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从子爵到皇帝 > 第100章:李氏父子
  赵叔程躬身行礼,他从来没有给太子行这种正式而严肃的礼仪。

  此前,太子在他行礼的时候也都会说一声免礼,但这次却没有,而是静静看着。

  “殿下,叛军之事愈发严峻,郁林郡已经是朝不保夕了,臣还有许多要事处理,就先告退了。”

  太子仍旧在静静看着,没说话。赵叔程行礼完毕,转身就走。

  赵叔程走后,太子恢复了笑容,他喜气盈盈面对着乐队和舞女们。

  “接着奏乐,接着舞!”

  赵叔程走出大殿,笙箫管笛的声音从他脑后再度响起,他面无表情,但心中仍旧波澜滚动。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他现在心里还是决定不了。

  甚至某种程度上,他在等待着太子先做选择,因为先做选择的人,往往会更加被动。

  他本来以为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往往看起来很漫长的过程,来得都很突然。

  仅仅是在第三天,禁军就在东城门抓到了一个人,在他身上搜出了一样东西。

  一枚只可能在宫禁之内存在的玉符。

  审问的过程很轻松,这人明显不是专业的间谍细作,他很快就招认这是宫里某个贵人给他的,目的是送到一个叫李震的人手上。

  太子还是决定动手了。

  赵叔程手握着那枚冰凉的玉符,遥望北面的宫禁,他知道这次没必要再去质问谁了。

  这枚玉符,就是最后的决战信号。

  重甲象军,该出动了。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春分已经到了,气候越发的暖和,东城的战象们,看起来十分活跃,行军的速度都比以往快了很多。

  在此前一天,李震终于收到了回信,信上写着东城和南城的象军决定与李震一起,清君侧。

  李震大喜过望,因为随信而来的还有两支象军的兵符,这代表着这封信的真实性。

  李震立即发动大军前往东城,与象军汇合,只要军临城下,不怕赵叔程不投降。

  但可惜的是,他中计了。

  在两军交接之时,他没能等到友军的汇合,而是中了埋伏。

  这支埋伏只是小规模的骚扰,后面的重甲巨象才是重点。

  没有人知道李震的一万大军,是怎样在南交国都的城外覆灭的,甚至很多年之后,人们依然无从得知李震本人的下落。

  当象军袭来之时,区区血肉之躯又能做什么选择呢?更何况李震的这一万大军是中计被诓骗来的。

  据说,多年之后的某个朝代,有一名农夫在此地耕耘的时候,无意间挖到很多残余的白骨,当时年代的人遍查史料,从一本叫作《华扬国志》的史书的记载中推测,可能就是这次惨烈交战的古战场。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华文帝守业八年,清明时节雨纷纷。

  南交太子赵仲始,正式即位为南交国第二代国君。

  但赵仲始从典礼的一开始,就一直保持着不悦之色,在旁人看来,这可能是新君的庄严肃穆。

  但他自己心里清楚,他虽即位,但却不是手握实权之人。

  南交国真正的统治者,是下面那个对着他叩首的年轻人。

  这一次,他开始恨自己,开始恨自己的父亲和祖父。

  他恨祖父为什么会生三个儿子,恨父亲生下自己却没能把自己培养成雄才大略。

  他最恨自己,为什么从小到大都庸庸碌碌,却占据太子储君的高位。

  透过诸侯专有的九珠冠冕,他看见了赵叔程,那个处事圆滑周到的年轻人,他突然不那么恨他了。ωWW.chuanyue1.coΜ

  也是在这一天,李震被赵叔程宣告叛国并且被击败的消息,传到了郁林郡。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老将李进忠最后一次穿上盔甲,忍着阴雨天给自己带来的膝盖剧痛,毅然决定出城进攻。

