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大秦摄政王风姓天幽 > 第660章 这可是得罪人的活计
  “诺!”

  点头答应一声,赵术朝着秦王政,道:“王上,臣还要去选择尚书署的府邸,就不在宫中久留了!”

  “去吧!”

  “臣告退!”

  从章台宫走出,赵术眼中露出一抹峥嵘。

  从今天起,他将会以一个全新的身份,为大秦的建设发光发热。

  望着赵术离去,秦王政嘴角露出一抹笑容,他喜欢赵术的坦诚:“赵高,去通知公子术,尚书署就定在甘泉宫!”

  “所需人才,让他自己挑选!”

  “诺!”

  ........

  片刻后,赵高便追了出来。

  毕竟,赵术前来的时候,没有乘坐轺车,而是搭乘。

  “公子,王上的意思是,将甘泉宫当做尚书署的办公所在!”赵高朝着赵术行礼,语气恭敬,道:“同时,所需要的人,让公子自己决定!”

  闻言,赵术朝着赵高了点头,登上了轺车:“有劳赵府令了!”

  “驾!”

  赵高驭车,一路向前。

  赵术目光落在赵高身上,略微沉思,道:“赵府令,有没有兴趣,去尚书署?”

  赵术可是清楚,眼前这位,有大才。

  而且,这位可是有前车之鉴,杀了他,太过于浪费,但是留在宫中,多少有些忧患。

  毕竟,他们臣子,也不可能随时都在秦王政身边!

  纵然,这一世,有他在,不用担心出现大秦灭国的事情,但是,未来若是发生意外,他纵然是平叛,也会让大秦的根基动摇。

  “公子说笑了,臣.......”www.chuanyue1.com

  见到赵高欲言又止,赵术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他心里清楚,对于赵高而言,这一切不由他来决定。

  在秦王政没有点头之前,赵高不可能回答。

  而且,他的尚书署太缺人了。

  只有他和陈平两个人。

  纵然是可以从上林学宫之中挑选,也可以从各地抽调,但,他缺少一个对于大秦朝廷了解的官吏。

  仔细想想,赵高完美的符合这一要求。

  改革官制!

  以及改革一些问题,不光是要从底层出发,也要着眼于高层。

  走进书房,陈平正在看书。

  “属下见过公子!”

  点了点头,赵术喝了一口老黄酒,道:“陈平,你去上林学宫,挑选几个机灵点的学子,考察一下他们在学宫中的表现!”

  “公子这是要?”

  陈平有些不解,忍不住看向了赵术。

  “王上新建尚书署,让我负责,如今尚书署一清二白!”

  “让你去找几个刀笔吏!”

  “诺!”

  点头答应一声,陈平转身告辞离去。

  将酒盅放下,赵术方才铺开竹简,提笔书写,他需要了解大秦的人,作为属下。

  陈平出身贫寒,了解底层人的生活。

  赵高一直在朝堂,作为秦王政的近侍,了解大秦朝廷。

  喜,作为大秦文吏,对于大秦官吏底层了解。

  程邈,也是一个底层官吏。

  扶苏,大秦长公子.......

  ........

  赵术没有茫然,提拔那些秦末乱世的大才。

  那些人在乱世之中脱颖而出,自然是一等一的大才,但是,他是大秦的公子,而且,改革也是在大秦的基础上开始的。

  所以,他要以大秦本土官吏为主。

  等墨迹干,赵术卷起竹简,朝着一旁的家老,道:“让陈平,通过尚书署的名义,将这些人抽调回来!”

  “诺!”

  赵术清楚,他之所以提拔萧何,那是因为萧何之前便是官吏,有这样为官的经验,而且还是秦吏。

  他抽调陈平与范增,也都是放在身边历练,然后再行外放。

  要不然,在大秦这个升迁制度极为严格的时代,骤然提拔一个人上高位,绝非好事。

  毕竟,就算是李斯的子嗣,他的弟弟,也都是在军中历练,然后外放。穿书吧

  至于扶苏,此乃赵术不得不为之。

  他的身份地位,就算是不满扶苏,也不能接触其他的公子。

  特别是在秦王政看好扶苏的情况下,这份功劳,就算是喂也要喂在扶苏的口中。

  一旦他选择了嬴高,亦或者将闾,都将会导致一个派系的崛起,对于大秦并非好事。

  当下的大秦,不能出现夺嫡!

  ........

  将一切都安排下去,赵术也不由得沉默了。

  他没有想过内阁制度,后世的那种制度,他没有想,因为他清那种制度,对于大秦当下,并不适合。

  任何的社会制度,都要匹配当下的社会情况。

  要不然,容易出现小马拉大车。

  思来想去,留给赵术的选择,便只有两个。

  一个便是原本大秦留下的三公九卿制度,一种便是成熟于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

  当然,三省六部制度更为先进。

  只是各个部门相互掣肘,集权于君王。

  只是,三省六部制度虽然分工明确,但是,这一刀下来,对于大秦而言,只怕会引起朝堂动荡。

  毕竟,一旦开始,首先动摇的便是国府官署的权势。

  沉吟了许久,赵术提笔写下了三公九卿制度,然后从心找了一卷竹简,将三省六部制度也写了下来。

  他心里清楚,这些事情,他不能决定,还需要让秦王政决定。

  其实,在心中,赵术更倾向于三公九卿制度。

  只是这个三公九卿制度,必然是不同于大秦的三公九卿制度,必须要先确定官署,在确定三公九卿。

  三公九卿可以换,但是,官署要一直在。

  不能因人而设官署。

  心中念头转动,赵术叹了一口气,放下了手中的笔。

  想要完善这一点,极难。

  况且,大秦当下的格局,实在是不适合大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迅速的盘整大秦。

  大秦的情况,不同于后世天下的统一。

  抿了一口老黄酒,赵术目光闪烁,想要限制相权,在大秦这样的时代,并非难。

  毕竟,这是一个丞相开府治国的时代。

  而且还是传承了数百年,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惯例!

  说句不好听的,在大秦以前,丞相开府治国,这等于是朝廷的常务副王。

  最关键的,他一旦削弱相权,就等于是得罪王绾以及李斯。

  毕竟,大秦朝野上下,几乎人人都清楚,李斯便是下一任大秦丞相。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大秦摄政王风姓天幽更新,第660章 这可是得罪人的活计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