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朱高炽万三 > 第四百二十章 北平必败
  “北平必败。”

  “不攻自破。”

  “几十万兵丁,三地作战,还要防备山东与河南,只靠北平一地如何支撑。”

  三个月来,应天府的气氛微妙了起来。

  不知道从何时起,突然间有了言论,说北平模式才是正确的,一地可以对抗全国,正是北平模式的先进性。

  黄子澄大怒,在皇太孙一系中,屡屡斥责这等言论,并且数着北平必败的原因。

  人心是一定不能散的。

  “黄常卿,听说北平发生了一件事。”御史景清喃喃道:“在五月初五日,也就是北平闪击太原的前一天,举办了一次大议,参加大议的不但有文武官员,还包含了百姓,商行,卫所,匠户。”

  黄子澄咬着牙,脸色扭曲的骂道:“这是奸人,大奸之人。”

  在清朝之前,明朝的社会风气是往对抗皇权的方向进行的,越是后期,对于皇权的思想越是严厉。

  包括江淮地区的资本主义萌芽,诞生的诸多市民思想,先进思想等等。

  不光是思想上的进步,在社会层面上,皇权也是在大幅度退步,地方上并不会因为皇权而退步,例如万历时期,江淮地区市民和矿工的抗税大胜利。

  这正是后世学者们,对于英国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研究出的各种前置条件。

  江淮地区的作坊,资金,原料,雇主,雇工等等条件都非常的优异,比起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更要雄厚。

  并且有大量的市井问世,也证明了民间识字率的发达。

  明朝对于地方上社学的支持,甚至制定出八岁孩子不读书,惩罚其父亲的地方法律,如此的先进社会,不是同时期的西方社会可以比拟的。

  但是和英国不一样的是,当时的大明正处于小冰河时期的巅峰,并且因为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长期的社会稳定,导致的人口大爆炸,而美洲的抗旱耐地的高产农作物却没有推广开来,内忧外患,朝廷百年积弊等,再加上激烈的朝堂内斗。

  一个掉入“人口陷阱”的社会就已经是无解的社会问题,何况还包含了诸多致命的问题。

  明朝的灭亡是必然的,但是亡天下却是偶然,并且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悲哀。

  总之。

  北平的大议,不光是获得了南方商人的支持,更有不少读书人群体开始讨论起来。

  景清就是这些人群体中的一个。

  这位铁面御史,当初对北平最痛恨的读书人,如今却有些迷茫了,越是了解北平,他越是不知所措。ωWW.chuanyue1.coΜ

  而黄子澄最无法接受。

  他的心中皇太孙才是真正的皇权继承人,而北平燕世子竟然靠着另辟蹊径的大议,获得了君权天授的名器。

  “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别看北平如今势不可挡,但不可持久,必然会颓废不可支。”

  偌大的应天府,集结了三十余万大军,有整个大明的供应,可朝廷的仓库仍然下降的厉害。

  “辽东,大宁,开平,北平,山西,山西行都司,陕西,陕西行都司这些地区,都是需要南方粮食供应的。”

  “如今大部分地区落入了北平燕世子手中,看上去很强势,但是粮食如何保障呢?反观我们却节省了大量的粮食,再养活五十万兵都不成问题。”

  齐泰自从上次被否定后,他就再也没有说话了。

  听到黄子澄的说法,齐泰嘴角动了动,本来想要说个一二,最后还是忍住。

  圣人。

  他是不会出卖的。

  可他也不忍心看着皇太孙被蒙在鼓里,这些日子变得很憔悴,看上去仿佛生病了一样。

  不光黄子澄的说法,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

  偌大的北境,每年需要南方供应无数的粮食,漕河不就是这么来的么,专门从南方往北方运送粮食。

  北境缺乏粮食,这就是最大的短板,时间越久对北平越不利。

  虽然黄子澄说的有些书生意气,太过想当然,但是北平不攻自破的话语,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除非北平集结大军迅速南下,可北平至今好像没有南下的迹象。

  总之。

  这场老朱家的爷孙争斗,两边的动静颇有些诡异。

  应天府皇宫。

  未来北平的紫荆城,就是仿造的南京皇城。

  皇城很大。

  朱棣在皇城居住,除了朱元璋,以及照顾起居的太监们,谁也不知道朱棣怎么样。

  掌管禁军的郭英奉命入宫。

  郭英比朱元璋小七岁,是当下开国公爵里,仍然活着的两人之一,可见威望和地位。

  郭家也的确门楣甚高。

  二代女是辽王妃,三代女是燕王世子妃,如果国家没有变化,郭家将成为顶级的勋贵之一。

  “圣人。”

  “郭英啊。”

