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渊为什么那么恨郑国呢?

  原因就在这里了。

  本来唐国突然狮子大开口,想要一口气吞下梁国东部的三个郡,几乎已经击中梁国的致命弱点,差点就把他给打趴下了的。

  为何这么说呢?

  首先来看看,梁国现在到底有多少地盘。

  在楚国北伐之后,梁国先丢了,小半个广陵郡,一个江夏郡,一个荥阳郡,一个东海郡,一个济阴郡,足足四个半郡的地盘,一口气就全丢了。

  从此青国东部,不负为梁所有。

  然后在青州中部,北边的徐国抢了东平郡,楚国的东路行营又打进了城阳郡和任城郡。

  在这两郡,都占据了一半,或过半的地盘,和梁国打的火热。

  因此在青州中部,梁国只占有梁郡、山阳郡、城阳郡北部、和任城郡的东北部,差不多三个郡的地盘。

  并且这些地盘都处在前线,数百万楚军和梁军来回拉锯,地方百姓受战火影响,大批量的逃亡和死亡,早已经成了一片废土。

  像这种地盘,是根本无法专心生产,提供任何收益的。

  除了拿来当做防线,提供战略价值外,对梁国再无任何一丝益处。

  因此两国真正的后勤基地,其实就只剩下青州东部的一小片地盘了。

  也就是青平郡、胶西郡、东来郡、营陵郡、胶东郡,这五郡之地而已。

  可现在呢?

  胶东郡去年就已经成了战场,楚梁两军,近三百万人在此交战。

  这里受战争的影响,甚至比梁国中部还要严重,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可能作为后勤基地。

  因此梁国在青州东部,实际可当做后方腹地的地盘,仅有四郡而已。

  但就这么四郡地盘,梁国最后的命根子,如今也被唐国的背后捅刀,给彻底打破了。

  青平郡直接被唐国抢走,胶西郡和东来郡,也受到了七十万唐军的入侵。

  若是这两郡再被夺走,那么梁国真正可以依赖的地盘,可就只剩下一个营陵郡了。

  想要以区区一郡之地,供养梁国如今规模迅速膨胀,数量已经达到近四百万的兵马。

  这想想就令人绝望,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不。

  或许连这最后一郡,都可能没有。

  因为谁也不清楚韩国在夺走了胶西、东来二郡后,会不会继续南下,把梁国最后剩下的一个太平的营陵郡给抢了。

  毕竟以唐国如今的表现来看,对方根本就不管不顾,一点也不在乎梁国覆灭后,楚国东进,自己能不能挡住的问题。

  虽然如今是大争之世,各国间彼此合纵连横,众弱国联合起来对抗强国,已经是稀疏平常之事。

  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看得长远,都愿意为长远考虑。

  有些人就是想要短期利益,只在乎眼前能得到什么,而不在乎以后是否会失去什么。

  唐国从目前来看,无疑是后者了。

  人家就不管什么楚国。

  他就想要拿走梁国的东部五郡,先把这两万里山河,数千万人口给吃下,捞足好之后再说。

  至于之后的楚国,吃了青州东部之后,我都膨胀了近一倍,自问实力已经不弱于开战前的梁国了。

  届时有这等实力,不求打败楚国,学着赵国、徐国那样死守一地,这种没什么问题了吧?

  唐国就不信了。

  自己用数百万大军挡在前线,楚国还真能攻破不成?

