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王家人贪污腐败的风波就这样暂时的过去了。
作为大司马的王莽在处理完了这些事情之后,自然也要开始别的正事。
前段时间刘歆改名刘秀的事情,王莽心里其实也是一直都在惦记着呢,只不过因为这段时间的事情确实又杂又多,王莽一时间也没来得及处置此事。
毕竟刘歆改名这事也是人家刘歆自由,只要不是违背祖宗,人家改什么名字,也都是人家的自由,王莽也说不了什么的。
但是,刘歆改名的原因,虽然他自己没有往外爆,但是王莽却是知道其中缘由的。www.chuanyue1.com
要不是那本被称为《赤伏符》的谶纬妖书,刘歆至于把自己用了几十年的名字改了吗?
所以,要想把这件事摆平,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
毕竟王莽不能一上来就说谶纬之说是歪门邪道的。
要知道现今的儒家之所以会成为独尊之术,就是靠董仲舒改良了原来的儒家学说,将这种神神叨叨玩意添加到了儒家的体系之中,这才得到了汉武帝的另眼相看。
否则就靠着原来儒家那刚正无比的道德说教型的政治学说,是肯定不可能得到统治者的青睐的。
统治者要推崇一种政治学说,这个学术的本质必须得是为统治者说话的才行。
否则,就算是说的天花乱坠,把将来世界描绘的再美,统治者也是不屑一顾的。
所以在了解了汉武帝的心思之后,董仲舒给贴心的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制定一套符合汉武帝利益的儒家学说,从天道法理之上重新的肯定了汉武帝的皇帝权威。
从而将汉武帝时,那些抱着黄老之学占据高位又不听话的老臣们,从思想上给打败了。穿书吧
否则汉武帝也不可能在他的时代干出那么大的事情,也不可能一会改正朔,一会封禅泰山,一会又搞什么年号纪元的。
汉武帝之所以会搞出这么多的花样,其实就是在通过自己的行动行为,肯定董仲舒为他打造那套君权天授的儒家思想武器。
有了这套武器在,汉武帝就可以利用这套思想武器将那些尊崇黄老之学的老臣们全部扫到一边,然后按照自己的心意提拔和任用自己的喜欢或想用的人。
这样下来,汉武帝就完成了权力之上的集中,以及思想上的统一,也为之后的汉匈大战,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战略后盾。
当然这种套路在汉武帝时无疑是一种先进的套路和模式,毕竟这个套路的设计从始至终也都有汉武帝的亲自参与和亲自设计,所以汉武帝也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变其中的某些游戏规则。
但是汉武帝之后的皇帝们,他们可没汉武帝之中的雄才大略,也没汉武帝这样的际遇,所以在汉武帝之后,董仲舒改良这个新儒家就开始在大汉的肌理之中慢慢的发展蔓延,成为了天下一個不可被忽视的政治力量和政治理论。
也成为了汉宣之后,汉帝教育的一部分。
因此在经历了元成两代接受过完整儒家教育的天子之后,大汉其实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儒学为尊之国。
若是这个儒还是先秦那个“子不语怪力乱神”,有兼修心性道德,又有强大的适应和学习能力的儒家,这一切也都说得过去。
可是要命的问题就出现了这里。
董仲舒扭曲了孔夫子,孟夫子,荀夫子传承下来的儒家风骨,将一些怪力乱神的神秘之学代入到儒家体系之中。
虽然这给了儒家新的生命力,但也破坏了儒家一直以来坚持的风骨。使其成为了一个精神分裂的政治学说。
一会讲“仁义礼智信”,一会又讲“天命”。
但是天命这个范畴实在是太野了,讲着讲着就会走形,就会成为一种研究神秘的学说,会弄的很多学儒之人开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去研究这种不切实际的“天命”之说。
希望可以通过各种神秘的天象,地震,干旱,洪涝,瘟疫等等暂时不能人为解释的现象来限制和约束君权,使其能够顺从天道,遵循天意。
可是这种方式总归还是太理想化了。
bug太多,皇帝也没有那么容易被这种所谓天象示警而约束住,要不然汉代的丞相也不会成为大汉天子的背锅侠。
想想翟方进是怎么死的,其实就可以知道这种套路有多少的不靠谱。
完全就是一个伤人又伤己的互害之局。
现在刘歆得到了这个来历不明的《赤伏符》,研究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最后研究出了一句“刘秀发兵捕不道”,就要心血来潮的给自己改名字。他对得起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吗?
