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就能建设生活点,就能建造训练基地,水资源对赵致来说异常重要,幸好现在已经找到了水。
急急忙忙将放在一旁的刀插在地上当做标记,关掉找水仪放在旁边。
招呼刘江过来,说明了这里的情况。
刘江也没有废话,带了七八个少年过来就开始挖井。
这个时代挖井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井口要箍,还要防止井壁坍塌,三十米的深度也不算小了。
为了防止出现什么意外,赵致让他们慢一些挖,同时在周边砍伐一些枯树,用来防备井壁坍塌。
这个时代的地下水比较充沛,百姓们经常使用的水井,大多也就是十几二十米深,虽然有一些深井,但数量也不多。
百姓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水没法和现代的工业用水相比,这几年是干旱了些,可地下水资源还是很丰腴的。
夕阳西斜,水井只挖了两三米,夜晚能见度很低,为了防止出现什么意外,赵致就没让他们接着干活。
几个简易帐篷搭建在这里,少年们吃过晚饭之后挤在一起呼呼大睡,几个年龄稍大的少年,在周围放哨,以防出现意外。
月光之下,赵致带着刘江和赵才在营地中巡查。
“今天出来带着的都是一些干粮,再吃两三天就没了,可得想个办法啊,你之前还说要给这些人吃肉,话都说出去了,总不能反悔吧!”
跟在赵致身后的刘江叹了一口气,说道。
起兵造反,最大的问题不是人手,不是武器,更不是服装,而是粮食。
李自成他们为什么要造反?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活不下去,没饭吃。
那些跟着李自成起事的人,大都也是如此,没有饭吃,不造反就要饿死。
李自成从头到尾没有解决粮食问题,没有自己的根据地,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只能像蝗虫一样走到哪抢到哪吃到哪。
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容不得赵致思量。
别看赵致现在手中只有十八个人,要是真按照之前的说法,光是花销在吃饭上钱,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在现代社会,一个普通人一天到头摄入的饭食换算成米饭的话,大概在三百克到五百克,但一个下苦力的劳动力,如果没有肉食脂肪等作为补充的话,数量要翻上一倍还多。
早年间的西北农民,在缺肉少油的环境下,为了保证干活有充足的体力,一顿饭吃一斤面条都是寻常事。
现代的大米颗粒饱满,肥料和农药充足,一斤米少说也能煮两斤饭。
这个时代的大米可远远不及现代的大米,颗粒不够饱满,碳水含量低,一斤米也就煮一斤半的饭,能量还远不如现代的米饭。
这些少年如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加上平时训练,每天少说也要吃两斤米。
赵致的威信上就这么多钱,好钢要花在刀刃上,不可能用这些钱来买大米,所以只能在这个时代采购粮食了。
明朝末年,灾荒、战乱、瘟疫盛行,粮价攀升,在主要产粮区,一石大米大概在2.6两左右,永平府不是主要产粮区,一斤大米大概在3两银子。穿书吧
一石大概是一百二十斤,换算下来,一斤米折合二十五文钱。
按每个少年每天两斤大米来算,一个少年一天消耗就是五十文钱,十个就是五百文,十八个就是九百文,差不多每天一两银子。
十八个人每天光是在吃上,就要消耗一两银子,一个月算下来,就要三十两银子。
万历年间,一斤猪肉大概在二十文左右,明末粮食飞涨,肉价也跟着一起飞涨,在如今的永平府,一斤猪肉要五十文钱。
赵致给他们的安排是五天一顿肉,要是按照每人半斤肉来算的话,十八个人一次就要吃九斤肉,算下来就是四百五十文钱。
一个月吃六次肉,算下来差不多要三两银子。
光是在粮食和肉食上,一个月就要花费三十三两银子,这还没算食盐,食用油等必须物品。
把这些东西全部算上,一个月少说也在四十两的花费。
一个月支出四十两,除非是那些大门宅院,不然谁能承担的起?
