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都市小说 > 我家的故事 > 第5章 姥姥与姥爷相识于危难之时
  我爷爷居然向上级主动申请辞职,卸甲归田回家去当老百姓了。

  爷爷做出了这个改变他一生的决定。

  现在看来,这件事情何止是对他一个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后代儿孙也因此改变了很多很多。

  自从我稍长大了一点儿以后,知道了爷爷的这些事情之后,我对此很感兴趣。

  想要知道爷爷到底是为什么要辞职?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这些问题对于我来说就是未解之谜,就是家族秘史,我迫切想要找到问题的答案。

  我是一个行动派,想到这里就行动了,没事儿就缠着我爷爷还有我爸爸。

  经过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不断询问之下,终于从他们那里问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真相。

  根据他们的回忆,再经过我粗略的整理分析,我得出了如下的一些事实。

  依我看来,爷爷一个抗战时期就是副团长的军队干部,他此次辞职对他来说可谓损失惨重。

  据我爸爸回忆,许多年前,大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

  有一个我爷爷同一个乡的老部下,当时只是一个普通士兵,他奉命随大部队南下打过了长江。

  后来,又继续南下作战,经过许许多多的战斗之后,可以说几乎跑遍了全中国。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他因为战功卓著被授予了少校军衔。

  后来,这位我爷爷的老部下(很遗憾,我没打听到他的姓名,这里就称呼他为某老爷爷。)

  他后来离休之后一直在南方某省安度晚年,他的儿孙也都很优秀,都在当地政府部门任职,据说都是高官。

  这位某老爷爷后来还派他儿子来我老家,寻找他的老领导——我爷爷江洪师。

  一是看望我爷爷这个老领导老战友。

  二是想要接我爷爷去他那里生活,和我爷爷好好叙叙战友情。

  爷爷很热情地接待了老战友的儿子,详细地了解了老战友的情况。

  爷爷通过这个晚辈,和老战友遥相祝福,并托他向老战友送去了一些我们老家的土特产。

  那时一些我们家地里自己种的核桃和花椒树的叶子(用来腌咸菜的)。

  爷爷说,记得这位老部下就喜欢吃我们家的核桃和腌花椒叶。

  战友的儿子收下了我爷爷的礼物,他也要送给我爷爷一大笔钱当谢礼。

  我爷爷说什么也不收,说不能收战友辛苦赚来的钱,谁家过日子都需要钱。

  老战友能派儿子千里迢迢来看望他,他就很高兴了。

  爷爷说,那年月,老战友之间是革命感情深似海,是真真正正的高尚的革命情谊,是一切都无法比拟的。

  是一同经历过生死考验很纯粹很无私的战友情。

  这样情意是无价的。

  这样的情意是无坚不摧的。

  与之相比,金钱什么的简直不值一提。

  我心中暗道:“这不就所谓的,过命的交情吗!真他喵的牛逼!”

  老战友的儿子见我爷爷坚决不收他的钱,只好退而求其次,给我爷爷买了几条香烟,说什么也硬塞给我爷爷了。

  至于要接我爷爷去南方的事情。

  客观条件实在是不允许。

  那年月交通不便,通讯也不发达,再加上两位老战友都已经年事已高,谁也禁不起遥远路途的颠簸。

  我爷爷委婉地拒绝了老战友的邀请,他说已经习惯了在老家的农村生活。

  南方的生活他不能适应,如果去了没准儿就‘水土不服’死在那里了。www.chuanyue1.com

  再说,这边还有一大家子的人,难不成全去南方吗?

  实在不方便去老战友那里给他添麻烦。

  爷爷最终也没去和老战友见面。

  他们只是后来相互通了几封信。

  再后来,那位老战友因病去世了,爷爷就和他们家逐渐失去了联系。

  说到这里,我向爷爷抱怨不断。

  我叹了几口气,带着无比遗憾的口气说:“爷爷啊,您真是的!您要是不辞职,服从命令南下打过长江,最后解放全中国。”

  “以您的资历和功劳,55年至少能封个中校大校啥的。”

  “甚至一脚踩转了保不齐能混个少将都未曾可知。”

  “这是极有可能的,那位您的老战友、老部下,他一个普通战士都当上少校。”

  “以您参加革命那么早,还屡立战功,领导游击大队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消灭了不少的敌人,这么牛的战绩。”

  “到了1955年,您没准儿就是开国的798位少将之一了。”

  “那样不单您又光荣又得意,就是我们这些儿孙们也沾光,都算是‘高干子弟’了。”

  “那我们老江家绝对会比现在的生活好的多的多的多!”

  听了我对他的埋怨,爷爷慢慢抬起头,微眯着眼睛看着我。

  爷爷神情忽然变得严肃了起来,他用严厉的语气对我说道。

  “好你个江杰文!你小子自己不努力,还想要沾爷爷的光!”

  “你看你说的像话吗?居然想要靠老一辈人的功劳成为什么‘高干子弟’!”

