼哼的捶打地面。

  ……

  站在一旁搀扶着道光皇帝的太子,也不由无语的摇了摇头。

  这个无可救药的大清。

  连一国太后都公然吸食鸦片。

  底下的王公贵族以及士兵和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看来,大烟这种东西。

  在英国人的大肆海外倾销之下,早已在中华大地上泛滥成灾。

  若不加以遏制和打击。

  就算是自己能够造得出最先进的步枪和大炮。

  也于事无补。

  毕竟历史上的中英鸦片战争。

  清朝士兵的武器,并没有落后英囯太多太多。

  只不过清军的燧发火枪。

  不论是装备普及率还是操作熟练程度。,都远不如英国。

  很多清军还在用,老掉牙的火绳枪。

  当然啦。

  其实火绳枪相对于燧发枪来说,落后程度也谈不上是什么天壤之别。

  但要命的是。

  现在的清军,别说燧发枪,就连火绳枪都装备率低的令人发指。

  士兵们长期受到大烟膏的侵蚀和毒害。

  而且全国上下的清军。

  不但受到了大烟膏的荼毒,更有一系列的歪风俗气,大肆流行。

  其中一个就是聚众赌博。

  军人们都忙着搞这些。

  平常的训练和演习自然多年疏忽。

  从战斗力上来讲,早已和平头百姓没什么区别。

  再加上大清国的财政极其困难。

  军饷基本上都是无法足额和及时发放。

  更别说为数不多的军饷,还要遭到将军们的盘剥和侵吞。

  这就更加造成了士兵们的抵触和躺平佛系心理。

  毕竟这个大清国。

  又不是他们的大清国。

  亡与不亡,和自己一个普通士兵,又有多大关系呢?

  将无战心,兵无斗志。

  这样的军队,又如何能和,当时号称日不落的英国巅峰时期相提并论。

  ……

  思维发散的太子奕纬,整个人痛心不已。

  看着躺在像沙发一样的桌子上,痛快吸食大烟膏的太后。

  奕纬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

  一把夺过太后手中的长烟枪,狠狠的砸在地上。

  顿时大烟枪,摔的一分为二。

  痛快抽大烟中的太后,猛然被人打断。

  整个人只觉得毒瘾难耐。

  如癫似狂的从小桌上滚落在地,完全不顾自己一国太后的形象。

  发疯一般的,在地上快速爬着。

  艰难的爬向那摔成两节的大烟枪。

  心疼的捡起,一脸不悦的责怪着太子:

  “你这孩子,今个儿是发什么疯了?哀家的这根大烟枪,贵着呢!”

  大跨步的冲上前将她抱住,太子奕纬声音满是铿锵:

  “老祖宗啊,您不能再抽了,大烟膏这个玩意啊。

  它害人啊,它害人啊……

  但凡沾染了这种东西,时间一长就会,人不人鬼不鬼的。

  再也难以戒掉。

  一会儿不抽,就会觉得浑身难受。

  从此以后就会沦为大烟膏的奴隶,这民间多少有人为了抽这口大烟膏,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一旦成瘾,男子多骨瘦如柴,女子则媚态百出任人摆布。吸食大烟极易成瘾,一旦停止吸食痛不欲生。

  民间有染此物者,无因吸食大烟家破人亡,父母卖掉子女,女孩沦为青楼女子比比皆是。

  那些长期吸食大烟的人形体消瘦、脸色灰黄,加上大烟膏对肝肺肾脏等器官的损害,更会让人变得多病短命。

  带来的恶果是难以想象。

  一旦沾染,就会经受着大烟膏的无情摧残和长期的营养不良。

  有些人的两条腿甚至不能动了,到了最后牙齿都烂光,整个人大小便完全失禁(清朝末代皇后婉容)。”

  ……

  “是啊,是啊,儿臣还请老祖宗,戒了此物吧。”道光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被太子奕纬,紧紧抱住的太后。

  此时也是满脸泪水,不住哀求:

  “孙子啊,哀家的好孙子啊,我是大清的太后,我如何不知?

  这大烟膏害人不浅!

