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时,秦敏慧给她打包了好多种防虫的药包、蚊香之类的。

  杜雁书看着这一大包东西有种错觉,蚊虫没被赶跑,她自己先晕过去了。

  还怕她吃的不习惯,拿了些家里腌的咸菜。

  “要去三四个月呢,要是不换地方,想吃什么我再给你寄。”

  “妈,不用了,很快就过去了。”

  杜雁书心里有数,因为投资特别小,资金撑不了太久,也就三个月的事。

  大家都是到火车站集合,杜雁书一看这些组合,要是放在后世就是神仙打架的阵容。

  除了江仁华和一个老灯光师,其他的工作人员都是电影学院七八级的学生。

  一个剧组要不了那么多的导演和摄影师,也没有那么多的片子供大家实习,其他同学也需要实习机会,只能安排一些别的工作。

  这次和她一起负责导演的两个同学其中一个成了电影圈里响当当的大导演,另一个则成了电影学院的教授。

  摄影班的三个同学担任副摄影,一个是未来国际级的大导演,另外两个后来也都转做导演,在影视圈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摄影转导演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特别是胶片时代,摄影师要代替导演把握镜头,在镜头的掌握上甚至要胜过导演。

  这一届很多的摄影专业学生后来都当了导演。

  甚至里面还有一个美术系的学生后来也成了导演。

  这些神仙级的人物不包括她和麻小六,他俩纯属这个世界的BUG。

  麻小六都不能算,她才真的算。

  毕竟另一个世界麻小六到底有没有混电影圈她也不知道。

  一部影片火了以后,大家最先关注的就是演员和导演,至于其他的幕后工作者都是默默无闻的。

  大家上了火车,还是硬座,醉生梦死地又过了三天两夜才到达目的地。

  随行的工作人员里有两个女工作人员,都是导演系的。

  一个做场记,一个做副导演,正好和杜雁书一个房间。

  他们这回住在另一个招待所,换汤不换药,还是一样的破,还是一样有很多小可爱陪伴。

  两个女同学一进房间立刻就皱起眉头,她们想象过住的地方条件会很差,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差。

  杜雁书把蚊香点上了,但要开着窗,这时代的蚊香不但熏蚊子还熏人。

  这次的片子并不好拍,搞电影的都知道,最难拍的生物就是孩子和动物,这部片子全占了。

  为了节省胶片,三个导演决定一个镜头必须三过一,拍三条就要有一条过的,甚至是两过一。

  孩子和动物可以五条以内,不然就会超支。

  影片的场景大概分为三大类,一个是山上的树林,一个是河边,一个是村寨。

  杜雁书负责树林,卢俊负责河边,陈同负责村寨,其他的散景按照地点又分了分。穿书吧

  选中的三个小演员里面有那个叫小娅的,剩下的两个男孩一个十三,一个十二。

  还有几个配角小演员,也都是从各个寨子里选的。

  都是一群年轻人,这是实习也是实战的机会,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那些摄影系的也都是轮流上。

  各人有各人的风格,最后片子出来是啥样还真不敢说。

  江仁华虽然是总摄影师,但其实只是来做指导的,除非难度特别大他才上手,主要把机会都留给年轻人。

  大家来了以后先培训了一下小演员们的演技,台词不要求他们一定说汉语,说傣语也可以。

  不然的话他们本来说的不好,再想怎么说必然会耽误表演。

  反正都要后期配音的。

  先拍的是散景,都是比较简单的。

  再接下来拍摄的就是村寨。

  村寨里人比较多,有一场重头戏就是开篇,大家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陈同导戏的时候,杜雁书和卢俊就负责给他当帮手。

  开始拍摄后,杜雁书就发现第五代导演不愧成为华国影视圈的中流砥柱,拍摄手法非常大胆。

  就连拍了这么多年戏的江仁华都感到吃惊,这些年轻人真的是太敢想太敢做了。【穿】 【书】 【吧】

  他来之前也被叮嘱了,不要太过干预年轻人的创作,把控大局就好了。

  虽然有费用限制着,但是年轻人们都崇尚在户外拍摄的时候尽量采用自然光拍摄,少采用照明设备。

  大家带来的设备很简陋,轨道只有两节,篝火这一场戏,陈同想要长镜头,最少需要十几米的轨道,但是他们只有两节一米五长的轨道,接起来三米,想要完成这组长镜头最少需要五节。

  江仁华拍拍他,“按照你自己的意思拍,我们帮你搬轨道!”

  “来,大家等着轨道车走过去就赶紧把后面这节搬到前面去,动作要轻点,千万别碰到轨道车。”

  碰到轨道车上面的摄影机就会晃动,拍摄的时候摄影机不能停,一晃动会影响画面。

  大家先实验了一遍找到窍门,也让群众演员演练一遍。

  想要省胶片试戏的次数就要多。

  等着正式开拍的时候就开始行动了。

  摄影师坐在轨道车上,后面有人推着轨道车前行,通过一个,大家赶紧七手八脚地把后面的轨道拔下来,再迅速安到前面,就这样重复着,把镜头拍完。

  这年代没什么场务工作者,干什么都是大家一起上。

  干重活的时候导演都不会站在旁边干看着。

  这次剧组一共就来了十几个人,人少吃住省钱,相对也要辛苦一些,一个人至少干两份工作。

  这么一对比之前《游子吟》的剧组比他们有钱多了。

  等着一拍完,陈同高兴的一攥拳,“太好了!辛苦大家了!”

  大家一阵欢呼,在困难的环境中完成任务的喜悦是加倍的。

  江仁华都被年轻人的热情感染了。

  村寨里的戏拍了二十多天,大家就转战山林。

  山林的戏份比较辛苦,各种道具要抬上山,搬搬抬抬太麻烦了,而且剧组没钱租卡车,借老乡的马车一来一回要好几个小时。

  最后大家一商量,把招待所的房间先退了,拍山林戏份的这些天就直接住在山上,省下的钱还能多用点胶片。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穿越七零:北大荒农场文艺小知青更新,第445章 艰苦的拍摄工作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