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了道光皇帝这么奇葩的言论。
太子奕纬心里都快憋出了内伤。
赶紧用手捂住嘴巴,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控制不住,就会酷酷酷的笑出声来。
精明的道光皇帝,又如何,看不透他在干什么,恼羞成怒的吼了一句:
“难道朕说的没道理吗?”
……
伸手给道光皇帝倒了杯茶。
太子奕纬摇了摇头:
“皇阿玛,话不是这样说的。
先不说这个女王,已经有了一个德国的丈夫。
而且她的这个丈夫,压根没什么实权。
更不要说,她与皇阿玛年岁相差过于悬殊。
双方言语也压根不相通。
就说这英国女王此人,心智高傲,甚至不逊于武则天。
像这种人,又怎么会甘居人下呢?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是皇阿玛把她迷的团团转。
英国女王也同意下嫁,屈尊做一个妃子。
可她手底下的英国大臣和百姓,压根就不会同意。
甚至换一个女王都是有可能的。”
……
听到儿子这般讲,道光皇帝多少还是有些不甘心。
“原来如此,倒是朕有些想当然了。
如今我大清与英国交恶。
两国一战怕是免不了了。
你做好了万全准备了吗?”
……
闻言微微一愕,太子奕纬摇了摇头,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皇阿玛恕罪,儿臣而还是那句话。
虽然枪械厂和化工厂加班加点的拼命赶工。
也只能说勉强防守。
但如果要真做到万全,真的做到不败之地。
还是需得花大力气,投资海上造船厂。
要知道如今的英国,他们已经可以造海上战列风帆舰。
每艘战列风帆舰,上面可以布置高达上百门大炮。
而我们虎门,一个炮台也就一尊炮。
一旦发生对战,一尊炮又怎么敌得过,他们上百门大炮的齐齐轰击?
即便能够堪堪抵挡。
可英国人,一旦发现我军守备森严,而放弃进攻虎门。
势必会开着大船,沿着我大清沿海一带伺机骚扰。
到那个时候,只怕是我大清要陷入多事之秋。
从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到山东到直隶,这沿海的海岸线何止千里?
总不可能在每座城镇上,都布下重兵吧?
一来,如此耗费钱粮人力不说。
二来嘛,也容易让地方汉人,掌握着过多的兵权。”
道光黯然点头,默然无语。
之前自己,裁撤掉了他的产业园计划中,就有海上造船厂。
可眼下英军要打过来了。
整个大清却拿不出像样的大船,予以对抗。
一旦英军,搞个打游击战术。
对沿海各个城镇,抢了就跑,那么大清将会只能望海兴叹。
一想到这。
道光便有些懊恼起来。
但这种笨事是自己干的。
先不说在自己儿子,太子奕纬面前有些子难为情。
可偏偏这种事,还必须得认真面对。
一时间,父子二人纷纷默然无语。
齐齐望向了旁边的电宫灯,发呆不语。
……
而太子奕纬想的事情反而还要更复杂。
鸦片战争之所以能够输两次。
不光是因为大清的火器普及率低,质量不过关。
士兵们的士气和战斗意愿极其低下,将领们望风而逃。
输掉两次战争,还有一个更要命的体制问题。
……
那就是大清有史以来,从建国开始。
历代清朝皇帝,就对汉人势力倍加提防。
整个清朝的军事力量都集中在京城。
次一点的就是边境和要塞。
至于东南,江南以及云贵川,两湖两广一带。
基本上只留了一到三千人的绿营。
这些一到三千人的绿营部队,抓抓贼,维护一下治安倒还可以。
要想奢望更多,那纯粹是扯淡。
而这些绿营部队,设置的本意就是为了地方治安。
而非御外。
甚至在清朝历代帝王的设想之中,压根就没考虑过,海上来的敌国势力。
这也就造成了,后来的英国两次发动鸦片战争,大清会输的一败涂地。
当然还有一个更明显的例子。
也就是后来的太平天国,也是正因为这个原因而快速崛起。
在整个江南一带,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快速壮大,并夺得了江南半壁江山。
正是因为,清朝的兵力布置,历朝历代都如此设想。
……
眼下大清没有像样的海上战船战舰。
仅靠一些运河上的小船小帆。
又如何能够与英军匹敌呢?
虽说自己眼下已经在连连布局。
把广州虎门经营的铁桶一般。
但是架不住。英军开着大船,沿海满地跑。
毕竟历史上的英军也是这么干的。
这不由得让他更加焦急了起来。
……
低头沉默不语的道光皇帝,终于鼓足了勇气。
抬头看了看这个为国事操碎了心的儿子:
“太子啊,你如今奉命监国,海上造船厂一事。
你就看着办吧,只要不从国库抠钱,啥都好说。
英军准备钱粮和兵马,不是还有七八个月吗?
你让福建造船局,招人扩建。
尽快地打造一批海上战舰。
绝不能让英军,大摇大摆的在沿海城镇晃来晃去。
否则我大清颜面何在?
