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八点多齐胖子就来敲我家的门,催我收拾收拾几件换洗衣服,跟我说专家已经破解出那张地图的大概位置,队伍的成员也都到齐了,局里领导很重视这次事情,怕夜长梦多,一致决定立刻出发。
我和齐胖子到集合点算是比较晚,大巴车上坐了有几个人了,张一眼坐在第一排,正在跟两男一女三个年轻人吹牛,最后一排坐着个年纪四五十岁、一身文化人打扮的中年人,正闭着眼睛双手交叉抱胸,也不知道睡着了没有,齐胖子跟我介绍说这个中年人是个考古教授,叫李思成,三个年轻人都是他的学生。
没一会程灵也上车了,看到我跟齐胖子,我们点头打了个招呼,看上去不是很想认识外人,径直坐到了我们旁边,也不说话就在翻看一本很老的四川地方日志。
最后一个上来的是个六七十岁的老人,面容清癯,听齐胖子介绍这是很有名的考古专家,姓钱,叫钱嘉木,参加过国内很多大型古墓的发掘工作,其中包括马王堆,算是权威人士,他找了很多关系才说服老人参加到队伍指导工作,老人上了年纪,我们要重点把人家照顾好。
齐胖子热情的上去接过老人的行李,对方人很和善,跟齐胖子很客气的说了谢谢,接着就主动上来跟每个人握手,我们也连忙站起身来,叫了一声钱老师好。
等钱嘉木走到李思成的身边伸出手来,李思成依旧闭着眼睛,没有任何动作,就像真的睡着了一般,钱老师的手就那么尴尬的悬在空中,齐胖子眼珠子一转,不露声色的握上了钱嘉木的手,把老人安排坐下,拿了几个水果放在钱嘉木的旁边。
安排完一切的齐胖子脸色铁青的扫了一眼李思成,坐到我旁边,用唇语跟我说道:“这孙子嘚瑟啥?人家老前辈主动跟他握手是给他面儿,这孙子拽的二五八万似的。”
我轻轻的摇了摇头,同样用唇语说道:“先晾晾他,看看什么路数。”
相互自我介绍了一通之后,就渐渐熟悉起来,尤其是张一眼,除了李思成,和其他几个人都互留了联系方式,也不知道这孙子和三个学生吹了什么牛逼,现在他们看张一眼的眼神里充满的崇拜,张口闭口就是张哥长张哥短的,好在李思成的学生跟他完全不同,都很活泼,看起来都很好相处。
到火车站差不多有四十分钟的路程,从这一路的观察来看,钱嘉木人还是不错的,对张一眼他们问东问西很有耐心,几个学生一直在偷看我们,听到他们小声问张一眼我们是干什么的,后来两个人就在小声鼓捣自己的相机。
路上实在无聊我就开始观察车上的人,来思考每个人的目的,这也是那次梦境里给我留下的后遗症之一,齐胖子是为了破案,听说他正在和他们局长的女儿搞对象,估计是想在未来老丈人面前表现一下,所以非常积极,张一眼之所以愿意,小心思顶多也就是淘两件好东西,程灵的目的我目前还看不清,但目前值得信任,钱嘉木是老专家,又是齐胖子费了大力气硬拽来的,问题也不会太大,只有后面的李思成最让我不放心,上车之后说的话总共不超过五句,一直在闭目养神。
从大连去成都要坐三天的火车,中间在火车上我和钱教授讨论了关于墓穴位置问题,最后我们达成了几个共识。
这个墓穴一定靠在岷江边上,我们现在没有具体的位置,我们现在只能去找当年出事的村庄,然后从当地的一些传说和风水中寻找线索。
别的时候一直在看我特意搜集的以前的成都那边的老县志,地方志,老陆当年强迫我大量读书的另一个作用就体现出来,看书看多了记忆力很好,这三天下来,我能搜集到的关于成都的资料基本都刻在我脑子里了。
汤明镇。
从地图上看我们的目的地在山林深处,方圆五公里内都没有人烟,汤明镇是离我们目的地最近的城区,李思成提出来说后面路途艰险需要停下来补充一些物资,他和他的学生去置办物资了。
汤明镇当地的古董市场很有名,规模不大,但以好货多,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在西南地区极其有名气。
这种地方我和张一眼自然是不能错过的。
古玩市场和菜市场是连在一起的,我来之前就听道上传说,西南地区的流通古玩有一半都走过汤明镇。
古玩行常说,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汤明镇的古玩市场里每天有无数的古玩爱好者和古董商人,他们中有很多人梦想在这里捡到一个惊天大漏,从此一夜暴富。
古玩自古有真有赝。
有人捡漏发财也有人挨宰破产。所谓买定离手,拼的是经验、眼力和胆魄!
