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四年的景象已经比中平元年好了不止一倍。

  全国各地民乱少了许多,在对外战争当中,汉朝也是接连获胜。

  中平四年六月,并州北部的中部鲜卑与休屠匈奴人南下劫掠百姓,想要攫取他们今年过冬的粮食。

  此时的并州刺史并不是丁原,而是张懿,率领兵马与鲜卑休屠作战,大获全胜。

  由于九原人吕布作战勇猛,率领数十勇士冲阵,杀数百人,打得数千鲜卑人溃不成军,张懿举荐他为九原县尉。

  中平四年八月,历经四个月,张温率领大军总算是在金城郡击败了韩遂,韩遂王国兵败逃走,叛官李相如和黄衍被孙坚生擒,押赴洛阳受审。

  刘备公孙瓒邹靖这边虽然还没有拿下丘力居,但大军已经平定了渔阳、右北平以及辽西三郡,丘力居只剩下辽东郡苦苦支撑,情况不妙,平定这场叛乱是迟早的事情。

  不得不说,陈暮一计平天下,倚靠着全国各地的地主豪强大放血,稳住了江山。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至少最近十年之内天下应该太平,没有什么太大变故。

  当然。

  这只是眼下。

  豪强地主们都不是傻子。

  已经被汉灵帝割了两轮韭菜,到今年第三轮割的时候,肯定也会警觉,察觉到汉灵帝的阴谋。

  为此朝堂上已经有官员在上奏,要求汉灵帝恢复以前的制度,不再大肆收田税。

  汉朝有一点比较好的地方就在于没有什么所谓士大夫免税的说法,人人都要交税,哪怕你是地主豪强官僚士绅,也得交。

  但坏处就是田税太低,人口税太高。

  一旦土地兼并,豪强不仅拥有大量土地,还拥有无数隐户,那么只需要交少量田地税,就能侵吞大量本应该上交给国家的资产。ωWW.chuanyue1.coΜ

  并且,这样一来普通的自耕农百姓不仅要负担大量的苛捐杂税,还得替这些豪强承担各种义务。

  如此一来,朝廷和百姓越来越穷,地方豪强越来越富。

  一旦灾荒年月,百姓没有饭吃,就会造朝廷的反,朝廷没有钱粮剿灭叛乱,自然天下大乱,秩序崩溃,形成一个王朝末年,如此循环。

  纵观历朝历代,除了宋朝以外,很多王朝都是这样覆灭。而且宋朝的土地兼并也严重,只是商业发达,掩盖了这个问题而已。

  而那些地主豪强们无所谓,无非就是换一个主子,他们照样可以享受荣华富贵。

  最终受苦的,依旧是无数百姓。

  如今,陈暮一计分化之策,让天下豪强交税。

  原本那些豪强们以为只是那么一两次,忍痛也就交了。

  没想到汉灵帝似乎隐隐有彻底取消人口税,大量提升田税的意图。

  这还让豪强们如何忍得住,纷纷鼓动他们上面的官员,要求天子更改政策,不要再继续收田税。

  到今年秋后十月,当汉灵帝要求青、凉、幽、并、交五州交税的时候,整个朝堂都开始沸腾,上书的奏折如雪片一样飞到尚书台,要求汉灵帝停止这样的薅羊毛行为。

  面对这个情况,汉灵帝虽然没有理会,但也觉得有点不对劲。

  因为这跟当初陈暮说的不一样,陈暮明明说三州三州地分散收税,此乃分化之计也,他们不可能联合起来,为什么现在反而如此空前团结了呢?

  然而汉灵帝不知道,这一切也早就在陈暮的预料之中。

  毕竟已经被割过一轮韭菜,故技重施的话,天下聪明人那么多,肯定能看穿这个计谋,又怎么可能会继续中计?