我中华正气何在?
你是太子,眼下代朕监国。
抗英一事,你全权负责。
要权也好,要人也罢。
朕,一并允准。”
说完便落寞的转身,缓缓扶墙而去。
留给了太子奕纬一个凄然的背影。
……
道光皇帝一边扶墙走开一边,苦笑的自嘲。
刚刚继承大位之时。
自己何曾不像所有年轻帝王一般?壮志昂扬。
可这个国家在自己手里。
越治理越糟糕。
越糟糕越愤怒。
越愤怒就越混乱。
简直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眼下的英军还没开始正式开战呢。
虽说还有至少七八个月的时间,让自己准备。
但他也知道,自己留给太子的。纯粹是个烂摊子。
真要算起来。
怕是自己百年之后,多半也会得到一个昏庸之君的评价。
甚至道光皇帝都不敢想象。
百年之后,将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庙号呢?
是清平宗?
还是清神宗?(神,莫名其妙,不知道该怎么说)
……
罢了罢了。
自己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全力去栽培太子。
希望这大清在太子的手里,能够恢复祖辈的荣光吧。
……
一连几个月都是焦头烂额的。
英国还没打过来。
湖南的捻军一直都没消停过。
而坐镇军机处的太子奕纬,这些时间一直都没闲过。
一边积极的忙碌着调兵遣将。
一边派户部尚书陶澍为钦差大臣,由他亲自押送粮草,前往湖南赈灾。
并让官员们,对湖南的叛军展开了心理战。
但凡肯弃暗投明,脱离叛军的百姓。
一律现场发粮,并且不追究过往。
……
同时,下令湖南各县各府,严格执行坚壁清野。
以免叛军的势力越加扩大。
毕竟太平天国席卷半壁江山的教训,太让人深刻了。
成都将军和江宁将军,也纷纷向湖南中部靠拢。
压缩叛军的生存空间。
但考虑过这两支部队,并没有经历过多少大战。
太子奕纬不得不严令他们,不得随意出战,只是负责固守和压缩战略空间。
围剿一事,由开绍,奕山负责北面进攻。
至于水师提督关天培,游击将军桂明。
则从南面,北上湖南。
一南一北,形成夹攻之势。
开绍一马当先,冲入湖南后,便连下三城。
极大的鼓舞了清军的士气。
奕山虽说有些不大成器,但和刚成立的捻军部队,也打得有来有回。
……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捻军,进入湖南后煽动百姓造反。
手上除了粮食多。
兵器什么的,还真没缴获有多少。
一群流民,又不会自己造。
基本上遇着官兵就会大规模的溃散。
压根无法形成太多的抵抗能力。
……
清军合围第3个月后。
随着关天培和桂明的加入战场。
整个湖南的战事,呈现了一边倒的局势。
这些只是为了混饭吃的捻军士兵。
顿时便被打得昏头转向。
只见清军,一个个端着一根根木棍。
噼里啪啦的,不知道放鞭炮还是什么的。
而己方,只能看到一排又一排的士兵纷纷倒下。
时不时还会扔几个铁坨子铁疙瘩过来。
一扔过来,就是炸死一大片。
紧接着便能听到关天培的一声声大喊:
“朝廷有令,降者不杀。
愿归降者,赐米分田,概不追究……
擒杀捻军首领者,不计过往,立地封侯!”
一声声呼喊声,传遍了整个战场。
诸多捻军将领,纷纷感受到了身边人,投来冷冽的目光。
就像是一个饿久了的人,看见白花花的馒头一般。
通红的双眼,分明布满了血丝。
……
其中一个将领,冷不丁的,就感到自己一阵头晕目眩,整个天地好像都在快速翻转。
紧接着,便感觉到自己脑袋脱离了躯体,腾空翻飞。
一个农民抓起捻军的首领的脑袋,便冲向了官兵。
一边冲着一边大喊:
“我杀了他们的大将军踏破天,我要归诚,我要归诚……”
还没来得及高兴。
斜刺里忽然杀出了一个捻军首领,骑着一匹快马。
长长的一杆红缨枪,便直接穿透了这个农民的胸膛。
这捻军首领,傲然的挺起胸膛,冷眼看了看自己身后的士兵:
“谁敢投降官兵,就是这个下场!”
……
忽然。
关天培麾下的,一个普通乡勇冲了出来。
哇哇直叫,便拿起手上的关刀,远远冲上去,就砍翻了这个捻军首领。
这个乡勇砍死了捻军首领,嘴中还狂妄的大喊:
“广西曾天养在此!(1795年生,太平军悍将)
谁敢不服?”
……
如此神勇。
众多被捻军裹挟的百姓,毕竟大家只是混口饭吃,哪敢上前?