如今的烧酒生意,每天能赚取差不多将近二十两,加上之前张平兴的钱,除过买少年,买衣服,买农具等等花销之外,赵致手中现在差不多有六百多两银子。
六百两银子看起来多,可也经不住花。
十八个人一个月吃四十两,一百八十个人一个月就是四百两银子。
要是将其他杂七杂八的算上,六百两银子只够这一百八十个人花销一个月的,这还只是理论状态。
现实生活中,随着人数的增多,花销是越来越多,想要养活一百八十人,一个月少说也要支出七八百两银子。
这还只是一个月,要是按照年来算,一年就是小一万两。
这年月,得多大家底,一年才能支出小一万两不吭声?
按照如今赵致的赚钱水平,一个月也就是六百多两银子,即便把张兴平算上,一个月撑死七八百两,这些钱也仅仅只是够用。
想要凭借一百八十人,挡住崇祯九年的建奴,无异于痴人说梦。
更别说这一百八十人的武器装备,又是一笔天文数字。
若是年景差,建奴入寇,酒水生意肯定会受到波及,到时候收益减少,粮食从哪里来?
如今赵致手中的烧酒生意还被人觊觎,这要是处理不好,那还造什么反?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吧。
看着天上的月亮,赵致简单的计算了一下。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这还只是在吃食上,要是再把其他事情算上,只会更让人烦心。
“这样吧,明天我去一趟粮店,先买一些粮食过来,把眼前应付过去,后面会有办法的!”赵致看向刘江。
赵致说的办法,就是种红薯和土豆,等以后有了合适的土地合适的机会,在粮食这一开支上,将会大大缩减。
但是在未来的一半年中,还要靠传统的方式,购买粮食。
土豆可真是一个好东西,要是这东西产出地是华夏,估计秦始皇那会,就能打到西方去了。
......
第二天亮,赵致一个人回了永平府,去处理粮食之事,刘江和赵才留在了这里,盯着这些少年。
不是不相信这些少年,人心难测,他们跟着赵致才几天?在没有彻底掌控他们之前,小心一些总没有错。
真要是跑了几个,那赵致真没地哭去。
回到永平府,先是回了一趟家,给梁翠服用从拼宝宝上买来的药,然后勾兑烧酒,联系王宝过来拉。
尽管现在知府以及一大批士绅觊觎赵致手中的酒水,但该做的生意还是要做的。
那三个丫头是个勤快人,人还能行,把院子收拾的井井有条,甚至还将一些倒塌的墙壁修好,这让梁翠的生活一下子轻松了许多,脸上多了不少笑容。
和万千普通母亲一样,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赵致的婚事。
不过,受限于眼界,她将目光放在了赵小花、赵小蝶和赵小翠身上,整天在这三个丫头面前夸赞自己儿子的优秀,同时打听这三个丫头的家世,心里还在琢磨着,这三个丫头哪个屁股大,哪个能生儿子。
这年代童养媳现象非常普遍,买卖女童当童养媳的事司空见惯,梁翠并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对。
堂屋中,忙活完烧酒之事的赵致伺候着梁翠,将利福平以及一些抗结核病的药物服下。
这不是第一天用药了,赵致从京城回来,就开始给梁翠用药。
随着药物的施用,梁翠的精气神好上不少,脸色也渐渐红润。
堂屋中,赵小蝶拿着一个抹布,仔仔细细的擦拭着赵致之前购置的家具,那叫一个认真,那叫一个仔细。
坐在椅子上的梁翠看向赵小蝶,把一旁的赵致拉了过来,凑到耳朵边,小声说道:“小蝶这娃娃骨架大,是个能生儿子的坯子,我都问过了,她家之前就在京城东边的通州,后来家里遭了灾,家里人又得了病,只剩下她一个,是个可怜人。
她打小就和她娘学习针线活,织的布齐整好看,针线活没问题,人也老实,踏实能干,现在十四岁,再过一两年就能生孩子,你可得抓紧!”
