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摄政大明小说 > 第二百七十四章.赵俊臣的紧迫感.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摄政大明》更多支持!

  ……

  皇帝任命百官,百官辅佐皇帝牧民。

  皇帝与百官、皇权与臣权,自封建王朝出现之后,便是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存在,双方谁也离不开谁,却又时常对立、彼此争锋。

  在赵俊臣眼中,皇权与臣权之间的争斗,从君臣两大阶层出现之后便开始了,时而皇权压过臣权,时而臣权又压过皇权,可谓是此起彼伏,互有胜负。

  然而,若是遍观中华之历史,就会发现,虽然臣权一直都在抗争着皇权,但随着朝代的更迭、制度的完善,皇权越来越强,臣权越来越弱,到了清朝雍正时期,皇权更是达到了顶峰,臣权从此再也无力与皇权相抗衡,从那以后,即使是首辅宰相,在皇帝面前也只能唯唯诺诺、叩首领命,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却再也不敢相争。

  为何会出现这般情况?

  许多史学家认为,这是清朝的雍正皇帝创建了军机处取代了内阁的缘故,但在赵俊臣看来,“密折制度”渐渐盛起后所产生的作用,丝毫不小于军机处的出现。穿书吧

  什么是“密折制度”?

  所谓密折制度,就是允许和鼓励朝中一定品阶以上的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或是表述政见、或是弹劾官员。

  密折制度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朝政的运行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以及百官对皇帝的敬畏感。二是鼓励朝中百官之间、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从而让百官彼此牵制、相互内耗,最终使皇帝坐收渔翁之利。

  可以想象,若是“密折制度”真的实行,那么一定品阶的官员都可以独自上折密奏,身边的同僚全都变成“特务”,甚至下级官员还可以越级状告上级官员,谁都有打小报告的可能,那么还有谁敢背着皇帝做不臣之事?自然是防不胜防,于是只好老老实实的“忠君”了。

  而且,一旦“密折制度”实行,到时候庙堂之上必然会风起云涌,每个人都会借机弹劾别人,每个人也都会被别人弹劾,到了那个时候,皇帝手中掌控着每一个官员的罪证,即使一时没有惩罚,今后想要整治,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到了那个时候,皇权自然会死死的压着臣权,而百官自然再也不敢得罪皇帝。

  …………

  事实上,虽然“密折制度”创始于康熙,完全兴盛于雍正,但明朝也有着类似的制度,那就是“密疏制度”。

  只不过,与“密疏制度”相比,“密折制度”所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拥有密折资格的人数更多、保密措施更加完善、传递进呈的程序也更加的规范。

  可以说,“密折制度”就是“密疏制度”的深入与完善,而其中最重要的改变,便是拥有密折资格的人数更多,以及传递进呈的程序改变!

  在明朝,何人拥有密折资格,需要看他的职位为何,一般而言只有都察院的御史、六科的主官、钦天监官员、以及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拥有上呈密疏的资格,而一旦失去了官位,或者变换了官职,这般资格也就不复存在了。

  然而在清朝的“密折制度”之下,除了密折资格的门槛降低之外,只要得到皇帝的授权,任何人都拥有上密折与密疏的资格,哪怕丢了官职也同样可以直达天听。

  在明朝,臣子们给皇帝送密疏,京官一般都是送往通政司衙门转呈,而外地官员则是借由布政司通过邮驿转呈通政司,如此一来辗转多处,自然多了泄露的可能,而随着通政司衙门渐渐被朝中各大派系所渗透,所谓“密疏”更是渐渐失去了保密的功效。