他对得起孔夫子等先贤的教诲吗?
竟然会信这种无稽之谈的妖言!
真是儒家之耻!
当然,这也不是刘歆一个人的状态,而是天下大多数学儒之人的状态。
他们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都被董仲舒给带跑偏了。
而之所以他们会这么容易的被带跑偏,还是因为这种来自神秘的解释,太容易让人上瘾了。
只要出现这种无法人为解释的现象,他们只要用天意之类的话一套,这就是一个无敌的buff啊。
就算是天子也得嗯嗯嗯的,乖乖认错。
可见,董仲舒当年的那一套理论真的是把儒家给害惨了。
导致了后续几千年的儒家弟子们都不能沉下心去实际的研究神秘之后的问题,只想着利用神秘来约束天子,实现自己心里的那点小九九。
这样发展下去,儒家是会登峰造极,但也变成一个笼罩住所有人思想进步的怪物,从而腐朽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根基。
因此王莽必须要在这个毒害还未深刻,黄老诸家还有一息尚存的时间里,重新搞一场思想上的大辩论!
王莽要利用这场大辩论,重新的平衡儒家和其他百家学术的力量,然后逐渐的将儒家偷懒取巧用的神秘之学,从儒家的肌体之中摘出去。
让儒家学术回归到纯粹的政治和思想层次的学说。
所以,这次王莽决定让扬雄为自己枪手,率先的在天禄阁,石渠阁以及太学之中发出第一枪!
论尧舜之世!
尧舜二帝不管是在儒家传说之中,还是其他百家传说之中都是上古时代圣君之代表。
尤其是在儒家的体系之中,尧舜简直就是圣人之中的圣人,圣君之中的圣君,他们不仅可以千古为圣,还可以成为后世所有君主学习和追求的典范。
因此王莽让扬雄放出这一宏论,就是要让天禄阁,石渠阁中的黄门郎,以及太学之中太学生们好好的论一论,尧舜之世到底算不算盛世?
此论一出,在天禄阁,石渠阁以及太学之中立刻就引起了一个巨大的讨论之声。
很多人在看到扬雄这个论点之中,都几乎是想都没想的就在自己的脑海之中确定了尧舜之世为盛世!
但是在看完了扬雄的这篇论后,他们迷茫了。
因为在扬雄的这篇大论之中,尧舜之世好像并不是什么盛世,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不敢想象的灾难之世!
首先扬雄论的就是尧世。
在现有关于尧世流传最广的传说之中就有,“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之灾。
又有“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之民害。
继而还有大洪水之难!
如此之世,岂可被论为盛世乎?
所以在扬雄的这篇关于尧世的评论之中,点出尧之世乃恶世也。
因此就在这篇大论爆出之中,长安的文化圈和思想界都不由被这篇大论引入其中。
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参与到这场大讨论之中。
而他们争论的观点还是最初的观点,即:尧舜之世到底为盛世,还是恶世!
