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沈氏的绣活终于全部完工了。
白秀宁就一早就开始准备去镇里的东西,麻利地把昨夜里连夜做了一罐子新鲜的野果罐头打包好,她们要去的镇子是离青山村最近的一个,永乐镇。
周围的几个村子都归永乐镇管辖,人口数量是这一带最多的,但真正让这个镇子的繁荣度排名第一的而是它所处的位置,永乐镇处于各村落中心,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不少行商过路必经之地。
虽说是离得最近的镇子,但路程也足足有二十多里!步行过去估计待走一个时辰!万一路不好走再另算。白秀宁心底一片哀嚎,这全靠脚走个来回,脚底板都能磨出泡,怪不得她娘一个月只去一回,每次去把绣活都拿回来,做好再送进去卖。
“娘,咱们是要靠脚走个来回吗?”白秀宁坐在沈氏的床上,看着沈氏仔细清点每件绣品口气有点蔫的问。
沈氏又气又好笑的看着白秀宁,她知道女儿为何有些不高兴,因为啊,刚刚白秀宁问了她去镇里有多远,本来还异常兴奋的小姑娘听到来回将近四十多里地顿时一脸惆怅的瘫坐在床上。
“噗呲”一声,沈氏没忍住笑了笑:“宁啊,难道娘忘了告诉你咱们村里的药老爹每月也要去镇里卖药材,都与娘结伴而行,而他家有牛车…”沈氏用手摸了摸白秀宁白净的小脸逗了逗她。
白秀宁的眼神一下子又明亮了起来。
“娘亲真是越来越坏了,我还做好了今天两只脚都不要的打算!”白秀宁抱着沈氏的胳膊轻摇着。
“去把小雨喊起来吧,咱们要去村口与药老爹汇合。”沈氏越发怜爱的摸着白秀宁的头满眼都是笑意。
这边白小雨早已起来穿好衣物,今天还是她第一次去镇子里,天还没亮就激动的醒了。听见有脚步声,一个翻身从床上跳下来快速冲向刚进来的白秀宁:“阿姐,咱们是不是要出发啦?”m.chuanyue1.com
“你慢着点,别摔着!”面对像个小火箭一样冲向自己的小妹,白秀宁赶紧伸出手臂接住他。
娘仨各自分工拿好的东西就锁上门向村口走去,早已在村口有一头大黄牛背上已经盘好了架子车,车上坐着个满头白发的老爷爷正抽着旱烟。老爷爷看到她们母女还抬了一个陶罐赶紧放下手里的烟杆子下车去帮忙接下来。
“泉子媳妇啊,你这带的啥啊?这次不去卖绣品呐?”爹爹虽然去世已久,但村里的有些老人依旧喊沈氏“泉子媳妇”。
沈氏有些不好意思,“麻烦老爹了,这是我大闺女看我辛苦做绣活,她自己捣鼓做了点吃食,想拿到镇子里碰碰运气。”
药老爹看了看白秀宁姐妹俩,眯着小眼睛打量后说:“不错,都是好孩子,上车吧,咱们赶紧出发。”
待众人坐稳后,药老爹在前面坐着看驾着牛车,白小雨第一次坐牛车也不敢乱动就半躺在沈氏怀里,白秀宁则背靠在沈氏后背,背对着坐着。“走喽,泉子媳妇啊,你让孩子们再眯会,一会到镇里有精神些。”药老爹大声的朝后面喊了一句。
“谢谢药爷爷的关心,药爷爷您才辛苦呢~”白小雨窝在沈氏怀里乖巧的说。
小孩子嘴甜又懂事说的药老爹心里暖暖的,更加卖力的赶着牛车。
白秀宁看着路两旁的田地,远处的青山陷入沉思,眼下只有一罐野果罐头,没有盛具是个大问题。穿书吧
实在发愁,再不济就一块一块卖,一文钱一块,绝不吃亏,等有了钱再重新做打算,所以白秀宁准备了好几个小碗和勺子。
走一步算一步吧,这次去镇上也是先试试水的,而且她确定这个时代应该是没有水果罐头的,毕竟这好像是十九世纪外国人发明的东西。
约摸这牛车走的有快有半个多时辰白秀宁实在是忍不住了,坐的屁股都疼了,小幅度的调整了坐姿,用手揉揉已经有点麻麻的屁股。心里念着下回要再坐,一定要找个软和的垫子垫在屁股下面!