  “你长着‘高干子弟’的脑袋瓜儿吗?你以为是个人就能成为‘高干子弟’吗?”

  “你这是封建社会‘封妻荫子’的那一套腐朽的思想!”

  “还想搞什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老子我参加革命打鬼子出生入死!可没打算给你们这些不争气的儿孙们加官进爵!”

  “你瞅瞅你那点儿出息!自己没本事混不起来,还想靠着老家儿往上爬!”

  “老子不答应!坚决不答应!”

  爷爷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大,他手中的拐棍又开始使劲的“嗵嗵”戳着地面。

  看着爷爷愤怒地对我大声呵斥,我害怕极了,真怕他给我一拐棍。

  我眼珠一转,赶紧笑着安抚着爷爷,柔声说道:“哎呦爷爷您别生气啊!孙子这不是和您开玩笑呢,就想和您简单聊聊而已,没别的意思。”

  “我就是想当‘高干子弟’也当不上了,毕竟您早就辞职不干了。”

  “孙子我也就是,叫花子哼小曲——穷开心。幻想一下自己‘高干子弟’的高质量生活而已。”

  “爷爷您千万别生气,我们会努力的,不会当窝囊废给您丢脸的。”

  爷爷听我这么一说,他的神情稍微缓和了一些,又恢复了他慈祥老人的模样。

  爷爷又对我说道:“其实话说回来,傻孙子,你以为爷爷没想过这些吗?”

  “其实爷爷也是个普通人,也曾经后悔过一段时间。”

  “可当时我也是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了辞职的决定的。”

  “我是这么考虑的,没错,日本鬼子投降的时候我已经是副团长了。”

  “上级调我南下作战,我辞职没去,回家当农民种地去了。”

  “这样,我没能得到继续立功的机会。”

  “可是你别忘了,我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因为一些特殊的机会才一步步地坐到那个位置上的。”

  “说实话,我本身不喜欢打仗,尤其是鬼子投降以后,又娶了你奶奶。”

  “我当时就感觉打了许多年的仗了,经历了不少打打杀杀、生死离别、已经厌倦了,就想回家种地。”

  “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

  “你可以说我觉悟不高,可我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就这么个追求,不算过分。”

  “再说,傻孙子你以为如果我南下了就能像你说的那样飞黄腾达吗?”

  “你错了,你知道渡江战役咱们的队伍牺牲了多少人吗?”

  “那可是打仗,是真刀真枪的玩命,子弹可不长眼睛。”

  “我要是去了,没准还没过江,在船上就被敌人打死了。”

  “到时候,人死如灯灭,啥都没有了,你还要什么职位呀?什么当将军呀?什么‘高干子弟’呀?”

  “那些都是虚无,都是水中花、镜中月。”

  “我人都没了,那就没有你爸爸了,更没有孙子你了。”

  “咱们老江家这一支算是短了根儿了。”

  “你还幻想当什么‘高干子弟’?哈哈,下辈子投胎当去吧!”

  我听爷爷这么一说,琢磨着有理,可是还是有一丝心有不甘。

  我叹了一口气说道:“爷爷您说的有道理。可是,眼看煮熟的鸭子飞走了。”

  “快到手的富贵也没捞着,我这当孙子的感觉懊恼、可惜,实在是太可惜了!”

  “可惜个屁!你小子只知道贼吃肉,没见过贼挨打!”

  “你知道咱们老家去打仗,到最后活着回来的有几个吗?”

  “怎么?难道说都牺牲了吗?有几个活着的?爷爷您说啊。”

  “哼!算上那个南方的老战友,活着回来的就两个,好多人都牺牲了。”

  说到这里,爷爷的神情眼见变得落寞了起来。

  爷爷调整了一下心情,随后问我道:“你认为爷爷会是那么幸运的能活着回来的人吗?”

  “你敢保证我不会死吗?”

  “这个……我不知道啊。这要看看天意吧。”

  我摸着脑袋想了想,对爷爷说。

  爷爷看着我憨憨的样子,随后一笑道:“我就知道你不知道!其实,要说是‘高干子弟’,你妈妈和你舅舅他们才算是真正‘高干子弟’,如假包换。”

  “只可惜,你姥爷死的早,你妈妈他们没等过上‘高干子弟’的生活,一切就结束了。”

  随后,爷爷就向我讲述了我姥爷姥姥的故事。

  我姥爷名叫龙湖,和我爷爷是同一个乡的,爷爷家叫金某村,姥爷家叫银某村。

  这两个村名也是牛,完全就是一对儿,仿佛在冥冥之中就注定了我爷爷家和姥爷家会喜结姻缘一样。

  姥爷是三兄弟中的大哥,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姥爷家家境要比爷爷家稍好,姥爷因此也从小就上了私塾,很有文化。

