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大典。
皇甫启手握倚天剑,静静立于殿前,目光从群臣身上一一扫过,这一次的朝会,气氛与之前相比,已经是截然不同。
少府田芬出了朝堂,对皇甫启说道:“大帅,昨天雒阳城里到处都在传言,说大统领为了平定董匪,触犯了先祖的律法,私自开辟了一条丝绸绸之路。可有此事?”
刘尧端坐在王座之上,目光紧紧的盯着大门口,这件事他也听说了,但是他的本能却让他觉得这件事恐怕没有这么容易。
“千真万确。”
皇甫启目光冰冷的望向田芬,道:“凉州战事连绵,百姓流离失所,如果不是我开辟了丝路,黎庶们连生存都做不到。
数以百万计的百姓,都是饥肠辘辘的人,田少府如此质疑我,是不是要找我的麻烦?”
皇甫启的气势,让田芬心头一震,不由自主地倒退了几步,不过随即便回过神来。
德阳殿内,窃窃私语起来,许多官员都没有料到皇甫启会如此直接。
“大帅,你这话可就说不过去了。”
"我汉朝因各种原因,取消了声望和投资巨大的都护府。Μ.chuanyue1.℃ōM
此举旨在减轻凉州、司隶等地的赋税负担。
我汉朝设立了一个都护,就是要治理三十六个国家,防止三十六个国家发生战争。
而西域都护府并无征税之权,所以必须由我汉朝出使,以维持其正常运作。
而大帅又在哪里?
平定董卓后,他没有向朝中的三位九卿和官员们通风报信,擅自设立了一个安西都护,这本身就是不合常理的事情。
我们就不说了,大帅都是以战斧为尊,在军中也是很有发言权的。
不过,大元帅重建丝路,未免也太过份了吧?
大帅公然违反了先祖的规矩,这分明就是在打击商人,打击农民,这简直就是在破坏我汉室国本!”
朝中的文武百官们,在听了伏完的话后,也都是兴奋了起来,纷纷在德阳殿内议论纷纷。
他们的立场很明确,直接指出了皇甫启的做法。
"呵呵……"
皇甫启看到德阳殿的变化,哑然失笑,这些朝廷里的人,居然想要阻止自己重启丝路,简直就是在歪曲事实。
"大帅,你不认为你所说的事情很牵强附会么?"
东中郎将程昱从朝堂上一步踏出,面色凝重地说道:“我很好奇,大帅的权力,就是用斧头来决定的?
难道是因为后将军年纪大了,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失神的情况?要不要我告诉你?
大帅掌管国家大事,对外,就拿着斧头出征,执掌朝堂,无论是政务,还是军务,都在他的职权范围内!
如今皇帝还没有登基,大将军却是以大帅为首,请问后将军,有什么不守纪律的?
反而是你,在朝中三公九卿面前,指责大帅欺人太甚?我看你是最离谱的一个!”
朝中那些与他有关系的人,都在想方设法分释皇甫启的权力,这样他们就可以掌控更多的权力。
今天的事情,可以说是充满了各种阴谋诡计,如果皇甫启一个不小心,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对方趁机反击。
“你......”
伏完愤怒的瞪了眼程昱,在众目睽睽之下,在那么多重臣面前,如此不将他放在眼里,这让他的心里充满了愤怒。
皇甫启撇了撇嘴,心道,就凭你,也配指责我,真是好笑。
“是的,后将军这话确实是错了,不过就算你是皇帝,恢复丝路这种事情,也是关系到我汉朝根基的事情,你怎么能随便断言?
我汉朝的地盘,岂不是只有一个小小的凉州?
你想要改变我汉室的根基,只为一州,你说的对么?”
眼睁睁地看着伏完的攻击落空,袁滂再次欺身而上,袁滂说的话,对他的威胁更大,因为他知道,这关系到汉室的根基。
重农抑商,这是汉朝开国以来就已经定下的规矩,若是有人胆大包天,就是要推翻汉朝。
原本剑拔弩张的德阳殿内,又是一片剑拔弩张。
袁滂的问题,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似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如果一切都要他亲自出马,那么,他这位大帅,也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职了。【穿】
【书】
【吧】
刘尧见皇甫启没有说话,以为皇甫启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不由暗自庆幸,如果能击败皇甫启,那么他的面子,也会大打折扣。
“执金吾,我很好奇,你怎么知道大帅的所作所为?会不会影响到我大秦的根基?”
刑部尚书荀或面色平静的从朝中出来,他的眼睛死死的盯着袁滂,沉声道:“从一开始,大帅就没有说过这样的事情。
你可别乱说,让所有人都相信,你说的都是真的。”
袁滂皱了皱眉,他看向荀或,皇甫启从来没有说过这种事情,他说这话,完全是因为皇甫启重新开辟了丝绸之路。
荀我说的每一句,都是一语中的,将他所说的一切,都说的清清楚楚。
如果找不到借口,那么以后再找他麻烦,可就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了。
毕竟,他们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若是就此罢手,以后很难有还手之力。
无论是重农抑商,还是重商抑农,都是农业社会必须要做的事情。
如果选择前者,则更加稳固,而如果选择后者,则会使其处于弱势。
皇甫启很明白,朝廷里的那些人,虽然以农业和商业为幌子,但实际上,都是为了控制自己的生意。
在这个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都很落后的年代,粮食的产量很少,如果不能保证粮食的质量,那么就会有很多人因为饥饿而死去,从而引起社会的新一轮的动荡。
皇甫启已经有了应对之策,正好可以利用今天的机会,将自己的想法说清楚,为接下来的变法铺平道路。
袁滂站了出来,说道:“大人,虽然大帅没有这么做,可是他的行为,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要实行的,就是重商抑农。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那大将军又怎么会重新开通丝路呢?这也算是在激励各地大兴商道了。
另外,根据我得到的消息,为了促进丝路的贸易,大元帅还成立了一个丝路贸易组织,邀请了凉州和三辅的士族和豪强加入。
如此大的动静,除了重商抑农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国家?”
刘弘紧随其后,说道:“是啊,如今我汉朝正处于混乱之中,必须要大力发展农业,以抑制商人的力量,以平息内乱。
但大帅此举,已是损害了汉室的气数,没有了粮草,朝廷还怎么派兵剿灭叛逆?”
毕竟,现在的朝堂之上,所有的文武百官都知道,各大势力的崛起,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忤逆幼帝,竟然是忠臣更新,第230章 德阳王妃的怒火!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