  至于清朝的密折制度,则是臣子由自己或者遣派亲信直接将密折送到皇帝的手中,无需转手,如此少了几道程序,保密性自然大大的增加。

  如此种种,“密折制度”的效果自然远远大于“密疏制度”了。

  ~~~~~~~~~~~~~~~~~~~~~~~~~~~~~~~~~~~~~~~~~~~

  赵俊臣回想着自己上一世所了解的“密折制度”,再对比李纯臣在答卷中所描述的“密折制度”,发现两者不仅名字相同,连内容也是惊人的相似。

  想到清朝正是因为“密折制度”的盛行,造就了皇权的巅峰、臣权的衰弱,赵俊臣自然会慎重对待。

  这绝不是一件小事!

  “历史总有其规律性,没曾想自己来到这个不一样的历史时空,但密折制度竟然还是出现了!……

  ……原来如此,这份答卷一旦让德庆皇帝看到了,自然会看出这般政策对于加强皇权的好处,也必然会心动不已,然后也必然会一步一步的实行答卷上所建议的政策,而李纯臣提出了这般建议,也必然会受到德庆皇帝的宠信,到时候有了德庆皇帝的扶持,再崛起于庙堂之间,也不过是轻而易举……

  ……怪不得李纯臣他这般自信,竟是不打算投靠朝中任何一个派系,更不想让自己身上沾有丝毫的派系烙印,恐怕他猜到了德庆皇帝在今科殿试的出题范围后,就想到了这个答案,密折制度是他想出来的,而且身上又没有任何派系的烙印,德庆皇帝在一步步的实行密折制度的同时,也必然会一步步的重用他,到了最后,说不定他就会成为负责处理与转呈密折之官员的最好人选。到了那个时候,自然是一步登天……”

  暗思之间,思路虽然越来越清晰,但赵俊臣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赵俊臣如今一心想着摆脱德庆皇帝的控制,然而李纯臣所建议的“密折制度”一旦实行,怕是连首辅周尚景都会被德庆皇帝死死压制住,更别说目前的赵俊臣了!到时候赵俊臣再想要摆脱德庆皇帝的控制,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这也是赵俊臣为何会第一时间通知周尚景的原因。

  至少在这件事情上,周尚景与赵俊臣有着共同的利益,而且赵俊臣也信任周尚景老辣的政治眼光与手段,所以在这般时候,赵俊臣也不介意与周尚景联手一番,一同阻止“密折制度”的出现与实行!

  “不过,事情到了这一步,只要德庆皇帝下定了决心,即使我与周尚景两人联手,再加上黄有容、沈长茂他们,怕也很难阻止密折制度的实行,最多只是拖延些时日罢了,所以我的诸般计划,也需要加快进度才行,否则等到德庆皇帝日后想要过河拆桥之际,我就真没有任何的反抗之力了。”

  暗思之间,赵俊臣心中原先对于李纯臣的好感,顿时荡然无存。

  在此之前,赵俊臣一直以为李纯臣只是一个有野心也十分聪慧的年轻人,对他颇是欣赏的——这种欣赏,也许有些类似于周尚景在看待目前的赵俊臣。

  然而,在看到了这份答卷之后,赵俊臣却发现这个李纯臣虽然足够聪慧,却目光短浅!难道他不知道“密折制度”一旦实行,他自己就再也无法抵抗皇权的力量了吗?到了那个时候,官阶再高、勋位再贵,又有何用?更不要说他这么做会把朝中的几大权臣全都得罪光了。或者,他的野心仅止于“得到陛下赏识”这一步吗?

  ~~~~~~~~~~~~~~~~~~~~~~~~~~~~~~~~~~~~~~~~~

  而就在赵俊臣暗思之间,时光流逝极快,许庆彦终于去而复返。

  只见许庆彦推门而入后,向赵俊臣禀报道:“少爷,去周尚景府中送信的人回来了,一同前来的还有周府的一位管事,名叫周全。”

  赵俊臣点了点头,说道:“带他来见我。”

  片刻后,许庆彦领着一名中年人进入书房。

  “小人周府管事周全,见过赵大人。”

  周全见到赵俊臣后,毕恭毕敬的行礼问安道。

  赵俊臣点了点头,说道:“不必行礼,我送去的那份纸卷,周首辅想必已经看了,却不知他有什么看法?”

  周全垂首答道:“我家首辅大人说,感谢赵大人您的提前通知,但这件事情,他一时间也没有办法可以阻止,我家首辅大人虽然是今科殿试的阅卷大臣之首,但阅卷大臣总数有十余人,其中更还有程远道等愚忠之人,更何况今科殿试的题目意味深长,陛下他恐怕还会亲自审阅,所以这份考卷陛下他无论如何都会看见的,而陛下一旦看到,也必然会按着考卷上的法子实行,到时候即使朝中各派齐心协力一同阻止,怕也只能阻挡一时而已。”

  赵俊臣点了点头,这些他事先已经想到了,只是问道:“那么,首辅大人他对于这密折制度,又有何见解?”

