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做了一个梦,很长的梦。”江万载拉着赵昰,絮絮叨叨。
“臣梦到了大哥三哥,他们问我国家怎么样,听到临安恢复,他们都笑。
陛下,臣不能陪你北伐中原,没看到川鄂恢复,遗憾呐。”
赵昰强忍着悲痛,说道:“太师,炮舰逆流西进,克复川鄂就在今年,你好好休息,等着捷报传来。”
“臣不行了,陛下……”
“太师老当益壮,当陪我万万年,我……我……朕不许你说不行。”赵昰眼泪止不住。
“陛下英明神武,如何做小儿女姿态?”江万载抬起枯瘦如柴的手,替皇帝抹去眼泪,道:“家破国亡,只以为必含恨而死,却不想得遇陛下,如鱼得水也。
只恨天不假年,未能见陛下结婚生子,陛下英明,想来早有打算……”
赵昰悲伤略略散去。
原以为江万载临终前会如诸葛亮出师表一般,谁谁谁性格如何,擅长什么,用在什么地方,却没想到居然是催婚。
大约是看出了皇帝想法,江万载笑道:“陛下睿智天成,军政用人都是适当,又自律节俭知爱,不必臣置喙。
可虑者,唯后裔而已。
高宗后,皇帝子嗣单薄,陛下当广纳后宫,多多开枝散叶,有一二继承衣钵者,国朝何虑之有?
然温柔乡是英雄冢,切不能耽于女色。”
“太师放心,朕记下了。”赵昰不断点头。
江万载还要再说,却停了下来,看向门口。
赵昰转头,见文道生站在那里,手足无措。
赵昰调头抹了抹脸,道:“进来说话。”
文道生进来,道:“陛下,管辰大破元虏水师,又炮击江岸,元虏大溃,王师趁势复武昌。”
张玉的遭遇和刘国杰一般,被炮击的不要不要的,当场就溃败了。
正好谒只里率军抵达,要施行水陆夹攻,不论是丁家洲之战还是焦山之战,伯颜都是这样干的,谒只里只是有样学样。
奈何对手不同了。
管大没有追杀元军水师,而是靠到岸边,对着谒只里帅旗所在来了一轮炮击。
当场崩溃。
步军登岸只是打扫战场而已。
待大军抵达武昌,元军已经跑路了。
“按计划,臣领大军沿江而上,拿下鄂州再做计较……”
“好,好啊。”江万载笑道:“川鄂恢复在望,臣当瞑目矣!”
“太师,万不可如此……”赵昰话未说完,却发现江万载的手已经滑了出去。
“忠贯日月,靡渝金石之坚,功若丘山,具焕旂常之纪。
感会风云,毁家纾难,由西而东复归于西,身更百战,义勇横秋,勤王挽国,投袂央奋发,连营江南,摧劲敌如拉朽,芟剧盗如刈菅,功名与日月争光,何其盛耶!
国家中兴,实资佐命,式定王国,时惟元勋,朕岂可忘?夶风小说
谥文正,追封赣王,配享帝庙,同葬皇陵!”赵昰一边流泪,一边拟定了圣旨。
不论是负责记录的文道生还是旁听的陈宜中,都是眼皮子直跳。
羡慕。
文正啊,文人最好的谥号,文天祥都眼馋。
但是不得不承认,江万载配得上。
江铜拜下,哽咽道:“臣代先臣谢陛下隆恩。”
赵昰道:“文正公扶大厦于将倾,功莫大焉,身前未享富贵,区区身后名,何以酬之?”
“多谢陛下。”江铜再拜,道:“先臣遗愿,葬于止水池边,请陛下成全。”
赵昰沉默片刻,道:“元虏南下,军民将官多有殉难者,忠骨散于野,无以为念。
着户部拨款,礼部遣使寻访并加收敛,于止水畔建忠烈祠,迁白鹭洲书院,专设祭祀。”
“陛下仁厚,臣奉诏。”陈宜中应下,又道:“两湖战事激烈,江钲是否夺情?”
赵昰道:“召回江钥奉孝,江钲等人夺情,作为补偿,朕亲自护公归乡。”
“陛下三思。”陈宜中劝道:“两湖战事激烈,若有元虏来袭,危矣,扬州之事不可不鉴,陛下明察。”
“江淮多平地,河流冰冻,因此元骑长驱直入,鄱阳湖边多水流纵横,且王师势如破竹,元虏自顾不暇,如何能够潜行来袭?”赵昰说道。
就在赵昰安排江万载后事时,真金也在鄂州安排后事。
“谒只里以身殉国,当上奏父汗,厚赏抚恤。”真金道。
“殿下仁厚。”诸人拜道。
真金问道:“宋军船坚炮利,纵横江面无可抵挡,如何应对?”
众人都是沉默。
此时的感觉就跟宋朝用出天雷时一模一样,威力当然时很大的,倒也不是不能应对,只是心慌慌,无法冷静思考。
忽然,一兵进来,拜道:“启奏殿下,通台山大营回援鄂州时,遭遇宋军埋伏,万户杨大椿殉国。”
“什么!”真金倏地站起,又无力坐下,道:“接战不过三日,连折两万户,实在痛彻心扉。”
忽必烈尚未登基时,谒只里就是潜邸宿卫,中统初年出任陕西行枢密院枢密使,后为监军,至元七年时围襄阳,唆都、刘国杰、李庭等皆隶麾下。穿书吧
实打实的朝廷重臣,而且才四十岁,一般而言可以辅佐三代皇帝的,却不想死在了炮火之下。
李大椿本身一般,但其老子李庭尚在,忽必烈便让其承袭了益都新军万户一职,可见优宠。
没法向忽必烈交代。
早知道如此,不如留在吐蕃,真金暗暗后悔。
忽必烈听不到真金的心声,也未收到战报,却同样烦恼。
许衡病危。
本来身体就不好,勉力支持着,大概还能活几年,结果被民族论消耗了太多心力,不行了。
病死了,身后事照例办理,子孙袭职便可,难办的是姚枢。
元太宗窝阔台四年,三十二岁的姚枢前往漠北觐见窝阔台,当时漠北没有汉人士大夫,窝阔台“喜其来,甚重之”,七年随皇子阔出攻宋,此间救了赵复,十三年出任燕京行台郎中。
“燕京行台”也叫“中州断事官”,是蒙古汗国总理汉地政务的官职,郎中为副官。
不久,姚枢入忽必烈幕府,才华毕露,主持修制度礼仪、设官职等,在元朝基本建设层面上贡献巨大,后因不敌阿合马被外调。
元庭无一年不战,糜费浩繁,需要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讳于言利、主张节用爱民的理学派儒臣便不合时宜,汉儒扛把子姚枢被忽必烈斥为“不识事机”。
至元十四年,姚枢突发昏迷,今年开春病发,乞骸骨。
若是往常,忽必烈当然是厚加赏赐放归,但是如今的局面,忽必烈很怀疑姚枢是不是想投宋。
但是不论怎么说,姚枢命不久矣,元庭必将失去一个顶梁柱般的存在。
而对汉臣来说,姚枢死了,已经陷入僵局的汉化会更加困难。
制度已立,继续汉化只能从文化上着手,大体就是姚枢要对蒙古贵族“以三纲五常、先哲格言熏陶德性”的想法,而忽必烈对此很反感。
从根子上进行汉化,有用吗?
宋庭是汉家正统吧?还不是被打的哭爹喊娘,若非突然冒出来一個小皇帝,天下早统一了。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江湖无水更新,一百八十九 重臣陨落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