扭过头看了看白小雨,她倒好,躺在沈氏怀里早就睡得呼呼的,白秀宁也打了个哈欠。
“宁啊,你困不困啊,要不也休息下。”沈氏担心没坐过牛车的白秀宁不习惯。
“没事娘,这可比咱们走着来轻松多了。”白秀宁坐直身子,用手锤了锤腰和背。
又看扭头了看在赶车的药老爹,这老头别看头发都白了但从赶牛车的背影上看,身体应是十分硬朗!脑子里关于他的信息也很少,只知道他一辈子没娶过亲没孩子,更不知道姓啥,常年一个人在山上采点草药去卖。大伙都叫他药老爹,虽不懂医理,但总归跟采药熟悉,基本上村里有人发热伤风都找他,他给的药便宜好用比去镇里大药店还好,所以很受村民的尊重。
在太阳完全部露出来挂在天上的时候,牛车已经赶到了一条大路旁边,不远处就座不高的土墙围的镇子大门,药老爹也正指挥这让牛车停下,“吁吁吁!泉子媳妇,到啦,老规矩,你要是先忙完就镇口树下等我。”
“嗯,放心吧药老爹!”沈氏满口答应。
说着药老爹把牛车拉到一家茶棚后,熟练的解开套在大黄牛身上的车套架子,把牛栓好又走到前面茶棚递给正在招呼客人的小伙子几个铜板,像是和端茶的小伙计是熟识,客气的寒暄几句就去办自己的事了。
茶馆、茶棚、客栈这种地方都是可以暂时帮进镇或者过路的客人看管马匹牛羊类牲口的。
沈氏叫醒睡的迷迷糊糊白小雨,“娘亲,咱们到了吗?”白小雨揉了揉眼睛。
“到了,先跟娘一去把绣品交了吧,一会给你买个冰糖葫芦。”
“嗯!”一听说有冰糖葫芦白小雨开心的眯着眼睛舔了舔嘴。
沈氏带着儿女来到了平常交货的绣坊,让白秀宁店家在门口等自己。
“娘,你让小雨跟你进去顺带守着这野果罐头,我想去周围打探一下情况。”沈氏则是担心白秀宁第一次来镇上,万一迷路了咋办,女儿家在外还是小心点为好。“这咋行呢,要你遇到危险咋办!还是等娘一起吧。”
“娘,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再说了,您看啊,等你交完绣活就要离开这,咱们还不知道在哪有地方可以卖果子呢,带着这个陶罐很是不方便,这正好让小雨在绣坊看着挺好的?”白秀宁耐心的解释给沈氏听。
沈氏仔细想想白秀宁说的觉得也有理,便同意了,就带着白小雨进绣坊说明来意,再让白小雨坐在绣坊大堂的待客椅上,自己拿着绣活去了后堂。
白秀宁这才把一直抱在怀里的陶罐小心的放在白小雨旁边蹲下来拉着她说:“阿姐先去问问情况,小雨的任务就是看好这个陶罐噢!”
白小雨看了陶罐一眼“放心吧阿姐,记得要快点回来!”白秀宁摸了摸妹妹的头就出去了。
这镇子真的挺大,最宽的四条交错平行的青石板大路是主街,街上很是热闹,熙熙囔囔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流连墨宝的文人骚客,街道两旁有粮铺、布铺、酒楼、当铺、药铺、钱庄、珠宝铺…很是齐全,街边也是各式各样撑伞的小商贩,镇子中心是一座十分气派威严的衙门。
这还只是闹市,拐弯胡同一条挨着一条,狭窄的小巷来回穿插。镇子外圈是居民的住处,房子大都是两层建筑,红砖绿瓦古声古色,很是雅气。
白秀宁连续进了几家铺子都问了问价钱后,发现这里白银以锭为主,就是银元宝,大元宝是五十两一锭,普通小元宝是五两一锭。白银性软,使用时,拿钢剪或凿子凿下一块,用戥子来秤就行。
这‘戥子’也劳动人民的智慧发明呀,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因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白秀宁看到也是叹为观止。
一两白银是十钱,一钱是一百文,一文钱能买两个馒头,货币还是很值钱的。
看来古代黄金万两也不容易。
又观察了这个镇子上的一些零嘴铺子,面食糕点有几家买的人多一些,甜点铺子就一家,还是甜麻花之类的,可能比较贵买的人也相对少,大概了解了下市场就好定价格了,白秀宁只能祈祷这个时空别是宋代往后,不然她这罐头也不算独家秘制了,不过回头想想,就算这个时代已经有人会做,天高皇帝远,别又倒霉的碰到一块就好了。
差不多摸清物价后,白秀宁找了好一会,人多的街上根本没空位置了,急得她直挠头!又迈开脚步接着寻找合适地方,转着转着走到个路口,路边有了一棵旱柳树,白秀宁绕着这柏树转了一圈,有了!就在这卖!地方好记不说,天热还有树遮阳。
太好了,这地方虽然不热闹,但也是去街上和出镇子的必经之路,白秀宁兴奋的在原地跺了跺脚。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糙汉猎户和小甜妻的红火日子更新,第10章 初卖罐头 上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