  周全微微一笑后,说道:“我家首辅大人说,自古以来,就从没有完美无缺的政策,许多政策在设想之初会让人觉得天衣无缝,看着颇是吓人,但实行日久之后,总会被人找出破绽,而一旦有了破绽,那么这个政策也就再没了效应,所以赵大人您也不必担心,只要静观其变即可。”

  赵俊臣轻轻叹息一声,说道:“原来如此,首辅大人果然好城府,倒是我毛躁了,你回去转告首辅大人,就说若是他日后找到了这密折制度的破绽,还望他不吝赐教,我这人愚笨,却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制度的破绽所在。”

  从某方面而言,周尚景的道理并没有错,这天下确实没有完美无缺的政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本就是官员们的安身立命之本,任何一项政策与制度,只要认真寻找,就一定能找到破绽之所在。

  不过,在赵俊臣看来,这“密折制度”的破绽即使真的存在,这个破绽恐怕也是极少极小,即使发现了也难以利用。否则另一个历史时空中的清朝时期,为何就没有任何官员能够在“密折制度”下抵抗皇权的力量?【穿】 【书】 【吧】

  所以,赵俊臣觉得,周尚景这一次怕是轻视了这个“密折制度”的严重性。

  事实上,明朝的“密疏制度”就已经够烦人了,更别说是加强版的“密折制度”!

  不过,既然周尚景已经表明了看法,那么赵俊臣也没有直接质疑,只是借着这一句话暗中提醒。

  另一边,听到赵俊臣话语中的暗示,周全微微一愣后,点头道:“小人明白了,回去后一定会转告我家首辅大人。”

  赵俊臣又是一声轻叹,见周全没有别的话要说,便挥手道:“庆彦,送客吧。”

  …………

  当许庆彦再次回到书房之后,已经打定主意要加快自己各种计划进度的赵俊臣,向许庆彦问道:“前些日子,我曾让你在‘悦容坊’的各家分店中,挑选一些忠心且精明能干的掌柜,这件事你办的如何了?”

  许庆彦微微一愣,不知道赵俊臣为何会突然转变话题,但还是答道:“回少爷,人选我都已经挑选好了,只是如今‘悦容坊’的分店已经开遍了长江以北,许多被我选中的分店掌柜还没有赶回京城,我原本打算等人到齐之后,再一起带来见你。”

  赵俊臣沉吟片刻,说道:“不必了,让那些已经到了京城的掌柜们明天就来见我!我有许多事情要吩咐他们去办,如今时间紧迫,需要提前开始,至于那些没赶来的那些掌柜,就让他们后续再加入好了。”

  “明白了,少爷。”许庆彦很干脆的答应道,没有似往常一般提出疑问。

  因为,许庆彦发现赵俊臣自从看到那份答卷之后,整个人都出现了一种紧迫感。

  “另外,府中账上目前有多少银子?”赵俊臣再次问道。

  赵俊臣虽然是个大贪官,但却从未关心过自己的身家,这还是他第一次询问自己手中的银子数量。

  不过,对于这件事情,一向都是财迷的许庆彦倒是十分清楚,事实上,这些银子一向都是由许庆彦负责,赵俊臣平时身上甚至都不带银票与银子的。

  果然,听到赵俊臣的询问后,许庆彦马上回答道:“少爷,咱们如今府中白银有三百七十一万八千余两,其中现银七十三万两,其余皆是存在银号里德银票,还有黄金二万三千三百余两,而府下诸般产业与商铺之中,也存着不少金银,但这些一向是方茹在负责,具体数目我并不清楚。此外,府中的古董、珠宝之类,还有……”

  回答之间,许庆彦神色满是兴奋,这是金银数目,总是会给他带来一种特有的满足感。

  “其他就不用说了。”赵俊臣挥手打断道:“你马上从这些金银之中取出一半数目来,恩,全都要银票,我明天见那些掌柜的时候要用。”

  “一半?”许庆彦惊叫道。

  赵俊臣皱眉道:“怎么?这些钱我不能动了?”

  见赵俊臣神色严肃,许庆彦不敢再质疑,连忙回答道:“我马上就去准备。”

  “还有,太子那边可有消息?他什么时候回京?”赵俊臣又问道。

  “根据消息,若是不出意外,应该在两日之内回京。”

  “我派去扬州的苏西卿和肖文轩,算算时间应该已经到了扬州了,目前可有回信?”

  “还没消息,若是有了回信,我会第一时间通知少爷的。”

  ……

  “密折制度”的实行,必然会极大的增强皇权的力量,目前虽然还只是一点点苗头,但依然是让赵俊臣急迫性大增。

  所以,赵俊臣开始加快自己各种计划的进度了。

  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虚的,唯有实力才是正道!

  …………

  PS:恩,第二更!今天共更新万字!(我的小说《摄政大明》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摄政大明小说更新,第二百七十四章.赵俊臣的紧迫感.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