对于做赝品的人来说,越是想捡漏的人越是他们绝好的发财机会!
我们刚看到“汤明镇古玩交易市场”几个破败剥落大字,还没进入市场的时候,一个卷着裤脚,鞋底带泥,农民打扮的憨厚中年男人拿着个罐子啪一下放在我们面前。
齐胖子上去就指着这罐子问:“你这卖多少钱?”
老乡看了胖子一眼,抱着罐子往后退了一步说道:“贵着呢,老的,别给我碰坏了。”
齐胖子一下就来劲了,问道:“看不起谁呢,贵也有个价钱,说说?”
“三千。”
那个时候三千块钱不是一笔小钱,抵齐胖子两个月工资了。
齐胖子回头看我,我装没看见,胖子有点拿不住,转身就想走。
“老板别走啊,还个价,俺诚心买卖。”
周围已经涌上来一些看热闹的人,有人怂恿齐胖子买有人说看着不真。
齐胖子当时就愣在那里了,他不知道这个罐子是个什么东西,也不知道行情,还价心里没谱。
老乡慢吞吞道:“俺这罐子,是俺爷爷在田里刨出来的,当时俺们村里来收古董的贩子,给两千块俺爹都没卖,找专家看过了,青花瓷,说是唐朝的老东西,要不是俺家急等着用钱,怎么说也不能拿出来卖。”
齐胖子问张一眼要了放大镜,撸起袖子对着罐子一寸寸的看。
“老板一看就是行家。”男人带着方言,一口一个老板让齐胖子云里雾里有些飘飘然。
齐胖子一向是把面子看的比啥都重要,周围那么多人,他要是不说出个所以然来难免有些下不来台。对着罐子折腾的满头大汗,一听说是唐朝时期的东西看的更认真了,时不时点点头。
“八百。”齐胖子长出了一口气,一根拇指一根食指比划了一个“八”字说道。
“老板您这价格还不够我本钱呢。”老乡道。
齐胖子一下摇杆就直了,心想这价格还的好啊,没还到本钱上去,就可以拉锯了。
“老板您得添点,我不能做亏本买卖。”
齐胖子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道:“不能添,身上就带了这么些钱。”
“添两百,凑个整,十全十美。”老乡道。
“不行。”m.chuanyue1.com
“您添五块钱,给个中午饭钱。”
齐胖子态度非常强硬道:“不添。”
老乡一拍大腿道:“得嘞,今天我赔钱把罐子卖给您。”
齐胖子看了半天,眼珠子一转,凑到我耳朵边上问:“老王,你不是懂古董吗?怎么样,这个漏,咱们合资,算你入股。”
死胖子,想把我和他栓到一根线上!
我白了齐胖子一眼,又瞪了一眼边上憋笑憋的老脸通红的张一眼。
“我说大哥,您这‘唐青花’是不是有点太侮辱人了。”我无奈道。
男人脖子一梗就想辩解,我挥挥手道:“连‘高老八’都算不上的‘新加坡’就别拿出来喂人‘吃药’了,丢人。”
我说了行里黑话,就想告诉男人不要再去狡辩,大家都是行里人。
“大哥,用高锰酸钾掺红糖做色的方法虽然传统,但做细致一点糊弄棒槌没问题。您这‘唐青花’底足紫褐色太深,给外行看还行,要让我看就是用力过猛。”
“给您提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做完色可以用洗衣粉洗一遍,底足用细砂纸打磨,让胎底露一点白色,不用磨太多,接近糯米的颜色就行。”穿书吧
男人脸一红,端着罐子灰溜溜的走了。
“死胖子少想着捡漏发大财,哪有那么多漏让你捡,古玩行水深,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那吃三年的钱都是从你们这些肥羊身上薅下来的羊毛,不信你问问张一眼,卖古董的有好人吗?”我说道。
齐胖子抓了抓脑袋,悻悻然笑道:“这不是第一回吗,让人民币蒙住了双眼,下不为例,下不为例。”
“嘿,瞳爷,咱们不带地毯式攻击的,卖古玩怎么就没好人?”张一眼叉腰捏着嗓子着急道:“您还就别不信,今天我还就要给咱们广大古董商朋友正名。”
张一眼一进古玩市场就一口京腔,装起首都老炮儿。
“算了吧,你正名个屁,你干过人事吗。”我挥挥手,又添了一把火激张一眼。
“瞳爷您瞧好了,齐警官想捡漏,今个我张一眼就带着齐警官捡一回漏。”
齐胖子看了看我,我笑道:“张老板都发话了,齐胖子,等着数钱吧。”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张一眼程灵更新,第十七章 出发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