  前文说过,姥爷他是地下党,一直在敌伪的县政府里做文员。

  姥爷表面上对敌人唯唯诺诺、言听计从,其实他是虚与委蛇,暗中搞情报,想办法破坏敌人的一切行动。

  因为姥爷人极其聪明,业务上十分精明能干,行动上也非常小心谨慎,加之他的性格很温和,人缘颇佳。

  因为屡屡情报泄露,致使鬼子的军事行动多次被瓦解,敌人开始怀疑内部有敌方的“卧底”。

  敌人开始仔细地甄别排查起内部的一切人员来,尤其是中国人。

  对于鬼子来说,他们根本就不相信中国人,可是又不能不依靠投靠他们的中国人。否则,人生地不熟的他们将会寸步难行。

  随着鬼子对内部甄别排查行动的展开,姥爷凭借他的机智和谨慎,顺利渡过了一次次严密的调查询问。

  即使敌人也曾经怀疑过他,他也没有暴露,一直战斗在地下战线上,为抗战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日本鬼子投降以后,各大城市被国民政府抢先接收。

  姥爷所处的这座位于北平郊区的县城也是如此。

  姥爷接到上级的指示,命令他继续在县政府里潜伏,没有公开他中共党员的身份。

  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还没有发动内战,姥爷这一段时间过得很是安逸。

  他平时白天去县政府上班,晚上就住在县政府的宿舍里,只是休息的时候才回银某村的老家。

  这天,姥爷又休息了,他坐着马车回家了。

  我们老家的那个乡是真正的山区,不管是我爷爷家的金某村,还是姥爷家的银某村,都是群山环绕的村子,山路崎岖,九曲十八弯。

  要说两个村子的区别,那就是爷爷家的村子山更多,路更不好走,土地更贫瘠,所以就更穷一点儿。

  而姥爷家的银某村,虽说也是山区里的村落,可那里的山少一些,路也比爷爷家的山路好走一些,土地也平整一些,收成也就好一些,自然就比爷爷家的村子富裕一些。

  姥爷的马车顺着山路一直颠簸着行进,刚走到自己的家门口。

  就发现自己的家门口有情况,地上趴着一个破衣拉撒的要饭花子。

  这个人在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那是解放前旧社会,好些贫苦的百姓因为战乱天灾等原因,落到这样沿街乞讨的困境是很常见的。

  
  当时人们管这样的人叫“倒卧”,意思是因饥饿、寒冷而栽倒在街头的流浪者,要是没人管他们,他们很可能就会因冻饿而倒毙街头。

  姥爷这个人心极其善良,看到有人遭难他哪能不管啊。

  姥爷赶紧把地上的人扶起来,见她是一个小女孩,试了试她还有呼吸,就赶紧把她背到了自己家里。

  姥爷的家里当时除了弟弟妹妹就还有一个老娘,一家人都是本分善良的庄稼人。

  姥爷一家人七手八脚地把这个落难的女孩放到炕上,由姥爷的妈妈和妹妹照顾她。【穿】 【书】 【吧】

  姥爷去村子里找来了郎中,老郎中给女孩看了看,又号号脉。

  “这女娃没什么病,她只是饿昏过去了,你们给她熬点儿稀粥喂她喝就行了。”

  “注意,她这样饿了许久的人只能先喝稀粥,她的肠胃现在很虚弱,千万别让她吃难咽的东西,会噎死她的。”

  姥爷闻听女孩有救了,他长处了一口气,他送走了老郎中就去熬粥了。

  一碗香喷喷的小米粥很快熬好了,姥爷的妈妈用勺子小心翼翼地喂给女孩吃。

  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调养,女孩终于恢复了健康。

  姥爷的妈妈给女孩洗了澡,找出了自己女儿的衣服给女孩换上。

  别说,真是人靠衣服马靠鞍,女孩洗完澡梳好头换上干净衣服以后,整个人都为之一变。

  她再也不是那副破衣烂衫、脏兮兮的乞丐模样,完全是一个漂亮水灵灵的小家碧玉。

  这个女孩就是我的姥姥魏学红,当时只有十四岁。

  我们家的历史拐点又如约出现了。

  如果我姥姥不是饿倒在我姥爷家门口,我姥爷一家要不是善良的人家。

  我姥姥就不会得到救治,她的生命就会定格在她十四岁。

  那样她就不会嫁给我姥爷,也不会生下我妈妈,我妈妈也不会生下我,那我就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了。

  没有的我的世界对于世界来说一点儿也不重要。

  可是,没有的世界对于我来说那就是无底深渊,永远的虚无。

  想到这里,我眼含热泪地再次仰天赞叹道:“老天!我江杰文赞美你!”

  “感谢你没有抛弃我姥姥、我妈妈、还有我!活着真是太好了!”

  “我衷心祝愿全世界都充满浓浓的爱!”

  说到这里,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淌了下来。

  我姥姥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乞丐?

  她后来是如何嫁给我姥爷的?

  我妈妈是如何出生的?

  请继续观看《我家的故事》第六章。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家的故事更新,第5章 姥姥与姥爷相识于危难之时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