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阚德润所言极是啊!”老臣顾雍此时也站了出来。
“如今与魏蜀双方开战,我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已经无兵可争,防得了魏防不了蜀,防得了蜀就御不住魏,如今前任大都督吕蒙吕子明已经身死,陆逊陆伯言在前方独挑大梁,先前夺荆州之战,我军名将战死重伤者实在不少,已经无将可用啊!与其拼个玉石俱焚,不如与蜀议和,化干戈为玉帛,才能保全我江东啊!”【穿】
【书】
【吧】
张昭也在一边称是,孙权一看见他就头疼,因为每有大战,这老小子是第一个跳出来劝说孙权投降的。
每个时代,只要是有战争的,就会有主战派和主和派。比如南宋的岳飞和赵鼎、民国时的杨虎城和何应钦。而秦桧、汪精卫是投降派不是主和派。
当年的赤壁之战前夕面对曹操强大的军事实力,孙权集团内部自然也存在主战派和主和派。主战派以周瑜为首,主和派以张昭为首。两人都是孙策留下的重臣,因此战与和争论得相当激烈。
主和派的理由是曹操实力太强,抵抗没有胜算。不如早点和曹操讲和,避免被兵临城下。这一派的代表以东吴文官之首张昭张子布为首,基本上所有的东吴文臣都统一了意见。
主战派的理由是孙权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利用地形和主场优势和曹操交战,盲目言和结果必然是被曹操吞并。因为此时曹操还没南下。而这一派大多是武将,由周瑜、程普、鲁肃为首。
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其实真理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以张昭为首的主和派大多是在江东集团做大做强后加入的江南地方士族,张昭本人虽不是江南人,但在黄巾起义爆发后就润到了扬州,在江浙树大根深。www.chuanyue1.com
他们只有维护好江南的和平,才能最大程度保障自己的利益,至于曹操和孙权谁是老板那不重要。《让子弹飞》中刘嘉玲说过:我只想做县长夫人,谁是县长不重要。
而以周瑜为首的主战派大多是跟随孙坚、孙策打江山的合伙人,对孙氏集团有感情和归属感,不愿意寄人篱下。鲁肃是个例外。他加入时孙氏集团已经雄踞一方,但他一直坚定支持周瑜,是个不折不扣的主战派。
而张昭劝主投降,可能也有其他方面的考虑。
张昭在东吴,是受过两次托孤之任的。
第一次是在孙策将死之时,当时孙权只有19岁。孙策先是对孙权一番叮嘱,然后又对张昭说了另一番话,大意是:如果仲谋不堪任大事,那您就自己来干!哪怕是将来我们在江东待不下去了,得回到江西,那也可以。
这个场景,和刘备托孤诸葛亮颇为相似。但细心的筒子一定已经发现了,这里面没有周瑜什么事。甚至于,在孙策死前,周瑜都没能赶回来。并没有什么“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话,孙策就只托孤给了张昭一个人。而周瑜只是在孙策死后,才留在孙权身边,与张昭一起尽心辅佐孙权。又过了几年,孙权的母亲也去世了。《三国志•吴书•妃嫔传》记载,“(权母吴氏)临薨,引见张昭等,属以后事”。
孙权又一次被托孤给张昭。
托孤这种事,如果不是对对方的能力和品行有绝大信任,是断不会发生滴。
按照曹操当时的统战政策,地方实力派在投靠以后,曹操所给的待遇是相当好的。无论是张绣,还是后来的张鲁,在投靠曹操以后,加官进爵从来都是头一份。而刘琮在降后,则换到了青州继续做刺史。
因此,孙权若是战前请降,其待遇绝不会差。相反,打一仗才倒是有不小的失败危险。当时的曹操如日中天,几乎是战无不胜;而且又控制了朝廷,名望所在,你说你一个地方割据势力,凭什么去和中央军开战呢?此前的袁氏一族就是很好的前车之鉴,一场仗败过后,整个家族随之覆灭。