  可是,我常年来久居深宫,不是躺着就是坐着。

  少有走动,多年来整个人浑身刺痛,奇痛难忍。

  就……就有身边太监跟我说,只要吸一口大烟。

  就可以让人忘却痛楚,据说那感觉还奇妙无比。

  哀家一时糊涂,便……便好奇的来了一口。

  可从那以后,便再也离不开此物了。

  呜呜……

  我何曾不知此物,其瘾难断?

  可是……可是哀家戒不掉呀,哀家离不了呀!”

  说着说着,太后整个人只觉得心中更加奇痒难耐。

  一副衰老枯瘦的躯壳之中,仿佛有千万只蚂蚁在不断的爬呀,爬呀,爬呀。

  整个人已经眼前开始有万千幻像。

  这时就算是拿了把刀架在她脖子上,也阻挡不了她的癫狂举动。

  说完,愤怒的将太子奕纬奋力一推。

  嘴里如癫似狂的高声喊着:“都让开!都让开!

  今日哀家,说什么也要抽上一口。

  谁敢拦我的,哀家弄死他!弄死他……”

  一边说着,一边手舞足蹈,双脚哼哼的,像个猴子一般跺地不已。

  身边的太监宫女吓坏了,连忙跪在地上磕头不已。

  ……

  眼下的太后已经全然失去控制。

  甚至她自己都不知道在做什么。

  这下可如何是好?

  太子奕纬有些茫然的看了看自己,身边的道光皇帝。

  小心翼翼地尝试着说道:

  “皇阿玛,要不……

  让人找一些长布条来,把老祖宗捆起来吧。

  只要多断绝大烟几次,慢慢的,就可以让毒瘾渐渐戒掉。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呀!”

  ……

  跪在地上,只知道痛哭不已的道光,看了看自己的太子,又看了看身边的皇后。

  满脸忧容:“这……这样真的能戒掉吗?”

  见太子奕纬,坚定的点了点头。

  道光也只好哀叹的闭上眼睛。

  ……

  太子毫不犹豫的,便让太监宫女去找来一些布条,只要能用的软布条之类的东西都可以。

  太监们动作也很快。

  很快便找来了一些白布条。

  就在太子奕纬,准备着手将太后绑起来的时候。

  皇后有些警惕的拦住他。

  向他轻轻摇了摇头:“傻孩子,这可是赐死上吊用的白绫啊。”

  奕纬一阵苦笑:“没办法了,再不将老祖宗绑起来。

  天晓得她老人家还会干出什么疯狂的事情。”

  众人看着在地上到处胡乱打滚摸爬,随意乱抓的太后。

  已经浑然没了,昔日的一国太后之尊。

  此时此刻的太后,就像是个乡下的疯癫老太婆一般。

  太子奕纬把众多白绫,绑成一根长长的布绳子。

  毫不犹豫的,便打算把太后准备困在床榻上。

  只是这正在发狂乱抓之中的太后。

  压根无法固定。

  一时间,太子还真无法成功将她给绑起来。

  跪在地上的太监宫女,吓得瑟瑟发抖,压根不敢上前帮忙。

  生怕他日,太后老祖宗醒来,会找自己报复和秋后算账。

  出于孝道的道光皇帝,也是整个人六神无主,跪在地上,只知痛哭不已。

  唯有在他身边的孝慎皇后。

  见太子一个人竟然无法捆绑固定太后。

  顿时不由勃然大怒。

  自己怎么说也是出生名门,将门之后。

  从小各种四书五经,骑射与女红,都是样样精通。

  手底下,还是有些许武艺的。

  二话不说便直接冲上前去,毫不犹豫地摁住了太后双手双脚。

  嘴边朝着太子奕纬大喊:

  “快!快把老祖宗绑起来,我在这里给她按住腿。”

  奕纬:……

  母子二人折腾了好半天。

  这才成功的,把如癫似狂的太后给绑了起来。

  并给太后喂了些许安神静心的药物。

  ……

  看着沉沉睡去的太后。

  道光皇帝这才放心的叹了口气。

  一脸忧虑的看着自己儿子:“太子啊,这需要多长的时间,老祖宗才能戒掉毒瘾?”