  就算破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顶多就是将现在吃到的地盘,给吐出去,领着兵马撤回唐国就是了。

  反正在唐国前面,还有赵国、徐国、以及郑国挡着,这几个国家与楚国距离更近,接壤的面积也更多。

  对楚国的威胁,都要比唐国更大。

  就算要倒霉,也是这三国先倒霉,唐国完全可以躲在后面,继续玩自己的左右逢源,大捞便宜。

  嗯,不得不说,这个想法确实很短视。

  但同样也很现实。

  火不烧到自己眉毛前,总是不会感到热和痛的。

  唐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他们的君臣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各国就算恨得牙痒痒,但面对这样一个无耻之国,却也没什么办法。

  不过相比于各国的痛恨,楚国自然是开心的。

  唐国如此之睿智,奇兵出于东北,一口气就打中了梁国的七寸,可谓帮了楚国大忙。

  面对这种好人,楚国上下,自然是感激万分的。

  陆渊当时闻听消息后,立刻就派出了使者,赶往唐军大营,想要和对方商谈合击梁军之事。

  毕竟,先不管唐国是不是想要夺走青州东部,此时两国先联起手来,把梁国给打趴下去,这对于双方总是没有坏处的。

  唐国不来,楚国还得和梁国在青州中部的大梁城死磕,用时间和无数生命去磨这条中部防线,去和梁国以及梁国背后的各国较劲。

  唐国来了,楚国便可趁着两国腹背受敌的机会,先击破它的中部防线,把中部几郡给吃掉再说。

  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至于后面的青州东部,以及北部徐国占领的一些地盘,完全可以等吃下中部,打垮梁国之后,再慢慢和对方计较。

  楚国的钱粮积蓄还有许多,今年一场铁拳行动,在清理了青州西部之后,从那些地方豪族门派之中,又缴获了大笔的钱粮。穿书吧

  再加上青州西部清理之后的安稳环境,预计明年,这些地方就可以开始生产,给楚国提供钱粮赋税,这又是一笔收入。

  所以楚国如今的钱粮储备,可谓极其富足。

  因此哪怕继续维持如今一千八百万的兵马,以及一千八百万的移民工程,也还能再撑个两年时间。

  有钱有粮,就有底气信心。

  陆渊在整理出来这些家底收获后,便做好了继续和梁国,以及其他各国,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

  这也是他为什么不在意,唐国吞并梁国东部后,有可能迅速膨胀出另一个梁国的原因。

  一个上下一心的梁国,楚国都能用一年时间打垮。

  那么一个吃撑了的唐国,就算看上去体型巨大,很是吓人,难道还能比过原版的梁国吗?

  左右不过又是一场梁楚之战的翻版,不,可能是一场更进一步的,酣畅淋漓的大战罢了。

  所以陆渊并不在乎唐国获利,对方胃口越大,对楚国来说就越好。

  有些东西,可不是吃下去,就能立刻利用的。

  不见楚国夺了青州东部后,那些地方郡府上,多少敌国故民起来反抗,闹出了多少的乱子?

  而楚国还是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击败了梁国,这都有那么多人不服气,冒出了如此多的反抗者。

  唐国这种背后捅刀子,为各国所不齿的家伙,又有谁会服这种小人?

