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晚唐浮生起点中文 > 第二十一章 落实
  乾宁七年三月二十二,天气不错。

  一大早,仪卫便布满含元殿四周。因为卫尉寺尚未募齐仪卫人手,故临时调遣了不少宫廷卫士充任。

  四品以下文武百官列于殿前庭院内,三品以上于偏殿暂歇。

  邵树德身着亲王紫袍,安坐于案后,宰相萧蘧站在他面前,好像下属一样低声汇报着什么。

  不一会儿,丘思廉也赶了过来,神色有些不安。

  他年岁不大不小,三十五六的样子,第一次当上从四品上的内侍,是内侍省的主事人之一。但圣人东幸洛阳之后,带来了一批宫人,一下子削弱了他对紫薇宫的控制力。老实说,他有些惶恐,不断请罪。

  宰相朱朴偷偷瞄了这边一眼,又转过头去。

  从来不离夏王左右的亲兵这次也不见了。诚然,皇宫内外都是夏兵,但在一些特殊场合,夏兵也不能进入,比如朝会、入觐等,另外如果圣人单独赐宴,也不可能前呼后拥,甚至连武器都不能带。

  宇文护怎么死的?拜见太后之时直接被人用玉笏猛砸后脑,倒在了地上,再被事先藏在屋内的宇文直拿刀杀死。

  曹操见汉献帝,汗流浃背的故事更是广为人知。

  权臣,也有落单的时候。

  朱朴并不认为杀了夏王是什么好事,那样只会给朝廷招来灾祸。而且眼下还没到这地步,夏王还是很给面子的,办朝会所需诸般物事,一天之内尽力筹措完毕,可谓恭顺。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个一天之内可太有说道了。

  比如这钟罄之事。今上即位,将亲谒郊庙,却乏宮悬器乐。宰相张濬奉命重制,时长安丧乱,乐人、工匠离散,太常寺内懂得制造此类乐器的人差点断代,最后在太常博士殷盈孙、精通音乐的处士萧承训、太乐令李从周、梨园乐工陈敬言的帮助下,终于制造完毕,共二百四十口。

  朱朴当时还在翰林院,听闻后与同侪感慨,若长安再遭乱兵洗劫,钟罄遗失,下次多半连一个人才也找不到了,太常寺必然断了传承。

  只是,东都这边如何做出来的?莫不是从长安搜罗人才,提前准备了?

  这個提前准备,才最是吓人。

  萧蘧很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闭目养神,丘思廉也灰头土脸地走了。不一会儿,宰相裴枢又过去了。

  朱朴不由地多看了一眼。

  裴枢这个人,他还是了解的。为人正直,喜欢刨根问底,有济天下的胸怀。但他又不是那种忠义之辈,非常复杂的一个人。

  朱朴觉得可以与裴枢合作,但不能深交。这个人喜欢就事论事,有原则,不会因为你是不同派系就全面否定你,也不会因为你是自己一派的,就睁着眼睛说瞎话,该骂还是会骂。他忠的,未必是天子,这是朱朴隐隐约约的想法。

  “难得十四郎夸我。”旁边响起了爽朗的笑声,朱朴转眼望去,却见夏王与裴枢言谈甚欢。

  “在我的计划中,东西、南北将各有一条一等国道。”邵树德起了兴致,谈道:“怀州太行陉口一路向南至梁县,全长二百多里,已经全线贯通。今年定可修至郏城县,如果动作快,或可再往前多修一段。这条路,我称之为晋襄道,即沟通河东与襄阳,北端应该在柔州集宁县,南端为襄州襄阳县。”

  “殿下,一等国道自然极好,宽广、平坦,但太过耗费民力。若想不耗费民力,修建的过程就旷日持久……”裴枢好奇地看着邵树德,想听听他怎么说。

  他的话里有潜藏的意思:人生短短数十年,可能到你死前都没有修完,值得吗?他相信邵树德听懂了。夶风小说

  “我有耐心,我一辈子就干几件事。”邵树德真诚地说道:“很多人喜欢干容易的事,不喜欢干艰难的事,有的人喜欢干对自己有利的事,不喜欢干短期内见不到成效的事。我只干正确的事,不管它难不难。”Μ.chuanyue1.℃ōM

  “何为正确的事?”裴枢问道。

  “削藩,致天下太平,让百姓安定;推广商票,繁荣商业;改进农业,培育良种,让人温饱;改善交通,让更多的人用得起远方的商品。”邵树德捡了几件大的说了一下。

  朱朴也不由得被吸引了过去,静静听了起来。

  老实说,他半信半疑。在以前是全然不信,能做到这些,岂不是千古一帝?超越所有古来帝王?呃,夏王并非天子,朱朴检讨了自己大逆不道的想法。

  但他也听闻了夏王的一些改革,尤以农业上三圃制和商业上的博览会集中清账制度闹得最为沸沸扬扬。

  抛弃成见,夏王的农业改革是大大增加了产量的。同样一亩地,就是比以前出产多。而那个博览会,也大大减缓了钱荒,在关西安定之后,往来商旅多过河中鲫鱼,甚至超过了天宝年间。