  太子奕纬茫然的摇了摇头:“回阿玛的话,这事不好说。

  眼下唯一的笨办法。

  就是每当老祖宗,毒瘾发作的时候。

  就像今天这样,毫不犹豫的让人把她捆起来。

  并且严格控制,不让她接触任何的大烟膏。

  久而久之,毒瘾就能戒了。”

  ……

  无奈长长一叹。

  道光皇帝仰头看了看。雕梁画栋的屋梁。

  “可阿玛一直进来抱病,太子,你又要监理国事。

  老祖宗身边的太监,宫女又不堪大用。

  谁有这个胆子,来帮老祖宗戒掉毒瘾呢?”

  ……

  就在父子二人面面相觑之间。

  孝慎皇后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万岁爷莫要担心,太子忙于国事。

  帮老祖宗戒掉毒瘾这事,就交给妾身吧。

  每当老祖宗毒瘾发作之时,我便召集力气大点的太监来,一起将老祖宗捆起来。”

  闻得此言的道光,立即神情大震。

  欣喜的抓住自己皇后的手:“好好好。

  朕有如此贤惠皇后,真是国家之幸,社稷之福呀。

  既如此,那便一切拜托了!”

  ……

  眼见孝慎皇后如此信誓旦旦。

  太子奕纬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大对劲,但又偏偏说不上来。

  毕竟自己对,整个西方的科技发展史,虽说比较清楚。

  但是清朝的皇室里头,历史上这些人物的复杂关系,他并不是事无巨细的都能够记得下来。

  但他的第六感也没错。

  历史上贤惠的孝慎皇后,因为帮助太后戒掉毒瘾,遭到了太后的嫉恨而惨遭毒杀。

  ……

  见此间事已了。

  道光皇帝返回寢居的身影,也显得格外落寞。

  小心翼翼跟在他身后的太子奕纬,也不敢大声说话。

  生怕一不小心便会触怒了他。

  ……

  天边一缕霞光微微升起。

  道光皇帝长长的叹了口气,

  太阳是慢慢升起了,全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可自己的这个偌大帝国,就像是自己这个已经加速衰老和破败的身体。

  眼睁睁的,只能接受已经渐渐江河日下的不争事实。

  忽然,站在长廊的尽头。

  扭头对身边的太子奕纬说道:

  “马上就要上朝了,今日阿玛给你个任务。

  上朝之时,务必挑选一个能够管事的官员。

  嗯嗯,朕看大理寺就挺好。

  你让他们在京师之中展开彻查,看看这天子脚下。

  到底有哪些人?有多少人?已经开始在抽大烟膏。

  但凡有带头抽大烟膏的,尤其是有官职在身的,有功名在身的,以及我八旗子弟,开国勋后。

  尤其是这些人,有多少抓多少,一个也不能放过。

  朕就不信了,这大烟流毒之祸,国家这种歪风俗气,朕就治不了他!”

  长呼一口气,太子奕纬重重的点了点头。

  轻轻的抬头看了看远边的一缕微微红霞。

  此时心中,已经是惊涛骇浪。

  禁烟这个事一开。

  整个大清就要陷入多事之秋了。

  可偏偏要命的事。

  道光皇帝即便抱病不朝,也在通过各种手段掌控着朝政。

  自己这个监国太子,事实上并没有太多的权柄。

  要让大清国,这些乱七八糟的歪风俗气,焕然一新,简直是痴心妄想。

  更要命的是。

  枪械厂和化工厂已经在剧烈爆炸中化为灰烬。

  即便花一两个月重建起来。

  新式步枪的枪管耐用性问题,依旧不堪一击。

  现在所加入的合金钢材料有限。

  导致生产出来的枪管,打个几十发百来发子弹就会彻底报废,甚至有炸膛风险。

  有了蒸汽机和金属钻头(最落后的冲击式)的帮助,采矿倒是能把一些地表浅层的矿石和油层采出来。

  可偏偏钨矿和铬矿,开采出来的矿石。

  眼下并无足够的技术将它成功炼化。

  更不要说,将它混入制作枪管的合金钢材料里头。

  这就使得,眼下的合金钢枪管材料耐用性,简直渣的不像话。

  ……

  可自己一旦禁烟。

  英国人势必会大势反弹。

  而直接的结果就是会提前发动中英鸦片战争。

  可问题是,眼下的大清,并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军事和官场吏治改革。

  清军的战斗力压根无法与英军相提并论。

  开发出来的新式武器,并未成熟也无法量产,无法投入使用。

  这不由得让他心忧如焚。

  ……

  大殿之上。

  龙椅旁的太子奕纬,表情微微沮丧的看着文武百官。

  刚刚一提到大烟膏。

  立即就有许多官员,跳出来大声说,希望太子下令,能够动用朝廷力量,禁绝此物。

  但这个提议。

  很快也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

  一时间。

  倡议禁烟的,还有一堆说不建议禁烟的。

  顿时便乱糟糟的吵在了一起。

  整个大殿之上犹如一个菜市场一般。

  吵吵嚷嚷的,简直不像话。

  太常寺少卿许乃济,更是面红面不红心不跳的坚持声称:

  “干脆将大烟膏贩卖、吸食合法化,朝廷可以参照药材予以征税。

  这样一来国家还可以征税贴补国用。

  简直利国利民。

  如果官员士兵吸食鸦片,则立即革职,但免于处罚。至于民间贩卖、吸食者,一概不追究。”

  荒唐!真是太荒唐了。

  顿时便有多数官员,出列大肆抨击这种歪风邪说。

  ……

  砰的一声。

  太子奕纬直接猛拍桌子:

  “大烟毒害之深,已不必多言。

  百官之中,八旗勋贵,谁敢再说大烟合法化,定斩不饶。”

  被太子严厉呵斥之后,许乃济只好悻悻的退回班列。

  太子奕纬神情冷峻,看了看那个最初闹得最欢的军机大臣琦善(陷害林则徐和邓廷桢的)。

  声音微微有些发寒:“琦善,你刚刚说,不建议禁烟,理从何来?”

  听得监国的太子当众点名。

  琦善夷然不惧,甩了甩官袍袖子,大声说道:

  “回太子爷的话,奴才并没有说不建议禁烟。

  只是建议朝廷弛禁。”

  任凭他花言巧语,太子奕纬依旧神情冷峻,继续追问着:

  “给孤说清楚,何谓弛禁?”

  军机大臣琦善笑了笑:“好叫太子爷得知,如今大烟膏盛行全国,早已不是一个地方或者是哪一批人的事情了。

  若真的要严禁鸦片,那还不得,全国人都抓空了?

  所以奴才以为,刚刚某些人说什么也严禁鸦片,抓着就处死,纯粹是乱弹琴。”

  ……

  话还没说完就听的礼部侍郎黄爵滋(禁烟倡始人之一),大声跳出来反对:

  “真是荒谬,正是因为我大清举国上下,人人吸食鸦片,已经蔚然成风。

  朝廷才更需要正本清源,严厉打击这种歪风恶俗。

  如若不对大烟膏,施以雷霆手段,这举国上下怕是有多少人,会抱着侥幸心态。

  如今大清,吏治败坏,地方上官员相互包庇勾结,

  朝廷态度若不坚决,又如何能够清查彻底呢!禁烟事业又如何能够顺利开展?”

  太子点了点头:“禁烟一事,事关重大。

  不仅这种大烟膏,毒害官员百姓,更是让我大清,每年不知有多少钱财流入海外。

  户部,你们着手统计一下,最近一段时间,把全国每年因为大烟膏,国家流出去的白银究竟有多少,统计之后,尽快呈上来。”

  代理户部尚书陶澍,喏然称是。

  犀利的眼光扫视过文武百官。

  太子奕纬重重的咳了咳嗓子:“大烟膏荼毒天下,别说是普通官员和百姓以及士兵,如今就是我大清的王公贵族,也有不少人沾染。

  此风断不可长,今个儿,万岁爷再三告诫与本太子。

  希望能够着手安排好禁烟一事。

  我这个太子,说的话乃是转达了万岁爷的旨意。

  孤不希望有人当作耳旁风,更不希望有人因此丢了性命。

  若有人胆敢顶风作案。

  一旦查获,不管他辈分有多高,官职有多大,朝廷都绝不轻饶。

  下面简单的说两点,诸位卿家都给孤听好了。

  第一,禁烟一事,由刑部牵头,内务府,大理寺,宗人府派员旁听,所查获之人,不管是王公贵族亦或是平民百姓,一律依法行事。

  第二,禁烟,着重清查贩卖,转运大烟膏之人。一旦抓获,斩!

