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张万福被斩首后,兴和的其余各大家族都机灵了不少,对于修堤又是出力又是出人。www.chuanyue1.com
“大人,张万福家中家产已抄没完毕,共得现银三万两,珍宝古玩无数,估计价值不少于二万两,其名下还有田产店铺无数,下官已列好名册,请大人验看。”
汇报完后,张县丞递过来一本册子,上面详细记录了张万福名下的各处田产商铺。
陈泽宁看的大皱眉头:“这个张万福真是好手段,兴和近一半的田地竟然都在他名下。”
一旁县丞不敢接话,而是小声询问道:“大人,这些田产该如何处置?”
按正常来说,抄没的田地要登记成册上报朝廷重新分配,不过大多数情况,都是地方官员自己贪没大部分,在把剩下的给百姓一分就完事了。
“将抄没的现银取一万两用于修堤,剩余的存入库房,其那些珍宝古玩全部折成现银后在存入库房,至于商铺田产容我思量后在做定夺。”
陈泽宁打算将田产重新分配给百姓,商铺留一些好地段的派衙门中人继续经营,其余的全部卖掉。
“下官这就去办,对了,请问大人张家老宅是否要封存?”
“不必,老宅便留给张家吧!”
陈泽宁不想做太绝,算是给自己的顶头上司一个面子。
数日后,兴和县的河堤终于修了起来,踏着高耸的河堤陈泽宁不由的送了一口气,这条河堤可是花了大功夫,加上后来几家大族的支援,前后消耗近五万两白银。
一旁县丞指着堤坝道:“大人,这河堤用的都是上好的石料,今年就是有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此堤也顶的住!”
“本官倒是希望今年的兴河不要涨水。”
陈泽宁倒是在修堤上下了大功夫,不过周边邻县就未必了,一旦发大水又是一场灾祸。
“下官失言了,下官也认为平安无事最好。”
“对了,田地都分好了吗?”陈泽宁花了好几天终于将张万福留下的田产重新分配了一遍。
“由于田产数目太多,可能现在还在分配,不过在有几日应该就能完全分配完了。”
“嗯,此事你盯着些不要出乱子,我们继续往前看看。”
……
时年八月,大兴荆湖府雨水如注,兴河水暴涨,沿途三府数郡县皆遭洪灾,传至京城朝野震动。
沈皇看着奏折脸色极其阴沉,他拍着眼前的龙案呵斥道:“兴河大水淹没数个郡县,各地官员是干什么吃的,工部尚书何在?”
工部尚书连滚带爬的跑到殿中跪下,颤颤巍巍道:“微臣在!”
“朕没记错的话,今年的修堤款项朕拨了三十万两银子吧?”
工部尚书扶正帽子道:“是!陛下共拨银三十五万两。”
沈皇咆哮道:“那朕的钱呢?三十万两修堤,修成这个模样?数郡县受灾,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朕问你们现在该怎么办?”
朝堂上鸦雀无声,良久后内阁首辅大臣赵洵见群臣都看着自己,无奈上前道:“陛下臣以为如今当选一位得力大臣出任钦差,前往灾区安抚灾民。”Μ.chuanyue1.℃ōM
一听这话,户部尚书立刻上前道:“禀陛下,如今各地税收未到,户部只有北境军军饷十万两。”
户部没钱,沈皇心里也清楚的很,不然他也不需要召集群臣商量怎么办了。
叹息一声后,沈皇淡淡道:“各位爱卿,如今百姓遭难,国库空虚,朕希望你们能出力相助一番。”
听到这话,下方群臣皆是苦着个脸,不过还是有不少大臣站出来道:
“百姓遭难,我等自当竭力救之,臣愿捐献白银五千两用于救济受难百姓。”
“臣家中清贫但为了国家社稷,我也捐献白银一千两用于救济百姓。”
……
在众大臣的给力捐助下,终于算是凑起了十万两白银用于救治灾民。
沈皇扫视一圈道:“兴河沿途灾情严重,哪位大人愿意去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啊?”
一位胡须花白的老者走出来道:“百姓蒙难,臣岂能袖手旁观,老臣愿亲往灾区救济百姓。”
说话乃是定国公杨嵩,大兴朝四朝元老,为人正直,功勋卓著在朝中享有极高的威望。
沈皇走下台阶扶住,关切的扶着他道:“杨爱卿你如今年事已高,此去灾区车马劳顿,爱卿还是在家歇息,朕另选一人前去吧。”
杨嵩摇头道:“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老臣自知时日无多,但求余下时日能在为大兴略献绵薄之力,臣恳请陛下成全。”
沈皇有些动容,他让身边小太监取来一把宝剑,然后亲手交给杨嵩道:“杨爱卿心系社稷,朕岂有不允之礼,此剑爱卿带上,三府官员若有不从者,可立斩之,不过灾情虽急,爱卿还是要保重身体为上。”
杨嵩接下宝剑,跪道:“臣谢陛下天恩。”
当日杨嵩便带着赈灾银两,手提宝剑踏上了前往直隶府的路上。
“前面有粥棚,注意排队,不要乱。”
陈泽宁擦擦额头的汗水,看着宛如长蛇般的灾民队伍,他不由的看了一眼身旁的县丞。
县丞也是一脸尴尬,他也没想到自己一句戏言竟然成了真,兴河真的发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水,将沿途三府,数十个郡,数百县淹没。
兴和县由于陈泽宁大力修堤,没有受到洪水袭扰,但是周边邻县官员不作为,直接导致该县百姓惨遭洪灾,不少百姓流离失所。
“库粮还有多少?”
张县丞思索了一下道:“禀大人,要是灾民不继续增加的话,库里存粮还可用十日。”
十日自然是理想状态,如今越来越多的百姓向兴和涌来,陈泽宁不可能不管,可是库里粮食不多这让他极其头疼。
天灾面前陈泽宁头一次觉得,自己如此无奈。
“大人,百姓们送粮来了!”
正当他沉思之际,耳边传来了县丞略带欣喜的声音。
陈泽宁抬头一看是兴和的百姓,提着自家的存粮,来到衙门口准备献粮。
张县丞高兴道:“大人,百姓们都提着粮食来了,有了他们献出的粮食,我们就有办法撑到下月收割早稻了。”
兴和县百姓种植早稻,九月便可成熟,陈泽宁今年广派耕牛,让早稻的种植扩大了不少,只要撑过这一月,收割好新粮,这次灾情就可迎刃而解。
“得道者多助啊!”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从书生开始更新,第113章 水害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