  朱元璋很热情,热情的郭英心里沉甸甸的,悄悄观望了眼旁边露出笑容的燕王。

  两父子笑容满面,郭英却有些笑不出来。

  “去西南吧。”朱元璋拍了拍郭英的肩膀。

  “我听圣人的。”

  郭英没有抗拒。

  “西南重要啊,我大明的教化之路漫漫,需要时间教化那些未开化的部落。”

  朱元璋感叹道。

  朱元璋不是擅杀的人。

  这个是真的。

  他喜欢的是通过教化和物资补助的手段,把边地的部落性子地区,逐渐归入大明国土。

  云南不只是后世的云南。

  后世的缅甸,老挝等地区,都没有形成国家,只不过是生活了许多互相劫掠的部落而已。

  乃至后世,这些国家仍然存在许多的部落,并不是稳定统一的国家。

  而三宣六慰。

  不只是云南南部地区,包括了木邦、缅甸、八百大甸,老挝等地区,许多的部落接受大明的朝贡。

  皆属于大明的势力范围,只是洪武朝还没有改土归流,属于稳定阶段。

  越靠近云南地区的部落,接受教化的程度越深,反之则还保留部落野性,有时候自立有时候又归顺。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农业社会,朱元璋的自治手腕才是真正万世不移的。

  哪怕后来经历清朝陷入殖民地时代,那些地区仍牢牢守卫中华西南大门,而不是自立出去,因为大家认为自己是中华人。

  生活在内地的人,当他心里不认为自己是中华人,那他的确不是中华人。

  反之。

  无论他生活在世界上任何的地方,只要他心里认为自己是中华人,那他就是中华人。

  在现在的时期,朱元璋并没有忘记西南。

  沐英死了。

  杨文调离了云南,现在他决定把郭英派过去,为大明守卫西南。

  当下的西南可不是好地方。

  荒芜贫瘠,生活环境恶劣,没有娱乐。

  当年秦王可是连陕西都不愿意去。

  现在去西南,是真正的做奉献,而不是去享受的,因为根本就没有享受的环境。

  郭英觉得自己会老死在云南,不过郭英没有拒绝。

  朱元璋忍不住拉起郭英的手,看着这位当年追随自己的老部下,心中感慨万分。

  郭英离开了。

  接替郭英的是耿炳文。

  当下开国功勋活着的两位另外的一位,比朱元璋小六岁。

  “拜见圣人,拜见燕王。”

  耿炳文接管禁军,在皇宫也拜见了燕王。

  朱元璋没有交代多少,只是让耿炳文好生做事,牢牢守住应天府,不让宵小闹事。

  比起郭英,耿炳文有些憨直。

  朱元璋等耿炳文走后,向朱棣说道:“炳文能放心用,把地方交给他不用担心,但是此人应变能力不足,无法应对复杂的形势,不可以独当一面。”

  朱棣是知兵之人,多次带领大军,并且战果颇丰,至今无一败绩,通过朱元璋的介绍,对于当下几位将帅有了些许的了解。

  应天府的变化很大。

  许多人不以为然,毕竟又要建立海防,又要组建水师,还有几十万大军云集应天府。

  人员调动自是如常。

  至于郭英。

  他儿子归顺了北平,孙女还是世子妃,圣人调走他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怀疑。

  “多年未见,京城越来越繁华了。”

  百万人口的京城,虽然不如北平城新,但要更加的庞大,而且市井也很热闹。

  几名穿着军服的汉子,牵着马走在后面。

  从山东调来了几名将领。

  “真想念圣人啊。”一名三十来岁的人感叹。

  “平安将军很快就能见到圣人。”身旁的同伴们笑道。

  平安是朱元璋的养子。

  其父早年战死,他就被朱元璋收养,如今为济宁卫指挥使,在军中名声并不显。

  一批批的将领入京。

  平安、盛庸、铁铉等,主要来自山东,抽掉了山东的精锐将领,补充进入禁军中。

  山东的齐王万分不解。

  “父皇这是何意?把孤的猛将都调遣走了,孤如何对抗北平呢?”

  “河南的五哥又是个不堪大用的人,山东与河南如此重要地区,父皇如何只顾自己。”

  齐王和幕僚们商量对策。

  “看来父皇终归是老了。”

  “山东与河南不保,应天府岂不是坐困之局。”

  齐王万分得意。

  便观自己的兄弟们,除了四哥厉害些,其余的兄弟都比不上自己,而四哥又被关押如应天府。

  “看来还得是我呀。”齐王雄心万丈。

  (本章完)

  www.yetianlian.cc。m.yetianlian.cc

m.chuanyue1.com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朱高炽万三更新,第四百二十章 北平必败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