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为人太多了,这次考场并未设在殿内,而是殿外,五百七十多张桌案、笔墨纸砚均已备齐,众人只需入座即可。

  毛奇龄心潮澎湃,纵使一向狂傲如他,也不敢抬头去看那玉阶之上的皇位。

  只待所有贡生都入座后

  朱由榔站在玉阶之上,俯视眼前开阔广场之上,众多士子正襟危坐。殿试只考策论,而且只考一题,考生只需要依据题目写一篇两千字左右的文章即可。

  从上午一直考到午后,大概三半个时辰的样子,五个阁臣就在皇帝身边坐着,收卷之后,宰执们和礼部尚书、侍郎、都御史、副都御史等十余人共同阅卷,一般三天之内就出分晓了。

  心中有些怪异,第一反应竟是想问

  “有想上厕所的没有?趁还没打铃赶紧去。”

  当然了,虽然朱由榔很担心,这一考就是六七个小时,会不会有人憋不住啥的,但也不好在这说,只能继续在玉阶上当他的雕塑。

  只是对着中书舍人谢颖颔首,谢颖当即高声传旨

  “启!”

  随后礼乐、钟鼓齐鸣,礼部的官吏向所有考生分发试卷。

  考试开始。

  殿试就没会试那么寒颤了,每个考生都有一份题纸。

  毛奇龄小心接过题纸,迅速开始审阅起来。

  一般殿试题目,就没乡试、会试那般僵死了,毕竟又不淘汰人,再怎么样,只要不作死,都有个名次的,所以题目都倾向于“问政”,也就是让考生帮皇帝想办法。

  而且题目是皇帝亲自出(至少名义上是),以皇帝本人的口吻提问。

  比如万历二十六年,殿试题目为《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又比如当年崇祯在位时,就向考生问过一个朱由榔此时已经在逐步解决的问题。

  “唐、宋曾以武臣为中书令、枢密使、文武似不甚分。我太祖高皇帝曾以直厅为布政,典史为佥都,今奈何牢不可破?”

  基本都是百来字的题目,相当于后世的材料作文

  但朱由榔这次出的题目却比较特别,毛奇龄只是略一读过后,就不得不感叹,这下子怕是不少人得寄啊。m.chuanyue1.com

  因为这题目既不是什么文武分置的政治问题,也不是什么致君尧舜的道德理论,而是一个军事问题。

  “朕尝闻‘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阵战之利,首在军制,自三代以来,凡农兵制、征兵制、世兵制、府兵制、募兵制,即本朝卫所之制。太祖曾言‘朕养兵百万,无废百姓一粒米’,然自正统以降,卫所多有崩坏,军田沦作私产,兵户堕为奴婢,几无战力。”

  “及嘉靖之后,凡朝廷征战,多举募军,然募军为利以图,一则民负深重,二则自专军阀,亦有所缺。”

  “试以汉唐以来兵制,以今日情势证之欤。”

  殿试题目,也不是没有和军事相关的,但像今日这种,询问军制的,还是第一次。

  大概意思就是,中国自古以来,出现了众多兵役制度,大明建国之初,使用卫所制,后面卫所崩坏,证明了问题所在,嘉靖以后又训练募军,但募军制同样问题不小,一方面变成了国家和百姓的巨大负担,另一方面养出了如辽东、宣大、左良玉等只认银子,不顾大局,而且贪腐严重的军阀做派。

  让考生结合历史得失,分析今天大明应该采用怎样的军制。

  兵役制度是一个国家军事的根本,光烈元年以来,朱由榔已经明确废除了名存实亡的卫所制,而采用现在普遍存在的募兵制。

  在可见的未来,直到灭亡满清之前,募兵制都是大明朝廷的主要兵役制度,但有些问题已经要开始考虑了。

  自肇庆起兵,已经过去了三年半,已经有第一批士卒因年迈准备退役了,枢密院预计,等川陕打通后,再到兴师北伐之时,大明至少要保持五十万以上的军队规模。

  每年的军费开支就高达一千七百万两,而且朱由榔最近还想提高光复军的军饷标准,以及更新装备。

  这在战争年代无可厚非,可仗总有打完的一天啊?

