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帝国往事回忆录 > 第四十四章 写给吴静静的信
  2091年1月20日,火星,久安城大学内部

  亲爱的吴静静同学

  展信佳。

  最近以来我这里一切都很好,你最近总是问我火星是什么样子的,但是由于网络延迟我总是没能及时回复,于是我决定在这封信里统一回答你的有关火星的各种问题。

  首先回答你问我最多的一个问题——久安城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久安城从政治地位上来说属于火星的首都,整个城市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其中地下部分是城市的主体部分,绝大多数人包括我所在的学校主体都是在地下,我猜测这可能和早期移民者躲避极端气温变化和太空辐射有关。

  至于地上的部分,就看起来像某一个三四线城市郊区的一个小县城,房屋都很矮,最高的也不过就是七八层左右的样子,大多数都只有一两层高,至于这地上的部分是用来干嘛的,目前我还不清楚,那里也没有什么好玩的。

  然后就是这里的人吃的东西都是一些什么?

  我能明显地感觉到火星的饮食有一点受到中国的影响,但也只有一点。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但实际上这个说法是不是特别严谨的,中国各个地方饮食的差异可能比欧洲各国的饮食差异还要大,非要对比的话,大多数人类吃的正常食物都能够在中国找到类似的。

  但这里我要说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关于茶的。

  西方人虽然在对茶的饮用方法和观点会和中国有些差异,不过他们至少还是把茶当成一种饮料,这一点东西方大抵是相同的。

  但是这里不一样,他们把茶当成一种汤,即用开水泡茶竟然可以被当成一种汤出现在食堂,有时还会往里面加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简直是……算了,不说了。

  虽然说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把茶叶当成菜来食用,现在也有茶叶蛋这种东西,但我还是觉得这种东西应该还是他们的首创。

  其他的食物多数都是地球上常见的,虽然也有一些像茶叶一样被“魔改”的东西,但是我也只是听其他国家的同学无意间谈起,具体的我目前不太清楚,日后若有新的发现我再择日告诉你。

  关于火星人的样貌?

  他们很明显是普通人类的样子,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的(我怕你乱想),而且人种也没有什么变化,就是地球上经典的黑白黄原皮。

  其中白人和黄种人占的比例较高,黑人的比例较少,当然,我也没有具体的统计过,就是自己大概的感觉。

  但是也并非所有的特征都是和地球人是一样的,还是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生理上的差异的。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这里的人都很高,普遍性地高。我们班上最高的一个男生有将近两米三,最高的一个女生有将近两米,就连我在飞船上遇到的一个火星女孩也有将近一米九的样子。

  我自己的想法可能是由于重力的原因,毕竟这里的重力严格来说连地球的一半都没有,好像是0.35多一点。

  而另一点有趣的是这里的人的力气似乎都非常小,就连我都可以轻易掰手腕赢一些看起来比较壮的男生(不要问我为什么会和他们掰手腕好吧)。

  我原来在一些文献上看到宇航员在空间站中会出现肌肉密度和骨密度流失,必须保持锻炼,但即使是这样,回到地面后短时间内也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站起来。

  现在看来火星人的生理特点可能还是主要由重力与地球不同导致的,我有种预感他们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和地球人越来越不一样,不仅是重力,其实气压,四季温度,氧含量都是和地球不一样的。

  我突然有点儿害怕自己要是习惯了火星的重力后以后回到地球会不会特别难受,你想想自己的体重突然莫名其妙地从一百斤变到三百斤,是不是连走路都费劲啊。(年纪轻轻就骨质疏松症了,哈哈)

  关于这里的风土人情?

  这里的人都是比较温文儒雅的,可能和早期移民者都是一些科学家有关吧,不过这也仅限于我在的学校里的情况,我也没有怎么出学校去逛过,也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子的。等我熟悉一点后我要好好出去玩玩。

  对了,有两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首先最出名的可能就是奥林匹斯山了,我听说那座山有两万多米高。作为一个连珠穆朗玛峰都没有亲眼见过的土包子,我觉得我不能再错过奥林匹斯山了。

  第二个就是水手峡谷了,这个可能没有前面那个那么出名,但是我只要报出他的名号你就知道这个峡谷有多厉害了——太阳系最大最长的峡谷。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两个太阳系之最都在火星上,真是卧龙遇见凤雏了。

  不过我都还没去过,这两个地方也是火星的招牌旅游景点了,每年都有很多人慕名前来,所以这两个地方都是开发得很不错的,改天我一定去好好看看。

  关于我对未来的想法?