  因此这个计策实施时间,顶多三年。

  这也意味着,今年最后一轮收税之后,明年如果汉灵帝还想着从益州荆州扬州三地重新割一轮,必然要遭受全天下豪强的反对。

  如果汉灵帝一意孤行,到时候的局势必然动荡,那么这次造反就不再是黄巾之乱那些平民了,而是那些豪强地主们。

  他们的破坏力和影响力可远比平民们大得多,比如七国之乱中,就是天下最富有的七个大地主造反。

  只是汉灵帝还不清楚这么做的后果,因此虽然感觉不对劲,但依旧没有改变政令,严词勒令各地太守把税交上去。

  这次司马直倒是没有自杀,甚至还是汉灵帝这个政策的拥护者。

  毕竟以前的汉灵帝是在割天下普通百姓的韭菜,司马直是个正直的官员,自然不愿意。而现在汉灵帝是在割豪强地主的韭菜,他当然拥护。

  可惜的是像他这样的官员实在太少,更多的官员碌碌无为,不仅是能力不够,还是豪强们的保护伞。

  在汉灵帝的政令下达后,不仅朝廷官员上书,连高地太守也纷纷上书请求天子收回诏令。

  这种情况下,汉灵帝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原本是打算今年年末才把陈暮召回来,现在不得不在十月份下达诏书,让他尽快赶回洛阳想对策。

  陈暮收到诏书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动身,而是又回了一封奏折回洛阳,奏折当中说新式水稻大丰收,产量惊人,可养活无数百姓。又有颁布无数惠民政策,才刚刚实施不久,不好离开。

  如果天子一定要召他回去的话,他怕下一任继任者破坏他的政策,因此请求汉灵帝任命沮授为青州刺史。

  沮授是光和二年时候的茂才,又干过几次县令,现在是济南长史,年龄也到了30多岁,论起资历肯定是够当刺史。

  汉灵帝看到这份奏折,又看了沮授的履历之后,没有任何犹豫,同意了这封举荐信,只请陈暮早点回来。

  等到洛阳公文抵达青州的时候,已经是接近十一月份。

  “尊天子诏书。”

  济南刺史府中,陈暮接过了这份诏令。

  传旨的已经不是王钧,毕竟王钧现在是中常侍,不可能会过来,所以张让派了个亲近的小黄门。

  那小黄门露着谄媚的笑容道:“陈刺....哦不,陈尚书,天子挂念,还得尽早启程才是。”

  如今陈暮已经顶替了梁鹄,当上了尚书令,千石高官,权势极重。

  “我知道了。”

  陈暮点点头:“等我与新任青州刺史交接之后,即刻出发,你先在外面等一下。”

  “好,那请尚书令快些。”

  小黄门倒退着出去。

  “子归,恭喜高升。”

  沮授在一旁笑呵呵地祝福。

  刘关张现在还搁东北打张纯张举呢,估计今年年末才能搞定,青州只剩下沮授典韦简雍侯栩。

  当然,还有其他人,如氏仪孙邵华歆孙乾王脩等人。

  只是这批人毕竟是到了青州才来投靠,肯定不如太史慈典韦沮授简雍侯栩这批早期班底,论起亲密程度就不一样。

  陈暮点点头:“原本来青州就只想着做六件事,现在完成了五件,也差不多了。”

  沮授想了想道:“第六件事是所谓的谋士扫盲班吧,我到现在还好奇这到底是什么呢。”

  “呵呵。”

  陈暮笑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现在还不能透露,过两年再说。”

  “神神秘秘的。”

  沮授虽然好奇,但也不是耐不住性子的人,只是笑道:“行了,那就过两年再说。”

  陈暮看着沮授,认真说道:“公与兄,我走之后,青州那些豪强可能会不安分,你该下雷霆手段就下雷霆手段,万不要仁慈。”

  “还有侯栩,他掌握军情司,权力极重,不能让他独揽军情司大权,你得注意点,他的家人已经迁到青州,要随时警惕。”

  “我颁布的各项政策法令,莫要更改,若是有什么困难或者变动不好处置,可书信洛阳,找我商量一番。”

  “如今已经开通了数条渠水,挖了两处湖泊水库,还是太少。多种植树木,多修建水利,这才是万年不变的长久之道。”

  “好了,大抵也就这几条,我不啰嗦了,青州就拜托给你了,务必不能让那些豪强死灰复燃,侵占百姓田地。”

  说完这一切,陈暮最后把自己的青州刺史官印取下来,郑重交给沮授。

  沮授接过官印,同样郑重地点点头:“放心,一切交给吾。”

  “走吧。”

  安排妥当之后,陈暮从厅堂里出来。

  屋外备好了马匹,数百护卫环绕,小黄门与典韦都在等待。

  “子归,都在等你呢。”

  典韦牵着马走过来。

  陈暮点点头,翻身上马,回头看了眼待了两年的刺史府,驾驶着马匹也不多做留恋,一夹马腹,正式出发。

  早在上次诏书来的时候,交接的事情就已经处理好。衣服什么的也收拾好,都在马车里。

  现在第二次诏书过来,都不需要再临时忙碌,直接可以走。

  比较奇怪的是,今天往日车水马龙的街面上人却很少,几乎没有行人。

  队伍走到北门,刚出了城门,陈暮就吓了一跳。

  就看到在齐国国相吴匡的带领下,临淄大小官员,全城豪强,大量百姓乌泱泱一片,人头攒动,全都站在城外的亭下等他。

  “诸位这是?”