  和满清的陆地决战结束,以后就算有战争,也最多是局部战争,不需要动辄几十万的大兵团,而且海军必然要走向前台,占据更多军费比例。

  一个在和平时期,军事开支超过了民生开支的国家,必然是不健康的,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

  虽说距离解决这一问题至少还有几年时间,但所谓未雨绸缪,这也是在考验新科进士们的眼界和见识。

  看到这个题目,不少人都有些懵逼,作为传统士大夫教育体制下的人才,他们对军事实在是一知半解,基本上可能也就在史书上看过只言片语。

  但这可是殿试,不可能交白卷啊,于是也只得硬着头皮写下去。

  过了片刻,所有人都开始奋笔疾书,朱由榔从玉阶上站起来,往考场中走去,从贡生们的桌案边,饶有兴致的巡视着。

  对于这一幕,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反应。

  这年头,天子那就是人间至尊,有的人见朱由榔靠近自家桌案,紧张得笔都快拿不稳了,手心满是汗,有的则恨不得朱由榔定在自己身边别走了,好表现一番。

  朱由榔随意看了一些,有的认为,可以恢复卫所制,利用度田所得的田土,重新分配军田和军户,就像明初那样。或者像唐朝那样,搞府兵制,给农民分配田土,农民定期服役,如陈贞慧就是这般观点,持这一观点的学生最多。

  有的则认为,募军制就挺好的嘛,只需要做好制度建设就行,闲时裁军,战时扩军,没必要走老路,比如毛奇龄便如此认为。

  还有更离谱,实在是思想迂腐的,居然要“复三代之治”,直接开历史倒车,学周朝搞“递征制”,平时不养兵,临战时,每县抽人头凑一百,全国不就有百万大军了吗?www.chuanyue1.com

  一直看到了夏完淳的观点,倒是让朱由榔比较欣赏。

  夏完淳认为,朝廷不应该只应用一种兵役制度,而是多种结合。

  征兵制完全可以和募兵制互相配合,在民间,各府县农闲时,广泛的进行义务性的民兵训练,而后再从民兵中挑选优异者,作为募兵编入常备军。

  和平时期,可以先保留常备军框架,维持部分精锐,如果有需要,就可以征召有训练经验的民兵填补进去。

  考试一直进行了三个多时辰,其间别说考生,朱由榔自己的肚子都咕咕叫了,好在皇后王芷之前早就有安排,专门让御膳房忙活了一宿,准备了十几桶米粥和宫饼之类,每人发一份。

  并且朱由榔也很大度,专门让内侍传旨,途中有需要的,可以上厕所,谨身殿左右的两个小偏门就有,别憋出内伤了。

  也没人敢在这地界玩作弊啥的,而且考策论,你作弊也没意义。

  考完后,礼部官吏依次收卷,而后由御前司卫士引导贡生离开皇宫。

  一众阅卷官们就被锁在了文渊阁里批试卷。

  速度倒是不慢,两个日夜,就全部完事了,瞿式耜带着拟定的名单,如乾清宫,呈给天子御览。

  朱由榔也看了前几十名的卷子,其他名次大多是内阁商定的,朱由榔也没异议,唯有前十名,需要天子亲自敲定。

  朱由榔思虑再三,最终将夏完淳点为状元,夏完淳会试成绩为第六,也是名列前茅,而且策论的确写得有见地,而且其人的经历,的确是这个时代的道德标杆,有一定模范作用,算是成全佳话。

  会元毛奇龄点为榜眼,来自福建的举子章瑜被点为探花,而名声显赫,会试第二名的陈贞慧则落到二甲头名。

  钦定名次,盖上玉玺之,殿试后第四日,众多贡生再次聚集承天门前,数百甲士持戟而立,分列左右,仪仗华盖金碧辉煌,还有礼乐鸣响不绝。

  众士子无不心旌摇动,享受着人生最美妙的时刻。

  瞿式耜站在御案前,张开圣旨宣读,每念一句,都有御史、卫士紧接着呼唤。

  “一甲头名,夏完淳,赐进士及第。”

  “一甲二名,毛奇龄,赐进士及第。”

  “一甲三名,章瑜,赐进士及第。”

  “二甲头名,陈贞慧,赐进士出身。”

  ......

  前三甲的答卷被张贴到夫子庙外,而且众多报刊也全文转载,一时轰动京城,五百七十四名新科进士,披红花、骑大马,经过太平大街,从三山门出城,前往西城外皇家园林参加宴会。

  沿街成千上万的百姓围观,人头耸动,这是自古读书人最辉煌的时刻。

  相较于南京的欢欣气氛,越过长江,往北数千里外,战斗仍在继续。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理振更新,第36章 新科进士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