如此争论下来,很多人也不由对立起来,吵闹起来。
有赞同扬雄尧世为恶世之观点的人,也有坚持尧世为盛世观点的人。
两方人马吵闹不休,即便是不懂文化传统的人长安小市民们也不由热闹的讨论了起来。
显然这次由“论尧舜之世”为焦点的争论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关注,成为了一场全民性的讨论问题。
见到此情此景之后,作为这场大讨论背后的策划者,王莽也是非常满意的。
王莽要的就是这个火爆的讨论热度,只要有了这么高的热度,王莽才可以利用如此巨大的讨论热度去将儒家肌理之中那根信奉神秘之学的歪筋给抽出来,让儒家回归本性。
否则,这一切都是徒劳。
面对如此巨大的讨论声浪,朝廷之中的大员们自然也有坐不住的人。
其中一位就是要当属现今的丞相孔夫子的第十四世孙孔光。
孔光虽然不知道扬雄为什么会突然爆出如此之论,但是孔光的直觉也告诉了孔光此事恐怕不会那么简单。
他虽然与扬雄交际不多,但也知道扬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扬雄性格谨慎,治学也是非常严谨,且又与王莽极为亲近。
他能爆出此论,背后不可能没有王莽的授意。
但是王莽为何要掀起如此之大的风浪呢?这让孔光百思不得其解。
所以,孔光也没有再去想其他问题,而是直接奔到了王莽现在所在的中宫殿旁的偏殿小室之中,与王莽进行了一场两个人谈话。
这也是孔光第一次来到王莽在中宫殿旁的小室之中。
看着如此拘谨狭小之室,孔光也不禁感慨王莽的清廉节俭。
说实话,就以王莽此时此刻的权势,他就算仗着自己现在的身份地位,在中宫殿旁找个一个大殿作为自己的临时办公之地,也是可以的。
但是王莽却没有那么做,他依然谨守着人臣本分,只用了一间曾是宫中寺人宫女临时起居的小室为居。
在这里除了保卫太后之外,还要处理着朝中的各种紧要政务,可以说像王莽这样的忠贞之臣,就算是放眼整个大汉也不可能再找出第二个了。
“见过大司马。”
孔光进到了王莽的办公室中,对着王莽微微一拜。
王莽听到孔光的声音之后,不禁抬头看了一眼,当他看到来人是丞相孔光之时,连忙就将手中的笔放下,起身相迎,惊喜道:“竟然是丞相大驾而至!”
王莽的热情让孔光也是受宠若惊,虽然他是丞相,但是在现今的大汉体系之中,大司马才是朝廷中枢的灵魂人物,是当之无愧的一哥。
所以,在看到王莽如此热情的迎接之后,孔光也是很惊喜,很意外的。
孔光连忙回道:“在大司马前,在下岂敢为大驾?”
王莽笑道:“丞相言重。当年丞相为光禄勋时,吾不过只是一个校尉小吏而已。而且,当年丞相对吾亦有照顾爱护之恩,莽现在承蒙先帝与陛下之恩,居于大司马之位,心中之惶恐也只有自己知道。所以,吾在丞相面前,还是晚辈。”
王莽的话让孔光感动不已,当然感动归感动,他还是不能真把王莽当晚辈的,对王莽大司马身份的尊重,孔光还是要有的。
否则这就是孔光不懂事了。
孔光回道:“在下当年就看出大司马非是池中之物,现在大司马受先帝与天子垂青为大司马辅政,此不仅是大司马之运道,亦是对大司马多年以来为朝廷辛苦做事之回报也。”
“大司马为射声校尉之时,可平地方之乱。为广汉太守之时,可富一方百姓。为执金吾时,亦又能治长安之久乱。后又为太仆,又可使大汉北疆无患,货物通东西南北,其政其行,皆为世人之典范也!”
孔光也很会说话,直接把王莽为政以来的所有功绩都夸了一遍。
王莽听到孔光这些话后,也是腼腆一笑。
王莽说道:“此不过是吾为臣之本分也,先帝器重于吾,吾自然不能愧对先帝之信任。既然为官一任,自当造福一方。如此才不负先哲圣人之教诲也!”
王莽的回答,也让孔光大为感慨。他现在也在努力的干事情,但是他要干的事情,跟王莽这些年干的事情一比,虽然也是理想远大,可是在实际的操作之中有多年,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若不是王莽身体力行的以王家为例助他新政,说不定他的新政现在就已经成了一个笑话。
因此,在这一点上孔光还是非常感动王莽将王家族地主动分散出去,以响应他新政的号召。
孔光感叹一声道:“若天下之官都能有大司马这般之高尚觉悟,我大汉何愁不能中兴?吾与天子推行之新政何愁不能顺遂?”
王莽听到孔光的这声叹息之中就笑了。
————————————
本来想请个假,明天8000字的。。转念一想8000字太难了,所以就又现在更了。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实锤了!我王莽就是穿越者二月风似剪更新,第55章 大司马笑了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