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坐着颠簸着的马车,窄窄的车篷里还拥挤着3名青年华工。

  “王头,咱们这是要去花旗国的县城吗?”

  “花旗国的县城大么?也有县太爷出巡,举着牌子让大伙儿躲开吗?”

  “我听说花旗国婆娘虽然长得像个鬼似的,但是胸脯特别大,是不是真的?咱们能见见吗?”

  面对3名弟子的质问,王杰哭着笑着:

  “就知道想婆娘,平时让你们学手艺的时候怎么没这个劲头?”

  “师父冤枉啊,昨天那台大吊车,鬼佬的维修师傅都说没办法,不是咱师徒四个给捣腾好的吗?”

  “是啊,虽然主要是师父您厉害,可咱们三个也帮了不少忙不是,我觉着那些鬼佬手艺也不成!”

  “咱们不过是会修而已,离造还差得远呢,没什么好骄傲的......”

  王杰摇了摇头沉声说道,“昔日我在湖北将军门下也曾见识过洋人的火船、大炮,我本以为,洋人的机器也不过如此......”

  “可来到这花旗国我才知道,原来之前在咱大清见到的,都是洋人最落伍的物件,这天底下原来还有这么多匪夷所思、巧夺天工之物,论造器,我大清确实......差洋人太多......”

  说起这句话,王杰还是忍不住担心故国。

  而有一点,他并不与弟子们商量。

  即他所听到的普拉什只是花旗国中最为偏远的一个乡野——相当于漠北在中国。

  但正是在这蛮荒之地上,他本人却看到这么多机器震人魂魄。

  如果你来到传奇般的东岸,不就是到处有洋车奔驰、到处有机器轰鸣吗?

  这么一个花旗国我大清怎么跟它比?

  且不说花旗国只是列强中排在最后的国家。

  那个把先帝、太后娘娘赶出了北京、英吉利、法兰西的势力应该有多大呢?

  愈是懂得机器,愈是留在花旗国久了,王杰便愈是为大清国运深为担心。

  仿佛在历史上李鸿章访问欧美旅行的时候,看摩天大楼,看钢铁巨兽的时候,作为中国的顶尖高手,也是那种压抑得让人憋闷的无力感。Μ.chuanyue1.℃ōM

  以致后来慈禧向万国宣战时,李鸿章说了那句有名的“此乃乱命也,粤府未受诏命”。

  这种事,在访问莫斯科的教员中也有过。

  只是他是兵工厂的工人,站在格鲁吉亚的慈父旁边,静静地望着一颗装配好的导弹,如水般卸下货物,眼里闪着不认命。

  这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当然,王杰是不行的。

  他看着窗外苍翠灿烂的风景,不禁联想到这片土地如此辽阔而丰饶。

  这几年,凭着自己过人的技艺和苦口婆心的努力,或多或少还有一些存款。

  也许就像徒弟所说,是多攒了点银子,再想方设法去镇子里住点房子,讨个洋夷妻子也就算了?

  黄花大闺女就是不愿意,那几个窑姐儿总有个从良呢?

  王杰苦思冥想,他这次到西雅图来,要么还是先作一番调查研究?

  以前虽去了好几趟,但走马观花.

  砰!

  正当灰心丧气的老华工思考人生规划时,突然一声炮响打破了沉默。

  ……

  这也是苏白首次率军出征。【穿】 【书】 【吧】

  说它带兵其实言过其实。

  但与将士们出征后,再到远方观战激励斗志。

  苏白自知之明。

  身为和平年代长大的独子,苏白自小连鸡也没杀。

  假如革去种种虫的动物权的话,那么苏白上辈子惟一的杀生经验便是在生物课中残害的蛙兔。

  也要归功于自己高中更优秀,不然连兔也没得打死。

  于是,苏白把作战指挥权让给戚文长。

  职业的事仍由专业人士去办。

  戚文长无论如何都有指挥数千人作战的经历。

  尽管有人说,其中有农妇,也有穿着开裆裤的儿童。

  当然戚文长并没有按那个年代国内那股子手持鸟枪胡乱厮杀,怯生生地和近身战和白刃战战法安排。

  近1个月来,除基本队列训练,军事体能,苏白对张长贵主要安排了一项工作,使各个小旗战士精通壕沟战、冲锋战等战术。

  此次围歼普拉什护矿队主力部队作战就必须用这一新式战法来安排。

  而朱大帅自己,也以运筹帷幄为要旨,远赴制高点和新闻官赵阿千,手持望远镜,观测战局。

  那可不是苏白贪生怕死的表现。

  但这年头他还真没必要冲锋陷阵。

  万一像江东猛虎孙坚的战友那样早逝呢?

  他是不会有什么好子可以卷土重来的。

  ……

  站在苏白旁边的赵阿千一会儿端着望远镜,一会儿又端着纸和笔纪录战况。

  他已懂得他这一职务的重要性:

  本身就是大明复兴之鉴证者、大明文化之传布者、必须翔实记录大明煌煌天威:

  “大明崇祯237年5月15日7时52分。

  英勇善战、毫无意义的皇家陆军第一师,成功地到达了指定作战地点。

  皇家陆军第一师,我大明国的干城,装备十分精良。

  此次作战兵力投送,我第一师显示出世界一流机械化运输能力。

  快速及时占领强大地形。

  另外我军的武器是非常先进的。

  共配备了一支实力强劲的新式邢-237式步枪,弗格森的单发后装燧发线膛步枪共20发,肯塔基步枪15支,殷人的传统工艺是去火药激发器100件。

  其中邢-237式步枪就是大明皇家科学院首席专家兼武器专家邢博士研制的一种新式步枪。

  其力量之大使敌人闻之色变。

  但弗格森的单发后装燧发线膛步枪与肯塔基步枪一样,均为历史传承下来的高品质枪械。

  它们经受了90年前美利坚独立战争的战火考验。

  是两支久经考验、可信、成熟的步枪。

  这些都是我军兵工厂的骨干力量。

  除此之外,另一件融合了千百年来殷人匠师辛勤劳作的高品质武器——去火药矢弹药发射器,进而成为我军当前主要远程输出手段。

  ……

  当车辆抵达时,第十和第十一旗士兵立即下车,用兵铲挖壕沟和铁丝网形成屏障。

  他们行动得像闪电一样快,给敌人筑起一道寓意着死亡的壕沟。

  第一、二、三旗主力,及时进入掩体,手中的钢枪随时准备喷出致命的火舌。

  但我四、五、六、七、九旗负责包抄两翼和后侧,以保证敌成瓮中之鳖。

  ……

  现在是10时20分钟。

  从谍报人员传回的确切情报来看,敌人一到两个小时之内就会到达。

  就让我们备酒庆功、枕戈以待吧!

  ──战地通讯员赵阿千。”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这个御史真的不要命更新,第54章 包围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