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黑框?
“呵呵…”
听到项东的话,朱元璋不禁发笑。
“本就是朕的,何须开黑框…”
“听你这么说,你家是真的有矿啊,你是矿老板…”
项东听了一惊:“老王,矿产可是国有资源,这点你要弄明白,你手里有合法的手续没”
“这是国家的?手续?”
“啊对对对…”
国家,都是朕的…
朕的,不就是国家的…
朱元璋笑道:“当然是国家的,自然也是符合律法的。”
“哎,那就好啊…”
项东松了一口气:“我以为你和那些黑煤窑老板一样呢…不过,你有矿,那可真是太好了,回头,你搞点回来,对王家湾的发展大有用处”夶风小说
“哦,我们一个村子里,能用到多少铁矿石,不是都…军…不对…国家来用吗?”
朱元璋一愣,疑惑的问道。
产出的铁矿石不是都用在军队上吗?
“这就是你孤陋寡闻了哈”
项东笑道:“无论铁矿还是铜矿,先满足了民众生产生活,那国家才会有更多的钱或者需求来开发…”
“哦,阁下的意思是,国家把铁矿卖给民众,从而换来钱财?”
朱元璋感到意外,随后,轻蔑地说道:“国家有赋税收取,何须向大众卖矿产挣钱”
“哎,这就是你们经济观念的落后了”
项东语重心长的说:“一个人创造的财富是有限的,一群人创造的财富也是有限的,只有用国家的资本去创造财富,那么财富才会放大…”
“例如,和海外做贸易,国家什么都不用做,只收贸易的税额和盖章放行,钱财自然会滚滚而来”
“呵呵,钱财本来是国家开发的,钱没了,造出来不就行了,所以钱多钱少,不是国家说了算吗”
朱元璋,继续说道:“以朕来看,钱财不是次要的,粮食才是最重要的,若放眼天下全是粮仓,国家,才能安心做事”
“嘿,说你是死脑筋,你还挺聪明的,粮食重要,钱财也重要,我们总不能回到过去用以物换物的时代吧,你说的观念,是古代的观念了…”
“如果是古代,那完全可以把钱财和粮食挂钩,这样就完美解决了两个问题,也不会造成印钱多造成经济崩溃的局面,用钱财稳定粮价”
项东笑呵呵的继续说道:“现在全国大部分的粮食不是都已经解决了吗?当然,咱们这种深山老林还没有解决”
“哦,是这样吗?”
朱元璋听了,继续问道:“这外面的粮食是怎么解决的”
“科学种田啊,小麦产量1800”
项东问道:“学会科学种田,粮食自然会增产,对吧,说到这个想起一个事,村里的耕地多吗?”
“这个自然有,不然乡亲如何生存”
有多少?产量多少?
项东关切的问道。
“亩产,大约两石……”
朱元璋说道:“有些地势不好,可能只有一半…”
什么
一石。
项东听了发愣:“村子里的计量方式还这么古老,外面都按照公斤,斤,来做计量单位了,也就是说200多斤?有可能还不到?那乡亲们的地多吗?如果地不多,可能会饿肚子,每天有多少地”
“刘伯温,这王家湾,每家每户有多少地”
朱元璋听了,把这个皮球踢向刘伯温。
“这…这个,其实,也不多…”
刘伯温听了,小心的回答“每家也就…二十亩荒地吧…”
“我草,每家有二十亩,那这地也不算少啊…”
项东一愣:“等等,荒地,二十亩?合着每家两千斤产量都不到呗…”
“真是也”
“那每一户有多少人呢?算下来。每人一年才四五百斤?”
小跟你说完,一阵头大“这怎么会吃得饱啊…”
专家不是说,一个成年人一年要消耗八九百斤吗?
在这深山老林,粮食产量是少了一些,但是也总不能让大家挨饿吧。
嗯?
听到项东的话,朱元璋感觉一愣,每人一年四五百斤的粮食的确有点少,但是,在这深山老林,岂不是很正常?
“呃…也差不多吧…”
朱元璋笑道:“当官的人一日三餐,普通人早晚各一顿,碰上天灾人祸,一天一顿,不过,我们这山野村夫,还能打打猎为生”
“那还差…等一下,啥玩意,乡亲每天只吃两顿饭?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
“是也”
朱元璋一愣:“这天下的普通众生不都是如此吗?”
“这怎么可能,我们哪儿就连最普通的人也开始一日三餐了”
项东感到一阵意外,村里的人一天只能吃两顿饭?
这,太可怜了吧。
“哦”
朱元璋皱眉:“这天下,王公贵族倒是会一日三餐,士兵们打仗也需要一日三餐,休战时,经常一日两餐,你们那普通人也是一日三餐?”
如果全天下都是一日三餐,那,整个国家要稿费多少粮食。
“哎,所有人都是一样,干嘛不让别人吃饱饱的啊”
项东说道:“我们村子太穷了,不行,老王,你作为一个村长,不能再让乡亲们这么吃苦了,解决温饱,才是民生的基本问题”
“是吗?”
朱元璋一愣:“可是,这里地形限制,自然粮食产量就会有限制”
“哎,所以要想办法了”
项东说道:“我制定了两点点,第一,改革模式,科学种田。第二,我们发展自己的产业,赚点钱,买粮食,不能让乡亲们继续挨饿受冻了”
“这…”
朱元璋听了说道:“阁下,请恕我直言,这附近几个村的粮食都不多,谁会卖给你!第二,这粮食怎么增产??难道要请巫师来多求雨”
“嘿,老王,这就触及到你知识盲区了吧”
项东笑道:“村子里的粮食不够,镇上,国家的粮食总够吧,现在小麦都能亩产1800了,水稻能亩产2000斤了…”
“天下粮食不缺,外面能生产这么多,我们村子就抄人家作业,虽然不能达到这个数量,但是也能提产”
什么?
听了项东的话,朱元璋大为一惊。
“外面,亩产…多少?”
“小麦1800…水稻2000啊…”【穿】
【书】
【吧】
项东一愣:“怎么了,这很夸张吗?”
这不夸张吗?
朱元璋大惊:“这天底下,竟能有如此田地”
“嘿嘿,这就是科学种地”
项东说道:“只要选好种子,再买点化肥,我们村子,依然能做到”
“化肥是何物”
“化肥就是化肥呗,化学做成的肥料”
项东说道:“不过,村子里没有这个,出村的道路也不好走,这个要想办法解决了,看能不能买回来…”
买?
朱元璋眉头紧皱:“这玩意,怕只是你们那儿有吧,这里可买不到……”
放眼天下,听都没听过这东西。
“那不怕,老王,不用这化肥,我们照样可以增产,只是效果没这么好”
项东心说,估计是这里的乡亲们太穷了吧,先想想别的办法。
“哦,还能有别的办法?”
“没有化肥,可以用点有机肥料…”
项东笑到:“王家湾这么大,废草树木也多,弄出点有机肥,也不难啊…”
“那,如果使用有机肥,在使用阁下的法子,能增产到多少”
朱元璋一阵激动,满脸期待的问道。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下乡扶贫,你却说我在明朝?更新,第11章 什么!!!乡亲们连饱饭都吃不上??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