  第三,禁烟一事,事关国运,若有人胆敢欺瞒包庇,阴奉阳违,甚至仗着职权,对抗官府,一旦查实,罪加一等。

  第四,普通军士和百姓,只要将藏匿的大烟膏如实交出,一概过往不纠。

  但若是恶意藏匿,姑爷不打算让他去大牢里呆着,如今山西煤矿正缺人,就让他们去挖矿锻炼锻炼身体,为国为民也为己嘛!”

  听到太子如此坚决的态度。

  从一开始,就大张旗鼓倡议禁烟的黄爵滋高兴的站出来说道:

  “太子爷贤明,只要朝廷痛下决心,禁烟一事,断然可成!”

  奕纬点了点头。

  锐利的目光扫视过群臣文武百官,最终停在刑部侍郎玉麟身上:

  “刑部侍郎玉麟,此次清查大烟,就由你来主持工作,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不管是谁,你尽管给我查。

  有本太子和万岁爷替你撑腰,必要时,许你先斩后奏!”

  说完也不等刑部侍郎反应过来。

  便潇洒的转身快步离去。

  留的那刑部侍郎玉麟,在那里口瞪目呆。

  整个人震得外焦里嫩。

  很显然。

  自己先前为了配合军机大臣穆彰阿,对付太子。

  这关系网显然已经被太子得知。

  转眼就毫不犹豫的,把这个烫手山芋塞给了自己。

  禁烟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京城里哪个达官贵人,不是有后台的。

  哪是自己一个小小刑部侍郎可以招惹的。

  顿时,想到这便心死如灰。

  脸上如丧考妣的模样。

  但圣旨已下。夶风小说

  公然抗旨,这种事情自己是万万不敢的。

  ……

  只好召集刑部的一些差役和官兵。

  风风火火的在京城里开始整治活动。

  一时间。

  整个京城陷入一片鸡飞狗跳。

  自己抽大烟,并且贩卖大烟膏的达官贵人,可不在少数。

  朝中甚至有不少大臣已经在街上公然的开启了大烟馆。

  各种木质沙发,套餐枕头,油灯烟具,一应俱全。

  猛然的被玉麟给一锅端了。

  这些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王公大臣。

  突然感受到滚滚财源被人狠狠掐断。

  又怎么会善罢甘休?

  自然而然的便开始,齐心的抱成团,展开了一系列反击。

  ……

  负责整个禁烟行动的玉麟,心里自然是一点都不好受。

  禁烟这段时间以来。

  很明显的,感受到了禁烟的难度和阻力。

  虽说玉麟是奉旨办案。

  但这些在京城里混了百来年的老油条官员们。

  自然有他们对抗的办法。

  很快。

  如雪花般的弹劾奏折,便飞到了圆明园里。

  ……

  道光皇帝在圆明园里也不清静。

  虽说作为一个帝王,对朝廷局势的掌控,有着非常热切的渴望。

  但天天被这么多如雪花般的弹劾奏折,给也是一件烦不胜烦的事情。

  这时。

  道光皇帝直接把太子奕纬给召了过来。

  准备父子二人,共商对策。

  大老远跑来的太子奕纬,一脸懵逼的看着道光。ωWW.chuanyue1.coΜ

  静静的听候他的指示。

  只见道光,一本弹劾奏折,推到了他跟前。

  打开一看,不由得让太子大吃一惊。

  这个派去主持禁烟工作的刑部侍郎玉麟。

  竟然被人联名举报。

  说是堂堂主持禁烟工作的刑部侍郎。

  自己本人也在公然售卖大烟膏,在京城之中开设有大烟馆。

  再看看道光皇帝。

  一脸吹胡子瞪眼的,生气不已,重重的用手掌拍了拍桌子。

  “荒唐,真是荒唐至极。

  这天底下哪有禁烟办案的官员,居然被别人举报,自己也公然的开设大烟馆,卖大烟膏。

  太子啊,想不到咱们大清堂堂的刑部侍郎。

  竟然也沦落至此。

  而按照户部尚书陶澍的说法,每年我大清因为。大烟膏。

  每年外流的白银高达2,000万两。

  这些钱要是拿来开疆拓土,安置灾民,朝廷的国库还会那么紧张吗?