在那个时间节点上,投降怎么看都是比开战要更优的选项。揣测张昭的心思,他应当是害怕战败的后果,害怕自己因此而对不起两次托孤之任。至于战胜——那简直是天方夜谭。那是把江东所有男女老少的命运押上去的一场豪赌。
只是结局我们也都晓得了:孙权并没有听他的。而且关键是,赤壁一战,曹操还真的战败了。于是,张昭战前的一切主降,便都成了罪状。这件事也就成了张昭和孙权之间绕不过去的坎。
张昭想要投降的观点无非有三,第一点,曹操立朝廷,挟天子以令不臣。我们作为汉室臣子反抗中央,谋求割据,名不正言不顺。
第二点,曹操新并荆州,获得刘表十万水军,可以顺流而下进攻江东。孙吴没有了长江天险防线,水军陆军又没有把握能打得过曹操十几万大军。
第三点,此时投降,曹操必然会厚待我们。孙氏可以保全一家性命。但是如果赤壁之战打输了,孙吴灭亡,孙权恐怕要被曹操夷三族。
实际上张昭说的很有道理,赤壁之战本就是一种豪赌,孙刘联盟打赢曹操的水陆大军,在战前形势来看是很渺茫的。吕思勉在《三国史话》中就认为周瑜等人抵抗曹操就是抱着侥幸心理,在《秦汉史》说“然则权之决策拒曹操,可谓狼子野心,而周瑜、鲁肃,亦皆可谓好乱之士也。徒以二三剽轻之徒,同怀行险侥幸之计,遂肇六十年分裂之祸,岂不哀哉!”。
同样支持认可张昭的还有裴松之。南北朝时期整个中国一分为二,裴松之对于这种抱着侥幸心理导致国家分裂的想法是深恶痛绝。
但是赤壁之战打赢了,张昭的投降言论就从此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被深恶痛绝了。
“主公,如今吕蒙已死,主公大可把袭取荆州之事推到吕蒙的头上,说他擅自动兵,偷袭荆州,至使吴蜀两家不和,非主公之本意。”
孙权有点诧异的看着张昭,好吗,这个老小子,让一个死人背锅,他也真好意思说出口!
张昭自然是看得出来孙权是怎么想的,立刻解释道:“主公,若是你下令攻取荆州,则事情无可挽回,这罪责就在你身上,若是推在了吕蒙身上,则证明主公并不想和刘备翻脸,全是吕蒙妄自动兵,挑动吴蜀两家反目,罪责全在他身上,他已经病死,蜀国又不能把他挫骨扬灰,只能另找报仇的方法,我东吴还可设法挽回,主公此法虽损吕子明名节,但可保江东万民啊!”
孙权现在也知道,必须和蜀国谈判,即使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去谈,吕蒙死后被带上个这种帽子,他也不在乎了。
“那,如何才能让刘备罢兵归蜀,重归于好啊!”
“主公!”阚泽再度开口道:“先前为交好刘备,主公曾将亲妹嫁与刘备,但因要讨还荆州,便将夫人骗回江东,刘备因此而怨恨于主公,如今要与蜀国修好,可派人送还夫人,以示诚意。”
这个办法确实是好,把孙夫人放回去,没准吹吹枕边风,还能有点用呢。
“嗯,有理。”孙权很痛快的答应了,毕竟这个妹妹他也不怎么在乎,不如当时怎么可能被孙权当做一个政治联姻工具嫁给大了自己妹妹快两轮的刘备呢?
毕竟,女子无论是身份的高低贵贱,在封建王朝里的地位始终是不高的,对于孙夫人来说,他可以用身体换取吴蜀两家和好,这在孙权的眼睛里还是无上光荣的呢。
“主公,光是如此,只怕不足以退蜀国之兵啊!”
虞翻站出来说道,这也是实情,东吴偷袭的背盟举动可是让蜀汉失去了全部的荆州,仅仅靠着送还孙夫人,是根本不可能解决这里的矛盾的,孙夫人的枕边风就算是吹成了龙卷风也无济于事的。
“主公,可以遣史告诉刘备,愿意送还已经夺下来的荆州。”阚泽说道。
“什么?大胆你!”孙权大怒,孙家对于荆州的执念已经是深深地刻在骨子里面了,何况这次夺取荆州,东吴损失巨大,搭上了一个大都督和数员大将的姓名,还有数万精兵,现在好不容易到手了,却要还回去?