  唐国眼下想的挺好,等他真的吃下诱人的毒苹果,就会知道甘甜之中,隐含着什么样的剧毒了。

  而等对方被毒的半身不遂的时候,就是楚国站出来,给予其最后一击的机会了。

  这是多么完美的计划,多么完美的合作伙伴。

  可就是这样的计划和伙伴,最后被一个郑国给搅黄了。

  唐国入侵胶东、东来二郡,这突然袭击,一下就把梁国给分成了两截。

  一截是以大梁为中心的青州中部,一截是以胶东郡为核心的青州东部,两块领土之间虽然还有一些通道联系。

  但实际上,已经被分为了两半,成了事实上的飞地。

  而大梁和胶东两地,梁国都囤积了大量兵马。

  此时这些兵马两分,后勤被断,几乎都陷入了必死之境。

  大梁那边还好,他有着徐国支持,有一个强国给他提供大量的钱粮物资,数百万大军的后勤暂时还能维持,不至于因为缺粮而陷入崩溃。

  可是胶东这边,西部、东部就是楚国,北边则是唐国,南部则是大海海寇,可以说四面皆敌,已成死地。

  不仅没有什么后勤,更是连一个安稳的后方都没了。

  梁国百余万大军陷在这样一个死地,可以说,败亡已成定局了。

  位于阳夏郡的楚军,只需稍加用力,就能吃下这股梁军,取得北伐以来的最大胜利。

  正是这种危急存亡的时候,一直和楚国关系良好的郑国出手了。

  先是截断了阳夏郡楚军的后勤,不让楚国继续在郑国领土上获取物资。

  然后又派遣水师,封锁了海上通道断绝了,阳夏行营从本土获取补给的通道。

  最后这调集兵马,在阳夏郡边界的郑国领土上,聚集了八十万兵马,对楚军做出了防守姿态。

  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说明了郑国对楚国的忌惮和敌视。

  很显然,在楚国展露出席卷整个青州的态势之后,尤其是在豫州境内,还留着百万楚军的情况下。

  就在青州旁边的郑国,已经感受到了深刻的威胁和恐惧。

  因此在生存本能下,郑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和楚国断交,并做出了一定的牵制和威胁姿态,以此表达对梁国的支持。

  要不说如今是大争之世呢?

  原本还互为敌国,相互忌惮的梁郑二国,只因形势逆转,互相有着需求,瞬间就成了友邦,开始了联合。

  当然,郑国虽然开始倾向于梁国,但他和楚国到底有着过往交情在,并没真正撕破脸面。

  如今也仅仅只是做出了牵制和威胁的姿态,没和楚国真正开战。

  嗯,楚军那彪悍战力的展现,引得郑国畏惧,也是郑国不敢开战的原因之一。

  总之,如今的郑国,明面上自然不敢和楚国为敌。

  可他这些掩饰,真的有用吗?

  后勤被断了,八十万郑军就在旁边盯着,还有更多的郑国大军,在国内做着动员,只要有着需求,随时就能朝着前线开来。

  这种情况下,处在阳夏的楚军,真的难当郑军不存在吗?

  黄玄领着的阳夏行营,在郑国异动之后,瞬间就落到了梁国胶东大军的境地。

  后勤被断,四面皆敌。

  毫无疑问,郑国这次背刺,也打中了阳夏行营的七寸。

  有了郑国的牵制,楚军不得不把大半的精力,用来应付来自郑国方面的威胁。

  郑国那边分摊的多了,梁军这边自然承担的压力就少了。

  所以燕云庆在看到楚军确实分不开手,立刻当机立断,只留了三十万人在胶东郡的两个大城固守。

  而后便领着七十万主力,反身杀进了东来、胶西二郡,去教训那些嚣张的唐军了。

  同时梁国使者也前往徐国,请求对方出兵,帮着解决来自唐国方面的压力。

  在一阵雄辩,以及思虑再三后,徐国终于作出决定,认为梁国此时确实不能亡。

  唐国趁火打劫的行为,实在过分,已经严重危害到了各国利益,必须要得到遏制和教训。

  于是徐国从乐安郡出兵三十万,杀进了唐国掌控的青平郡,直接截断了前线杀进梁国腹地的唐军后路。

  后路被断,自身又身处敌国,面对梁徐两国的夹击,毫无防备的唐军自然不是对手。

  短短一二月间,便在两国大军的勐攻之下,溃不成军,八十万大军覆灭在了梁国之内。

  梁军顺利收复了失地,重新稳固住了后方。

  随后燕云庆分拨了二十万大军,返回胶东,使此郡兵力达到五十万。

  又分拨了二十万大军,进入青平郡,和该军三十万徐军会合,同样使此郡兵力达到五十万。

  前后加起来共计一百万大军,构成了梁国东部的防线。

  至于燕云庆本人,则率着剩下二十余万兵马,进入任城郡,去遏制越来越咄咄逼人的楚军,拱卫腹地安全。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