  陈暮连忙下马,快步迎过去。

  他提前把事情处理好,把东西收拾好,就是想雷厉风行一些,快点离开青州。

  万一吴匡孙昭等人缠着说要吃个送别饭什么的也麻烦。

  没想到还是没有躲掉。

  “百姓们深受子归恩德,自愿出城相送,我也阻拦不得,只能听之任之。”

  吴匡抚恤微笑,他想起两年前自己被陈暮威逼,那时自己还十分不乐意被一个小年轻夺了自己的权力。

  但短短两年,齐国不仅一扫当初的贫困,变得十分富裕,连困扰多年的匪患都一并解决。这让吴匡慢慢放下心结,心甘情愿服从陈暮。

  “是啊,我等深受刺史之恩,刺史升迁中央,我等自然要相送。”

  “我本是无家可归之人,是刺史赠与我田地生存,予我粮食过冬,若非刺史,早就埋尸荒野,此等大恩,没齿难忘。”

  “当初我的田地被豪强占了,无奈从贼,跟着黄巾打仗,侥幸不死回乡之后,是刺史不计前嫌没有治我的罪,还从豪强手里把我的田地夺回来,让我养活一家老小,小人甘愿做牛做马,报效刺史。”

  “刺史剿灭叛乱,安抚百姓,让我等有栖家之所,有耕种之地。此乃圣人之功,神人之德呀。”

  百姓们纷纷呼喊,甚至已经有人跪下磕头,表达对陈暮的敬意。

  其实陈暮到青州后,做得并没有像刘备那样。

  刘备是怎么做的?Μ.chuanyue1.℃ōM

  他是直接融入进百姓里,自己就像是一个百姓,允许百姓随便来他家吃饭晃悠,四处倾听民愿,给予他们帮助,时不时自己掏钱救济穷人,甚至带着关张亲自下地,帮助百姓干活。

  而陈暮则只是常规操作,打压豪强,给予百姓土地,税照收,兵照征,徭役也是正常地进行,因为他需要挖渠通水,大兴水利。

  虽然出台了许多相关惠民政策,但也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和发展,并没有特意去照顾百姓。

  但汉朝的百姓是淳朴的,原本青州官场黑暗,各地火热水深,一片民不聊生。

  百姓没有田地,要么饿死,要么只能造反。

  陈暮来了之后,安抚地方,剿灭叛乱,给予百姓田地,赠与他们过冬的粮食,让他们有个安居乐业的场所。

  仅仅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是天下官员都应当做的事情,却已经让他们铭记于心,感恩戴德。

  这让陈暮十分感叹。

  这就是百姓啊。

  即便是无能的平庸官吏,虽然能力不足,但只要不祸害百姓,都算是正常官员。

  稍微有点才干的,可以处理自己分内之事,就是好官。

  由此可见,那些勾结地方豪强,欺压百姓,侵占百姓田土的贪官污吏到底有多可恨。

  恐怕这些人当中,也只有孙昭等地方豪表面沉痛,内心在欢欣鼓舞吧。

  “诸位,多谢相送。”

  陈暮向百姓们鞠躬行礼,大声道:“暮,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之事,比之圣人还差得远,今日天冷,诸位早些回去吧,莫再相送了。”

  “行了,都走吧,王命难违,我要出发了。”

  陈暮翻身上马,大声道别。

  “恭送刺史!”

  百姓们纷纷喊道。

  人们让开一条道路,他骑着马每过一处,百姓都低头弯腰行礼。

  老人壮年孩子,纷纷向他敬礼,祝贺他高升。

  甚至年轻得女子大胆地向他招手,若是他回应含笑看一眼,顿时引起一阵骚乱。

  陈暮的车队缓缓出了城外,回头眺望,百姓还在风中相送。

  中平四年十一月,凛冬来袭,朔风呼啸。

  陈暮骑着白马踏上了回京之路!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之谋伐免费阅读更新,第八章 回京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