……
捻军首领一死。
整个捻军顿时大乱,这些个被捻军裹挟的百姓,纷纷四散而逃,像无头苍蝇一样慌不择路。
关天培拔刀一指。
几路大军纷纷倾巢而出。
毫无悬念的便控制住了战场。
湖南捻军作乱,就此落下帷幕。
……
消息传到了圆明园。
太子奕纬顾不得天色已黑。
兴冲冲的便跑到了道光皇帝床边。
向他汇报这个喜讯。
……
听到湖南捻军,几个月内便快速平定。
高兴的鞋子都没穿,便跳下了床。
激动的握住这一份战报。
连连高兴的喊了好几声,好好好。
看了看眼前的儿子,道光皇帝满心欢喜:
“不错不错,太子近段时间以来,布局得当,指挥有方。
这大概是我大清平定叛乱最快速的一次了。
相关将领的论功行赏,出来了吗?”
……
一听这话,太子奕纬不由的黯然低下头去:【穿】
【书】
【吧】
“诸位将军,破敌有功,儿臣都已经让兵部做出了相应的论功行赏。
唯独这个广西乡勇曾天养,儿臣不赞同封赏!”
道光郁闷的扶起老花镜,朝着儿子翻了个白眼: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有功为何不能赏呢?
左右不过是个侯爵罢了,该给就得给。
你不能学阿玛,这样舍不得,那样舍不得。
阿玛是以前穷怕了,生怕自己衣食起居铺张浪费了,会给国库带来压力。
此次湖南捻军作乱。
朝廷前头不是有言在先吗?穿书吧
临阵倒戈者,既往不咎。
擒杀捻军首领者,立地封侯。
你是太子,怎能说话不算数?”
……
奕纬有些委屈的看了看道光皇帝。
总不能直接的告诉他,这个曾天养是未来太平天国的悍将吧?
只是面对道光皇帝的追问。
眼下太子奕纬,也只好打落牙齿活血吞。
希望被清廷封侯的悍将曾天养,有了高官厚禄,应该不至于会造反了吧?
……
见儿子无奈点头答应。
道光皇帝也一时间猜不透,这个儿子究竟在想什么?
只好宽慰着他说道:
“以前,朕见你用人,从来都是不拘一格。
怎么这一会儿,反而变得有些缩头缩尾?
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呀。
算了算了,也不说你了。
给皇阿玛讲一讲,湖南眼下怎么样了?
你让陶澍治理湖南官场,进展如何?”
……
扶着这个糊涂老爸道光皇帝坐下。
太子奕纬微微弯着腰说道:
“皇阿玛,陶澍此人,您是知道的。
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干吏。
到湖南短短一个月,便协助关天培开绍等人,平定了湖南的捻军作乱。
紧接着署理湖南大小事务。
让湖南众多乱民归乡,开垦耕种。
安置流民,效果斐然。
……
先前贪墨粮草的众多湖南官员,有四成被捻军杀死。
而陶澍到任后,又有多达三成官员,下狱的下狱,被罢免的被罢免。
整个湖南的官场习气,已经焕然一新。
陶澍还向朝廷请旨,请求朝廷多派名医,消除瘟病。
并且疏浚河道,组织百姓恢复春耕。”
……
道光皇帝听得直点头:“陶澍是个干吏呀,不过湖南一带官员空缺过多。
朝廷要再委派新官到任,需得好生斟酌。
品行不端者,万万不可。
眼下的湖南刚刚平定,万万不可再出什么乱子了。”
……
“是!皇阿玛!”奕纬毕恭毕敬。
道光皇帝将捷报还给他,语重心长地叹了口气:
“前几个月的时候,你让广东海商留意英军动向。
如今半年过去了,英军何在?”
奕纬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份飞鸽传书,地到了道光皇帝面前:
“按照前方来报,英国的战船如今已经越过了马六甲海峡。
现在在越南南海一带。
如果不出所料的话。
到下个月的时候,英国的战船……
就会剑指中国。”
……
道光皇帝听的愤怒不已,一拳狠狠砸在桌子上:
“区区半个四川大的英国,竟然也敢捋我大清虎须,实在是狂妄。
我大清建国200年来,还从来没受过这样的挑衅。”
……
说完紧紧的抓住太子的手,激愤的言语,掷地有声:
“朕如今,虽抱病在床,无法摄理朝政。
为今之计,只好拜托太子你了。
太子你可有信心,全权负责抗英一事?
英国人嚣张如此。
这一战,不但要打,而且要打赢!
更要打出咱们中国人的威风!
打出咱们中国人的志气!
太子……
你可有信心?!”
……
太子奕纬,单膝跪地。
眼眶湿润的望着道光皇帝:
“皇阿玛尽管放心,
只要有儿臣在,断然不能让英军得逞。
这大清1,300万平方公里锦绣河山。
绝不会在儿臣手里失去一寸!
中华五千年来的血勇和正气!
儿臣都会一一让它,展现在世人眼前!
有我在!中国在!
……”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家父道光帝更新,第44章 剑指中国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