“主公休怒,听我一言,如今曹魏在北,我军抵抗困难,荆州之地,实难久守,若蜀军再来,主公想想,若是魏蜀夹击陆伯言,将会是何等惨状!”
若是趁着陆逊在抵抗曹魏的功夫时,蜀军趁机袭击其后,你就能全歼陆逊了!简直是太可怕了。
现在陆逊军中几乎集结吴国全部能打的,丁奉朱然孙桓步骘徐盛全在这。全歼的话,陆家、朱家、淮泗派基本都完了,荆北荆南跟空的差不多。
东汉末年,除了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那次,就是算上官渡、赤壁两大战役,还没有全歼对方有生力量的,基本上打得崩溃就不错了。真正全歼的得等到姜维洮西野战破王经的时候。看看关羽那次把曹操打得快丧失斗志就能明白,这给当时人带来的震撼绝对不容小觑。
而刘备呢?诸葛亮已经快到永安了,随军的黄权、程幾、马良、张南冯习、向宠吴班廖化,除了黄忠和赵云两个五虎上将,日后的北伐队伍复制一遍也不过如此。七百里三峡拿到手里,再加上五溪的呼应,下荆南的话湘江以西基本都是送,打江陵的话孙权援不援?援的话你是调长江水师过去?那魏国方面还守不守了?
还不用到这一步,就是这场大败一出,孙权就得被世家威胁着跟刘备议和了,毕竟赤壁之前他们就搞过这招,现在比赤壁还惨。互相串联着降刘降曹的声音就能把孙权逼疯了。绝对比现在还有厉害。
估计湘江以西是保不了了,江陵的话看情况,但就是不交城大概率也得协防,否则刘备一走曹丕中路突破,就又是赤壁的故事了。照情况看恐怕江陵得让蜀。退回白衣渡江前的局面。
孙权想得是一脑门子冷汗,阚泽继续说道:“既然荆州我军守卫乏力,不如做个空头人情,还给刘备,他就要派兵驻守荆州,这时与曹魏交战者就是刘备了,我军趁此机会,可得意喘息,等到魏蜀打得两败俱伤,我们再坐收渔翁之利。”
“主公,刘备对我东吴之恨,一在孙夫人,二则在荆州,若是能将孙夫人送还,荆州还给刘备,能与蜀重新议和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毕竟,在现在,东吴虽然说袭取了荆州,但是并没有向原历史里面那样,骚操作把关羽给杀了,造成双方有了不共戴天的仇恨,这就还算是有的谈。
而且,就算是我们的孙十万同志真的刚烈不屈,非要和蜀军决一死战的话,蜀军也不怕他,打就打呗,论统帅,刘备坐镇蜀中,有需要的话随时可以御驾亲征,荆州虽然没了,但是南中刚刚收复,而且关羽的荆州军没有太大的战损,完全还有一战之力。
论智谋,诸葛亮已经到达了川口,要是真的打起来了,诸葛军师自然会就地指挥战局,更别说蜀汉前线军中还有黄权、马良这些谋士,就算是再来一场夷陵之战,有智多近妖的诸葛亮坐镇,挨烧得只可能是他陆逊陆伯言。
而将领方面,更没法比了,东吴方面能征善战的将军基本上快死没了,荆州之战死了不少,本身病死了也不少,已经算不得赤壁之战时的那种全明星阵容了,连太史亨这种还没有成长起来的军二代都派出来了,足见其乏力的现状。
现在东吴的诸将里面,是没有一个人可以挡得住黄忠和赵云的。
孙权明白,形势比人强,现在不议和也是不行的,于是掩面摆了摆手说道:“那就叫诸葛子瑜为史,前往蜀中与刘备议和。”
诸葛瑾诸葛子瑜在下面站着,心想怎么又是我?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开局重生,我是汉寿亭侯第三子更新,第54章 议和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