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一)慕容暐的亲笔诏书
原本郑城郑大梁他们的单兵作战能力就比燕军强出不少,再加上他们五人小队之间的配合熟练至极。而燕军面对从来没有见过的情况,一招失手就满盘皆输,一点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次百人队之间的对决,除了鼓舞自己一方的士气之外,双方主将还可以借机判断一下敌方的战斗力,好根据此战来安排接下来的战略部署。
可大燕北海王慕容纳没想到自己这边败得如此快速。只是布阵的一个应对失误,就一点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
别看他现在手上有两万人马,敌人只有数千。可如果是这样布阵对战,他心里也没有把握克敌取胜。对方敢于只用数千人马就拦住他两万大军的去路,如果没有足够的信心,怎么会做出这种以卵击石的决定?自己接下来要怎么办?
被这场结束得过于快速的对决震慑住的除了北海王慕容纳还有他身后的两万军队。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亲眼目睹这场对决,但只听声音也能够知道战斗是在继续还是已经结束。
而战斗结束之后自己一方观战的前军没有发出喝彩声,那就足以证明自己这边没打赢。压抑的气氛在队伍当中迅速地蔓延,两万人的大军,一瞬间安静的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慕容纳,我这有一份你们小皇帝慕容暐的诏书,你要不要看一看?”
就在大燕北海王慕容纳想着自己下一步要怎么做的时候,对面的郑城郑大梁先开口,打破了这让人窒息的安静。
“诏书?皇帝慕容暐的?怎么会在他的手中?”一连串的疑问不只出现在慕容纳的脑海里,还同时出现在每一个听到这句话的燕军士兵的脑海里。
没等慕容纳做出反应,郑城郑大梁又接着说道:“请慕容将军借一步说话。”说着他就骑着战马向一旁的空旷地带走去,那里距离双方军阵都比较远,如果慕容纳跟过去,那他们两个人就可以说些别人听不到的悄悄话。
慕容纳还在犹豫,他可不想中了敌军擒贼先擒王的计策。虽然他对自己的能力还有几分信心,可他却并不了解郑城郑大梁的实力。看着人家部下都这么能打,慕容纳不想让自己独处于危险之地也是可以理解的。【穿】
【书】
【吧】
他要是被郑城郑大梁偷袭,然后被生擒活捉了,那他的两万大军群龙无首,就更容易被击败了。
见慕容纳左思右想、磨磨蹭蹭的不动地方,郑城郑大梁在远处的空地上,伸手从怀里拿出了一个卷轴,高高举起向慕容纳扬了扬。
这下慕容纳就不能再无动于衷了。那卷轴不管是不是郑城郑大梁口中所说的他们大燕皇帝慕容暐的诏书,他都要前去验证一下。
没办法,慕容纳必须上前去看一看。但他还是带了两个亲兵一起前往,孤身一人犯险,他还是做不到。
对于慕容纳带了两个亲兵一起前来,郑城郑大梁倒也没有说什么,在马上递出那个卷轴,交给慕容纳的亲兵,再让他转交给慕容纳。
这道诏书的确是大燕小皇帝慕容暐写给在关中作战的慕容评和皇甫真的。那是慕容暐按照姜恬的要求写的内容,而且是亲笔书写。说是诏书,更准确地说是亲笔信。
姜恬受条件所限,可没有时间非要搞那么正式的诏书,姜恬也不会被形式主义所限制。他只是要让还在关中作战的燕军将领和士兵们知道,他们的在燕国已经没有了,现在他们这些出征的将领和士兵如果仍然听从皇帝慕容暐的诏令,那就归顺他的夏国,成为华夏人中的一员。如果他们选择不听从慕容暐的诏令,那就没得说了,双方只能刀兵相见。
小皇帝慕容暐的亲笔诏书当中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诏书的内容不由他自己做主。基本上诏书的意思就是劝说在关中的燕军将领和士兵听从拿着诏书之人的命令。是回到燕国还是继续留在关中,全由拿着诏书的人做主。
慕容纳看完诏书,虽然知道这是慕容暐的亲笔诏书,但他还是不甘心听从郑城郑大梁的号令,更加不甘心的是大燕国已经亡国,从此之后他们就是亡国之人,只能仰人鼻息。
郑城郑大梁看出了慕容纳的不甘,所以他也没有强迫慕容纳立即表态。他让慕容纳把诏书拿给主将慕容评和皇甫真,由他们共同商议之后再决定。
是按照诏书中所写的自此开始听从他的号令,还是他们拒绝奉诏,双方继续开战,郑城郑大梁都“静待佳音”!
慕容纳这时候自然是不敢再逞强,打他不一定能够打得过,而且他也不确定慕容评与皇甫真是不是会“奉诏”。
于是大燕北海王慕容纳率领两万大军后撤三十里安营扎寨,然后派出一队亲兵骑着快马,携带着小皇帝慕容暐的亲笔诏书,去交给后面的主将皇甫真。而慕容纳就在大营当中等待皇甫真的消息。
慕容纳没有向亲兵表示出自己的态度,他不想让自己的表态影响了皇甫真和慕容评的“决定”。在这种关键时刻,要说他们这些主将没有私心是不可能的。
但这种私心只能隐藏在心底的最深处。如果一不小心暴露出来,可能就会引来杀身之祸。慕容纳很清楚这种关键时刻尽量不要做出任何的小动作,任何的微妙行为,都可能把事态向着自己无法控制的深渊推进。
大燕太傅大司徒皇甫真最近也是心乱如麻。自从前几日太师上庸王慕容评派出的斥候带来了慕容评接收到始安公慕容默的人马和粮草,对皇甫真的未卜先知表达了感谢。
又把秦国阳平郡公苻融亲自率领秦军已经紧追而来的军情详细情况讲述了一番之后。斥候又给了皇甫真一封慕容评给他的亲笔信。ωWW.chuanyue1.coΜ
信中慕容评只是讲述了与皇甫真相识的一些往事,没有多写什么内容,只是在信尾提了一句以后大燕国的事情需要皇甫真多多费心,匡扶幼主稳固江山。
就是信尾的这句话,让皇甫真感到了不安。因为这句话隐隐有托孤的意思,难道慕容评自知命不久矣?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啥都没有我一样称霸十六国更新,第135章 (二百八十一)慕容暐的亲笔诏书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