  朱朴判三司,下意识觉得,如果让他来征税,一定能收得盆满钵满。可惜夏王只在坊市里征税,所得太少了。

  如果有机会,他一定上奏——呃,劝说夏王改一改税制。

  唉,夏王你若是当周公多好,我一定尽心竭力辅佐你做事,可惜却是个王莽。

  吏部尚书卢光启暗暗嗤笑。武夫罢了,大言不惭,给你笔都不知道怎么写字,还治国理政,笑死人了。

  “天子已升御座,文武百官,依次入内。”正在众人等得有些无聊的时候,有小黄门跑了过来,大声传旨。

  邵树德看了此人一眼。腔调很怪异,应该是王彦范、丘思廉的手下。

  古来宦官来源,可分为三大类,即家贫者、罪犯、俘虏——魏忠贤就属于穷得掉渣去当太监的,郑和则是战争俘虏。

  在国朝,情况可能出现了“亿点点”变化。宦官成了家族事业,世代传承。宦官按品级不同,都有收养儿子的规定限额。儿子娶妻后,家族开枝散叶,只需有一两个去当宦官就行了。久而久之,造就了庞大的宦官世家。

  不过邵树德信不过那些世家,目前敢用的就王彦范、丘思廉二人。对了,最近刘景宣又来哭诉,邵树德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数来数去,就这三个宦官世家了。人员是不够的,那么就只能从俘虏中挑选了。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一下杨悦了。他在云州俘虏了不少吐谷浑、回鹘少年,都送来了洛阳,王彦范、丘思廉二人甄别挑选了一些,充作宦官。

  这个小黄门应该就是了。

  邵树德行经他身侧时,突然问道:“汝何名耶?”

  “仆固承恩。”小黄门应道。

  邵树德点了点头,举步走入含元殿。

  殿内布满了仪仗。按制,大朝会需布散手仗、供奉仗,立于殿上;黄麾仗、车辇等立于殿外庭上;执扇陈列于殿内两厢;黄旗仗、赤旗仗、三卫仗等要从皇帝的寝宫一路跟随到正殿,然后列于庭外指定位置。

  不同的仪仗队,手里的旗帜颜色和器物也是不一样的,而且相互之间也有尊卑之分。

  比如立于殿内的散手仗、供奉仗,其成员多为勋贵子弟。

  仪仗队也承担守卫宫廷的任务,即他们不是单纯的仪仗队,同样要站岗放哨守卫宫城,有时候会与其他宫廷卫士对调,互换职责。

  邵树德治下的洛阳没有那么多仪仗,卫尉寺辖下只有单纯的宫廷卫士,因此这些仪仗多为赤水军士卒借调充任,临时客串。

  百官入殿,山呼万岁,然后分两班,或坐或立。

  政事堂四位宰相、三省六部主官皆有座位,邵树德作为检校太傅、夏王、三镇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自然也有座位。

  圣人坐在龙椅之上,看着百来位官员,心情略有些激动——按制,大朝会之时,在京九品以上官员都要参加,一共三百多人,眼前只有百人,可见大部分人还未跟来。

  “新都肇葺,当启昌期。涤瑕荡垢,咸与惟新,皆赖诸君。”扫视一圈后,圣人说道:“有事即奏。”

  左右史官夹香案立于龙椅之下,默默看着殿内群臣。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萧蘧第一个出列,奏道:“陛下驾临东都,事起仓促,百官零落。还需四方荩臣,竭心王室,共誓嘉谋。”

  “师长若有嘉才,可荐之。”圣人说道。

  何皇后坐于一旁,悄悄在圣人耳边说了两句。

  “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上柱国、金州刺史、昭信军节度使、楚国公李延龄德高望重、精于农事,两京禁苑、诸牧监、园池诸仓打理得井井有条,宜备礼册命,任司农卿。”

  “金紫光禄大夫、行御史中丞、上柱国陈宜燊多有才干。陛下幸东都,五辂、车辇齐备,宜备礼册命,任太仆卿。”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慕容福……宜备礼册命,任卫尉卿。”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赐紫金鱼袋、上柱国郭黁……宜备礼册命,任太常卿。”

  ……

  萧蘧一口气点了好多人的名字,基本上把萧符、李延龄、郭黁、慕容福、李杭、赵光裔、裴通、韦庄、赵克裕、陈宜燊等人的职务都落实了。

  圣人听了脸色一黑,百官默不作声。旋即,裴枢、裴贽二位宰相出列附和,朱朴欲言又止,终于没有反对。

  圣人默不作声。何皇后悄悄看了他一眼,圣人深吸口气,道:“准奏。”

  第一回合的交锋,圣人毫无悬念地完败。

  他有些暗恨朱朴,为何不出来反对。今日大朝会,诸王、公卿也来了不少,为何没人反对?

  邵树德坐于胡床之上,静静看着。

  总算皇帝、百官还有点分寸,是明白人。

  圣人要办大朝会,我没从中作梗,同意了。作为礼尚往来,今日这些任命若落实不下来,哪怕做事难看,他也得动几个大臣立威了。

  还好,事情没走到这一步,一切顺利。

  这帮文武百官啊,哈哈,都是混日子的朽木,难怪朱全忠要把他们杀了投黄河,真是一点用没有。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晚唐浮生起点中文更新,第二十一章 落实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