  就目前来说的话没有什么明确的方向,想着先把在这里的三年大学念完再说吧,我大概率应该是要回地球的吧,虽然这里也挺好,可是总感觉没有归属感,还是挺想家的。

  目前的课程虽然有点难,但也不是难以接受。工作什么的也还完全没有想好,可能继续深造读个女博士?不太确定,总而言之就是一切未定。

  最后我想谢谢你这些天一直孜孜不倦地发消息关心我,虽然大家总感觉我是一个擅长社交的人,朋友很多,可是真的会牵挂还是少数,我一直都知道这个道理。ωWW.chuanyue1.coΜ

  你不必过于担心我在这里是否会生活的很好,放心,我会过得很好的,然后我会回到地球和大家一起,和你,和柏湘云一起。

  昔日一相别

  望君莫愁离

  久安城三载

  讨论群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亦思故人情

  你的真诚的朋友陈思远

  2091年1月20日

  点击完发送按钮后,陈思远躺在床上看着屋顶洁白的天花板发呆。

  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家里的房子好像也是这样的。那是一个不大的小县城,没有任何大城市的繁华,许多商品种类也不是特别多,完全没有北京琳琅满目的商场吸引人。

  那时海风会在夏天的时候从窗户中钻进屋子,然后和他见到的每一个人热烈的拥抱,即使是深夜热情也丝毫不减。

  渔民也会在上岸后激烈地讨论今天又捕到了多少值钱的大鱼,又可以为家里多添置一砖一瓦。

  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会坐在自家的屋前,静静地看着拖着渔网忙前忙外的年轻人。时不时会有一两个没有经验的小伙子拿着一条奇形怪状的鱼来问老人这究竟是什么东西,是否值钱。

  小县城在文字中总是充满了人情味并交织着烟火气,但是实际上他就像媒体照片中浓妆艳抹的女明星一样,并非每一处都如灯光下的如此完美。

  收入低,教育和医疗资源差,娱乐设施少,商品种类总是差强人意。

  首发:塔.读~小<说

  喜欢乡愁的大作家总是在别的地方发达后才觉得家乡的好,首先要发达,这样才有时间静下来想以前的事,不用为生活每日奔波,其次是要远离家乡,人只会为得不到的东西而向往。

  大山深处的孩子总是要先走出大山,才有资格怀恋家乡。

  在第一眼看到火星地表的荒凉时,陈思远一下子掉到了谷底,这让她想起了自己家乡的那个小县城。

  在北京城读书的时候她也会时不时回忆家乡的美食,家乡的建筑和那夏日沁人心扉的海风。

  但是这和类似她家乡的地方正真出现在她眼前完全是两码事。

  这并非她讨厌自己的家乡,而是她讨厌自己努力了那么久,却只是绕了一个大圈回到了起点。

  这是对一个奋斗的人最大的亵渎,付出了没有任何收获。

  相当于努力学习的学生却考的一塌糊涂,尽力经营生意的商人却亏得血本无归,比起实际的损失,内心的失落和无奈的愤怒更加难以接受。

  出名的人总是喜欢高高在上地说对于现实宏观世界来说,无论失败了多少次,只要最后成功了,就是成功的,这确实是真的。

  但对于一个个体的个人来说,失败了多少次,就是真真实实地失败了多少次,真真实实地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多少次,他会击垮一个人的斗志。

  身份证-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她想了很久,也想到了后来看见火星繁华的地下城时的惊讶,很快便想完了过去到现在的很多事,她觉得无聊,决定出门逛逛。

  出了学校门禁,她漫无目的地在街道上走着,头顶是一条街道,她脚下这条路的下面也是一条街道。她现在就像是在一个错综复杂的高架路网的中等高度的一条路上,只不过公路变成了人来人往的街道。

  她低着头走路,没有任何目的,就是单纯地走着。她突然抬头,看着周围陌生的景色,那些在不同高架桥之间来回穿梭的汽车。

  那一刻,陈思远突然好像理解了什么。

  “原来已经走了那么远了。”

  最后一段话,也是送给我自己的,也是送给大家的。

  这个小说我构思了很久,脑海中一直都有这些情节的画面,但是真正动笔,还是犹豫了很久很久。

  我很小就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都是以学习为人生的第一目标的,所以几乎人生中的每一个目标都是以学习为中心来决策的。

  如今我已经上了大学,到了第一次思考以后的人生该何去何从的时候了。

  我的选择和文中的主人公都差不多,要么继续深造(对我而言是考研或者争取保研),要么毕业后在校园招聘会上找一个公司上班。

  扣扣563743675

  我从未踏足过职场,出于对陌生领域的恐惧,上班这个选项我内心是不主动的。于是努力学习继续深造就成了我一开始的选择,但是随着经历的事逐渐变多,我发现深造也不是我想要的。

  不同于高中时期对于大学生活的向往,现在的我将自己代入研究生的生活时,我发现我的内心没有丝毫的热情,就像是一块行尸走肉,没有任何憧憬。

  这和过去的我完全不一样,那时的我对大学的向往超过了一切,即使高考失利也要顶着家里的压力和外界压力也要复读(家里人觉得我考得还行,害怕考得更差,是我自己打车去复读学校报名,又拒不填志愿他们才放弃的)。夶风小说

  哀莫大于心死,当一个人失去了内心的动力时,真的就几乎失去了一切。

  于是我开始尝试走其它的路,走让自己内心有动力的一条路。

  但选择也是要承担后果的,大家可能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现在的考研热有多火,逆时代浪潮而走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

  我不知道未来如何,小说反响也一般,但是有一点我能确定,我并没有为现在的选择后悔。

  最后,感谢大家的一路陪伴。

  (不是要完结了哈,不要误会,离要完结还早,只是到了十万字,有感而发一下)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帝国往事回忆录更新,第四十四章 写给吴静静的信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