赵小蝶原名陈蝶儿,家住通州,大体遭遇和梁翠说的差不多,被赵致买来之后,改为赵小蝶。
这三个丫头的名字,不是赵致瞎改的,“碟、花、翠”这三个字,都是她们名字中带的。
站在旁边的赵致一脸尴尬,忙解释:“娘啊,这事还早啊,现在说这个干啥啊!”
梁翠一脸埋怨的道:“你这孩子懂个啥,这年头结婚娶媳妇可不是容易事,你也老大不小了,现在好不容易遇到了,当然要抓紧点。
小蝶这娃娃要是放在外面,肯定会被媒婆踩烂门槛,你现在赚了钱不假,可不能好高骛远。咱们农家人,娶个农家媳妇就好了,那些深宅大门的小姐,一个个娇生惯养,可不适合你。
别看重相貌,那都是假的,吹了蜡都是一样,只要能生儿子,比啥都强。”
说话之间,梁翠的声音有些大,被正在忙碌的赵小蝶听到。
耳根子微微泛红,可她并没有离开,甚至还带着一丝小窃喜。
也不是说这个时代的女性都喜欢英雄救美的举动,和普通人相比,赵致确实有能力有本事,读过书,认识字,明事理,还能赚钱。
放在外面,也能称得上一句“俊杰”。
赵小蝶家人尽殁,只余她一个,在这种灾荒年月里,一个女孩子讨生活谈何容易?
之前被人卖来卖去的日子早就受够了,挨打挨骂挨饿都是寻常,要不是命大,早就死了外面。
她可不愿意再过那种日子,要是能嫁给赵致,以后就不用再担心过那种日子了,这可是天大的福气。
手下的动作慢了许多,身体不由自主的往那边凑,耳朵竖了起来,想要听听赵致怎么说。
“娘啊,现在说这些事还早,我还有一大档子事等着处理,这事不着急,不着急!”赵致打着哈哈。
“你这孩子,这种事提前定下来也没啥,为什么非要如此呢?”梁翠语重心长的道。
“哈哈哈,那啥,那啥,我还有事,就先走了,就先走了!”
赵致打着哈哈,急匆匆的往外面走去。
赵小蝶手中的动作停了下来,脸上满是失落和失望。
可想了想,像赵致这般豪杰英雄,只有那些大门大户的小姐才能配得上,而她不过一个流浪丫头,如何配得上呢?
“你这孩子,真一点都不懂事!”梁翠站了起来,指着赵致的背影,说教道。
倒不是说赵致不在乎这种事,所谓“天下未定,何以为家”,现在连一千人的小目标都没有达成,哪里有心思想这些事?
赵致摇着头,走出了家门,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往城中心走去。
......
陈家粮店,这是永平府最大的粮店,是永平府有名有姓的士绅陈家有操办的。www.chuanyue1.com
陈家有,举人出身,为人圆滑,祖上出过进士,官至侍郎,当年在永平府也是一号人物。
他的几个同年,如今在朝廷做官,依仗着同年的关系,近几年也算风生水起,势力也就比李鹏翔稍微差一些。
家中良田无数,产量丰腴,多出来的粮食就被他拿出来卖。
城中的粮店数量不少,基本上都是士绅们在操办,这种生意,寻常百姓无法插手进去。
赵致想要买粮,根本绕不过这些士绅。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几乎所有的造反者,都要和这些士绅联合,不然的话,光是士兵所需要的粮食,都没法凑齐。
当然也有不和士绅联合的造反者,李自成就是如此,甚至每到一处,屠戮一处的士绅,所以他只能像蝗虫一样到处劫掠,最后被乡勇棒杀。
陈家粮店的顾客并不多,几乎没有什么人,店小厮靠在门口的柱子上点着头,打着瞌睡。
赵致来到小厮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喂,起来了!”
店小厮一下子清醒不少,职业化的假笑立刻浮现。
“这位爷,您来了!”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明人的餐桌更新,第十六章:困境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