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的生活,那有什么好听的。”

  陈江河想也不想的拒绝,可一看自家妹子和苏明玉的眼神就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既然想听我就给你两简单说说……”

  陈江河从怀里摸出一盒325,点上一支想入了回忆,当时他完整接受原身的记忆时梳理过一遍,虽然他没有切身经历但也觉得驻藏的士兵值得被敬佩,或许说是华夏的士兵值得被敬佩。

  “小颖直到我是在藏区当兵的。

  藏区有个什么坏处,知道的都知道那就是冷。那个天冷得很呦,而且还很善变,刚刚还是风和日丽的下一刻就是彤云满天狂风大作。

  除了天气,再就是土匪和一些境外势力,咋们的敌人多得很。我记忆最深的就是那一回,我们刚刚出任务在边境打掉了一伙土匪,收拾完战场才坐下吃饭,记得清清的那是一顿猪肉炖粉条子,香得很。

  那是我们一连七八天吃的唯一一顿热的,可就是这,饭还没吃完。就被敌人打上来了,我一个战友上去就直接在锅里抓了一把,把手和嘴都烫伤了就那还一边跑一边吃……”【穿】 【书】 【吧】

  陈江河慢慢的讲着,陈小颖和苏明玉的心也随着陈江河低沉的嗓音飘去了藏区,他们一会因为国家打败了敌人兴高采烈一回又因为战士受伤而伤心不已。

  “哥,你这些年吃苦了。”陈小颖红着眼睛,呜咽的喊着。

  陈江河则是嘿嘿的笑了笑。

  “我有什么吃苦的,在藏区别的什么都不好,就是伙食好。不出任务,在营地那可是天天大鱼大肉,你看看我这都比以前壮的多了。”

  苏明玉看着面前这个坚强的男人,不由得好奇了起来。

  她知道,这是陈江河在安慰陈小颖。

  兵,哪有那么好当的。要真那样,哪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说法。

  “那你在藏区一天天都在想啥啊?想家吗?”

  苏明玉主动开口,但她不知道的是当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过往感到好奇时,那离沦陷也就不远了。

  “肯定想家啊。但其实更多的时候都在想五星红旗能够飘扬在冰川之上,想内地的人们能够不用为战火担忧。”

  陈江河说了一会,就不说了。

  主要是他一提起往事,眼睛就不由得想哭。

  时间很快,三个人吃完了饭,陈江河也知道一些苏明玉的情况。

  典型的大院子弟,在保育院长大的,父亲是军工科研领域的大拿,四年前失踪报警后也被宣布查无此人。而母亲,则是一名医生,这也是苏明玉为什么上医学院的原因。

  其实,陈江河不用猜都知道,苏明玉的父亲现在一定在罗布泊那里。联想一下时间、身份就知道了,但他不能说,因为这是机密,要传出去那可就完了。

  陈江河把两个人送到中华书店,给自家妹子交代了两句就急匆匆的走了,时间可不能浪费。

  毕竟早一天上班早一天拿钱。

  挣钱吗,不寒碜。

  军转安置部离中华书店很远,陈江河看了一眼时间就知道走着去肯定来不及了,于是就站在公交车牌那研究了一下路线,最后直接花了四分钱坐上了公交车。

  “同志,请问那个管退伍转业的办事处在哪?”

  陈江河掏出退伍证走进军转安置部,随便揪住一个中年大姐就问。

  “进楼左转,二层最里面靠着开水房的那一间就是。”大姐很有耐心的为陈江河指明方向,随后还很贴心的说道:“地找到房子了进去直接找赵显星就行,他负责你们本地退伍回来的安置工作。”夶风小说

  陈江河谢过大姐,就慢悠悠的走进了楼。

  这栋楼极其富有这个年代的特色,木砖混结构,红砖灰墙,泛着绿色的毛玻璃在冷东的残阳下泛着神奇的光。

  顺着楼梯爬到二楼,陈江河就压低了脚步,尽管如此踏踏的脚步声依旧在空旷的楼道里作响。

  找到办公室,敲了敲门。

  最听到“请进。”的同意后,陈江河走进了房子。

  房子不大,二十来个平,摆着四张桌子。

  “同志,你有什么事情吗?”一个端着大搪瓷缸喝水的中年男人和蔼的问道。

  其余几个桌子前坐着的人也都竖起了耳朵在听。

  陈江河笑着扬了扬手里的转业准许单、部队证明、街道证明以及退伍证说:“我找赵显星赵同志,拿转业证明。”

  端着搪瓷缸子的中年男人笑呵呵的招了招手说:“来,小同志你过来,我就是赵显星。”

  赵显星仔细审查了一下陈江河的证件,尤其是在看完了陈江河的部队证明后肃然起立,十分激动地握住了陈江河的手:“同志,原来你就是陈江河。你放心,你的转业证明我可是早就给你开好了。”

  其实这也怪不得赵显星激动,实在是这具身体给他留下的遗产太多了。

  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两次。

  集体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

  外加上一千七百多的工资和三千元退伍费。

  可以说,陈江河哪怕是没有货港空间,光是靠着这些成江河都能生活的很好。

  陈江河拿着转业证明,兴奋的看着上面的文字,怎么看怎么喜欢:陈江河同志,系京城人,于1952年参加华夏人民解放军,原在西部战区21军特殊作战旅服役,服役期间表现良好,屡立战功。因其旧伤复发,予以转业享17级副科长身份,责令街道处严格按照《退役士兵专业办法》予以安排。。

  陈江河小心翼翼的把这张重达千钧的纸叠好放进衣兜,就随便找了个供销社买了两瓶牛栏山就往那天牛华留给他的地址走去。

  牛华退役得早,立的功劳不少,现在可是东直门工业区那里的二把手,要是在往上爬一爬可说不准能进工业部。

  前天晚上吃完饭,牛华可是千叮咛万嘱咐的给陈江河交代拿到转业证明了可不要着急忙慌的交给街道办,先拿着去他家一趟。

  “老班长,老班长。”

  陈江河提着酒,使劲的敲起了牛华的房门。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人在四合院,我有一个现代化货港更新,第6章 丰厚的遗产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