  当李震失败的消息传来之时,他就猜到了结果。虽然当时和后来,谁都没有找到李震的尸骨,但他了解自己的儿子。

  主辱臣死,他父子二人,两代忠良,绝不会在这种时候逃难苟活。

  这是最后的一战了,李进忠已经吩咐了手下,在他死后,立马开城投降,以免城中百姓遭难。

  因为宋十七这支杂牌军风评一向很好,算不上秋毫无犯,也至少没有对百姓作恶。

  自愿跟随李进忠赴死的,有一千零三人。

  细雨洗净了这一千多人的犀牛皮甲,也润湿了每一支长枪戈戟的利刃。

  他们没有乘坐骑,只是以一个战士的姿态,进行着一场没有生路的战争。

  路上行人,欲断魂。

  李进忠和李震的身上,藏着一个永远没人知道的秘密。

  塔读@-读小说

  都是忠臣,你们是,我也是。

  消息传到王言耳中,王言更是唏嘘不已,他对司马略说:“赵拓也算是一代英主了,死后竟然能有如此忠臣为他捐躯赴国难!”

  整顿部队,将新招募的士兵补充到原来的军中之后,宋十七发现自己手下的大军人数已经超过五万。而且后备军也越来越多了。Μ.chuanyue1.℃ōM

  大概是他们拿下了郁林郡,兵威盛大,再加上军饷很高,很多流民甚至普通农民,都加入合浦军。

  而这对赵叔程而言,绝不是什么好事情。在失去郁林郡这个缓冲地带之后,国都将直接暴露在叛军的面前。

  赵叔程被迫拿出最后的底牌,那就是四支重甲象军。为了加强东面战场的防御,他将西城象军、北城象军调遣出来,在国都西面的山脉之下形成一道防线。

  配合着步兵,这近七百头战象构建出一道铁一般的高墙,别说是以步兵为主的叛军,就是曾几何时叱咤风云的神鼍禁军,也未必能突破。

  但就在宋十七行军到山脉的东面之后,他就不动了,处于两军偶尔在山中打一些小规模的侦查战和遭遇战之外,宋十七没有再行进一步。

  原因很简单,自己和赵大富的约定,自己的已经完成了。

  在斥候带来象军已经出动的消息之后,宋十七立马写信给赵大富,要求他履行诺言,走暗线突袭国都。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这封信并没有送到赵辅忠手中,因为赵辅忠的消息比他还要早,已经出动了。

  三千扬军奇袭如风,短短十天之内,已经分散到了国都西北两面分散的河流地带。

  南交国都位于交趾郡龙编县,这里是五六条大江的聚集地,农业在全国来讲都属于发达地带。

  农业发达,也就意味着人口比较密集,赵辅忠要想把三千人隐秘驻扎在同一个地方,十分有难度。

  所以,为了此战的隐秘性,赵辅忠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然后将大军分散驻扎,散藏于国都西北面的高山之中。

  小满时节,按照约定,宋十七全军出动,并且大张旗鼓。

  此举引起了赵叔程的警惕,他下令调出部分东南二城的象军增援前线,同时从九真郡和日南郡赶来增援的数千人,也抵达战场附近。

  在赵叔程看来,这是一场生死决战,此战若胜,便可乘胜追击,将叛军一网打尽,甚至直捣合浦,擒杀贼首赵仲始都是有可能的。

  此战若败?赵叔程没往下想。

  因为根本来不及想,在两军交接的一开始,宋十七的大军可谓是一触即溃。

  首发&:塔>-读小说

  在巨大的战象面前,一个身披坚甲、手持利刃的猛士,都只不过是一只柔弱的兔子。

  更何况这象军不单单是象,还有军。在远程阶段,一头战象至少有三个射击点位,经过优化,其中还有包括一个弩射手。

  弩是从江国进口来的劲弩,增强了象军在中程距离作战的威力。倘若敌军有幸存活到近程,那才是噩梦的开始。

  战象左右兵厢的钩镰长枪,以及巨象的鼻子和庞大的身躯,都是敌军要面对的酷刑。

  宋十七这次溃败,有一半的程度是演的,因为这一战确实不是真打。但还有另一半,确实是许多人触及灵魂的畏惧而导致的。

  身披重甲的巨象,丝毫不惧弓箭的远程攻击,一旦到了中近程,除非有神一般的速度,否则只会死得更惨。

  就算是骑着战马,那也不能拿巨象怎么样。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从子爵到皇帝更新,第100章:李氏父子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