  那就是唐军大败亏输,八十万大军尽灭,可以说国内主力损失大半了。

  这种堪称元气大伤的损失,自然让唐国上下愤慨不已,根本咽不下这口气。

  因此在得到惨败的消息后,唐国立刻就在国内重新招募动员兵马,准备再度出征梁国,找回这个场子。

  可正当唐国准备出兵的时候,徐国陈兵两国边境,做出了威胁警告的姿态。

  不过这种警告,并没什么用处。

  因为在唐国看来,此前惨败,就有一半原因,是因为梁国的背刺偷袭。

  所以打梁国和打徐国,这都是报仇,根本不用犹豫的。

  可在徐国表明态度之后,紧接着,许国竟然也集结大军,屯于唐国边境。

  甚至就连一直被他们打的郑国,竟然也派出使者,强烈劝告谴责他们,不要出兵梁国。

  这就让唐国难受了。

  唐国的西边是徐国,东边是许国,南边是郑国。

  这三个国家,无疑不是一州之霸主,九州之强国。

  其实却因为一个梁国,都站出来反对唐国,并做出了不惜开战的姿态。

  这骤然恶化的国际关系,不得不让唐国君臣反省,自身的国际处境,是不是真的可能出了点问题。

  因此在徐许二国边境大军的威胁下,正要脱缰的唐国马车,不得不赶忙拉住了缰绳,收住了出兵的打算。

  不过虽然没有再出兵了,可这次被三国威胁的事情,还是让唐国上下感到愤怒。

  在放弃了出兵的打算之后,他们也没解散大军,而是继续招募新兵入伍,扩充着自身军备。

  并且把唐国兵马的人数,从原本的一百五十万人,提升到了两百万人的地步。

  很显然,损失了八十万主力兵马之后,唐国无法抵抗周边各国的压力,所以这次不得不选择退让。

  但退让不代表放弃,也不代表服气。

  这次不仅没捞到好处,反倒还吃了大亏的唐国,无疑是恨上了让他们大败的梁徐二国。

  或许连郑许两国,也上了唐国的小本本上。【穿】 【书】 【吧】

  这个贪婪的荆州大国,此时依旧在积蓄实力,准备着再次露出獠牙的时候。

  而在他的周边,各个邻居也感受到了压力。

  或者说,他们预见到了楚国崛起之后,带来的那席卷天下的大势,那股时代洪流。

  他们不想成为时代车轮下,那颗被碾压的石子,所以此时就只能奋起反抗了。

  因此继唐国之后,或被动,或主动,各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极限军事竞赛,纷纷开始了扩军行动。

  而作为引领这股时代洪流的楚国,在受到郑国背刺,失去了消灭东部梁军的机会,也开始做出了自己的反击。

  二十万楚国水师渡海而出,搭载着从中路行营分出来的五十万大军,组成了新的水路行营,浩浩荡荡的沿着东海海疆,朝着豫州方向而去。

  黄玄率领的阳夏行营,在确认无法继续对青州梁军做出威胁后,也终于在陆渊的命令下,放弃了原本和西路行营夹击梁军的计划,转而执行起了新计划。

  即,豫州攻略,或者说郑国攻略。

  是的,既然打不了青州了,那行,我打豫州总可以了吧?

  你郑国不是想和我大楚交手吗?

  我满足你这个愿望。

  阳夏行营百万大军,不打梁国了,我来打你了。

  以前陆渊报仇,是十年不晚。

  可如今都已经是楚帝了,哪还能忍下这口气。

  现在他报仇,是从早到晚。

  郑国这个背叛者,他教训定了。

  不过郑国这种小人,陆渊气过一阵之后,在做完了报复行动,也就没太关注对方了。

  豫州攻略虽然重要,但也只是整个北伐的偏军战场,并不能影响正面战局。

  真正重要的,还是处在青州的主战场。

  因此他的关注点,很快就转到了主战场的另一个主角,魏国身上。

  喜欢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请大家收藏:()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泡书吧更新速度最快。

  www.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明月共举杯更新,第416章唐郑背刺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