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江湖无水 > 一百一十四 南宁国现状
  随着承天府建都的消息传播,由海外而来的海船也是日益增多,哪怕夏天风高浪急,也有海船趁隙而来。

  此时,一艘海船缓缓靠近码头,正在等候的牙人们看见是南宁国旗号,立刻失去了兴趣。

  这几年,南宁国来的货物多是金银铜铁,要么就是皮革筋弦,都是直接上供朝廷的,并不发卖民间。

  船只靠岸,一人跳上码头,叫道:“南宁国乌木,质比紫檀木,还有香料,有没有来看的?”

  哗啦,一群人围了上去。

  因为朝廷免徭赋轻税收,民间日益富庶,对香料的需求极速增加,似乎没有穷尽一样。

  见牙人都围了过来,史津叫道:“安静,此次随船来的有胡椒、肉桂、豆蔻、茴香、丁香等,总计三百石,另有乌木三百方,感兴趣的找地方详谈!”

  立刻,牙人们簇拥着史津进了一家酒楼,详细谈了起来。

  香料好说,价格一直比较稳定,根据成色定价就好,乌木的话第一次见,要鉴定一二。

  史津要有预料,因此取了样品让众人看。

  “外白内黑,质地紧密,好木头。”

  “就是不知道耐腐如何。”

  “看颜色,即便不上漆也可以做寿棺。”

  众人议论一阵,看向史津,问起价格来。

  “各位,其不次于檀木,因此要价四百足贯一方!”史津话音刚落,立刻引发了一阵骚动。

  这可是上好檀木的价格。

  “诸位!”史津叫道:“南宁国气候炎热而多水,乌木无论土里水里,可保证百年不朽,不值得这个价么?”

  “果真如此?”众人将信将疑。

  史津回道:“南宁国对外用兵一直未曾停歇,经常发现土王墓葬,其棺材皆完好无损,足见其耐腐。”

  “若是如此,倒是值得这个价。”

  “只是难以验证。”

  “再看看,南宁国以此为产业,必然量多。”

  众人议论纷纷,难以下定决心。

  乌木色黑,天然就是做棺材的好材料,按照当下人对身后事的重视,如果真的百年不腐,四百贯一方确实是可以的。

  只是这玩意口说无凭,谁能百年后再把棺材刨出来看呢?

  “诸位,若是无人出价,我便送入宫中孝敬太皇太后了。”史津说完起身,往城里行去。

  给新产品拓展销路,还有比皇家更加适合的?所以史津要去找自己实际上的主人宁王赵小三,让他把这批木头献给皇帝和太皇太后。

  皇帝年轻力壮,没有三五十年用不着,太皇太后可是七十岁了,该准备棺材了。

  其实谢道清的棺材早就准备了,只是被元军给押去了大都,原来的豪华棺材也被没收了,如今回来不久,还没来得及准备新的。

  升官发财嘛,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不忌讳这個,正好让宁王表达孝心。

  如今宁王十一岁了,有了自己的独立的院子,史津等到中午见到了赵小三。

  把事情说了后,赵昺当即拍着胸口应下,然后屁颠屁颠去找皇帝哥哥。

  “香料乌木产量如何,可能成为南宁国经济支柱?”赵昰问道。

  “产量颇丰,可与制糖采矿并列,尤其是木材。”史津回道:“国内密林无数,多优良木材,可造大船。

  臣斗胆,请陛下派船匠入南宁国,就地取材造船。”

  “这才是尔回朝的目的吧?”赵昰笑道:“乌木,朕收了,船匠,自行招募,朝廷放行。”

  “多谢陛下。”史津美滋滋地谢恩后,回宁王府汇报工作去了。

  “如今南宁国已有农田五十万亩,其一年三收,可得粮食百万石,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能支援黄金侯并售卖周边各国。m.chuanyue1.com

  另有甘蔗地五万亩,亩产千斤甘蔗,可得霜糖百斤,皆西去,因为黄金侯控制海道,无需纳税,每年收益一万又五千万……”

  “咦,本王如此富庶,为何没钱花销?”赵小三打断了史津的汇报。

  一百五十万贯,哪怕赵小三建酒池肉林也供的起,然而实际上他还是苦逼一个,一日三餐不过四菜一汤而已。

  “大王。”史津尴笑一声,道:“国内人口稀少,须得朝廷护持,因此三成收益要缴给朝廷,剩下的要购置工具、船只、人口,留存甚少,不能孝敬大王,罪过。”

  “本王就国如何?”赵小三兴致勃勃地问道:“本王能文能武,若是去了,国势必然蒸蒸日上,到时候皇兄缺钱,只好给本王打欠条。”

  说到得意处,赵昺不由手舞足蹈。

  宁王苦皇帝久矣。

  “国内颇为炎热,多有得病而死者,大王尚幼,不良于行,待十六岁就国不迟。”史津劝道。

  “十六岁啊,还要六年,太久了。”宁王立刻闷闷不乐。

  史津不好劝解,只陪着笑继续汇报。

  “国内矿产丰富,金银铜转运国内,获利五十万贯,因此能发展造船,假以时日,南宁国必为南海诸国之首。”

  史津看宁王已经恢复,又道:“只是人口是关键,目下臣等由占城、南越等国购买人口,不过用作应急,非长久之计,关键还得国内移民。”

  “封国如此富庶,百姓为何不去?”赵昰问道。

  史津回道:“实在是太远,百姓宁愿北上或去镇东路琼州路,鲜少南下者。”

  赵昺想了想,道:“带钱了吗?”

  “带了,大王可是要用?”史津回道。

  “走,去国子监,让太学生们好好说说南宁国的富庶,本王倒不信了,还有人能够拒绝发财!”赵昺说道。

  花钱买版面发软文,宁王殿下果真是长大了。

  张伯淳正为报纸亏损而忧心不已,听说宁王来送钱,立刻亲自操笔,写了一篇软文出来。

  其实不算软文,因为只要把两百万贯钱、一百万石粮食的年收入列出来就足够吸引人了,当然,心动归心动,具体付诸于行动的能有多少,尚待观察。

  总之,国朝时报的第一个收费广告打了出去,总算是收到了回头钱,算是相互成全吧。Μ.chuanyue1.℃ōM

  随着南宁国的话题发酵,海外的形势也逐渐进入了百姓的视线里。

  倭国抗元、南越内战都是打成了一锅粥,凌方举在马六甲海峡主宰一切,占城人小心翼翼生怕惹的王师讨伐,刘氏王氏宗国正在选址……最最重要的是,海外确实是个发大财的好地方。

  只是对普通百姓来说,南海真的太远了,如果没到穷困潦倒的地步,真不会去闯的。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江湖无水更新,一百一十四 南宁国现状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