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东家不倒西家不富”。
在断断续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式的拿过雷永福家的地契之后,沈老抠发家致富欲望再一次如火泼油般地高涨,差点儿喜极而泣。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他沈老抠,一个原本一无所有的外来户,不光在雷老庄立下了足扎下了根,还渐渐奔上了一条拥有了自己一片土地的康庄大道。
刚来雷老庄的那一年,在外人眼里,沈老抠一直是个可怜兮兮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一个穷叫花子,这当然是不争的事实。沈老抠本人也并不避讳这一点——毕竟一切的一切,也正如二十来年以后,他沈老抠在解放后的新时代里常听到的一句流行语那般:“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因此,沈老抠当着许多外乡人和众乡亲们的的面也无数次地公开承认,他当年就是在逃难中一路要着饭,才最终在雷老庄安家落户的。夶风小说
但是,古老的中国文化里,毕竟还有一句代代相传的老话:“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皮。”
可是,谁能想得到,他沈老抠当时在破衣遮羞的身板下,还隐藏着一个装着几十块钱的一个小布袋呢?这些钱绝大多数是他老抠和老婆汪彩凤卖力气才挣得来的血汗钱。
在四处乞讨的流浪中,他们这对贫贱夫妻曾多次在风霜雨雪的恶劣天气,肚中无食,身无一文,差点儿因冷冻和饥饿而死。那种饥寒交迫的滋味是如此的刻骨铭心,以至于他们连做梦都会不止一次重现他们当时的落魄和狼狈。
在沈氏夫妻跨过几道生死线后,他们除过在车站码头乞讨流浪外,一见有出苦力能挣钱的活儿就玩着命地干。另外,老婆也靠给穷苦人缝缝补,挣一毛两毛的辛苦钱。有时他们还从乡下贩些瓜果卖给有钱的城里人——这当然得瞅机会,有眼力。苦熬了一两年,他们慢慢地有了些银元作为“镇身”之宝。只要人勤快,运气好,在这不长庄稼的城市里穷人好像也能活命。
这样的念头在这两个愚笨的乡下人脑海里刚刚升起,一场军阀混战开始了,城市像一块肥肉似的成了双方争夺目标。枪子儿炮弹儿像蝗虫一般在城市大街小巷飞窜。为了活命,穷人富人纷纷往城外的马路田野里逃命,他们也身不由已地裹挟其中。有的人跑着跑着,就身板一挺,身子一歪地被枪子流弹击中,倒了下去。沈氏夫妻一见风头不对,也赶紧趁势学那些精明外乡人趴在地装死。
待一切死一般的寂静之后,财迷心窍的沈老抠竟然先后从几个衣着体面死尸身上搜罗到二十多块银元还有好几枚金戒指和一个金手镯。依这老抠的贪欲,他还想将这些人的衣服扒下来拿到当铺里换些钱财。可他一看这些衣服,不是让枪子儿和弹片戳了个眼或窟窿,就是变得血迹斑,他这才心有不甘心的作罢。
有了这一笔小小的“国难”之财后,沈老抠再也不敢萌生靠力气或做点贩贩卖卖的小生意在城里混碗饭吃了。唉,他们本来就是乡下人,土里刨食土里求财,才是他们的本分。可家乡早已因战乱成为一片焦土,亲人早已亡故,连富人都跑得丢家弃舍,何况他们本来就是一无所有的赤贫之人?
就这样,沈家夫妻只好硬着头皮往南方继续流浪——不管怎么说,南方比北方暖和些,天寒地冻的日子人也容易挨过冬天。流浪来流浪去,他们就流落到眼下的处于长江淮河之间的莲东县。眼见得雷老庄离县城不过二三里路,两人一合计:倘若在此落脚,一旦遇到什么变故,进可入城碰运气,退可隐入由坡地玉米林形成的青纱帐藏身----【穿】
【书】
【吧】
于是他们就卧薪尝胆似的在雷老庄安顿下来,亦农亦商地靠机缘靠辛勤的汗水把小日子过得比一般人红火,还虎扑食似的从雷家人身上撕下一块肉——把他雷家十多亩水旱地纳入沈老抠发家致富的版图-----想一想,这是何等的气魄!是啊,一般穷苦的庄稼人就是做一辈子发财梦,也不会做得如此美妙。
拿过雷家地契,沈老抠暗暗一合计,除过家里陆续买下的雷家那十多亩,连同这几年先后治下的那几亩水旱地,二者合在一起,差不多也二十来亩土地了。依沈老抠的贪欲,是想咬咬牙,发发狠,只是由自家耕种的。可一来贪多嚼不烂:种下去的庄稼不养儿女似地好好伺弄,是不会有好收成的;二来他家还种着一种无形的庄稼——磨豆腐。现在沈家的豆腐坊在县城已有了一些固定的客户,周围一带的乡邻也知道沈家磨出的豆腐货真价实。有时不等卖主叫卖,他们还自个儿拿着几个小钱的铜板或拿两升子黄豆跟老抠或他的婆娘作交易,将白花花香喷喷还冒着热气的豆腐拿回去,改善一回生活---
磨豆腐这营生虽说利头不是太大,可是一年下来也是不小的一笔收入呢。何况他沈老抠也尝到了豆腐渣和野菜养猪的甜头:不光猪养成了能卖钱,猪粪也是肥田的上等肥料呢。“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人再勤快不给庄稼施肥屁用没有!庄稼的伺弄就像养孩子,你以为一个人家的娃儿是喝西北风长大的?
就这样,和老婆汪彩凤思谋来思谋去,沈老抠最终还是咬着牙把自个儿种不完的土地租了出去给穷人种。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从草根到总裁更新,第十一章 沈老抠夫妻心中的一个小秘密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