  这样……

  你前去传旨,宣诏让太常寺少卿许乃济,主持禁烟,并奉旨查处刑部侍郎玉麟,着其抄家问斩,妻女并入教坊司。”

  太子点了点头。

  但心中却是满脸的不屑。

  自己点名,让刑部侍郎玉麟主持禁烟,乃是为了报复。

  但道光皇帝点名,让太常寺少卿许乃济,主持禁烟并查抄玉麟的府邸。

  那就是让贼抓贼了。

  毕竟。

  据自己所知,这个太常寺少卿徐乃济,自己也并不干净。

  甚至太子奕纬,隐隐约约之间能够想象到。到时候会发生一幕幕奇葩的景象。

  刚刚才发生,刑部侍郎主持禁烟查到处查封大烟馆。

  结果刑部侍郎,一转头就被人举报自己带头开设大烟管,卖大烟膏。

  从而问罪下狱。

  然后由皇帝点名,让太常寺少卿许乃济,主持禁烟。

  到时候会不会又发生刚刚那戏剧性的一幕?

  朝中文武百官转头就把这个太常寺少卿给举报了。

  然后一任又一任的,主持禁烟官员纷纷下狱。

  顺便连带着自己家中妻女,被扔入教坊司,备受欺辱。

  到时候甚至会发生,让这些官油子兴奋的一幕。

  他们成群结队的,仿佛大仇得报一般,

  拿着银子去教坊司,充分体验一下,这些刚刚还耀武扬威的主持禁烟官员的家中女眷的滋味。

  ……

  果不其然。

  一脸像是死了爹娘一般的,太常寺少卿许乃济。

  刚刚捧着圣旨,耀武扬威的带着官兵来到京城大街上。

  刚刚才开始展开查禁工作。

  一转眼。

  大理寺的督办官员就带兵过来。

  毫不犹豫的把几十斤的枷锁,往太常寺少卿许乃济身上一套。

  同样学着他太常寺少卿许乃济耀武扬威的样子,趾高气扬的宣布:

  “刚刚有人举报你许大人,公然开设大烟馆,卖大烟膏。

  万岁爷雷霆震怒,特命我等前来将你所拿投入大狱,妻女充作教坊司。”

  几十斤重的方形枷锁。

  直接把高高在上的太常寺少卿许乃系整个人压垮在地。

  13年来的寒窗苦读,这么多年来的宦海沉浮,都渴望着爬得更高,走得更远,官做的越大。

  可这一切的一切。

  顿时成为泡影。

  一脸郁闷的喃喃自语:

  “富贵早知如泡影,当初何必苦相争?!”

  ……

  而在圆明园,高山瀛台暖阁里的道光皇帝。

  听到这个奇葩的消息,不由得再次备受打击。

  一口老血差点吐了出来。

  自己派出去的禁烟大员。

  竟然一次又一次的被举报,一次一又一次的都屁股不干净,卖着大烟膏,开着大烟馆。

  这禁烟工作还没有任何进展。

  反而这些主持禁烟的大官,一个又一个的进入了大狱。

  甚至能感受到整个京城,都在笑话他道光皇帝。

  气闷的道光皇帝仰天长叹:

  “我大清吏治,真的败坏如此了吗?”

  ……

  (道光派出查案的官员反而被查,再次派出查案的还是被扔进大狱,此乃史实)

  ……

  ……

  (万字大章)

  ……

  ……

  《说几句题外话》,不感兴趣的请跳过……

  ……

  有人说本书的科技树开的有点快。

  但事实上燧发枪这种东西,康熙朝就有了。

  到了乾隆,嘉庆,道光。

  军中甚至已经开始少量装备。

  而此时的英国也是用的燧发枪,不过装备普及率要高的多。当然英国的火炮技术要更先进一些。

  而火力发电机和简单电路的研发进度。还算合情合理。

  新式步枪的研发,难点一般在子弹发射药底火以及枪管耐用性上。

  但只要化学稍微好一点的人,发射药底火这个问题并不是很大,毕竟这些配方都不难制作起来,难度也不大。

  甚至国外网上还有专门的爱好者,有发布这种土法简易制作视频。

  而唯一的难度是在枪管的合金钢材料上,尤其是一些稀有金属的加入。(比如说铬金属钨金属,)

  唯一进程过快的是石油开采,毕竟我不是专业的,。在此向诸位致歉。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家父道光帝更新,第36章 遍地大烟鬼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